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孔子周游列国

发布时间:2020-05-28
1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会见卫国的掌权者,他的学生为什么会不高兴?
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

子见南子这事被记在《论语·雍也》中,说的是孔子为了推行仁政,周游列国,走到卫国时,见南子的事情。

孔子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不光开创了私人授学的风气,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再加上他一直致力于维护周礼,提倡“为政以德”,所以他在当时的名气和影响力都很大。

南子呢,是卫灵公的夫人,由于她生的娇媚动人,又聪慧有见识,卫灵公不但非常宠爱她,还把卫国的政务都交给她代为打理。南子的确是个很有政治才干的女人,朝中事务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老百姓也安居乐业。

那么,孔子来到卫国,身为卫灵公的夫人和他见一面,为什么让子路大发脾气呢?

说起来,南子虽然把卫国打理得还不错,但她的名声一直不好。

在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中就说:“南子惑淫,宋朝是亲,谮彼蒯聩,使之出奔,悝母亦嬖,出入两君,二乱交错,咸以灭身。”

明朝朱熹也曾在《论语集注》中说:“南子,卫灵公之夫人,有淫行。”

总之,南子被当朝后世定论——好淫。

关于南子“好淫”的证据也很充分。

一是,南子身为宋国的公主,在未嫁之前就和堂哥公子朝勾搭在一起,保持着不可言说的关系。南子嫁给卫灵公后,并没有断绝和公子朝的往来。卫灵公得知后,还为了让南子和公子朝方便见面,给她在洮地建了一所行宫。

二是,南子和卫灵公的男宠弥子暇也有染。

因此,不管在宋国还是卫国,南子都被说成“美而淫”,是道德败坏的代名词。

同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代,在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看来,政治是男人的事,女人掺和政治,好比是母鸡打鸣,不光是非常不吉利的举动,还会给国家造成动荡,是非常不可取的。

所以,在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看来,南子不光名声不好,还德行有亏。

也因此,尽管南子是诸侯夫人,她数次派人来请孔子见面,孔子还是拒绝了和她见面。

这个时候,就有人跟孔子说,你想向国君推行仁政,就得先去见南子,因为在政事上,她说话有分量。

饶是如此,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依然耻于这样做。

不过,孔子后来还是见了南子。

之所以孔子会改变主意,是因为南子先是派人来请,被拒;后来又让与子路是朋友的弥子暇来请,依然被拒;最后又让和孔子是朋友的邃伯玉来请。

邃伯玉是卫国的大夫,也是卫国有名的贤人。

早在孔子还是孩童的时候,卫国眼看要发生内乱,邃伯玉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坚决不肯参与阴谋叛乱,毅然辞官。所以孔子后来赞美他:“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孔子敬邃伯玉,见邃伯玉为南子而来,又听邃伯玉说南子并非如传闻所言,所以就去见了南子。

孔子见了南子后,很高兴地回到住所。

谁知,子路忿忿地等在那里,见到孔子后,便向他发脾气,责怪他为何去见南子。

在《论语》中,记载说孔子矢口否认又不当言行:“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意思是说你们和我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罪大恶极的人,老天都会厌弃他。这种被天厌之的人,自然就不必再和他交往了。

孔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去南子后,通过南子的一言一行,发现南子并非如传闻所言,所以改变了对南子的看法...

查看更多
2 古代贤人孔子周游列国的行动,是在挽救这个王朝吗?
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

中国的历史延绵至今,在这几千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不知道多少荡气回肠的往事。回看先秦时期,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这个时代给了人们无限的发挥余地,各种思想和文化层出不穷,其影响力巨大,甚至已经成为华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环。

在很多外国学者的眼里,古代的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这种神奇并不是指所使用的文字和习俗,正真让外国的不解的是,中国古代的统治阶层竟然不是神职人员和贵族,反而是一群学者,总结这其中的原因,一个我们熟悉的身影逐渐浮现了出来,他就是儒学的创始人——孔子,一个名扬海内外的思想家。

周礼的末路

西狄人攻破镐京(今天西安市)后,周平王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迁都洛邑,至此西周宣告灭亡,东周的时代开始了,在后世的眼中,东周也可以叫做春秋战国时期。因为之前无节制的分封,周天子此时可以管辖的土地已经是少之又少,反而受分封的诸侯国们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外加时间的洗礼,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开始减弱。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周公旦随之又创立了周礼,其展现出了一个完整的国家制度,上到周天子,下到黎民百姓,无不按照周礼行事。另外周礼还将祭祀与政治结为一体,这一点落实下来,就是诸侯会盟的局面,虽然诸侯们都有自己的封国,但依旧要以周天子为尊。周天子按理举办宗庙祭典时,各诸侯国也要参加,祭典结束之后,就到了周天子和诸侯们探讨政事的时间了。就算到了战国时期,这种诸侯会盟在名义上还是存在的。

