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养生这个词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了,什么泡枸杞、吃红枣、喝凉茶等等都是近几年养生的关键词,那么大家知道即将到来的芒种节气我们应该吃些什么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呢?一起看看。
芒种吃“清补”的食物:
这里的“清补”就是选用具有一定祛暑生津功效的食料来补充人体的消耗。这个时候最应该吃些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如乌梅、山楂、柠檬、葡萄、草莓、番茄、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因其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适度进补,还能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
说到这里,恐怕不少人会把“清补”和“清淡”、“清与素”联系在一起,其实,“清补”并不意味着单吃素菜、水果之类,也不是追求饮食的绝对清与素。事实上,“清补”重在强调补养,只不过在补养的同时兼具解热消暑的功用,这样才能应付酷热的气候。
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利水、通乳、除湿之功效。对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浮肿、孕妇产后缺乳、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病症,都有一定的食疗效果。鲫鱼肉嫩味鲜,尤其适于做汤,鲫鱼汤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虚弱者食用。
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有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及调和脾胃的功效。对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气血双亏、年老羸弱以及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及肥胖患者有食疗作用。
黄瓜也是芒种节气的利好食材,黄瓜味甘,性凉,入肺、胃、大肠经。能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生津止渴。对身体发热、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眼红眼痛、小便不利等病症都有很好的辅助食疗作用。
此外,黄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起到抗衰老的作用。黄瓜中的纤维素对促进排便和降低胆固醇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芒种节气要注意清热。夏季暑湿之毒会影响人体健康,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苦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凉薯等是上乘之选,另外,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等“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
水果类如西瓜,性凉,且含有丰富钾盐。西红柿,同样可清热解毒、平肝去火。梨,因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所以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是最佳的补水护肤品。食品类多食稀饭类与面食类,如绿豆稀等。
小结:芒种时节因为湿气较为重,而且天气属于湿热,所以要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具体参照文章中所说的做。
与“食在芒种,怎么吃才是真的清补养生”相关的文章
进入六月,人们迎来了芒种节气,在这个时节雨水增多,天气湿热,养生专家指出这时要注意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的发生,在饮食上也要注意调节,那么就来夏季饮食看看芒种的饮食须知。
芒种节气,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掌握好低盐、多饮、清热、淡软的原则。唐朝孙思邈提倡“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强调饮食清淡,告诫人们要低盐、低脂,不要过多食用热性食物,可多吃杂粮,如绿豆、凉薯及其制品。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易耗气伤津,故多饮茶。茶类如开水、传统的淡茶水。凉茶类可饮桑椹茶(桑椹又名桑果,被称为“民间圣果”),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等功效。
另外,乌梅茶,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生津等功效;枸杞防暑茶,将枸杞10克、薄荷3克、五味子12克、菊花6克加盖闷泡10分钟至味道渗出即可饮用。此饮品能补肺生津、治暑热烦渴。
苦瓜蜜茶,将苦瓜干15克放入杯中,冲入300毫升沸水,加盖闷泡10分钟至味道渗出,加蜂蜜即可饮用,具有清热、降血压的作用;决明菊花茶,将草决明(即决明子)30克研细,野菊花12克一起放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具有平肝潜阳、清热、降压的作用。
此外,芒种节气要注意清热。夏季暑湿之毒会影响人体健康,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苦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凉薯等是上乘之选。
同时,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等“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水果类可吃西瓜,性凉,且含有丰富钾盐。西红柿,同样可清热解毒、平肝去火。梨,因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所以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是最佳的补水护肤品。
与“为什么芒种时节要多吃祛暑益气的食物,它们对人体有什么帮助?”相关的文章
