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许多名关太平天国史的论著,都说洪秀全是在清军逼紧时服毒自杀的,现在太平天国的论著都说洪秀全的死因是病死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洪秀全之死,由于原始材料记载不一,加上曾国藩篡改史料,以假乱真,因此分歧颇多。一百多年来太平天国史的研究者,大多认为洪秀全是“服毒自杀”的,所据史料主要有三条:
一是曾国藩同治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奏称:
“首逆洪秀全实系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
另一条是曾国藩同治三年七月七日奏稿称:
洪秀全“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急攻,服毒身死,秘不发丧”。
还有一条就是曾国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记载:
“天王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
这三条材料出自当时清政府和太平天国双方的知情主将之手,因此,被史学界的大部分人当成信史。
但当时在洪秀全身边的幼天王洪福瑱在“自述”中却说:
“本年四月十九日,老大王病死了,二十四日众臣子扶我登极。”
这条材料自然也无法列在信史之外。
这样一来,洪秀全究竟是自杀还是病死,便成为历史之谜。
尽管大部分太平天国史论著都从曾国藩及其刊刻本《李秀成自述》的说法。但都以存疑的办法,把洪福瑱、洪仁玕所记史料罗列于后。
如郭廷以在《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中根据“李秀成供状及曾国藩奏报”,认为洪秀全之死“以服毒说为近真”。在罗列了洪仁玕,洪福瑱供词中关于洪秀全之死的文字之后,又说“似洪秀全系病死”。
简又文在《太平天国全史》中认为洪秀全自杀是“事实”,但又对曾国藩奏稿中的内容多加批驳,如在“官军急攻”语下批驳说,在洪秀全死前三个月“曾国藩未攻城,天京外亦无战事”。
曾国藩奏稿说,洪秀全“服毒”材料来自天王府宫婢黄氏,简又文批驳道:“其言由黄氏宫婢供,伪言也”。
李秀成作为当时太平天国的实际掌舵人,他的话是最具权威性的,所以上至史学家,下至平民百姓,基本上一边倒的认为洪秀全是病死的,但《李秀成自述》刊刻本中有关此事的记载,是经曾国藩篡改过的。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史学界对洪秀全之死实无定论。
直到1962年,曾国藩的后代曾约农将把这件藏在曾国藩家中达一百多年的《李秀成亲供手迹》(即《李秀成自述》)正式影印发行,其中关于洪秀全之死的原始记载,有力地证明了洪秀全是病死,并非自杀。
为说明问题,现把正伪两段材料摘录如下:《李秀成自述》原稿影印本:
“此时大概三月将尾,四月将初之候。……天王斯时已病甚重,四月二十一日而故。”
“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是以四月二十一日而亡。”
曾国藩在刊刻《李秀成自述》时将上述说法篡改成:
“天王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
原稿和刊刻本对照,真相大白,人们历来所据信史系曾国藩所伪造,而李秀成“亲供”原稿则明明白白记载了洪秀全因病而死。再和其他原始记载对照,洪秀全病死更可确信无疑。
上述《洪福瑱自述》明确记载。
“本年四月十九日,老天王病死了”。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五月初六日条也记有...
查看更多与“太平天国的论著都说洪秀全的死因是病死的,事实真的如此吗?”相关的文章
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太平天国高层的腐化堕落,洪秀全不问政事,军政大权集于其两位兄长之手,导致朝政紊乱,军事上也接连败退,清军逐渐完成了对太平天国都城的合围。
曾国藩和曾国荃率军围攻金陵(天京)时,清廷主要交办了三个政治任务:
一是收复金陵,恢复清朝对江南一带的控制;二是擒获“首逆”洪秀全,彻底摧毁太平天国的有生力量;三是起获传说中洪秀全藏在金陵城中的宝藏,来充实国库,处理多年战乱下来的各种善后事宜。
对第一项任务,曾氏兄弟办的还算可以,于同治三年(1864)成功炸塌城墙,并收复了金陵,但第二和第三项目标都落了空:曾国藩坚称金陵城破后,并未在天王府发现什么宝藏,一点钱都没捞着;而天王洪秀全,早在城破前一个多月就自尽身亡了。
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怎么死的?
