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玄奘西游

发布时间:2020-07-24
1 玄奘西游取经他都经过了哪些国家呢?
玄奘去了多少个国家
玄奘取经经过哪些国家
玄奘西游

玄奘出家之前姓陈,玄奘是他的法名,又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所以有人还称他唐三藏。玄奘13岁时出家,21岁受大戒。22岁离开长安到达四川、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寻问有学识的和尚,深刻钻研佛教经论。那时国内对佛教经论各有各的评说,翻译过来的佛经,要幺晦涩难懂,要幺失真走样。玄奘决心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学习和取经。那么,历史上的玄奘到底走了多少路程去的天竺,学习佛法?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二十六岁的玄奘,玄奘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

在途中经兰州到凉州(姑藏),继昼伏夜行,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哈密),至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碎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行程13800余里。

贞观十年(公元637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 。

历史上玄奘西行,历经17年之久,5万里行程,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他还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他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玄奘也从此成为世界文化名人。他九死一生舍身求法的精神激励着很多后来者,鲁迅赞他为“民族的脊梁”,梁启超也称他为“千古一人”。

查看更多
2 你知道玄奘取经经过哪些国家吗?他走过的这些路线全是无人区
玄奘去了多少个国家
玄奘取经经过哪些国家
玄奘西游

《西游记》中唐三藏为了上西天取得真经,领着三个徒弟,骑着白龙马,走了十万八千里,历经险恶,挺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求得真经,修成正果。那唐朝的真实唐僧,又是怎么一回事,小编带你了解一下! 隋炀帝大业末年,玄奘决定离开净土寺,前往长安游学。途中获知长安名僧因世乱多避居于蜀地,便转往成都。直到公元622年,玄奘到达长安,在京师诸家游学。此时的玄奘,已游学南北,广承诸师,穷尽各说。但玄奘从多年的游学听闻中观察到,各地的讲学都不一致,此时恰好印度那烂陀寺高僧 波颇密多罗来唐朝译经讲论,于是他便决心前往印度去求法。 当时出国的要求很严格,玄奘向上请示去印度,但没有得到允许6直到公元629年,国内发生灾荒,出国禁令相对松弛,玄奘便乘机西行。他从长安出发后,经过兰州、凉州、瓜州、越过玉门关,跋涉五峰,穿过了空无人烟的大沙漠,历经艰险,后到达高昌首都伊吾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 在此,高昌王掏文泰以优厚的礼遇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给他终身供养的待遇。但玄奘志在四方,辞别高昌王继续西行。 之后玄奘历经屈支(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跋禄迦(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等国,翻山越岭,到达西突厥都城素叶城。在这里,玄奘又得到叶护可汗的照应,并顺利通过了与印度相连的迦毕试国,最终进入北印度境内。

从此,玄奘遍游印度,广泛学习诸派经论,并且到达那烂陀寺,诚心拜谒戒贤法师,听授《瑜伽师地论》等。历时5年左右,玄奘将印度诸派各家学说包罗无遗,同时他也因此声冠印度,得到大小乘诸派的一致称赞。随后,玄奘受人邀请参加了在钵罗耶伽国举行的万人无遮大会,历经75日。大会结束后,玄奘辞别东归,沿原来的路线返回,于贞观十九年(645 年)正月回到长安。

玄奘西行求法,前后一共17年,分别取回经典520夹657部。其后,玄奘主要从事翻译工作。他在弘福寺、慈恩寺、西明寺、玉华宫等地先后译经74部,总计1335卷。玄奘开创了我国的法相宗,培养了一大批法相学的高僧,为中印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更为中国佛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查看更多
3 大唐高僧玄奘取经去了多少个国家?回来后他就成为了著名的佛教大师
玄奘去了多少个国家
玄奘取经经过哪些国家
玄奘西游

看过《西游记》的人想必对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遭遇九九八十一难的经历是非常熟悉的,他们途中经过了许多国家,爬山涉水才到得西天求取了真经。那么作为唐僧原型的玄奘在西行取经的途中经过了多少个国家呢?