中医养生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提示我们,芒种节气的最佳时令饮食是:桑椹。
桑椹,又名桑果,早在两千多年前,桑椹就已是皇帝御用的补品。成熟的桑椹味甜汁多,酸甜适口,又被称为“民间圣果”。
中医学认为,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桑椹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
现代医学认为,桑椹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及矿物质钙、磷、铁、铜、锌等营养物质。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决定了桑椹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
桑椹有改善皮肤的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桑椹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桑椹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可防止人体动脉硬化、骨骼关节硬化,促进新陈代谢。它可以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并对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病症具有辅助功效。
食用桑椹注意事项
第一,桑椹中含有过敏物质及透明质酸,过量食用后容易发生溶血性肠炎,因此小孩不宜多吃桑椹。
第二,桑椹内含有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钙、锌等物质的吸收,且性质偏寒,故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不宜食用。
第三,桑椹含糖量高,糖尿病病人应忌食。④桑椹有黑白两种,鲜食以紫黑色为补益上品,未成熟的不能吃。
桑椹小偏方
1.鲜黑桑椹30~60克,水煎服,治疗风湿性关节疼痛。
2.取新鲜熟透的桑椹500克,米酒1000毫升,浸泡1~2个月饮用,每日2次,每次1小杯,可用于贫血或关节炎的辅助治疗。
3.桑椹、蜂蜜各适量,将桑椹水煎取汁,文火熬膏,加入蜂蜜拌匀饮服,每次10~15克,每日2~3次,可滋阴补血,适用于阴血亏虚所致的须发早白、头目眩晕、女子月经不调、闭经等。
4.桑椹40克,冰糖20克,用开水冲泡饮用。桑椹性寒生津,冰糖性平滋津,适用于肠道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干燥。
与“芒种最适合吃的水果是什么,食用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相关的文章
6月5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芒种,标志高温、高热的盛夏时节即将到来。专家提示说,此时节,公众应遵循“起居宜早起、饮食需清淡、精神要放松”的养生原则。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每年阳历6月5日左右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的位置。顾名思义,芒种就是有芒的大麦、小麦已经成熟,可以收割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此时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天气炎热,尤其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示说,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公众在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振奋精神。此外,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
天气炎热易导致食欲不振,因此,在饮食调理方面要少油腻,以清淡、质软、易消化为主,如山药、大米、大枣、鸡肉、牛肉、荞麦、豆类等,这些食物既能清热、防暑、敛汗,还能增进食欲。
李艳玲解释说,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夏季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蔬菜、豆类可为人体提供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及大量的维生素,维生素可预防疾病、防止衰老。
李艳玲还提示说,炎炎夏日还易导致人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焦躁。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要恼怒忧郁。这样肌体得以宣畅,振奋精神,通泄得以自如。因此,公众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比如听听音乐、散散步、想想美好的事情等,努力做到静心、安神、戒躁、息怒,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
与“芒种时节的必备养生小常识,静心安神吃清补”相关的文章
北京时间6月5日迎来“芒种”节气,标志仲夏时节即将登场。天气炎热,芒种季节要吃一些消夏祛暑的食物,这里有“绿色三宝”您收好,苦瓜、青梅和绿茶。
苦夏食苦味
气温升高,湿度增大,芒种时节让人的身体不适感增加,暑气和闷热围绕着大家,此时,在饮食上就要注意调理。
苦瓜又称“君子菜”,“不传己苦与他物”,是民间对苦瓜的赞赏。因为苦瓜虽然很苦,但与其它食材一同烹饪的时候,苦味不会影响其它菜的味道,可谓“有君子之德”。
天气炎热,身体难免会出现“苦夏”的情况。所谓“苦夏”,意思就是气温升高导致的胃口变差、不思饮食,进食量明显减少并伴有低热、全身乏力的现象。
一般来说,苦味的食物具有清热解暑燥湿的功效,所以芒种时节应适当吃一些味道偏苦的食物,除了“君子菜”苦瓜之外,还可以吃莲子、芥蓝、苦菊等食物,“以苦(苦味)治苦(苦夏)”。
南方吃青梅
没胃口时吃什么开胃?答案往往是酸味的食物。芒种时节,吃一些乌梅、山楂、柠檬、番茄之类的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敛汗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芒种有一个习俗是“煮青梅”。提到“煮青梅”,您可能没有吃过,但一定听说过,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与曹操“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这个家喻户晓的煮酒论英雄故事,与青梅就有着很大的关联。
