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庞统同是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顶尖谋士,被人们称呼为一“龙”一“凤”。庞统号凤雏,而诸葛亮又自称卧龙先生。司马徽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诸葛亮和庞统只要得到他们两个人中的一个,那么统一天下不成问题。”由此可见,这二人的能力那是老大了,那么他们两个人到底谁更厉害一点呢?
庞统有意要投奔刘备,这个时候刘备已经有了诸葛亮这个军师。在赤壁大战一结束,庞统就找刘备来了,为了不让刘备难做,庞统甘愿才最基层做起。过了一阶段,庞统的才华被刘备所认可,就连诸葛亮也谦虚的承认道:“庞统的才华比我高十倍啊”
但是诸葛亮真的是这么想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从史记中我们得知,庞统之所以能够顺利的进入刘备的领导圈子,那是因为诸葛亮在攻打西川的时候无能为力了。所以庞统来了,二人一个镇守荆州,一个攻打西川,同时也成为了刘备的左膀右臂。要说这庞统就是比诸葛亮有才,他让刘备直接和刘璋摊牌!然后选用了黄忠和魏延这两个诸葛亮看不上的将士就实现了西川的突破。
庞统立下大功,诸葛亮就沉不住气了,眼看别人就要取代了他第一军师的地位。于是孔明向庞统发出了一封死亡恐吓信,诸葛亮是想利用庞统对刘备的忠心和刘备对庞统的喜爱,先动摇刘备之心,再灭掉庞统。可谓是一石二鸟。
在是否攻打西川上,诸葛亮和庞统意见不统一,刘备是不想看到他两闹意见的,于是决定折中,打算退回荆州。庞统这个时候已经看透了刘备,他知道自己和诸葛亮让刘备现在左右为难,现在刘备这种犹豫不决的做法让他很是失望,这个时候庞统对刘备的忠心已经是急剧下滑了。庞统有了让位的打算,不打算再和诸葛亮争了。第一他宁可马革裹尸也不当逃兵。他完全可以全身而退留住性命的,但是作为男子汉的性格不允许他这么做。这也是他与刘备性格的最大区别。第二是为了不影响诸葛亮,可以让诸葛亮继续完成收服西川的大业。庞统的马一直以来都不曾出问题,偏偏在出战的时候马失前蹄,难道是马也知道要死了害怕???他知道刘备迷信,在和刘备换了马以后不仅没有取到好的战果,反而战死了,这个锅,刘备只能背了。
刘备的到了龙和凤的帮助都没有得到天下到底是为什么,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没有真正的收服她们!不具备驾驭这些人才的能力,做不到物尽其用,浪费人才,这只能说是刘备的悲哀,也是这些谋士的悲哀。可惜庞统一代人才,最后落得一个死在无名小卒手里,实在可悲。
与“庞统和诸葛亮谁更厉害?谁才称得上三国最厉害的谋士”相关的文章
当年水镜先生司马徽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即可安天下,然而事实是刘备将二人尽收麾下,却仍然没有统一天下。水镜先生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有人说是因为凤雏庞统死的太早,否则二人联手,大业可成;也有人分析,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两位顶级谋士共事,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庞统不死那么早,会不会顶替诸葛亮的位置呢?今天就聊聊凤雏与卧龙庞统和诸葛亮谁厉害?