第一种说法,正如曾国藩所言,是因为清军兵临城下,洪秀全自知翻盘无望而自杀身亡;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后期已经长期病重,刚好在清军攻破金陵前病死了。
关于曾国藩的说辞,是存有疑问的。虽然曾国藩领兵与洪秀全作战多年,但两人从未见过一面,湘军攻破金陵后,曾国藩在天王府见到的,也仅是洪秀全的一具骸骨而已,洪秀全自尽身亡的说法,可能带有一定想象的成分。而另一种关于洪秀全病逝的观点,在太平天国后期仅存的大将李秀成的供词中,得到了印证。
根据李秀成在狱中的供述,在湘军围城之时,金陵城内缺兵少粮,太平天国政权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而作为太平天国领袖的天王洪秀全,由于长期不问政事,醉心于其宗教研究当中,此刻已经陷入了几近癫狂的状态。
比如李秀成劝谏洪秀全不要作困兽之斗,应该让城别走,图谋再举时,洪秀全大怒呵斥,自言有天兵天将帮助守城:
“我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尔欲出外去,欲在京,任由于尔。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者乎!”
而对于缺粮的问题,李秀成在供词中叙述道,早在金陵城破前二三年间,洪秀全就命人四处采集一种叫“甜露”的野草,储存在仓库之中。洪秀全偏执地认为,食用这种野草有强身健体的功效,每天都以此为食。
因此,很有可能是由于长期食用野草缺乏营养,久而久之洪秀全的身体逐渐衰弱,加之敌军围城形成的巨大精神压力,导致其患上重病,却又因迷信上帝而不积极配合治疗,最终一病不起。
当然,虽然洪秀全是病死,但曾国藩在军事上施加的压力,也是导致洪秀全病情加剧的主要原因。在无法也无需求证洪秀全真实死因的情况下,曾国藩最好的选择是报告洪秀全自尽身亡。因为如果说他是病死,显得是因为太平天国群龙无首,湘军才攻破了金陵,有运气的成分存在;而如果报告洪秀全自尽,则可以凸显曾国藩的功劳,为曾国藩自己和湘军的部属们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
查看更多与“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怎么死的?曾国藩对世人都撒了个谎”相关的文章
拜上帝教,或称“太平天国”,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国”、“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公元1850年,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揭竿而起,“太平天国”就此成立。之后,太平天国的运动整整坚持了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也是中国农民运动的巅峰。
直到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提出《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函请内政部、教育部参考酌办,不久之后,才正式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 ,从此,将“太平天国”、“太平军”等称谓正式写入了正史。
然而,不论太平天国的最终结局如何,它在灭亡前所达到的成就,都是毋庸置疑的。而这辉煌的背后,自然少不了洪秀全这个领袖。作为太平天国的统治者兼精神领袖,无论外界说他是一个宗教骗子,还是说他只是一个会玩弄权术的自私贪婪之辈,都不能否认洪秀全的能力。
作为太平天国的天王,学者们将他研究得很是透彻。围绕着他的思想,生平事迹,军事行动,学术界出版了很多论文和著作,但是,唯一漏掉的便是他的死因。通过整理清朝的史书和一些名人的著作,笔者发现,关于他的死因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发起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怎么死的?
一、自杀说。
这种说法流传极为广泛,在清朝的一些史书或者名人著作里,都能找到这样的说法。都说三人成虎,如此之多的记载,自然使近代以来的学者们更加信服。
这个自杀说,大体上可以分为服毒自杀和吞金两种:
第一种,服毒自杀:
据考证,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曾国藩。他在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后,给清穆宗写了一封奏折,其中,详细记录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在奏折中信誓旦旦说,洪秀全是服毒自杀的。但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他竟找人将洪秀全的尸体挖了出来,然后,剁成碎肉。这样还不算完,连这些碎到都能包饺子的碎肉还被他做成炮弹,发射出去,最终,使其灰飞烟灭,满天都是。
而且,他在奏折中,还指出:是一个姓黄的宫女提供的洪秀全死亡的线索,且是她亲手埋葬了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天王。这样一来,证据确凿,算是实锤了。然而,皇帝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却改变了这种说法,他声称:是太平军的官兵提供的洪秀全的线索,至于姓甚名谁却没有提及。当然,清穆宗的说法可信度太低,也许这只是一种政治手段而已。
然而,为了考证服毒自杀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学者们翻阅了大量文献,最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说洪秀全死于服毒自尽的史书,大多来自于清朝的官方记载或者是站在清朝一边的文人著作。例如:王定安的《湘军记》中说,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攻克南京之后,据太平军将士供称:洪秀全系服毒而死。
由此,可以明显看出这个说法来自于清穆宗。
此外,也有人忍不住问:李秀成为什么同样认为洪秀全死于服毒自杀呢?