青梅的外观看着很清爽,吃起来其实很酸涩,需要用糖和盐包裹青梅腌渍,把酸汁浸出,才能安心享用。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能够清理肠道、降血脂、消除疲劳、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
据了解,在江苏省南京市的溧水区,人们至今习仍惯在芒种泡青梅酒。江南的五、六月,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将洗干净的青梅泡在白酒之中,调好梅子、酒和冰糖的比例,过一月余,即可喝到甘醇的梅子酒。
绿茶消暑气
“不饮立夏茶,一夏苦难熬。”绿茶很神奇,刚泡开的绿茶冒着股股热气,但一杯下肚,却让人感到说不出的清凉。
“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乌龙,冬饮红茶。”夏日炎热,骄阳似火,出汗多,体力消耗大,容易精神不振。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寒可清热”,能去火,因此夏季宜饮绿茶。
据了解,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物质,氨基酸中有一种名为茶氨酸的物质,饮用可达到使心神宁静的作用。同时,绿茶中还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可以在夏季补充身体因出汗而流失的钾。
与“夏日芒种的“绿色三宝”,祛暑去火的好利器”相关的文章
什么是芒种?
所谓“芒种”,象征着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芒种是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正式开始。
“二十四节气起源很早,春秋时代首先确立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之后不断进行完善,到秦汉时期,芒种等二十四节气名称即已确立。”高巍介绍,在汉代《太初历》中,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古代认为‘阳极阴生’,芒种来临,夏季也愈发炎热,这时‘阴气’开始出现。芒种来了,也是提醒人们注意调整生活习惯。”高巍解释道。
在气温升高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方法来祛暑益气,达到身体内部的平衡,而煮青梅作为芒种习俗之一,更是适合这个时节消暑。
芒种习俗: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也是梅子成熟的时节,在南方每到5月、6月份梅子就会成熟。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三国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到了芒种时节人们也会煮青梅,那么什么是煮梅呢?在我国,青梅主要生长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省份,青梅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泽、肉厚、核小、质脆细、汁多、酸度高、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果酸以及维生素c。
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如今,加工青梅的方式有很多,如盐渍、制作蜜饯、取汁、熏制、酿酒、制药等。
芒种时节有煮梅的习俗,这一习俗历史悠久,早在夏朝便已经有了。
由于梅子味道酸涩,很难直接食用,必须要加工后方可食用,便有了煮梅。煮梅的方法很多,有用糖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糖与晒干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也有用盐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盐与晒千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比较考究的还要在里面加人紫苏。北方产的乌梅在我国很有名气,将其与甘草、山植、冰糖一同煮,便制成了消夏佳品—酸梅汤。
如果在里面加人桂花卤,然后冰镇后再饮,则其味更绝。现在有很多加工的梅干蜜饯,如话梅、奶梅及甘草梅等,都大受人们的喜欢。
与“食在芒种之煮青梅,这一芒种习俗有什么意义?”相关的文章
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
按照农历标准的解释,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便是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所以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
梅雨七绝 宋 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所以长江流域有“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有“收麦种豆不让晌”之类的农谚,真是芒种啊。
芒种 左河水
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
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不过对于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来说,芒种的另外一个意义可能会更加直接一点。高悬头顶的头顶的太阳一天天变得越来越毒辣,明晃晃的睁不开眼,正午时分走在马路上,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这大概也是城里人对于芒种最感同身受的体验了吧。
既然是节气,自然有一些对应的风俗习惯,哪怕是一年农忙最甚的季节,也是不会例外的。
送花神,农历二月初二日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虽然这个风俗现在已经基本没有流传,但是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安苗,是皖南地区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清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煮过的青梅口感软嫩,在保留原有风味的同时,更加可口。
有诗为证:
芒种 长卿
河阴荠麦芒愈长,梅子黄时水涨江。
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
芒种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开...
