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孔子的一生其实很不幸。3岁丧父,17岁丧母,20岁时致仕,步入鲁国官场,到了黄金年龄,又遇鲁国内乱,家臣擅权。55岁时,因直言反对鲁定公接受齐国女乐荒疏朝政,被拒辞职,开始长达14年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的"穷游"讲学生活。67岁时,妻子过世。69岁返回鲁国时,儿子孔鲤去世。70岁时,最得意的门生颜回去世。72岁时,另一个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被剁成肉酱。73岁时,孔子患病不愈而卒。
可以说,孔子一生是在大不幸中度过的,他的坎坷遭遇让人潸然泪下。然,孔子仍达观地直面现实,始终不忘初心,坚守教育事业,为教育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从而走上一条光辉的教育大道,成为古代最早最杰出的教育家,得以步入神坛,被后世称之为"至圣先师",奉为"万世师表",成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那么,了不起的先贤孔子,一代教育大家,究竟在教育上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
一、最早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启蒙读本《三字经》第一段话就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段话是孔子在鲁国创办学校时,最早提出的教育理念。
孔子认为,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天赋素质原本差不多,性情也相近,之所以出现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人出生后所处的环境不同及所受的教育影响所致。
后来,孔子的弟子就把他的这一教育理念总结为:有教无类。为了奉行自己的这一教育理念,孔子亲力亲为,从20岁受任为鲁国委吏(也就是管理仓库的小官)起,就一边干行政工作,一边从事教育。
26岁,孔子开办私人学校,打开私人讲学的大门,开始广招学生。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私学"的发端。
孔子此举顺应社会发展,打破了当时鲁国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让更多的平民也能够受到系统、专业的教育,无疑深得老百姓支持和拥护。
于是,在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与学生谈话、个别观察等方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家庭背景等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大大培养了不同志向的弟子,效果很好,成绩斐然。
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原始版,对后世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的现代教育也视之为很好的方法。
二、强调学校教育要将"德育"放在首位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他把当时教育的目的明确为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是具有较高道德品质修养的人。
因此,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做到"忠、义、礼、智、信"。这就是儒家学说的基础和核心之所在,孔子也因此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这在《论语》中有专门记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客观地说,孔子&qu...
查看更多与“为何孔子的教育思想能流传至今?原来他在教育上做出了这些突出贡献”相关的文章
孔子,中国二千余年中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后世更是被历代皇帝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开创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而在我国,孔子影响深远的无疑是他的教育思想,其主张的“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而知新”等教育理念,至今被我们现代教育界所使用。
孔子的教学目标是具有层次性的,他追求的目标就是“学而优则仕”,就是为个各国培养治国安邦所需的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多才多艺的治国之才,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当然这是孔子最高的教育目的,孔子最低的就是要讲这个人培养成具有高素质的士,这些士要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还要能做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孔子的这个教育思想后来就在其弟子曾参所作的《大学》中被归纳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而这8个目的就在日后成为了学子一生追求的目标。
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孔子追求的就是“有教无类”,不管这人身份如何,地位如何,财富如何,只要愿意学,孔子就愿意教。如此秉持着这个思想的孔子就将本只专属于贵族的教育给推行到了平民阶级中,自此穷苦百姓也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力。“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就是说不管什么人,无论阶级、国家、年龄、贫富、贵贱、智愚、狂狷、高矮、俊丑、健残……只要虚心向学,孔子都可以收他们为徒,让他们接受教育。可以说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出现让孔子得以兴办私学,首创私人讲学风气,打破了中国古代官学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限。
当然在招收学生的过程中,孔子虽不会在意身份,但学生们之间始终是存在着贵贱之别,他们也会相互比较的,如此以来,身份低贱的学生难免会出现自卑的心理,而孔子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所以每每孔子在讲学的时候,都会现身说教。“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就是孔子告诉自己的寒门弟子,他也是寒门出身,所以不用在意自己的身份如何,只要自己乐观向上,勤奋好学,就一定能出人投地。同时对于那些自恃身份高贵的弟子,孔子也说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论语.述而》),就是无论身份如何,几个人在一起走路,总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可以说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孔子总是会通过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修养、坦诚的言语行为,向弟子们示范学习、实践、修身、养性的过程,如此是既做经师又做人师,达到了令人信服、感人至深的教育效果,而这点至今都足以让我们的教师为之学习。
孔子办私学,主要是教授六艺和五经。六艺即礼(礼法)、乐(乐舞)、射(射箭)、御(驾车)、书(书法)、数(算术)(《周...