西周传承下来的礼乐制度到了东周时已经开始衰落,其原因前文已经提过。周天子不再是诸侯们尊从的对象,虽然在表面上还要表现出臣服的样子,但在私下,诸侯国相互之间的争霸已经开始了。利益之下,礼乐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同时,另一种现象发生了,各诸侯争夺到新的土地后,也学着周天子的样子,将土地分封给家族势力,在土地的随意变动下,矛盾在所难免的产生了,各诸侯国也逐渐变得像周王朝一样,贵族权利逐渐开始缩水。因此,另一个阶层逐渐走向了历史的舞台,这些人就是士大夫们。

孔子的理想

前文提到的情况在鲁国更为明显,东门遂另立鲁国太子,后被三桓所取代,其中三桓的季孙氏,又被家臣阳虎控制。此时鲁国的上上下下呈现出一片乌烟瘴气的样子,更不要提礼乐制度了。

这一切糟粕,全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他就是孔丘。相比在我们平时的印象中,孔子的形象一直都比较奇怪,这种天生的异象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孔子家语》中记载了“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所谓“七漏”指的是漏眼白、漏耳廓、漏鼻孔、漏门牙(眼睛、耳朵和鼻孔为双数),而“圩顶”指的就是头顶凹陷。

孔子的出身其实并不太好,母亲颜徽是妾室,生孔子时还不满二十岁,而父亲叔梁纥那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在叔梁纥去世以后,孔子和母亲过上了清贫的生活。年轻时,孔子不断学习生活的本领,并钻研学问。虽然孔子很努力,但还是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二十岁以后,孔子走上了仕途,但只是管理仓库和畜牧一类的小活。三十岁的时候,孔子终于混出了名头,相比于其他人...

查看更多
3 可以说孔子的周游列国,是在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
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的本质就是场景化教育,就是让更多的人通过现实的场景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影视研学系列里面,我们通过了影视中所表现的点来切合研学的场景,这次,我们从古人的历程结合研学的课程,希望能够构建起每一个古人所需要的学习场景。

研学一词虽然比较新,但是其理念和行为并不是最新的,可追溯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古代最著名的研学家:孔子。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来自百度百科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集成之作,主要收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集中体现了孔子当时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随着儒家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扬光大,孔子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孔子逐步的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也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以孔子命名的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通过孔子学院,向全世界推广和传播中华文化,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全球注册学院超过210万。

孔子人生历程和研学

孔子人生历程可以简单的分成三部分,一个是在鲁国的成长经历,一个是周游13国的研学历程,还有一个就是回鲁国之后的经历。

孔子出生于鲁国,大部分时间也是在鲁国度过的。从出生到55岁,除了中间有2年左右的时间再齐国,其他时间都是在鲁国。这个时间段也是孔子思想积累的重要时间。在这期间,孔子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征程了。

孔子在20岁左右的时候开始走上仕途,小展身手,刚开始要冒尖的时候却因为鲁国内乱而终止。在30岁的左右开启了自己的教育事业,开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生涯,并一发不可收拾,前后收了不下于3000个弟子。在40岁左右的时候,有开始进入鲁国的官场并逐步的进入到核心管理层。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逐步走向中心,政局开始稳定向前,结果被齐国所误,终究抱憾未能带领鲁国真正的崛起。

55岁的孔子进入了他人生研学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孔子成圣最重要的阶段,为了传播理想,实现抱负,宣扬仁政,孔子周游大小国家13个,从鲁国出发算起,走过了曹、卫、宋、齐、叶、郑、楚、蔡、陈、晋等国家,是的,春秋时期大小国家很多,从地图上看,也就是大概的在山东河南地方绕了一大圈。从55岁走到68岁,在当时的条件,要么就是走路,要么就是马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孔子带着学生,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68岁,孔子回到了鲁国,进入了他人生的第三...