从入职方式看,诸葛亮是刘备请来的空降兵,而庞统只是一名前来应聘的小职员
在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前,诸葛亮是做足了自我营销工作。首先他以管仲、乐毅自比,给自己定位丞相或军师的职业理想,然后将消息传播出去,后通过司马徽、徐元直的推荐,坚定了刘备的招聘决心。以饥渴营销的策略,让刘备三顾茅庐,在此期间也不忘展示自己的价值。首先以高雅不俗的居住环境示人,“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松柏交翠”;其次,以超凡脱俗的面貌登场,“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最后,以著名的“隆中对”展示了自己的核心价值。最终成为刘备的军师,被刘备视为股肱之臣。
相比于诸葛亮的闪亮登场,庞统则要逊色的多,他属于自荐。一没有名人的推荐信,二丑男一枚,刘备在不了解他的情况下,派给他一个知县的活先干着。其实,庞统的兜里装着诸葛亮与鲁肃的推荐信,可能是知识分子的自尊心在作祟吧。
卧龙凤雏正面交锋
诸葛亮做了军师后,也为刘备广招人才,只不过是武大郎开店容不下大个。诸葛亮当年之所以选择辅佐刘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刘备手下没有能挑起大梁的,他可以大展拳脚。曹操手下已有贾诩,荀彧,荀攸,程昱等豪华智囊团,去了也不一定受待见,孙权那外有周瑜,内有张昭,发展空间不大。
在庞统来之前,诸葛亮可谓一人独大,自庞统来了之后,尤其是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将郎后,虽然是副手,这让诸葛亮感受到深深的不安全。对庞统而言,就大大的两个字:“不服”。两个顶级谋士,共事一隅,明争暗斗、各种较劲自然是少不了。
诸葛亮驻守荆州,庞统随刘备攻打西川,后诸葛亮夜观星象给刘备写了一封信,阻止其出兵,庞统对此的看法是“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刘备犹豫不决,打算听取诸葛亮的建议退守荆州,庞统憋足了劲想与诸葛亮一争高下,怎可轻易放弃这次机会,他力劝道:“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结局是,庞统中了敌人的埋伏,最后被乱箭射死在落凤坡。
上下级关系的处理
诸葛亮和庞统都有恃才傲物的资本,但是诸葛亮情商高,分场合、分对象,当年“隆中对”的时候,颇有指点江山的气势,但是后来辅佐刘备后,对刘备很是尊重,十分谦逊。庞统则不然,一向偏执抬杠、恃才傲上。刘备一向以“仁义”示人,有一次在攻打涪关后,第二天设宴庆祝,当众被庞统揭短,称其假仁义,刘备当即翻脸,将庞统轰出大厅。次日醒酒后,刘备又来给庞统道歉,其实就...
查看更多与“庞统和诸葛亮谁厉害?一个擅长军事,一个擅长交际”相关的文章
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就可安天下。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两个人能相提并论,莫非两个人的能力相当吗?比较两个人就来从不同方面进行,庞统和诸葛亮谁厉害?
两人到底谁更强?
治国理政能力
刘备在位时,诸葛亮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内政。刘备入川,让诸葛亮留守荆州,处理好荆州事务,刘备要打下益州了,叫诸葛亮过去治理“百废待兴”的益州,刘备去打汉中,诸葛亮镇守成都。只要诸葛亮守着,负责好内政,刘备就可以很放心地去打仗。
刘禅在位时,诸葛亮的治国理政能力展现得很到位。依法治国,赏罚分明;注重农耕,兴修水利;平定内乱,稳固蜀国。正是诸葛亮的尽心尽力,蜀国重新振作了。
而庞统,先在刘备手下当了一个耒阳县县令,可是庞统不屑治理,被罢免了。鲁肃给刘备写信,说庞统绝对不是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对庞统评价很高,刘备立马召见,一番交谈下,直接提拔到和诸葛亮差不多的位置。鲁肃,诸葛亮,刘备都赏识的人,试想至少能治理一个郡乃至一个州吧。
军事兵略能力
刘备在位时,较大的战争基本都是自己亲自来的,而打仗带的谋士是庞统和之后的法正,庞统谋士有那么厉害?首先,庞统深刻认识到益州必须拿下,极力劝刘备务必占领益州;其次,庞统的上中下三策。公元212年,刘备入蜀帮助刘璋抵御外寇,在葭萌关驻守已有一年,庞统向刘备进言,提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挑选精兵,直取成都。中策:装作回荆州,诱杀杨怀、高沛,再进兵成都。下策:退到白帝城,让荆州发援兵,慢慢侵吞西川。如果犹豫不决,反而会有麻烦。
