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一条语录: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翻译成现代语言,即孔子说。“上天赋予我恢复周礼的使命,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桓魋是宋国贵族,本与孔子不相及,何以引起孔子的义愤和感慨?究其原因是,公元前492年,孔子周游列国甚不得志,因了学生司马牛的二哥司马桓魋担任宋国司马,手握大权,于是孔子从陈国前往宋国,以图走桓魋路子,取得宋国国君的任用。
进入宋国孔子看到,年仅三十八岁的桓魋,竟派众多民夫为自己打造石棺,打造了三年还没有完成,一向主张薄葬的孔子,激烈批评道:“与其这样奢侈的死去,倒不如死后尸体快点腐烂。”(原文为:“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桓魋听到这话后非常生气,获知孔子正与学生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立即派士兵砍倒大树。只砍树而不杀人,大概是考虑到孔子是亲弟弟司马牛的老师,况且是名人,故而用砍树吓唬他们一行离开,并不想留下杀害名人的恶名。
受到桓魋大兵耀武扬威的一场虚惊,逃跑路上,孔子对砍树的目的已了然于胸,也知道在宋国求官一事彻底泡汤,故而撂下一句牛逼话。
与“历史上孔子说的那些“大话””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