查看更多
4 孔子周游列国四处“求职”,他失败后却只能回到这个国家?
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56岁时离岗,周游列国,从鲁国出发西行,打算到其他国家应聘一个合适的岗位,以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就带着学生在卫、郑、曹、宋、陈、蔡等中原诸国此处应聘。那时候,各个国家都在忙于富国强兵,对他的仁政德治不感冒,转眼间14年过去了,人也70多岁高龄了,经不起折腾了,没办法,只好放弃应聘,原道返鲁。

那时候,秦国地处边鄙蛮夷之地,在孔子的概念里,那是个没有教化没有礼仪的蛮荒之地,去也无益。何况孔子一向看不起西秦、南楚这些非蛮即狄的落后国家。所以孔子不想去秦国碰碰运气。

孔子为何四处“求职”

孔子生为政治而生,死为政治而死,毕其一生都在为国君操心费力,都是想用周礼来协助国君治国安邦,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无奈生不逢时,不被当权者所接受。在鲁国,鲁国的执政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叛乱,孔子旗帜鲜明地支持季孙氏制裁阳虎,获得季孙氏的好感,季孙氏便请鲁君任命他为中都宰。中都宰官不算大,也就是鲁国国都以外一个中等城市的市长之类的官员。孔子不嫌官小,治理中都一年,干的不错,获上下好评,因此得到赏识,先后晋级鲁国司空、大司寇。

得罪当权派,工作环境不如意。但孔子一旦大权在握,便开展了维护鲁君利益、削弱大夫势力的“隳三都”活动——就像上任就杀政敌少正卯一样。所谓“隳三都”,矛头直指鲁国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家当权者,惹恼了三家大夫,于是三家联合,打压孔子。

美女事件。在此之前,孔子曾为该不该接收齐国给鲁君送来的一群美女这件事,与鲁国当权者季孙氏发生冲突。鲁国国君摄于季孙氏势力,收下了。孔子极为恼怒,骂道: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就决定离开鲁国,另谋他图。

失宠。孔子在鲁国受到当权者的钳制,发展空间受限,想立马去西方国家寻求机会,施展一番,学生们说,过几天国君要祭天,按旧制,祭品是要分发给大臣们的。孔子一听有理,便在鲁国滞留了几天,结果国君并没派人送来祭品,说明国君已经不信任他了。

得罪了当权派不要紧,现在连国君也不信任他了,心灰意冷之际,孔子决然离国西去应聘,希望在别的国家能得到施展。

孔子列国应聘,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

孔子周游列国,不是国家间的邦交活动,也非一个人的游山玩水,而是一个儒家思想的布道团的布道行为,并想以此获得国君的任用,应聘一个合适的岗位,以施展其政治抱负。

孔子要协助国君收回大夫的权利。孔子的理想很远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他要通过一个岗位,来宣传他的政治理想,达到世界“大同”,至少要达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政不在大夫“,国家大事不应该由大夫专权当政。对此理想,他很自负:采纳了我的主张,不出三月国家就可以变样,三年见大效。

只要能推行自己的主张,孔子可以做他不喜欢做的事。孔子一向以高洁的君子身份示人,最不愿与小人和女人有任何瓜葛。但这一次不一样了,因为这一次不是政府间的外事活动,而是来应聘的。卫国的南子是卫灵公夫人,生性淫乱,乱搞关系,名声很不好。这时候孔子再不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

查看更多
5 孔子周游列国在齐国的时候遭遇了怎样的对待?大圣人游说各国却到处碰壁
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创始人,被后世称为至圣。

避乱入齐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斗鸡之变”,并由此引发了内乱。鲁昭公大败,并被迫逃亡齐国。孔子在鲁国不受待见,为避战乱,于是与一众弟子周游列国,也是在鲁昭公二十五年到了齐国。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孔子到了齐国,做了齐太师高昭子的家臣,想通过高昭子的关系接近齐景公。孔子想借助齐景公实现自己的忠君尊王、实行仁政、天下安定的政治理想。

初次见面

孔子到齐国之前,就曾在鲁国与齐景公有过交往,并有关于霸业与国之大小的讨论,留下了较好的记忆。那是在五年前,正当而立之年的孔子与齐景公的第一次见面。

《史记·孔子世家》: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当时齐景公与晏婴一起来鲁,齐景公请教孔子:“秦穆公的秦国国家小而又处于偏僻的地方,然而他却能够称霸,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公正恰当。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这个霸主还是小的呢。”

景公问政

想起这些,孔子对这次齐国之行充满了信心。

这次孔子在齐国居住了将近两年,通过高昭子与齐景公有过多次交往,并与齐景公有过两次著名的谈话。

《史记.孔子世家》中对此有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说:“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意思是要维持社会上的统治秩序,各人要按其名分办事,齐景公听后很是赞同孔子的说法。