不讨论上策的成功率,能献上这三策足以证明庞统对当时的局势很清楚,此时的刘璋还信任我们,如果精兵智取成都,杀他们个措手不及,就能快速占领成都,挟刘璋而号令益州。如果刘备不想这么做,那么就中策,步步为营,慢慢取。
而诸葛亮,部分人觉得他不会带兵,其实不够客观。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也挺强的,只是碰上了个旗鼓相当的司马懿,诸葛亮显得有些“弱”。要是曹真等人,诸葛亮能干翻他们的。诸葛亮作战时,部队井然有序,出兵更倾向于稳扎稳打,军纪严明,这就是诸葛亮带兵的优势之处,而对于兵略奇谋,诸葛亮不太擅长,这点略差于庞统。
在刘备的心目中谁更重要
刘备阵营的人才,相对于曹操和孙权来说是算少的。对于两者,刘备同样都珍惜的,两人都不可或缺。刘备刚请出诸葛亮时,和诸葛亮长期腻在一起,甚是亲昵,不管是守城、内政等都少不了他。刘备和庞统一番交谈后,庞统被破格提拔,庞统死后,刘备好几次哭泣。
两人的声望历史地位比较
因为庞统短命,他对于蜀国的贡献是远远不及诸葛亮的。庞统被重用后,一份功劳是治理荆州,一份功劳就是帮助刘备取西川,然后就挂了。而诸葛亮则不同,为刘备效力几十年,功劳太多了。在蜀国,庞统的地位肯定是比不上诸葛亮的。
回到现在,知道诸葛亮的人比知道庞统的人多,各朝各代对诸葛亮的评价都很高,演义和一些戏剧的夸大,诸葛亮的历史地位确实高。
查看更多与“号称“卧龙凤雏”的庞统和诸葛亮谁厉害?从四个方面比较一目了然”相关的文章
公元200年,刘备弃袁绍而来到荆州投奔刘表,然而在此之后,刘备在荆州一直郁郁不得志,以至于髀肉复生,但就在此时,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而当时司马徽也曾在与刘备会面时与刘备提及了诸葛亮。当时司马徽来拜访刘备,他称一般的儒生俗人怎么可能识得天下大势呢,而能识得天下大势的人,在荆州就有两人,而在刘备询问这两人是谁时,司马徽称是诸葛亮与庞统。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段被描写成了刘备为了逃命而骑着的卢马逃了出来,在半路上,刘备遇到了司马徽,而司马徽则向刘备推荐了两人,而且在说明这两人时,司马徽用了“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以至于后世一直认为庞统能与诸葛亮齐名。那他们两人真的齐名吗?
我们看历史人物的名声,一般从民间名声、正史名声与当时的名声三方面来看,而在民间名声上,庞统自然远不如诸葛亮,毕竟唐代诗人杜甫曾称“诸葛大名垂宇宙”,而且在千百年中,武侯祠游客来往,香火鼎盛,远胜于先主刘备的祠堂,而且诸葛亮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享有绝高的名声,自晋朝开始,不断有君王对诸葛亮进行夸赞,而民间也对诸葛亮多有祭悼,这点是庞统所无法比拟的。
而在正史的名声上,也可以从《三国志》中获得答案。当陈寿在写《三国志》时,他常常将心中同级别的人物放到同一个传中,因此从这些传记的分类中,我们就能看出一个人在正史之中的名声。比如陈寿在描述五子良将时,就曾将五人同列于《张乐于张徐》列传中,用此来表明张辽、乐进、于禁、张合和徐晃五个人在魏国是齐名的良将,而庞统也是与别人合为一传的,不过这个人并不是诸葛亮,而是法正。
在《三国志》中,诸葛亮十分特殊,因为诸葛亮是单独列传的。不过单独列传并不是诸葛亮一人的特权,在《三国志》中,臣子单独列传的还有一位,那就是东吴的陆逊,陆逊与诸葛亮一般“出将入相,才德兼备”,因此在陈寿心中,诸葛亮并不与庞统齐名,他应该与陆逊齐名才对。
从这两点来看,诸葛亮是完胜庞统的,然而这并不代表什么,毕竟民间的名声并不代表着一个人的声望,因为朝代帝王的宣传,以及民间传说的流传,再加上《三国演义》等小说的渲染,让诸葛亮的名扬天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正史名声的限制太多,加上立传的陈寿可能会有所偏袒,因此这个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而当时个人的声望,则可以看成两人最为真实的比较和考量。而庞统在活着的时候,其名声远胜于诸葛亮。
现在很多人认为庞统与诸葛亮可以齐名,是因为《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的那句“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但实际上,在《三国志》中,司马徽是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作为两人的老师,司马徽只说了这两人都是当世俊杰罢了。在当时,诸葛亮只有“自比管仲乐毅”而已,而庞统在年轻时就被庞德公夸为“南州士之冠冕”,这样的名望是诸葛亮望尘莫及的。而在此后,庞统跟随了周瑜,在他护送周瑜的灵柩返还东吴时,“吴人多闻其名”,可见其名声确实比诸葛亮要大得多。
虽然在民间名声与历史名声上,诸葛亮是远胜庞统...