这得从玄奘从唐代都城长安说起,在太宗贞观年间,个人是不能私自出境的,当然玄奘向国家申请也是没有得到允许的,这里并不像《西游记》里面说的是李世民派他去的。但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便偷偷从长安出发了,悄悄过了玉门关。于是玄奘便开始他的西行之路。

玄奘先是过了新疆哈密,沿着天山山脚往西走,第一个国家就是阿耆尼国,随后又来到了屈支国,之后是跋禄迦国。过着这几个国家后,玄奘又翻越了凌山,来到了碎叶城,出了碎叶城又来到了飒秣建国,随后又翻过了铁门,进入吐火罗。他又转向南边出发,越过了大雪山来到梵衍那国,再向东走到了犍驮罗国,最后终于来了佛教圣地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

由于当时印度的小国比较多,所以他走访了十多个国家才学到大乘佛法,之后从今天的巴基斯坦向北走,进过阿富汗,到达塔里木盆地,最后才回到长安。

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玄奘取经经过以下这九个国家:阿耆尼国、屈支国、跋禄迦国、碎叶城、飒秣建国、吐火罗、梵衍那国、犍驮罗国、天竺。虽然和《西游记》中的各个国家名称不一样,但我们可以想到,玄奘取经是非常艰辛的,经历的磨难也远非九九八十一难。

玄奘出生于公元602年,死于公元664年。玄奘是他的法号,也被人们称为三藏法师,因为生在唐代,所以俗称唐僧,俗家姓陈,是唐代洛州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上是东汉时期的名臣陈寔。玄奘5岁死了母亲,十岁死了父亲,十三岁跟随哥哥长捷法师去白马寺出家修行。玄奘很年轻的时候就在佛界具有很大的名气了,由于当时各派分期严重,很难有统一的定论,于是在贞观三年,也就是公元629年,前往西域天竺国学习更加深奥的佛法。

玄奘西行途中艰难险阻,困难重重,他的行程长达604万公里,途径今天的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等地,翻越了戈壁沙漠以及各大山脉高原。到达印度之后,他潜心学习佛法,遍访名师,终于在十多年后学有所成。之后他便再次跋山涉水回到唐朝首都长安。前后历时19年。他还带回来了七百多部经书,后来和弟子一起翻译成汉语,他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翻译大师。

西行回来的玄奘成为了一代著名的佛教大师,被历代人们所尊崇。他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翻译了血多梵文经典,对历史贡献巨大。他西行不畏艰险的事迹也被人们广为传颂,吴承恩以他为原型创作出了我国四大文学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其中唐僧这个形象也深入历代人们的心中。

查看更多
4 历史上玄奘西游取经经过哪些国家?他取经的原因是什么
玄奘去了多少个国家
玄奘取经经过哪些国家
玄奘西游

唐僧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其原型为唐玄奘。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yī)”,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唐僧取经路过多少国家?

玄奘西行路线

长安(今陕西西安)——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玉门关——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逯迦国(今新疆阿克苏)——凌山(今天山穆苏尔岭)——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叶城(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昭武九姓七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铁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兹嘎拉山口)——今阿富汗北境——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今阿富汗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玄奘回程路线

从今巴基斯坦北上——阿富汗——葱岭(帕米尔高原)——大流沙(塔克拉玛干沙漠)——敦煌——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长安;

途径国家,加上中国总共途径九个国家。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盛产高品质蜂蜜)——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

唐僧取经的原因:

唐武德九年(626年),玄奘在长安遇到来自中印度的僧人波罗颇密多罗,他是印度纳兰陀寺权威佛学家戒贤的弟子,能记诵大小乘经典十万颂。玄奘听到这个消息如获至宝,亲自登门向这位印度高僧请教。玄奘听他说戒贤深谙百家佛学经典,并且正在纳兰陀寺讲学,于是立下西行求法的决心。

初唐时期,国家初定,边界不稳,国人不允许出境。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几次三番申请“过所”(即通行证,小说中的通关文牒),以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此事并没有打消玄奘西行求法的念头,他决心寻找机会西行。根据当时规定,私度边关比私度内地关隘惩罚更重,所以他的这个决定非常危险。贞观三年(629年),长安遭遇大灾,政府允许百姓自寻出路,玄奘借机混入灾民中偷渡出关。那年,玄奘刚好27岁。从这一天开始,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查看更多
5 玄奘西游去了多少个国家?这些国家分别是哪几个
玄奘去了多少个国家
玄奘取经经过哪些国家
玄奘西游

在《西游记》中唐僧有一张通关文牒,相当于国际护照吧,因为唐僧每到了一个国家就会求见当地的君主,然后让国王在通关文牒上盖上国玺,到了取经归来的时候,唐僧将通关文牒呈交给了大唐贞观皇帝李世民,上面共有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狮驼国、比丘国、灭法国、凤仙郡、玉华州、金平府的印信在上面。

我们都知道唐僧取经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事迹,史书上叫做“玄奘西游”,后来吴承恩老爷子也是根据这一传说再加上民间的其它神话为蓝本创作的这部《西游记》,那么书上写的这些国家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呢?