过了几天,齐景公又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说:“政在节财。”孔子看准了齐国当时最大的毛病是奢侈浪费,齐景公听了表示满意,这大概因为齐国由于富足而不注意节约,实在奢侈得不像话了吧。

对于孔子,齐景公确实是动心了,想把尼谿地方的田地封给孔子,并要给以接近于上卿的待遇。

晏婴反对

齐景公准备重用孔子,遭到了以晏婴为首的齐大夫的反对。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晏婴是这样劝阻齐景公不要重用孔子的:“儒者这种人,能说会道,是不能用法来约束他们的;他们高傲任性自以为是,不能任为下臣使用;他们重视丧事,竭尽哀情,为了葬礼隆重而不惜倾家荡产,不能让这种做法形成风气;他们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能用他们来治理国家。自从那些圣贤下世以后,周王室也随之衰微下去,礼崩乐坏已经有好长时间了。现在孔子讲究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也搞不清楚。您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这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

晏婴这些话说明孔子的为政理念在齐国行不通。齐景...

查看更多
6 为什么说孔子周游列国是带着失望去游说众国的?他的弟子最后没给老师丢脸
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入楚的时间,约在公元前489年夏。

他在楚国没有得到入仕的机会,大概只停留了几个月,就踏上了返途。究其原因,很可能是此年七月,楚昭王熊轸去世,孔子感到楚国政局不明,久留无益。

孔子没能抵达楚国国都,他的脚步至于叶县而止,这是他一生中到过的最靠南的地方。

叶公沈诸梁是楚国贤臣,对孔子很尊重,在孔子停留叶县的那段时间,沈诸梁曾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答曰:近者悦,远者来。他希望沈诸梁能以礼治政,收聚人心。

沈诸梁还给孔子讲了一个故事,说他的家乡有个人偷了一只羊,被其子揭发。沈诸梁认为这个儿子的行为值得称赞,孔子却对这种做法很不满意,他说,这种事如果发生在鲁国,那么儿子一定会为老子隐瞒,反过来,老子也会为儿子隐瞒。孔子觉得,鲁国人的做法符合人伦孝道,因此也合于礼,值得提倡。

或许,在沈诸梁看来,从北方远道而来的孔子,是一个难以理解的人,无论孔子的理念还是做法,都与楚国人大相径庭。沈诸梁曾向子路打听,孔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回答。后来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何不告诉他,我是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呢?

孔子很谦虚,他不想夸耀自己有过什么功劳,或者理想何其远大,只说自己好学乐道,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只是他说自己不知老之将至,多少有些刻意,他已经六十三岁了,老了,不服老而已。

归途令人惆怅,孔子带着希望南下,却带着失望返回。一晃八年过去,岁月蹉跎,鬓生华发,劳劳碌碌,四方求索,天下却没有变得好起来,而是变得更坏。

公元前489年底或者次年之初,孔子一行风尘仆仆,又回到了卫国。他用八年多的时间,画了一个巨大的圈。

此时已是卫出公姬辄在位第四年。这少年在君位上坐得战战兢兢,因为他的父亲,那流亡在外的太子蒯聩,从来没有放弃从儿子手中夺回君位的梦想。蒯聩借助晋国赵氏的力量,伺机入卫,及至孔子返回卫国的时候,这对父子内外对峙,已经势同水火,不知何时就会爆发。

孔子当初离开卫国南下,即已对卫国彻底失望,如今在这种父子对峙的局势下,更对施展理想不抱任何希望。事实上,孔子此时早已萌生返回鲁国的念头,但当初他因为季孙斯之故,愤然离开鲁国,态度决绝,此刻并无合适的借口忽然回去,所以孔子只得耐心留在卫国,等待时机。

孔子当然知道,就在他离开鲁国的第六个年头,即公元前492年秋天,季氏宗主季孙斯已经离世。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即将告别尘世的季孙斯想到被他逼走的孔子,心中生出一丝愧意。他拖着病体,坐上车子,最后一次巡视鲁城。季孙斯看了许久,忽然一声慨叹:这个国家曾经有机会变得好一点儿,可惜我得罪了孔子,把这个机会弄丢了。然后,他费力地转过身,叮嘱自己的儿子季孙肥:我就要死了,你做了执政之后,记得把孔子召回来。

季孙斯的临终之言,孔子当然不曾听到,而季孙肥也没有履行承诺,请孔子回来,或许,他担心自己会像父亲生前一样,与孔子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但季孙肥即位之后,鲁国屡遭危机,非常需要人才,所以季孙肥最终想出一...