他可是太平军的王,总不能站到清朝一方吧!后来,学者们发现,曾国藩的手下篡改了李秀成的供词,至少做了大篇幅的删减工作。而李秀成的供词又和曾国藩的奏折如出一辙,实在让人无法信服。另一方...
查看更多与“发起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怎么死的?他的死法有以下几种说法”相关的文章
1864年7月19日,曾国藩、曾国荃率领的湘军用火药炸毁了天京城墙,潮水般地涌入城中。太平天国坚守了11年之久的天京,终于被攻破了。
湘军进入天京后,发现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已经于6月1日死亡了。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怎么死的?目前,坊间有两种说法。一是服毒自杀,二是因病去世。
《清史稿》记载为:“是月洪秀全以金陵(天京)危急,服毒死。群酋用上帝教殓法,绣缎裹尸,无棺椁,瘗伪宫内,秘不发丧。”这是说,洪秀全见天京事态危急,便服毒自杀。太平天国将士将他收殓后,秘不发丧,可能是为了避免引发政治斗争。
在太平天国后期,忠王李秀成是洪秀全信任的大将。当洪秀全去世时,李秀成在天京主持天京保卫战,对洪秀全的情况很了解。湘军攻破天京时,他护送幼天王杀出重围。为了让幼天王逃出生天,他将自己的骏马让给幼天王。结果,自己被湘军捕获。
李秀成在接受曾国藩等人的审讯时,较为详细地叙述了太平天国的史事,即《李秀成自述》。其中,也多次提到了洪秀全的死亡:
“有伪宫婢者,系黄姓女子,即手埋逆尸者也,臣亲加讯问。据供,洪秀全生前,经年不见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急攻,服毒身死,秘不发丧。而城里群贼,城外官兵,宣传已遍,十余日始行宣布。”
“九师之兵处处地道近城。天王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
“天王之自杀,更令全局混乱。”
这些说法,都明确指出洪秀全是服毒自杀,或者自杀死亡。
曾国藩根据李秀成的供述,写成一篇奏稿说:“首逆洪秀全实系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曾国藩也认可洪秀全是服毒自杀的说法。
当时也有人认为洪秀全是吞金自杀。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君士日记》中说:“昨日擒伪松王姓陈,浔州人,言伪天王实于四月内死,或言知事不谐,吞金而绝。”
在李秀成部下任职多年的英国人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一书中写道:“敌人逼得太平王吞金自尽。”
但是,史学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洪秀全作为一名久经战场的农民军领袖,不可能被湘军的进攻吓得服毒自杀。他的死因,应该是疾病。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说,天京湘军围困了数年之久,“城中被困缺粮,饿死者日增,洪秀全命‘合城俱食甜露,可以养生’。甜露是《旧约》圣经神话中上帝从天降下的一种食物,洪秀全这里所指的是一种草。他自己久食此草,因而得病”,最终因病去世。
有意思的是,上世纪60年代,人们在曾国藩家中发现了《李秀成自述》手稿,上面记载:“此时大概三月将尾,四月将初之候,斯时我在东门城上,天王斯时已病甚重,四月二十一日而故。”按照这种观点,洪秀全是因病去世,而非服毒自杀。
为什么李秀成的说法会前后矛盾呢?据史学家分析,是因为曾国藩在攻破天京后第一时间就奏报朝廷,称洪秀全是服毒自杀。李秀成供述洪秀全死于疾病后,曾国藩发现自己搞错了。
那时候,洪秀全服毒自杀的说法已经传得到处都是,曾国藩不敢奏报朝廷承认错误,只好在刊刻《李秀成自述》时,对李秀成的供述进行了修改,将洪秀...
查看更多与“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怎么死的?他的死因并没有那么简单”相关的文章
自1853年太平天国攻陷南京开始,到1864年清军攻下南京为止,天王洪秀全没有再出过南京城一步。在整整11年的时间里,他一直醉心于经营后宫佳丽三千的奢靡生活,不再怎么过问军国政事。
他唯一一次出天王府(皇宫),还是坐着64人抬的大轿去东王府探望杨秀清。也就是说从太平天国攻下南京开始,洪秀全便丧失了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专门醉心于经营半壁江山的梦幻生活。他对于北伐的2万多太平军将士不闻不问,最终导致太平天国的北伐功败垂成。那么,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有多奢靡?