首先最后几个名字都不带国的,说明唐僧等人已经进入天竺了,那里已经是天竺的州府了,虽然唐僧抓住玉兔精救出了公主,但是因为灵山近在咫尺,国王并没有表示要给唐僧盖个章报销车马费什么的,所以就只有唐僧提前路过的州府用了印,而取经之后唐僧师徒直接是用飞的,莫非他们早就猜到返程时不用经过天竺国土了?

从大唐出发后过了两界山,首先到的是哈密番国和乌斯藏的地界,大名鼎鼎的高老庄就是在乌斯藏国境内,也许是大唐远交近攻的关系,也许是两国都城正好不在取经路线上,所以唐僧的通关文牒上并没有两国的国玺。

第一个用印的国家是宝象国。因为救出了被黄袍怪抢走的公主百花羞,所以国王也很爽快的盖了章,宝象国现实中并没有这个国家,可能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以象为图腾的国家,百花公主中国历史上倒是有一位,她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太祖杨行密的女儿,后来杨家丢了江山,被徐知诰得了位,徐知诰改名李昪,重新以唐为国号,史称南唐,李昪就是词帝南唐后主李煜的亲爷爷。

第二个乌鸡国。倒霉国王因为关了文殊菩萨三天水牢,被文殊派狮猁精水淹三年,后来被唐僧救回,此国名历史上也没有,不过在西域地区有个叫做乌兹的地方,大概在今天的巴基斯坦一带,而采用乌兹钢做的刀就是西方大名鼎鼎的大马士革刀。

第三个车迟国。就是虎、鹿、羊三大仙当国师的地方,本来这仨当道士当得好好的,可偏偏欺压和尚,引起了同为佛门弟子的取经团队的报复。历史上曾经有个龟兹国,也叫做丘兹国,是汉西域丝绸之路的大国,也是唐代时的安西四镇之一。

第四个女儿国。历史上曾经的东女国,是六、七世纪出现在吐蕃高原上的地方政权,曾经多次与松赞干布的势力作战,后来逐渐衰落。

第五个是祭赛国,根据《西游记》中的描写的方位南月陀国、北高昌国、东西梁国、西本钵国来看,应该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一带,历史上唐僧也是在乌兹别克斯坦附近的铁门关到的天竺的。

第六个是朱紫国。从国王曾经打猎打伤孔雀明王的子女来看,应该是在大雪山附近的,也就是今天的兴都库什山,大雪山附近有座西域重镇撒马尔罕,而朱紫服饰的都是朝中重臣,在成吉思汗西征时,这里的国家叫做花剌子模。

第七个是狮驼国。从国名上看这应该是以狮子和骆驼为图腾的国家,中国古代狮子基本已经灭绝了,狮子形象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因为基本与佛教同时传过来,长相酷似狮子的龙子狻狔都变成与狮子杂交的...

查看更多
6 一生奔波于西游的玄奘是怎么死的呢?他死后竟然骨头都被四处分散
玄奘怎么死的
玄奘的结局

唐玄奘,可不是吴承恩笔下的主人公,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那位。据史料记载,此人本名陈祎,公元629年,他不顾禁令,私自离开长安,出玉门关,行脚五万里,最终到达天竺的那烂陀寺。公元643年,唐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了长安。据说受到了李世民的热烈欢迎。当然,除了佛经,他还带回了大量西域诸国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唐玄奘写就了那部著名的《大唐西域记》。此书一出,唐玄奘立马名动长安。但各位不知道的是,在唐玄奘出生的两百多年前,有一位法显大师,也曾远赴天竺取经。而诡异的一幕就出现在他返回东晋的海路上。据史料记载,法显当年坐船,从狮子之国返回东晋,由于遭遇了海上季风,法显的船在海上漂了29天,最后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法显详细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专家惊讶地发现,他说的,可能是当时的美洲!后来麦哲伦全球航行时,从美洲到印度尼西亚,正好走了29天。于是,专家认定,法显可能真的去过美洲!