查看更多
7 从这段对话中就能得知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多落魄
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

儒家,只要谈到中国文化就一定绕不过去的一个命题,在古代长期是不可动摇的正统,也曾在近代以来的一些思潮中被批判得一无是处,被认为是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所在。

不可否认,儒门典籍所讲的确实不是某一项具体的知识技能,尊崇儒家思想的清朝也的确没能抵御住列强的坚船利炮。

其实不仅仅是近代,即便在没有被外来文明撞得“头破血流”的古代,也有人批判儒家“迂远而阔于事情”,说儒者只会空谈大道理,于济世经邦毫无益处。

那么儒门的学问到底是不是只有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真正的儒者到底是什么状态?

应该承认,后世的儒家理论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对典籍教条或歪曲的解读,历代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统治,也难免会有一些“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取舍,所以想要探究儒家的真实情况还要溯本求源,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之中寻找答案。

此外,如果只参阅儒门典籍的话,有些文字,特别是儒家的义理可能有些艰深难懂,对于不得其门而入的人来说不太容易理解,所以笔者认为,结合着历史来读会更有帮助。

我们不妨从一段对话来看。

《论语·学而篇》有载,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仅就文本而言,这一章并不太难理解——夫子周游列国期间,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够了解到该国的政事,于是子禽问子贡,夫子是如何了解政事的,是向各个国家的执政者询问、征求得到的呢,还是对方主动介绍的呢?子贡的回答是,夫子是以其“温、良、恭、俭、让”“求得”的。

如果对孔子的生平有个大致了解就能知道,孔子很重要的人生经历就是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而这段对话,就是《论语》中对孔子周游列国的一个侧面记叙。

单看这一段的文字似乎平凡无奇,仿佛就是儒门弟子对孔子身上“温、良、恭、俭、让”的性情、品德的推崇;但如果结合历史来看,则可能大不一样。

想要进一步理解这段文字的相关背景,可以通过了解对话者之一子贡的相关历史作为切入点。

子贡全名叫端木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排在“言语科”。为夫子守墓六年,儒商鼻祖……各种文献中子贡的事迹有很多,而与这段对话,与孔子周游列国的真实情况相关的,是他对鲁国的拯救行动:

当时,齐国的贵族田常想要作乱,却又忌惮高、国、鲍、晏等家族的大臣,于是想派他们发兵攻打鲁国,从而支开这些人。

听说了这件事的孔子对弟子们说:“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

“鲁国是我们的祖国,现在她危急至此,你们怎么能不有所行动呢?”然后呢,孔子却先后否决了子路、子张、子石前去拯救鲁国的请求,而是选择了子贡——此时,鲁国的君臣面对齐国的大军可能早已方寸大乱,而仔细品味史料原文,却不难体会出孔子面对这一情况时的从容与睿智——从自己的弟子中选一个合适的,就足以让鲁国转危为安。

之后,子贡就开始了他的逆天“操作”:

凭着如簧的巧舌,子贡先是告诉田常,如果他想要达到...

查看更多
8 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实行他的政治主张,最后他如愿了吗?
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

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的帮助下,大败楚国,声势很大,连中原一些大国都受到威胁,首先受到威胁的是齐国。齐国自从齐桓公死后,国内一直很不安定。后来到齐景公当了国君,用了一位有才能的大臣晏婴当相国,刷新朝政,齐国又开始兴盛起来。

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晏婴想拉拢邻国鲁国和中原诸侯,把齐桓公当年的事业重新干一下,就写信给鲁定公,约他在齐鲁交界的夹谷地方开个会。

那时候,诸侯开会,都得有个大臣当助手,称做“相礼”。鲁定公决定让鲁国的司寇 (管司法的长官)孔子担任这件事。

孔子名叫孔丘,是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东南,陬音zōu)人。他父亲是个地位不高的武官。孔子三岁上就死了父亲,靠他母亲带着他搬到曲阜住下来,把他抚养成人。据说他从小很爱学礼节,没有事儿,就摆上小盆小盘什么的,学着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

孔子年青时候,读书很用功。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比较精通。他办事认真。开头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缺少;后来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牛羊就繁殖得很多。没到三十岁,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

