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作为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即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即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的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和《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即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邹国亚圣公,以后才被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他与孔子的思想主张和称为孔孟之道。孟子的仁政学说和他的教育思想,为几百年后的中国封建王朝准备了思想武器和治国之道,并与孔子的思想一道共同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
孟子的思想表现出对人的注重和对人的评价的肯定。他的性善论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强调个体理性自觉的内发说,他对教育作用的阐述,对大丈夫理想人格的议论,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的见解,无不体现了对人的主观作用的提倡。孟子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气节民主精神的激发,崇高境界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启蒙作用。
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推行仁政,他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学说上,他反对墨子和道家,推崇孔子。但最终他的政治思想并没有被当时列国的君王采纳,他们认为他的思想“迂远而阔于事情”。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抱负后,孟子回到家乡,著书立说,为《诗》、《书》编序,并著《孟子》七篇。
查看更多与“孟子的思想体现了对人的主观作用的提倡,为什么没有君主采用他的思想呢?”相关的文章
孟子认为人可以为善,而不是必然为善,只是用性善论暂时划开了人与禽兽的界限。孟子认为人和禽兽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人有四种善端等道德价值,而禽兽只有“食色性”的本能。所以,孟子最为珍视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价值,特别担心成为禽兽或禽兽不如的人。
人内心的善端可能枯萎,也可能丢掉,一旦人不能“存心养性”,人就成了无毛两足动物,又沦落成禽兽了,这是孟子无法接受的。为此孟子为人类设计出一套独门心法,让我们“珍爱善端,远离禽兽”,这个独门心法就是“存心养性”。
“存心养性”不仅是人与禽兽的界限,也是普通人与君子、圣贤之间的区别。“人皆可以为尧舜”,但人并不必然成为尧舜。人与君子、圣贤在道德起点上是平等的,但常人与圣人在“存心养性”上的认识和用力不同,造成了常人与圣人之间的区别,因为圣人真切体会并认真实践了“存心养性”的根本之道。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君子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就是因为善于存心的缘故。君子居心于人,居心于礼。仁人爱人,有礼的人恭敬别人,爱人的人,别人经常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经常恭敬他。”在孟子那里,心与性都是人的内在价值,如果人能保存善端,人性就能蓬勃生长。
“存心养性”是人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人应该自觉自愿地时时存心养性,但也总有人认识不到自己内心的善端,不努力存心养性,成为自暴自弃的人。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自己残害自己的人,和他谈不出有价值的言论;自己抛弃自己的人,和他做不出有价值的事业。出言破坏礼义,叫做残害自己;自认为不能居仁心行正义,叫做抛弃自己。仁,是人类最安适的住宅;义,是人类最正确的道路。把最安适的住宅空着不去住,把最正确的道路舍弃在不去走,真是悲哀啊!”
人内心有善性却主动放弃;可以为善却主动选择视而不见,这就是自暴自弃的人。而自暴自弃的人,在孟子看来,是正在滑向禽兽深渊的人,不值得与他一起说话做事。
为何有的人成为君子圣贤,有的人却自暴自弃成为禽兽呢?孟子认为,君子圣贤与自暴自弃者中间有个“求放心”的差距。原来有的人丢掉了良心,却不知道或不愿意找回来。因此,孟子认为人生之道就在“存心养性”,修养之道就在于“求其放心”。
“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通伸),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有人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不疼痛且不妨碍做事,但如果有人能使它伸直,哪怕是到秦国、楚国去治疗,他也不会觉得远,为的是无名指比不上别人。无名指比不上别人,就知道厌恶;心性比不上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叫不知道轻重。”
孟子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做心...