洪秀全进南京时只有41岁,正值壮年,如果奋起振作,将会大有作为。可是他既不指挥军事,也不爱过问朝政。朝政是杨秀清等人在管理;而军事是石达开等人在负责;洪秀全一心只躲在后宫享乐。
在金田起义前后,洪秀全就有妃嫔15人,而后逐渐增多,据说达到了数千人。光绪年间出版的《江南春梦庵笔记》就说,洪秀全在天王府内并不设太监,将所有事务都委托女眷管理。府內共有2300多名美女,有正式名分的只有88人,全部陪侍天王洪秀全一人。同时,洪秀全还设立了严格的后妃管理制度,不仅禁止她们和外面来往,而且还随意剥夺她们的生杀之权。不过,也有太平天国的支持者们认为这是伪书,是用来污蔑洪秀全的。
不过在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确实已经由盛转衰,但洪秀全却并没有收敛,依然纵情于声色犬马的生活中。只是由于李秀成等将领的努力,使得太平天国又延续了一段时间。
在1864年清军攻陷天京时,洪秀全已经死去(病死,一说是畏罪自杀)。其子洪天贵福向清军递交的口述中说:“我现年16岁,老天王是我父亲。我有88个母后,我是天王二妻赖氏所生。在我九岁时,父王就给我娶了4个妻子……”
由此可见,洪秀全在天京(南京)城内享受了11年纸醉金迷的生活。在鲜花簇拥之下,完全被掏空了身体,所以无心军国政事。到了1864年,在清军的猛烈攻势中,病痛交加的洪秀全终于抛下了膝下的娇妻们,猝然病逝。
查看更多与“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有多奢靡?他后宫的女人要比皇帝还多”相关的文章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的一次农民起义,其实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凡是农民起义一旦遭到镇压,也就是起义失败的时候,其结局肯定都不会好,太平天国亦是如此。
从起义之初的势不可挡到占据南京的达到顶峰,太平天国仅仅建立13年国运便走到了尽头。当初的太平天国甚至一度成为人们的希望,甚至马克思、恩格斯都觉得这会是社会主义一次最佳最成功的的实验。但是太平天国却并没有沿着好的方向一路发展,13年后的太平天国更是一片混乱,灭国之时的太平天国堪称凄惨。
1851年3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会”信徒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国号为太平天国,并自称天王。1852年初,太平军转入湖南、湖北作战,一路上连战连捷,势力不断壮大。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军事重镇武昌,当年3月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于天京。1856年,太平军攻破清军的江北、江南两座大营,势力从此达到巅峰。
但是自从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后,他并没有进取而是选择了安逸,并且严重的内患导致太平天国实力的一度削弱。1863年底,湘军大军几乎攻占天京所有据点,此时的洪秀全已经是瓮中之鳖,当时李秀成极力劝说洪秀全弃天京,打游击,还有机会,可是洪秀全已经是胡言乱语,不听劝告。
洪秀全曰:“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尔欲出外去欲在京,任由于尔。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者乎?”