查看更多与“食在芒种,关于芒种习俗的二三事”相关的文章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太阳到达黄经7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芒种时节,气温逐渐升高,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应当清淡而不是肥腻厚味,要多吃杂粮,不要过多食用热性食物,以免“火上加油”。其实最好的饮食还是自己动手做一些汤汤水水,下面介绍几款“清凉处方”:
枸杞防暑茶
功效:补肺生津、治暑热烦渴
材料:枸杞10克、薄荷3克、五味子12克、菊花6克
作法:1、所有材料放入杯中,冲入300毫升滚水
2、加盖闷泡10分钟至味道渗出即可饮用
苦瓜蜜茶
功效:清热、降血压
材料:苦瓜干15克、蜂蜜1大匙
作法:所有材料放入杯中,冲入300毫升水。加盖闷泡10分钟至味道渗出,加入蜂蜜即可饮用。
决明菊花茶
处方与用法:草决明30克,野菊花12克,将决明研细,一起放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用:平肝潜阳,降压。注释:草决明即决明子,有降血压、利尿和缓泻的作用。野菊花经动物实验,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可以缓解失眠、头痛、眩晕等症状。两者合用,可提高清热降压的功用,对高血压头痛有显著疗效。
银菊花
处方与用法:银花、菊花各20-30克,头晕明显者加桑叶15克,动脉硬化、血脂高者加山楂10-20克,研制成粗末后为一日量,分四次,沸水冲泡,代茶频饮,不可煎熬,易破坏有效成分。
功用:清热、平肝、降压。注释:金银花性寒,味甘苦,现代药理研究,金银花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菊花性凉,味甘苦,能使周围血管扩张,消除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本方可以用于肝火旺的高血压头痛、眩晕患者。
希望上面这些清凉小处方能够为炎热时节的读者,带来该有祛暑实感。
查看更多与“芒种时节的“清凉小处方”,你值得拥有”相关的文章
芒种的气候特征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这个时节适宜水稻播种。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节令的反映。芒种是一个农事忙碌的节。
《周礼·地官·稻人》: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芒种时节,人总是太忙。螳螂破卵而出,伯劳鸟在枝头出现,鸣叫不停,枝头的栀子花开得洁白而馥郁,梅子要熟了,果实饱满而紧绷。空气变得潮湿而阴郁,毕业仪式,升学考试,求职,搬家,故事一连串地发生,青春的骊歌唱了又唱,现实的待办事项还等在前方。
忙碌又怅惘,是大多数人的心情吧。《孙真人十二月修养法》中说,“五月肝脏气休,心正王。宜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卧起俱早”,意思是,芒种时节要早起早睡,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吃得冷淡、轻松一些,才会让沉重而忙碌的自我松弛下来。
菊花茶就是一杯能让人静静的茶饮。
《本草纲目》介绍菊花味甘、性寒,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菊花茶是用菊花的头状花序的干品冲泡的茶,菊花一朵朵用手工采摘下来,以低温烘干保留原有的色泽和香气,泡茶只要稍稍几朵就很够味。菊花采摘后,需晒干至含水率70%以下再烘干,直到手捻花瓣呈粉碎状,就可用来泡饮菊花茶。用沸水一冲,花朵如雪。
图片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第04期 作者: 李双喜
这缕香气的灵魂是徽州贡菊,歙县是其中一个主产区。当地人在深秋采下花朵,然后在月夜烘菊,用慢火细细地烤制,隔几个小时翻动一次,需要一整夜才能完成。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彻夜无眠。如果你在此时来到当地,就会在小巷里遇到担着菊花的农人,箩筐里的花朵满满,几近溢出。
薏米可以祛湿,甚至比绿豆汤更消暑。
河姆渡人早就爱上了薏米,田螺山遗址被发掘时,出土的就有橡子、芡实、菱角、酸枣、薏米等植物遗存。在天地星辰更为年轻的时候,他们的餐桌上就有了这些米粒。据说薏米原产于中国和东南亚,古人早已认识到薏米的益处,称其“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久服轻身益气”。薏米大多种于山中,中国武夷山的薏米是佳品。