查看更多与“孟子的思想里他最珍视的是什么?看完我们就能懂他对人生的哲理”相关的文章
孟子的思想著作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在中学语文课本就收录有孟子的文章,如《孟子·梁惠王上》等。孟子的学说主张是在继承孔子的主体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包括实行仁政,以民为本等政治思想和人性本善的哲学思想。下面详述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和相关的思想著作。
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孟子分析了从古至今国家兴亡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个在后代历史上的著名为政思想,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国家之所以灭亡是因为统治者失去了民心,国君只要时刻牢记“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心怀百姓,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那就可以国泰民安,国柞长久。
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继承自孔子,严格的把社会的阶层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者劳心治人,主要负责治理天下,为民施政,要实行仁政,就像父母为孩子着想一样。平民百姓属于被统治阶级,负责生产劳作,他们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拥戴爱护统治者。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维护统治阶级的合法性。
孟子像孔子一样推崇有教无类。主张国家加强私塾教育教化天下万民,使百姓明人伦,晓人理。在这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易子而教的方法,就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其他的老师去教导。因为孟子认为父子之间的感情会使父亲对孩子不够严格,放松对孩子的教育。
在哲学思想方面,孟子认为应该恢复上古时代的道德规范,即是“法先王”恢复尧舜之道。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每一个人都能接受教育的熏陶,明理知节。
孟子的主要思想著作
孟子一生的思想学说著作而成《孟子》,是孟子晚年隐退邹国授徒时所作。在孟子逝世后,又经他的弟子门人增添完善。《孟子》与记录孔子言行思想的《论语》同为儒家学说经典,是后世研究孔孟之学的必备教科书。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哲学、民生、政治、教育等思想观点,还收录了孟子辩论讲学的典故和社会活动。“性善论”是孟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基本点,在此基础上向外拓展延伸出了“仁政”,“民贵君轻”等思想学说。
《孟子》、《论语》和子思所著《中庸》,曾子所著《大学》被宋朝时期理学大师朱熹合称推崇为儒家四书。从宋朝开始,《孟子》的影响力从儒家扩散到民间,是为家治学的必备书籍;也是科举考试的来源内容之一。
《孟子》一书总计三万五千余字,是四书中内容最丰富,篇幅最长,重量最重的一部儒家经典。因为历史战乱,时间久远保存不善,还有历史上的多次焚书之举,《孟子》现今流传下来的只有七篇十四卷。
孟子的思想主张上承孔子下启荀子,为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的传播发挥了突出贡献。他晚年广收弟子教化天下并著《孟子》宣扬自己的儒家思想,《孟子》一书历经岁月仅保留下来完整的七篇为我们后人瞻仰。
查看更多与“了解通俗易懂的孟子的思想,他也为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传播发挥了突出贡献”相关的文章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的名人佳话,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故事。也有无数的思想家,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而如果提到其中的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除了文圣孔子之外,应该就要数亚圣孟子最为有名了。后人也将他们两个并称为孔孟。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
孟子自成一派思想之后,收了很多弟子。在他四十岁之前一直带着自己的弟子游走在各个诸侯国。但是一开始他的游说道路是并不好走的,渐渐孟子有了一些名气之后还是有很多人都来向他请教一些社会上的问题,孟子也都耐心的给解答了。孟子都是依据各国的现状提出来的政策,所以很快的解决了现实问题。
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尤其在秦时,因焚书坑儒,其门徒殆尽,几乎一蹶不振。到西汉时,扬雄首先肯定了孟子对儒学的贡献。东汉时,赵岐对其很是推崇。唐玄宗时,曾封"孔门十哲"之一的颜渊为"亚圣",并没有封孟子。中唐时,韩愈首倡儒教"道统"之说,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的人物开始,孟子的地位开始升迁。
孟子的弟子虽没有孔子那么多,但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学说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经》、《书经》,阐发孔子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孟子作为我国的古代先贤,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见解与政治思想,并与当时的诸多学派一起形成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于当时的学术繁荣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他作为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对于发展儒家学说,传播儒家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提出的许多思想至今都有一定指导意义。
查看更多与“孟子的弟子虽然没孔子多,但他的故事对儒家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的文章
孔孟儒家思想,掌控中国2000多年,深深扎根在我们每个人的集体无意识中。今天来看这些老祖宗,不必全盘接受,但能用于了解自己的文化,清楚自己的根基。
孟子出生于邹鲁交界的凫村一户普通人家。其父孟孙激,字子宜,是家道破落的鲁国三桓之一孟孙氏的后裔。他善良而怯懦,读书不少,却难入仕途。只在一富商颜崇义家做帐房,颇得主人赏识。
其母娘家姓仉,鲁国名门之一。她自幼多才多艺,但因早年丧母,父亲常年在外做官,继母百般刁钻,很少享福,却磨练了韧性。
孟子有幸得如此一母。她自胎中有儿便对其进行胎教。为使未来孩子心胸豁达,视野广阔,她不畏艰难,千里跋涉。后于途中车上生下孩子,因为生在车上,而取名孟轲,字子舆。
从小,母亲就为小孟轲讲经论史。可惜孟父很早就被人打死。剩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
书中主要内容:
三迁教子
在颜崇义的资助下,孟母得以二迁三处。具体如下:
凫村西一片荒冢,自由聪慧的孟轲在此将殡葬筑埋活动学得惟妙惟肖。于是孟母一迁至庙户营,这是一座大集镇,孟轲成天学的是商贾气息,小奴才样。于是孟母再迁至因利渠畔---一所学官旁,在此孟轲度过了第七个生日。
断机观猎
住在学官旁,当然能学会读书。孟轲天性聪颖,在窗外学得比窗内的学生好。幸亏先生也豁达,知道他的事后,便让他坐在室内旁听,于是他成了年纪最小,年纪最小成绩最好的学生。
天生孩子王的他,身边总有一群年纪大却服他的人,一起玩游戏,扮演大人在各种礼仪场合的样子。
孟轲渐渐长大,学堂里的内容已经不足够了,于是他开始骄傲自满,逃学逃课。孟母知后,很生气。一天,她剪断赖以为生的织布,使几个月的辛劳废于一旦,然后跟他晓以利害。
之后一次,孟母一表叔公孙玺来访,带孟子去打猎。公孙玺技艺高超,箭无虚发,能射中飞鸟一只眼,让孟轲折服。晚上,孟母又带他去看厨娘擀饼,那熟练的手法,快得让孟轲惊叹。于是他意识到:世间一切学无止境。
声震学宫
此后,孟子开始发奋图强,声震学宫。他常有一些主见与先生不同而高于先生,使老师难堪。幸亏老师不妒才,反而很高兴自己有如此高材学生。这时,外乡也不断有人来访寻求经验。孟母总是迎客不暇。
赴鲁游学
孟轲征得母亲同意,在颜崇义和公孙玺的支持下,赴鲁---孔子的故乡---求学。但是未能拜在孔子门下,因为孔子在他出生前一个世纪就去世了。
但是孔子的一个重要“传道”之儒家弟子---曾子,使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成为儒学圣地,并将他的学问思想传给了孔子嫡孙孔伋,字子思,这是儒家重要派系。
孟子决定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他闻听有一门生司徒品德高洁。但因身患佝偻病受人嗤笑而隐遁起来。孟子历经艰苦,找到了司徒,与其相处了一千个日夜。大有长进。孟子常使颜、公孙救济恩师。三年过去了,孟子学有所成,恩师送他再出去闯荡。
子思书院
当年孟子在司徒处学习,曾经在司马雄南的帮助下得以博览群书。现在孟子又来到他这里,与之畅谈理想。
他们商定办学堂事宜。颜、公孙承诺资助。但是孟子并不想一生执教...