1864年7月19日,湘军炸开城墙,自此天京沦陷,而洪秀全在5月30日便已经服毒自杀了。湘军攻克天京之后,曾国藩对之可谓是恨之入骨,掘出洪秀全的棺椁尸身,下令将之砍成数十节,然后用大炮将之挫骨扬灰,可以说真的是尸骨无存了,这也堪称是中国古代最为残忍的刑罚了。可想而知如果洪秀全不死的话,估计凌迟都算是轻的了。
太平天国晚年,王爷数量激增,多达2700余人,甚至连贩夫走卒只要肯花钱,都可以弄到一个“列王”的身份。天京沦陷之后,除了边缘王爷们处罚轻微,绝大多数的实权王爷都被凌迟处死,无论其是不是选择投降。其中忠王李秀成在狱中写下万言自白书,以此向曾国藩摇首求生,可惜亦然是凌迟处死。
其中洪秀全还建立起过一支庞大的女兵队伍,最多时多达10万人,可惜很多都牺牲战场之上,剩下3000多女兵不肯投降,最终竟然集体自焚而死,实在是惨烈。洪秀全死后,其16岁儿子洪天富贵被拥立为幼天王,最后被农家出卖也被抓住,洪天富贵被抓住之后是跪拜求生,可惜还是被凌迟处死。洪天贵福临死前曾作诗一首,其中写道:“跟到长毛心难开,东飞西跑多险危。如今跟哥归家日,回去读书考秀才。如今我不做长毛,一心一德辅清朝。清朝皇帝万万岁,乱臣贼子总难跑”
太平天国的结局着实是惨烈,翼王石达开在投降之后还是被凌迟处死了,其儿子据说被圈养着,养大之后再凌迟3000刀,可见清政府对太平天国这群“乱臣贼子”是多么的恨啊。
查看更多与“洪秀全在世时到底做了什么?他死后尸体还遭到了残忍对待”相关的文章
太平天国运动是晚清时期一次著名的农民起义。起义军从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誓师起兵,转战湘鄂赣等长江中下游多个省份,最后攻克南京并在此建都。太平军一路兵锋所指,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沿途守军望风披靡。后来,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部2万人北伐,一直能打到天津,最后才被增格林沁率领的蒙古骑兵剿灭。
“永安五王”内斗是太平军削弱的重要原因
可惜,太平军纵横捭阖的辉煌随着天京内乱的烽火而彻底终结,此后太平军作战虽然动辄出动十数万乃至数十万人,却往往被几万湘军战败击溃。从领导层面看,太平军之所以从百战雄兵变为乌合之众,“永安五王”中活到最后的几位应该负主要责任。
1851年金田起义后不久,太平军攻克了永安县城,这也是起兵一路攻破的第一座城池,加上此前刚刚伏击杀败了清军广西提督向荣所部,所以太平军获得了短暂的休整时机。休整期间,为了统一全军号令,太平军将原州署改作天朝驻地,洪秀全在此举行大典,分封五王:封杨秀清为东王九千岁、萧朝贵为西王八千岁、冯云山为南王七千岁、韦昌辉为北王六千岁,石达开为翼王五千岁,诸王统归东王节制。
“五王”非死即走,广西老弟兄损失殆尽
后来在太平军征战过程中,南王冯云山战死全州蓑衣渡,肖朝贵也倒在了进攻湖南省会长沙的战斗中。这两位王爷中,冯云山是洪秀全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因足智多谋被视作智囊;肖朝贵则是洪秀全的妹夫,两人的去世极大削弱了洪秀全的羽翼,导致动辄假传“天父”谕旨的东王杨秀清一家独大,越发的嚣张跋扈。
天京内乱期间,忍无可忍的上帝之子洪秀全下“密诏”诛杀了代天父下凡的杨秀清,捎带着还杀死了杨的2万余嫡系部队,都是从广西起兵带出来的百战精锐。随后,为了平息众怒,洪秀全又将诛杀杨秀清等人的刽子手——北王韦昌辉等人处决,一下子又杀死万余精兵。这还不算,“永安五王”中仅剩的翼王石达开也被迫出走,同时还带走了十几万部队。
此消彼长之下,太平军被对手迅速赶超
这批部队不仅包括仅剩的数万广西子弟兵精锐,也包括前番在鄱阳湖口重创湘军水师,逼得湘军主帅曾国藩差点投江自杀的西征军精锐。至此,太平天国起家的精锐部队非死即走,接掌军权的陈玉成、李秀成等人不得在安徽等地收编几十万捻军来恢复军力,虽然暂时稳住了局面,却也是的太平军整体素质极速下滑。
在太平军整体实力极速下滑的同时,对手的实力却得到迅速提升。太平军作战之初,对阵的绿营兵整体上都已经腐朽不堪,即使是以好勇斗狠闻名的湖北镇筸兵也根本不堪大用。后来镇筸兵被调去增援湖南长沙时,湖南巡抚张亮基筹集数万两白银劳军,取得的效果也不过“终于有人开始到城头巡逻”而已,如此军队还有何战力可言。
但就在天京内乱前后,太平军的主要对手已经不再是空架子的绿营兵,而是由曾国藩在家乡湖南编练的团练武装——湘军。与空耗朝廷钱粮的绿营兵不同,湘军吃用的每一粒米、每一文钱,都是曾国藩等湖南士绅自行筹集的,因此军中无论将弁官佐还是普通的马夫杂兵,都是经过严格挑选训练...