查看更多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传达了哪些教育理念?通过这四个答案就能知晓”相关的文章
至圣先师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而且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开启了人类教育理论创新之先河,也为我们今天的教育行动和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智慧。
一、全面发展的智慧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内在的根本之道。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年多年前,第一个提出了“礼、乐、射、御、书、数”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礼,就是培养学生懂得社会规矩,遵守社会秩序,严守国家法令;
乐,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乐观的精神境界;
射,就是培养学生精湛的射箭技能和适应各种生存环境的强健体魄;
御,就是培养学生驾车技能和兵车布阵的谋略;
书,就是教导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知识,培养一定的人文素养;
数,就是教导学生学习一定的数学计算知识和应用技能。
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礼、乐就是德育,射、御就是体育,书、数就是智育,即德、体、智全面发展,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孔子还明确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通才的教育思想。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第七》)孔子主张,培养学生要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活动于六艺中。孔子这一伟大教育思想的提出,对以后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制定与确立,提供了科学的启示和原始模型。
二、先德后文的智慧
品德和文化是教育的两大核心内容,也是人才素养构成的两大核心要素。二者之间孰先孰后?孰轻孰重?这是教育史上长期论争的课题。孔子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探索中,第一次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伟大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孝悌、谨慎、诚信、仁爱等道德品质,如果这些品德躬行实践和培养好了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文献知识。他主张要德智并重,科学施教,先德后文,乐育人才。这一教育主张,经过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完全符合教育规律,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三、面向全体的智慧
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少数学生,这是检验教育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孔子怀着济世安民、治世富邦的伟大抱负,第一个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他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大胆打破教育的等级界限,主张不分族类、年龄与贫富,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在具体的教学中,他对学生不分智力高低, 基础好差,都耐心进行施教,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有所进步和成长。
四、爱生如子的智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这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教育的法宝。孔子用最高品质的教育爱学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学生:即典籍文献、社会实践、忠诚待人、讲究信用。孔子用自己的生命爱学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论语·雍也第六》)孔子的爱徒伯牛得了不可治愈的传染病,连自己的家人都忍痛远离放弃护理,...
查看更多与“我们可以从孔子的教育思想里得知这八大教育智慧,看完后让我受益匪浅”相关的文章
孔子生活的时代礼乐崩坏,天下大乱。孔子以天下为己任,为恢复西周初年的繁荣盛世而奔走,为实现他心目中“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而奋斗了一生。如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一生从三个方面做了努力:首先是从政,用自己的政治主张来治理邦国,改革现状。其次是周游列国,游说有实力的诸侯国君,借助他们的力量来推行自己的学说主张。再次是兴办教育,广收弟子,通过众弟子传播自己的思想学说,通过优秀的出仕弟子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为官出仕的时间只有几年,周游列国很不如愿,因此,教育也就成了孔子一生中从事的主要活动,也是孔子实现政治愿望的重要手段。
教育总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孔子从事教育也有着他明确的政治目的(可以看作为教育救国)。因此,政治思想教育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处突出地位,是他多年教育实践中的主要环节。政治思想教育在孔子的教育理论中具体的说就是:“礼乐”,“孝道”。
“礼”就是西周初年国家颁布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各个阶级的行为规范,有着法律与道德双重内容。其精神实质是“和谐有序”,其基础是“敬”。“广敬博爱”,不“敬”无以成“礼”。孔子当年适周问“礼”,在国家文史档案馆中对夏、商、周三代的典籍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是三代意识形态的集大成者。根据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周礼为核心,在三代礼法的基础上孔子修订了“礼”。“礼”的内容宽泛而繁杂,涵盖了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孔子认为当时天下大乱的原因是因为礼乐崩坏,要使天下大治就要严格遵从“礼法”。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必也正名”的治邦思想就是要以“礼”来严格等级秩序,使社会宁静有序。
“礼之用,和为贵。”作为各个阶级的行为规范,礼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以恰到好处,适可适度为最高境界。这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中庸”思想。子思的《中庸》可以看作是对孔子“礼”从应用这一角度的深刻阐释。
“食、色、性也。”孔子承认人的本性与私欲,礼也是依人性而作。“饮食有量,衣服有节,宫室有度,畜积有数,车器有限。”孔子要求对人的私欲要有一定的满足,也要有一定的限制。“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就是要每一个人都能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行为合乎礼仪,这样天下就达到了大治。在这一点上,孔子的思想很合乎人性,比基督教、佛教等许多宗教都要高明。
孝道教育是孔子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孔子的礼教思想很大程度体现在孝道教育之中。孔子融六经之精华作成《孝经》,数千年来《孝经》被视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其推崇备至。历史上仅为《孝经》作注的就达500家之多。大唐皇帝唐玄宗亲自为之注解,作序,并以俊逸的隶体书写刻碑,以传后世。这就是著名的“石台孝经”,此碑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孝经亭内”。
孔子认为“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秩序与伦理关系就是以孝道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孔子将“孝”分为五个等级,“天子之孝”、“诸侯之...