马来西亚的人会做薏米水。常年天热又三面环海的马来西亚,薏米水是解暑佳品,走进任何一家茶餐厅,店员就会上来问你要不要一杯barley beng,“beng”是福建话“冰”的意思。一杯薏米水由薏米、香兰叶、水和冰糖构成,大火煮开,小火熬煮半个小时,再加柠檬片,从头到尾都觉得清新。
在中国,薏米最古典的做法是煮成红豆薏米粥,把红豆和薏米浸泡一晚上,各自抓一把,但别放太多,否则就煮出一大锅来,放到锅里,加足够的清水,任凭它慢慢地煮。煮食的容器砂锅最好,电饭煲也没什么毛病啊。夏天起得早一些,盛出一碗来,身体从早上开始甜蜜轻快。
如果说没有吃过羊肉的人就不能算过了冬天,那么夏日就是鸭子的时节。
在广东听过一句话,“防苦夏,多吃鸭”。南方昔时夏日,饭店必定供应陈皮鸭腿汤饭。电风扇吹得人呼呼响,坐的都是吃得爽快的食客。鸭腿汤饭是广东人的一道家常开胃菜。
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大量以体力劳动维生的草根人群,大多不讲究吃饭,...
查看更多与“芒种时节,如何将美食做到祛暑益气?”相关的文章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
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
芒种节气里,气温升高降水多,空气湿度增加后,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湿热之下,人难免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这个节气,就需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今天小编就和您介绍几种适合芒种吃的食物~
芒种食瓜之西瓜
说起西瓜,是米妹在夏天最爱的水果,农谚说:“:芒种逢雷美亦然,端阳有雨是丰年。”是说芒种与端午日下雨对粮食的丰收很有利。这个时节也是各种夏天的蔬菜、水果正式上市的时候,例如大家最喜欢的西瓜、荔枝、芒果、菠萝等都是时令水果。尤其是西瓜,更是被大家奉为夏天的极品水果,不仅可以做成各种冰品,又可以清凉退火。
芒种饮品之酸梅汤
在炎热的夏季,多数人家会买乌梅来自行熬制酸梅汤,放点白糖去酸,冰镇后饮用。酸梅汤的原料是、、、、这几种材料。《》说:“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它能除热送凉,安心止痛,该汤消食合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常饮确可祛病除疾,保健强身,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芒种食菜之黄瓜
黄瓜,是最常见的一种家常菜,夏季对人体最大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造成气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黄瓜就是凉性蔬菜中的代表。
芒种食菌之木耳
木耳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具有益气、润肺、补脑、轻身、凉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称,夏天多吃黑木耳,一方面有利于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凉血、增加食欲的功效。
芒种食肉之鸭肉
米妹听说过一句俗语:“防苦夏多吃鸭。”鸭肉富含人体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营养,而且能防治疾病。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芒种食粥之绿豆粥
绿豆有“食中佳品,济世食谷”之美称。在炎炎夏日,绿豆与大米熬制的粥更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粥。绿豆亦食亦药,可用以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等。
芒种后多阴雨,空气湿度较大,不要吃过甜、过咸食物。可适当喝些绿豆粥,有降火除暑的功效,能够很好的排出体内的湿气,有利于身体健康。绿豆粥的熬制除了挑选高纤维低脂肪的绿豆之外,大米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
查看更多与“芒种时节的美食小课堂,这样吃对才能身体更好”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