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他埋没已久的关于美的嗅觉也在平淡如禅的生活中慢慢复活。这时候的美不再是少年的阳光,不再是中年的迫切,而是经历过一切的沧海横波之后,于晚年沉淀下来的淡然。
老来多健忘,将自己毕生的追求放下,人们才终于享受到了真正的宁静。王安石如是,变法失败,老年丧子,心灰意冷的他放弃了变法也放弃了朝政,走向了山水田园之间,在其中找寻到了自己的样子,做着一个文人应该做的事情,饮茶下棋,吟诗作对,与苏轼和解,相谈甚欢。
白居易,可能亦如是。生在盛唐的诗人几乎毫无例外的有着远大的抱负,或者“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白居易一开始也一样,少年致力于仕途,高官显贵,写出的作品也美极。经历过繁华之后,他又将自己降格到民间,观察着民间的疾苦和喜乐,将这一切写下来,呈给皇上,希望为他们的生活做出一点改善,这阶段的作品不美,却贵在真实。
到了晚年,或许白居易终于在美和真实之间找到了平衡,重新拾回了对美的感知,这时候的作品,平淡,却让人沉醉,正如他笔下的“新醅酒”。
今天这首诗就来自晚年的白居易,回忆过往的时候不免想起当时的朋友,如果他们还能够陪在身边当然是一大幸事。诗中的刘十九是白居易在江州时的朋友,正是白居易被贬出京的时候,事业受到打击,人生地不熟,这时候的友谊,就显得格外的珍贵吧。
问刘十九
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家里有新酿的酒,还有一个暖和的小火炉,外边天色已晚,看着还快要下雪了,要不要来我这寒舍喝一杯呀?
朋友之间的就是如此的平淡,经过岁月沉淀的友谊,不需要更多的言语。虽然如此,白居易在这首仅仅20字的短诗上,下的功夫也并不少。
最明显的是诗中意象的运用。主要意象一共有三个,酒,火炉还有屋外的雪。这三个意象之间,有着屋内和屋外的对比,在酒和火炉之间也存在着鲜明的对比。酒的畅快,火炉的温暖与屋外的严寒形成了对比;与此同时,酒泛着新鲜的淡绿色,火苗却是热烈的红色,彼此之间有着色调上的映衬,红绿一搭配,屋里温馨欢快的气氛就被烘托了出来,诗的第一句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说完了屋里,诗人的眼光再转向屋外,在这样的对比之下,请朋友进屋来喝一杯就成为了一个不仅合情合理,更是温馨可爱的邀约,由前三句的铺垫到最后的“能饮一杯无”,过渡的非常自然。
最后一句的结尾也很有意味,像是雪中的一缕春风,轻声细语,润物无声,却又充满着温暖的力量,暖人心田。行文在白居易问完之后戛然而止,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给读者。此时的刘十九正在何方,他会答应白居易的邀请吗,两人之间的把酒言欢又会是怎样的场面呢?一连串的问题都没有答案,答案藏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
整首诗充满着文人生活的情调,虽然只有20个字,却值得循环反复的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