查看更多与“庞统和诸葛亮谁厉害?为什么说庞统超过诸葛亮”相关的文章
庞统厉害还是诸葛亮厉害,从庞统的《襄阳对》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就可以看出结论。狡兔三窟,所以庞统要比诸葛亮想的周到些。而庞统是因为面相丑陋,被曹操和孙权所不予理睬,最后不得于才投靠刘备的。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庞统坐于树下,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有了司马徽这句话,庞统渐渐为人所知。时襄阳庞德公称庞统为“凤雏”,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德操为水镜。 庞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品评人物好坏,自称有辅佐帝王的才能。
具体来说,庞统虽然能力强,但是行事不稳,急功近利;诸葛亮稳扎稳打。所以刘备总是让庞统随军,多献奇计,各种伤天害理的事都能干;诸葛亮适合留守后方,他性格持重,又是正人君子。年轻时期的庞统貌丑,又有点木讷,并不被人看好,只有他的叔叔庞德公看好他。汉末三国要出名必须有名人点评,于是庞统去拜访颍川名士,人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
对比两人的人生成就。这一点可以说毫无悬念,诸葛亮政治上成为蜀汉丞相,军事上远强于蜀汉的曹魏无可奈何,影响力上成为中华智圣,成为影响中华的十大文化符号。由于庞统36岁早死,所以失去了很多创造成就的机会。这一点诸葛亮完胜。
庞统和诸葛亮其实的才干侧重点不同,相当于不同的学科专业。庞统是军事战略系,诸葛亮是军政治理系,不同的专业,都达到了学科顶峰。如果庞统没死,诸葛亮安于后方治理蜀国,让庞统统兵,效果可能会不太一样。可以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诸葛亮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而庞统被迫中途罢考。
卧龙诸葛亮是军事天才,治国领兵都有一套,才华自不必说,但对庞统的定位可能错了,凤雏庞统应该是个管理型人才,庞统的定位应该是萧何,可刘备诸葛亮却把庞统当军师,这定位绝对是错了。
庞统的才华最初是得到了张飞的认为,庞统在当县令时天天醉酒不理政事,对百天的政务仅半天就可处理完,从这事就能看出如果让让庞统负责后方,决对是量才使用,可刘备实人不明,进川带着庞统,领兵打仗绝非庞统之长,结果凤雏庞统早早陨落这不能不说是极其可惜的事。
与“庞统和诸葛亮谁厉害?他们两个谁更有才华”相关的文章
庞统和诸葛亮什么关系,要说三国时期蜀汉的顶级谋士,那就不得不提诸葛亮,而庞统的大名可能就没有诸葛亮有名,但庞统也是三国数一数二的谋士,和诸葛亮一起辅佐了刘备,下面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庞统和诸葛亮什么关系。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葬于落凤坡。
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庞统坐于树下,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有了司马徽这句话,庞统渐渐为人所知。时襄阳庞德公称庞统为“凤雏”,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德操为水镜。 庞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品评人物好坏,自称有辅佐帝王的才能。
庞统和诸葛亮是师兄
那么史书上又记载,诸葛亮拜司马微为师,这怎么回事呢?我猜,司马微收诸葛亮后,发现诸葛亮很聪明,而司马微与庞德公交情非常好,因此,司马微便向庞德公介绍自己的高徒了,数次后,庞德公发现诸葛亮真的有礼貌,因此也收他为徒弟!因此诸葛亮跟徐庶是师兄弟(老师司马微),跟庞统也是师兄弟(老师庞德公)
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从小庞德公教育庞统的。史载:统少未有识者,惟德公重之,年十八,使往见德操。德操与语,既而叹曰:“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这个德操就是司马微的字。可见庞统是庞德公培养的。再看诸葛亮: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可见诸葛亮后来也拜其为师。并且庞德公的儿子娶了诸葛亮的姐姐。所以庞统跟诸葛亮应该是同一个老师(庞德公),并有点亲戚关系,庞统应该是师兄。
庞统和诸葛诸带有亲戚关系
清人阮函认为庞德公对诸葛亮的成才起了关键的作用。现代学者谭良啸则认为庞德公实际上就是诸葛亮的老师。庞德公对于自己的侄子庞统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视的。《襄阳记》中说:统少未有识者,惟德公重之,年十八,使往见德操。德操与语,既而叹曰:“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庞德公对庞统的成材、成名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庞统和诸葛诸是亲戚关系,不过没有任何血缘上的关系;是个绕了几层的亲戚关系。 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一个姐姐嫁给了庞统的哥哥, 另外一个嫁给荆州蔡氏;诸葛亮的老婆是黄承彦的女儿,也就是说诸葛亮的老婆是刘表的姨侄女; 特别令人惊诧的是庞统和诸葛亮竟然是亲戚! 诸葛亮是个非常有背景的上流社会的;不是一届寒门学子。 当然不能否定他的才华。