查看更多与“读懂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后该如何实践到教育里去呢?下面的文章就能教会你”相关的文章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奴隶社会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受文化教育,孔子认为这样太不公平,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学生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据说他的学生有3000人,其中最优秀的有72人。孔子讲学的地方,有庭院、有卧室、有讲堂、有郊外,有时在旅途中的马车上就讲起学问来。他和学生们一起生活,勤勤恳恳地教育学生,得到学生的尊敬。
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他教育学生,只有通过艰苦的学习才能学到知识。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意思是连我这个老师也不是刚出生就有学问的人。他要求学生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说不要不懂装懂。他提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意思是反复温习以前学的知识,才能获得新知识。他还用“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比喻,教育学生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孔子的这些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记载在《论语》一书中,这些可贵的教育方法,对今天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意义。
孔子重视学问,但是看不起生产劳动,他反对学生耕田种菜,认为这些事是没有出息的,这是很不对的。
孔子死后一百多年,孟子继承了他的思想和学说。孟子也像孔子一样,从事教育、广收学生,周游各个国家。后世把他们合称“孔孟”。孔子和孟子的儒家思想,后来在封建社会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维护封建制度和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子因此也成为封建时代的大圣人,受到人们的崇拜。
查看更多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怎样的?谁最后继承了他的儒家思想”相关的文章
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说儒家思想旨在剥离百姓智慧,以便更好统治?这种说法无疑是偏激且不客观的。孔子不仅不提倡“让百姓失去智慧的教育”,而且还提倡“有教无类”,只要想学,不论地位如何,不论贫穷富有,都可以受到教育。同时,中庸可以说是孔子为人处世的原则,"让百姓失去智慧”这一做法显然走了极端,也不符合孔子的中庸思想。最后,有人说孔子以教育手段加强“上下尊卑”以此达到“让百姓失去智慧”效果,这是对孔子“正名”思想的误解,孔子更强调符合名的能力,又何来“让百姓失去智慧”一说呢?
1、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提倡人人应当接受教育
要说孔子被后世传颂千年的原因,大抵和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有关,因为在孔子以前,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力,普通老百姓,是难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也正是因此,普通老百姓也基本难以获得当官的机会,官场几乎被贵族阶级“垄断”。
但是到了孔子那个年代,因为周天子失徳,礼崩乐坏,贵族对普通百姓的禁锢力减弱,再加上各种学说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诸侯国又求贤若渴,人才显得有些短缺,于是,在多种原因的促成下,私人办学成为可能。孔子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办学堂,与以往不同,孔子的学堂大门面向所有想学的人。孔子收徒,不论地位高低,家里是不是有钱,只要有心向学,就可以来学堂学习。这也是孔子“有教无类”之教育思想的生动展现。
在孔子的一众弟子中,有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等,也有平民家的孩子,如曾参、闵子骞、仲弓等等。可见,孔子不仅不赞成“让百姓失去智慧”,而且还提倡百姓多学知识。在教育上,孔子认为要做到“有教无类”,让平民也能学到知识,从平民中培养贤能之辈,继而回报社会。
2、“让百姓失去智慧”这种说法趋于偏激,不符合孔子的中庸之道
同时,“让百姓失去智慧”明显带有趋于极端的意味,所谓“让百姓失去智慧”,若简单理解,我们可以大抵理解成“以垄断教育的方式,让百姓无法获得教育的机会,继而让百姓的智慧无法被启发,于是大部分普通百姓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让百姓失去智慧”之手段,对统治者统治是不是有利,我们暂且不议,但是这种极端的做法,肯定是孔子所不赞成的。
“中庸”可以说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方法论原则,贯穿孔子整个思想体系。孔子提倡为人处世,考虑问题,不能偏激,不能固执,不能自我,不能带有主见,要保有灵活性和原则性,不偏不倚去处理问题。而“让百姓失去智慧”明显就属于是一种走极端的体现,不符合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又怎么会提倡“让百姓失去智慧”呢?