查看更多与“太平天国越来越弱的重要原因竟然是因为内斗”相关的文章
关于萧朝贵的形象,太平天国官方和太平军将领多把他勾勒为一员武将。《天情道理书》称赞萧朝贵“统带雄师,冲锋破敌,灭怪诛妖”,《醒世文》记载他的功劳时说:“天排西真忠勇,冲锋破敌武略精。……克取省郡如反掌,开疆拓土功劳深。”李秀成在自述中认为,萧朝贵“勇敢纲(刚)强,冲锋第一”。
李开芳对萧朝贵的军事才能极为钦佩,他被俘后在供词中一再指出:“内有萧朝贵第一通兵法”,“萧潮贵最厉害”,“惟有己故西王萧潮溃第一通兵法,此外都不通文艺”。清方记载也受太平天国官方的说法影响颇深,认为萧朝贵勇猛善战,晓勇无敌。
实际上,萧朝贵的战役指挥能力并不出色。他一生指挥的战役能够称得上成功的仅有三次:蔡村江会战、官村岭大捷、石马铺会战。
思旺迎主之战后,洪秀全、冯云山甫至金田,道光三十年(1850)十一月二十六日,清贵州镇远总兵周凤岐又令清江协副将伊克坦布率所部黔兵前往围困。结果,二十九日,太平军利用蔡村江沿岸的有利地形,乔装壮勇,虚击清军两翼,合击中路黔兵,又击溃周凤岐部援军,阵斩伊克坦布。是役,“匪独黔兵为之挫蛆,即本省兵勇之助剿者,亦相与谋坚壁之守,不敢易言死地矣”;“黔军剿金田失利,阵亡副将以下十余员,贼势大”。
蔡村江会战的指挥者并非只有萧朝贵一人。据调查所得,太平军兵分三路,“中路是洪秀全、冯云山指挥,杨秀清、萧朝贵、黄文金在左、右路”。所以,这场战役的真正策划者和指挥者是洪秀全、冯云山,中路军起到居中策应南北两翼的作用,杨秀清、萧朝贵等仅是其中一路军的统帅,萧朝贵系奉命行事。这场战役的成功实是金田总部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能归功于萧朝贵一人。
太平军突出新好后,向思旺挺进,清军向荣、乌兰泰两部分路尾追。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八月二十日,向荣、巴清德陈兵思旺之东官村庙——官村岭一线。萧朝贵、冯云山指挥太平军分三股猛扑官村岭向荣营盘,又设伏兵击其后,向军全线溃败,遁入平南县城。乌兰泰率军自后路逼近思旺,并派秦定三率部接应向荣,但“秦军在山峡中为贼所阻,不果至”。
向荣以屡战屡捷锐气方张之兵,一挫几于全军覆。此又事机之一大可惜者也。守存评论说:向军“锅帐军械轴重皆为贼有,各将帅仅以身免。贼乃益肆鸥张,各处会匪又叠起接应,此乃成败之一大转关也”。向荣自己也承认:“生长兵间数十年,未尝见此贼;自办此贼,大小亦数十战,未尝有此败。”太平军官村岭大捷,是东进途中的重要战役,扭转了新好兵败以来的被动战局,为思旺转移和攻克永安准备了条件。
综观宫村岭之役,太平军取胜的偶然性很大。是时,天公作美,“大雨竟日,连夜倾盆不止,山水下注,河不能涉”。由于大雨,清军“火药皆湿,兵役并无雨具,营盘未立,锅帐器械,因泥淖亦未到齐”。战斗中,清军枪炮失用,防御阵地亦未构筑完成,后续部队也受阻无法踵进,向荣所部实系孤军。向荣本人,对这些情况熟视无睹,骄横嚣张,孤军冒进,“意将一鼓而悉歼之”,不顾士卒...
