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就是俗称的小老婆。在中国古代长达几千年的婚姻制度里,妾一直都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角色。尤其是在唐代,小老婆的日子可不是那么好过的。众所周知,大唐是一个盛产悍妇的时代。大唐的女人,很少有哪个女人能够容忍与另一个女人分享她们的婚姻。虽然我们在前面也讲过,婚外情的事情屡见不鲜,但是想要娶回家里来,门儿都没有。
在整个大唐史上,鱼玄机大概应该算得上是位才貌双全的大美女了吧,除了长得好看得不行以外,十来岁就诗词歌赋无所不通。她跟李亿那也算是一见钟情,俩人都以为收获了这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情。谁知道,李亿的家里有老婆,这下鱼玄机就尴尬了。
虽然大唐的风气是比较开化的,但是,在婚姻制度方面,还是有明文规定的一夫一妻制的,就是不管你怎么花天酒地,老婆你只能娶一个。你要是想再娶一个,那就是犯了重婚罪,等着你的就是牢狱之灾了。
但是,中国的男权社会早就为这些不断分泌苯基乙胺的男人们想好了办法。一夫一妻就一夫一妻,没有问题,我保证这辈子妻子只娶一个,但妾却可以多纳,只要有本事,想纳多少就纳多少,这个法律可就管不了。
虽说妻和妾感觉上都是男人的老婆,但实际上地位却天差地别,要不怎么有大老婆和小老婆之分呢?妻我们前面说了,要费那么大的周折才能娶回家来,这叫作“明媒正娶”。但纳妾的程序就非常简单了,有的时候就是买来的,有的时候是别人送来的,甚至还有的是抢来的。来到家庭中以后她们也没有什么地位,人家说不要就不要了,有的时候还可能被转手卖掉,或者像鱼玄机那样,大老婆不容你,就把你送到道观里去当道姑。
唐朝有一条法律:“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什么意思呢?就是妾永远都是妾,千万别想着有一天会转正,那是法律不允许的。有一姓李的哥们儿偏不信这个邪,扶了小妾卫氏做正室,结果被搞得满城风雨;还有大诗人王维的弟弟王缙,他的老婆李氏本来是韦济的老婆,韦济死后私奔跟了王缙的,俩人没有三媒六聘的,这李氏只能是个妾,结果王缙却爱得不行。李氏死后,王缙以“妻”的待遇在家里大动干戈,为李氏祈福,这后来简直成了王缙留在史书上的污点了。
可见在唐朝,无论妾怎么好,都不可能与妻同日而语。尤其是在大老婆面前,那真是进门就得矮三分。无论那个男人有多爱这个妾,但大老婆若不容妾,有时候男人也没有办法。前面我们说过的,唐朝的女人大部分都是“女汉子”,性格里少有温顺的一面,看见丈夫领了个年轻美貌的女人回来,想要她们委曲求全地与老二甚至老三相安无事,那基本就是大唐男人的一个梦。
这样的妻子在大唐那可比比皆是,她们为了维护自己在婚姻中的地位,可真是敢以命拼。据说当年唐太宗为了笼络人心,就曾送给过房玄龄一个小妾,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房夫人非但不让房玄龄靠近这个妾,还把这个可怜的姑娘折磨得头发都快要掉光了。
皇帝一听,怎么会有这么彪悍的妇人,真是比我后宫里的那些个娘们儿还厉害。老房你过来,让我给你支两招。
于是,皇帝就跟房玄龄演了个双簧,他...
查看更多“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盛极而衰的最重要最关键的转折点,自此之后便进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并一直持续到王朝的终结。可惜的是,藩镇割据的局面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唐代宗为了尽可能快的终结叛乱,做出了不应该,或者说过分的妥协与让步,从而导致了这一局面的出现。
762年11月,朝廷任命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统兵进军洛阳,洛阳的叛军在史朝义的指挥下精锐尽出,在城外与唐军展开战略决战,结果以唐军大获全胜,叛军惨败告终,史朝义仅仅率领数百骑兵向河北老巢逃窜。
彼时彼刻,叛军虽然在河北老巢还有十余万精兵,表面上尚可一战,但实际上自从史思明死后便已经将帅离心,军心不稳,完全没有了获胜的信心与能力,假如大唐与回纥联军乘胜追击,将其彻底摧毁和收服,基本上是十拿九稳的事情。然而,史朝义的部将在其自杀之后,唐军的前锋尚未到达之际,便争先恐后归顺朝廷,代宗皇帝不但欣然接受、将叛乱的罪责全部赦免,而且直接让这些叛军将领担任原来的职位:任命降臣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
这种妥协换来的迅速胜利,代价极其昂贵:首先,整个河北地区仍然游离在朝廷的直接管辖之外,既不能提供物资钱粮,也不能提供必要的兵力来支持朝廷;其次,叛乱将领在自己控制地区内的基础没有动摇,军心反倒重新稳定下来,换句话说,叛乱的隐患依然存在;最后,对于那些积极响应朝廷勤王号召的地方官员和百姓来说,自然对朝廷的举措极度失望,从而失去了信心。
或许,代宗是想以史为鉴,学习当初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后用来解决国内的其他叛乱势力的手法,先一一安抚,待得天下大定之后,再用高官厚禄将叛乱首领们笼络的朝廷当中,然后将王朝的统治顺理成章的延伸下去。
可惜的是,此一时彼一时,高祖时代,手中有能征惯战且足够数量的唐军,在单独面对任何一股潜在势力之时,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代宗时代用来平定叛乱的主力军队几乎都掌握在节度使手中,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隋末的叛乱首领深知顺从高祖是其荣华富贵的保障,而安史之乱后的叛将们则明白,自身的地位是靠军队和地盘换取的。
代宗皇帝在用妥协手段结束叛乱,送走代价高昂的回纥骑兵之后,很快便陷入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税收减少等等一系列严重且迫切的经济问题,根本无暇顾及处理归顺的叛将。朝廷实力的虚弱与意志的软弱自然被居心叵测的人看在眼中,于是乎,其他地方实力派为了自身的安全,自然是有样学样,想方设法扩充实力和地盘,至此,藩镇割据的局面便定型了。
由此可见,对历史事件生搬硬套,有时候会很要命的!
与“唐代历史上藩镇割据的形成真正原因”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