查看更多与“如果没有这位良母,孟子还会是大思想家吗?孟子的故事一直不简单”相关的文章
孟子一生研究发扬儒学,在世之时游说诸侯国实行儒学仁政。虽然都没有被统治者接受,但是却流传下了许多辩政典故警醒后世王朝。这些典故都收录于《孟子》一书之中,其中最著名的是被当做中学语文教材的《孟子·梁惠王上》。这篇文章中包含了两个典故:始作俑者和五十步笑百步。
始作俑者的故事
始作俑者这个典故的原文内容是“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典故的来源是孟子和当时的魏国大王魏惠王的一次治国论道之辩。魏国迁都大梁后,也有人称其为梁国,所以魏惠王在《孟子》被记载为梁惠王。
孟子询问魏惠王:“杀死一个人用木棍和用利刀有区别吗?”魏惠王回答孟子这没有任何区别。孟子又问:“杀死一个人用利刀和用政治陷害有区别吗?”魏惠王依然回答这也没有任何区别。
孟子尔后又问道:“大王富有天下,穿有锦衣绫罗,食有美味佳肴。可是大王治下的土地之上百姓食不果腹,饿死之人倒毙道路两旁。这就是统治者在用自己的子民喂食野兽啊。人们尚且厌恶野兽相互残杀吞食,又会怎么看待统治者的暴政呢?孔子说过第一个用陶俑陪葬的人肯定是没有子孙后代传承的啊。用人形的陶俑陪葬尚且遭到反对,又怎么能让自己的子民百姓饿死呢”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
战国时代,诸国征战不断,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孟子心系百姓存亡,于是决定游说诸国君主罢兵休战。
孟子来到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劝谏魏惠王。魏惠王向孟子询问治国之道:“孤王劳心治理天下,每日不敢懈怠,为什么魏国的百姓没有增加呢?”
孟子反问魏惠王:“两国的军队在战场上厮杀对战。战败的一方士兵丢掉兵器,扔下盔甲争相逃命。如果一个士兵只跑了五十步,他见有人跑了一百步就嘲笑那人贪生怕死。这是正确的吗?”
魏惠王当即回答这不对。孟子又说:“大王你虽然用心治理国家,但是也热衷对外开战。战争就会使百姓伤亡,这和五十步笑百步不是一样的吗?”
孟子说政的这两个典故充分体现了儒家仁政的思想。孟子为推行自己的仁政学说游说天下诸国放弃战争,善待国家百姓的行为永远值得我们歌颂。
与“这两则典故原来都是出自这位大思想家,带你看孟子的故事”相关的文章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 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人物生平
早年受教
孟子 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就是孟子的祖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没有讲他的老师的姓名,却是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子私淑诸人也。" 其受业于何人,自汉代以来颇有争议,一是认为师从子思,一是师从子上,一是师从子思之门人。朱熹云:"私,犹窃也。淑,善也。李氏以为方言是也。人,谓子思之徒也。" 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 而且根据《史记·孔子世家》,子思的父亲孔鲤(孔子的儿子)生卒年,鲁缪公(鲁穆公)的在位时间进行推算,孟子受业于子思是难以成立的。由此看来,孟子师从子思之门人较为妥贴。
关于孟子的父亲更加缺乏资料,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认为孟子"宿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孟子幼年和孔子一样,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孟母教子的故事,史书上记载颇多,孟母的言传身教对孟子成为"亚圣"具有巨大的作用。孟子对孔子备极尊崇,他在《公孙丑上》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曾经游历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二十多年。他游历列国的具体时间,已说不十分准确,只能依据《孟子》一书的记载,说明大体上的时间和情况。
游说齐宋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孟子大约在45岁之前率领弟子出游各国。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是在齐威王(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年间。当时匡章背着"不孝"的坏名声,...
查看更多与“"孔孟"里的孟你知道是哪位思想家吗?带你了解孟子的简介生平”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