3、认为孔子思想“让百姓失去智慧”,大抵是不理解孔子“正名”思想罢了
其实,有说孔子思想“让百姓失去智慧”的声音,原因也不是不可以分析,大抵是因为孔子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许多人认为,孔子这以思想中上下分明的等级观念,让人渐渐失去了“反抗精神”,所以,有人说孔子“让百姓失去智慧”。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反抗精神”有时候固然好...
查看更多与“一起闲聊孔子的教育思想,了解他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相关的文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让孩子能主动学习,个性鲜明活泼的发展,这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最理想境界。怎样才能达到以上目标,下面我就根据我对孔子育人思想的理解谈谈自己的见解,但愿家长及老师朋友能从中受到启迪,以促成施教者教育理念的转变。
1、学会做人
《论语》中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何为本?“本”孔子说的是做人之根本,有一颗赤诚的爱心,才会有仁义之心,这就是“泛爱众,而亲仁”,孔夫子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孩子具有仁爱之心,有思想,有独立完善的人格的人。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孔子基于每个学生心智不同,特长不同,才智差异,生活习惯成长环境的不同,他认为每个人的学习及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差异。“性相近,习相远”,所以这就要求家长、老师要先去了解孩子的习惯和兴趣爱好,已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相信这个观点教育从业者和家长朋友普遍认同,但要让自己的学生或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这确非易事。因为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与同龄的孩子差距太大,高考择人的方式是一样的,这也许是症结所在,不像孔子时代的用人制度。如果真有家长能让孩子由着兴趣去发展,必有人生大智慧。
学会做人、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勤学善思
3、教学相长
教为辅,学为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家长一定深谙其意。家长与孩子关系在人格上平等,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应相互探讨,共同进步,家长切莫先入为主,追求平等和谐的父子、母子关系。这样才不致扼杀孩子学习求知的兴趣。
4、勤学善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勤学的最高境界,“梅花香自苦寒来”,博学多思是治学之道,思则要求孩子在学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也是学习的重要能力,有问题,不要盲目去做,要做明白事,就要去思考。
查看更多与“家长如果知道他的教育思想会使自己的孩子也能受益,带你走进孔子的教育思想”相关的文章
《论语》反映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在诸经中,《论语》得到的评价极高,对后世影响的时间最长久、地域最广远。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至今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和学习。
1.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促进个体发展的作用
《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治国治民,政治、军事、法律都不可缺少,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他把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
孔子认为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从而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论语•为政》载“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就是说,通过教育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播开来,就会影响政治。
孔子认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论语•子路》中“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先富后教”的观点表明,须先发展经济,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教育要受经济的制约。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能只靠政令、法律,而要通过教育引导实现德政。他通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表明:教育可以感化人,既使百姓守规矩,又使百姓有“羞耻之心”,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收到德治的效果。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孔子的“举贤才”及整个教育思想都放在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基础上,他尽力将教育推向平民,为其“有教无类”主张提供理论根据。同时,孔子指出人的个性差异是后天作用的结果,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影响力,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倡导培养志道弘道的志士和君子的教育目的
《论语》反映出孔子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孔子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
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专称,即奴隶主贵族老爷的意思。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当作教育的培养目...
查看更多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你能有了解过吗?其教育思想至今值得引起我们注重学习”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