查看更多太平天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在清朝南方的土地上险些是横着走的一支强大的气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太平天国才得以在短时间之内就生长得很是的壮大,而为了敷衍和消灭太平军,清朝也是没有少费了劲,还熬死了一个天子,而最终,太平军遇到了它掷中的注定的克星,那就是曾国藩的湘军,在太平天国后期与湘军的征战之中,湘军总是能以少胜多,一步一步的太平军彻底的破坏,并最终亲手埋了太平天国。
那么,其时敷衍太平军的湘军到底是一支什么装备水平的军队呢?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许多人认为湘军应该与我们印象里的清朝军队并没有什么差别之处,也是大刀长矛骑着马为主,那么当年的真实情况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
我们知道,当年的曾国藩在与太平军的征战之中,通常都是先令士兵挖战壕,这样对阵来势凶猛的太平军,可是,可能许多人对于这一点有些疑问,那就是如果湘军的士兵手里都是拿着大刀长矛的话,他们在战壕里又有什么用呢?岂非等着太平军冲到战壕之时,再拿着刀与其作战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其时的湘军之中,基本上已经没有冷武器了,没错,你没有听错,与太平军作战的湘军早就已经实现武器的大升级了,在湘军之中装备的正是其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前装线膛步枪,这种装备是其时最为先进的轻武器之一了,使用的子弹是米尼弹,这种子弹射击时,能在火药的作用下,木塞向前推动,使凹腔完全契合膛线,让射出后的子弹高速旋转,距离更远,在500米的距离上依然有准确的杀伤力!
而相比之下,太平军手里另有大刀长矛,就算是火枪,太平军的射程也超不外一百米,也就是说这样一对比,湘军的装备已经与太平军存在了代差了,再加上火炮的优势,曾国藩会下令自己的士兵先构建战壕也就不奇怪了,因为这可以在有效的制止太平军的火力,同时在其射程之外,充实的发挥湘戎衣备的射程和威力方面的庞大的优势,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话,曾国藩也算是战壕战的发现人了吧。
固然了,湘军手里的这些装备都是由朝廷拨款的,因为在平时的汇报之中,曾国藩会刻意的将太平军的火力夸大,并突出自己的装备的落伍情况,这样一来可以让上面给自己拨更多的资金下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湘军的装备才得以更新的如此的迅速。
不外,这也为厥后的清朝的死亡打下了基础,因为越往后生长,清朝真正能掌握的军队已经越来越少了,自己虽然花钱养着这些装备先进的军队,可是却不能真正的指挥得动他们,这些新军也更多的成为某小我私家或者是某个势力的片面的军队了,这对于清朝来说,等同于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埋葬自己的大坑。
查看更多与“曾国藩湘军装备水平竟然这么高?以少胜多亲手埋了太平天国”相关的文章
太平天国运动,是晚清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运动。从兴起到衰亡,太平军也曾占领了大清的半壁山河,但很快就失败了。
如今人们在提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时,首当其冲的就是天王洪秀全追求享受,失去了进取之心。真实的历史告诉我们,确实如此。金田起义后,洪秀全放肆宣传男女平等,可当定都南京后,他的自私、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等,就彻底袒露出来。
举个例子,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就命人修建了奢华的天王府,整日与女官们饮酒作乐。在香港影戏《无间道》中,有这样一句话,“出来混,是要还的!”那么,自诩“上帝之子”的洪秀全,最终的下场如何呢?
这要从天京被湘军攻陷说起。1864年7月19日正午时分,随着曾国荃一声令下,南京城太平门处的一段城墙被炸开了,露出一个约20丈的大口子。早已杀红眼的数万湘军蜂拥而入,战斗举行到薄暮时分,南京九个城门全部告破。
湘军入城后,见人就杀,血流成河。所有湘军在入城后,都有一个念头,都想最先找到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天王洪秀全。然而,湘军把南京翻了个底朝天,始终找不到洪秀全。
就在大家准备放弃时,一个转机泛起了。湘军攻陷南京城10天后,太平军一个黄姓的宫女前来密告,说是洪秀全早就死了,并葬在天王府大殿的地下。在这名宫女的领导下,曾国荃终于在大殿里找到了洪秀全的尸体。
直光临死时,洪秀全都保持着神秘感,命人用十几层厚布将自己裹起来。很快,这些裹尸布被撕碎,洪秀全的尸体被抬到了曾国藩的眼前。让曾国藩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曾经让自己差点跳水自杀的对手,竟然以这样的方式跟自己“晤面”。
据《曾国藩日记》中的纪录,“(洪秀全)髯毛微白可数,头秃无发,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黄缎绣龙袍包裹。”对于老对手,曾国藩决议以最严厉的方式处罚洪秀全。
越日,洪秀全被“戮尸,举猛火而焚之”。做完这些,曾国藩以为还不够。湘军将洪秀全尸体残骸剁碎,然后拌入火药,最后装入炮弹,直接发射了出去。就这样,曾经刻意保持神秘并高屋建瓴的洪秀全,落了个灰飞烟灭、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查看更多与“太平天国洪秀全的尸体去哪了?被曾国藩这样“玩””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