查看更多与“庞统和诸葛亮的关系是什么?他们有血缘关系吗”相关的文章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
实际上根据史书记载可知,诸葛亮是庞德公的学生,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两人都得到庞德公的看重,称诸葛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庞统从来没有看不起诸葛亮,而庞统正是在诸葛亮的大力推荐下,才得到刘备的信任与重用;并且庞统是诸葛亮的粉丝,曾经与彭羕一起发誓要追随诸葛亮的足迹,去尽心辅佐刘备,以成就大业,像那些古代先贤一样青史留名。
颍川司马徽,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水镜先生,这个人很会看人,庞统在弱冠之年(年满二十岁)就去拜访司马徽,司马徽在树上采桑,庞统坐在树下,两个人从白天聊到半夜,司马徽觉得庞统这个人很厉害,堪称是荆州的翘楚。
领兵打仗,庞统的能力超过诸葛亮。正史里的公论,诸葛亮长于内政,拙于用兵;而庞统恰恰相反,他是领兵打仗的奇才。此去西川,不是去治国,而是去攻城略地,是去斩关夺隘,和刘璋拼孙子兵法,所以,带庞统比带诸葛亮更合适。
按照《三国》中言,水镜先生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二者一人,可安天下”。得到引导的刘备把这几话放在心上了,于是带着二弟三弟关羽张飞,跑到深山老林的卧龙岗去礼求大贤出山,也就我们常听说的:三顾茅庐,请卧龙诸葛亮出山。
从演义看, 庞统似有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刘备在西川迟滞日久,诸葛亮派马良前来询问,并附有书信一封。刘备看完信后,说要去荆州同诸葛亮商议。庞统担心诸葛亮抢了自己的战功,便反复催促刘备进军。刘备只能同意,不想庞统骑着的卢马,被张任乱箭射死在落凤坡。所以,庞统看不起或者嫉妒诸葛亮的说法是演义中出现的,和历史并不一样。历史中,两人的关系是不错的。
与“庞统和诸葛亮什么关系?历史上庞统真的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吗”相关的文章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谋士众多,并且受到刘备、孙权、曹操等诸侯的重视。其中,就庞统和孔明来说,这两个人经常被人们一起提及。其中,“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一说法就流传千古和家喻户晓。不过,相对于诸葛亮,庞统一生几乎没有什么实际的成就。在攻打巴蜀之地的过程中,庞统不幸英年早逝了。那么,问题来了,庞统一生没什么实际成就,为什么能与诸葛亮齐名呢?
一
首先,诸葛亮和庞统齐名是水镜先生的那句话“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但是,在正史中,“儒生俗士其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有伏龙凤雏”才是司马徽的原话。当然,无论怎样,这都是将庞统和诸葛亮放在一起比较。在此基础上,因为这句话是名士司马徽所说的,促使庞统和诸葛亮的名气都提升到一个高度。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为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
二
其次,东汉末年这一历史阶段,南郡人庞统听说司马德操住在颖川,所以走了两千里路去拜访他。司马徽与庞统相互交谈,不分昼夜。谈论后,司马徽对庞统十分惊异,并称庞统是南州名士之首,使庞统渐渐为他人所知。由此,在诸葛亮没有出山辅佐刘备之前,水镜先生用“南州名士之首”来评价庞士元,这促使庞统早期的名气甚至超过了孔明。在东汉末年,一个人的名气不仅依赖于自己的才学,更需要名士的评价。换而言之,名士文人的评价,是当时诸侯选择人才的重要参考标准。
三
再者,东汉末年,文人士大夫之间流行品评。其中,许劭、许靖兄弟每月初一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等品评、褒贬。无论是谁,一经品评,身价百倍,世俗流传,成为美谈。对此,早期的曹操也不能免俗,置办厚礼去见他,请他对自己进行点评。对于曹操,许劭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据说,曹操竟欢天喜地而去。对于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品评前辈提携后生的一个途径,也即一句简单的品评,因为品评之人的名气,促使被品评之人可以身价倍增。
四
最后,除了水镜先生的高度评价,庞统之所以能和诸葛亮齐名,也是因为自己确实有两把刷子。虽然袭取益州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已经制定的战略,但是,是庞统提出了“逆取顺守”的思路,帮助刘备坚定了攻打刘璋的决心。而且,庞统辅佐刘备,很快打下西川北部大片领土,直逼成都的咽喉雒城。由此,如果不是不幸中流矢而亡,庞统今后的成就即便不能和诸葛亮相媲美,至少也是蜀汉的重臣。所以,庞统和诸葛亮齐名,显然不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
与“为什么历史上庞统没什么实际成就,却和诸葛亮齐名?”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