有些人愿意拜他做老师,他就索性办了个私塾,收起学生来。鲁国的大夫孟僖子(僖音xī)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到孔子那儿去学礼。靠南宫敬叔的推荐,鲁昭公还让孔子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礼乐。

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三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轰走了。孔子就到齐国去,求见齐景公,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待他很客气,还想用他。但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结果齐景公没用他。孔子再回到鲁国,仍旧教他的书。跟随孔子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

到了公元前501年,鲁定公派孔子做中都 (今山东汶上县)宰,第二年,做了司空(管理工程的长官),又从司空调做了司寇。

这一回,鲁定公把准备到夹谷跟齐国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齐国屡次侵犯我边境,这次约我们会盟,我们也得有兵马防备着。希望把左右司马都带去。”鲁定公同意孔子的主张,又派了两员大将带了一些人马,随同他上夹谷去。

在夹谷会议上,由于孔子的相礼,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会后,齐景公决定把从鲁国侵占过来的汶阳 (今山东泰安西南)地方的三处土地还给了鲁国。

齐国的大夫黎鉏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

齐景公同意了,就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鲁国去。

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想劝说他,他躲着孔子。

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

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

查看更多
9 大圣人孔子离开鲁国的原因在哪?孔子周游列国不只是教导弟子、传播礼乐
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

在孔子的一生当中,曾经有14年的时间是在列国游历的,而正是这14年游历的经历,对孔子后来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因而有人讲理解孔子14年的游历经历是我们理解和读懂孔子的一把钥匙。不过,关于孔子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孔子放着鲁国的官不做,而要去列国游历呢?

离开原因:齐国挑唆

孔子之所以离开鲁国,放弃鲁国大司寇的位置,与齐国人的从中挑拨离间有一定关系。齐国认为如果孔子继续做鲁国的大司寇的话,那么鲁国就必然会称霸,那样对于邻国齐国来讲就不一定是好事,所以齐国千方百计的去挑拨离间,因而孔子很快就没法在鲁国待了,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孔子周游列国。

为什么选择出游列国?是为教导弟子还是传播礼乐,或者……,想搞清楚这些,先看看孔子在列国有力的经过: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经过了齐、卫、曹、宋、郑、陈、蔡、楚诸国。虽然国家不少,但是实际上,在当时来看,这些都是一些小国,齐楚燕韩赵魏秦里,也仅仅是到楚国和齐国晃悠了一下。

卫国

卫国是孔子的第一站,而接待孔子的人是卫国的夫人南子。传闻这是一个不太守妇道的夫人,而她却在当时执掌着卫国大权。

这位夫人对于孔子倒是甚是喜欢,想要留孔子在卫国做教育部长,顺便发展一下感情,结果当然是被孔子婉拒了。

宋国

孔子在宋国的确也很被君主赏识,但是无奈的是坑已经都被占满了。宋国的谋臣容不下孔子,甚至想暗杀孔子,在这样恶劣的政治环境下,孔子无奈,在学生的苦劝下,离开了宋国。

陈国

孔子到陈国,受到陈惠公的礼遇,在陈国一呆就是三年。然而当时晋国和楚国争强,波及到陈国,后来吴国也来侵犯陈国,孔子觉得在陈国这样一个弱国得不到什么发展,于是带着弟子们直接出去跳槽继续找工作。

楚国

孔子不管走到哪,基本都能得到国家君主的礼遇和重视。在楚国更是如此,楚王直接都想给孔子封地了,又出来了一个搅屎棍子西,子西向楚王说:“孔子乃当世圣人,门下又人才济济,接受封地后,必代楚为君。”楚王怕日后hold不住孔子,就再也不提封地之事。孔子一不爽,又离开了楚国。

齐国

孔子走到齐国,正直齐景公在任,他深知孔子的才学,想要委以重任。结果一问旁边的相国晏婴(没错,就是晏子使楚那货),一句儒生不好管,就格了孔子入仕齐国的梦。

查看更多
10 如果齐国没有派兵征讨鲁国,孔子周游列国会不会结束呢?
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的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慈惠的人。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孔子路过匡城(今河南睢县)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国使人聘鲁国,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59岁的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国、宋国、郑国至陈国,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六十岁,称自己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

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孔子离开陈国,来到了蔡国。

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国人相救,由楚国返回卫国,途中又遇隐者。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孔子又回到卫国,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吴国讨伐鲁国,吴国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在卫国,孔子的夫人亓官氏去世了。

孔子问礼于老子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68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

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季康子欲施行田赋,孔子反对,对冉有说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君子的行为,应该用他的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