怎么样各位,法显的西行之路,一点都不比唐玄宗平淡吧?好了,咱说回唐玄奘。一生奔波于西游的玄奘是怎么死的呢?据史料记载,此人于公元664年圆寂。弟子们将其葬于白鹿原。据史料记载,由于得罪了唐太宗,所以唐玄宗去世时,前者下令,不准官员前去祭拜。所以,唐玄奘的葬礼办得甚是寒酸,连百姓都没出现几个。公元669年,唐肃宗觉得这样不妥,于是将其重新安葬于护国兴教寺。

据史料记载,也正是在这次重新安葬的过程中,唐玄奘的顶骨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的眼中。到了清代,不知道什么原因,唐玄奘的顶骨被安置到了天禧寺。晚清么,各位懂的,战火连天,天禧寺自然在劫难逃,唐玄奘的顶骨至此下落不明。1943年,日寇无意中挖开了一座古墓,并在其中发现了一个封闭的石函,打开后看到了一块完整的顶骨。经鉴定,发现这居然是唐玄奘的顶骨。

据史料记载,日寇看到顶骨后立马跪下了。原来,唐玄奘在日本佛教界是很有名的。日寇虽然没有人性,但也不敢亵渎唐玄奘的顶骨。如今既然见到了,心中惧怕,只得跪下。但磕完头后,裕仁天皇就琢磨了,这么重要的圣物,如果不能运回日本,岂不辜负了强盗之名?于是,裕仁天皇亲自下令,要求将此物运回日本。但不知道为啥,消息泄露了,一时间民情沸腾,举国哗然。

迫于压力,冈村宁次只好将顶骨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保管于南京文物保管委员会、小九华山砖塔,以及北平。那么,唐玄奘的顶骨如今藏于何处呢?据史料记载,1945年日本投降,在之前一个月,本来保存在北平的那一份,唐玄奘的顶骨,被日寇偷运到了日本。据史料记载,日寇将此份顶骨分成了10几份,分别放在几个寺庙中供奉。1956年,印度与中国建交时,又要过去了一块顶骨。印度人将其安置在了那烂陀寺。所以现在,唐玄奘的顶骨被留在了3个国家:中国、日本、印度。

查看更多
7 历史里真实的玄奘西游是怎样的?他是怎么做到的去西方的呢
玄奘西游
真实的玄奘西游

玄奘的俗姓是陈,本名叫陈祎。玄奘是中国有名的法师,即我们口中的“唐僧”。历史上的玄奘从印度传回了大乘佛教,成为了中国最伟大的汉传佛教译师。

据史料记载,贞观三年,玄奘为取得西方的真经,“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当时的朝廷不允许百姓擅自行动,特别是这种西行活动。但是,玄奘还是顺利走出去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玄奘混在了一群逃荒的饥民当中,随他们离开了长安。出了长安城,玄奘就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当时,玄奘只有二十七岁。然而,玄奘并不是没有努力争取。贞观元年,玄奘伙同陈表,一起向朝廷申请,请求让他们西行,可是,朝廷没有同意。

所以,玄奘此行是违反了朝廷规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偷渡犯”。而且,玄奘没有朝廷的通关文书、寺庙的证明文件,更没有权贵的支持。因此,玄奘此行必然困难重重,在凉州地段曾被当地官员下令抓拿,在玉门关外曾被守城士兵放箭射伤。

在这样的情况下,玄奘只能白天休息夜晚赶路,每天小心翼翼,防止被当地政府发现。

逃过了官府的盘问,接下来的困难还是十分凶险。前面是漫漫黄沙,而玄奘又不知道路程。玄奘雇了一位胡人为他做向导,刚开始还领着玄奘走,后来这位向导也放弃了,直接让玄奘自己走,临走前给他留下了一匹识路的老马,并告诉玄奘:“在沙漠里走四天,如果能看到一片小绿洲,就说明方向是对的。”

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四天后看不到绿洲,玄奘就走不出这片沙漠。玄奘没有迟疑,继续赶路。但是,当玄奘走到沙漠深处时,不小心把携带的水给撒了。没有了水,对沙漠中的人是致命的,玄奘只能依靠自己的信念坚持前行,可不久后便晕了过去。

玄奘倒在了老马身上,马儿没有停下,驮着玄奘继续前行。好在马儿识路,等到玄奘再次醒来时,他已经能够看到那片梦寐以求的绿洲了——他走对了!

那里是一个富饶的国家,名叫高昌国,玄奘势必要在这里修整一段时间。

高昌国的国王是一位信仰佛教的教徒,他的国土内有很多寺庙,几乎每百人就有一座寺庙。只是,寺庙僧人虽多,却没有真正的得道高僧。此次前来的玄奘是有名的高僧,一些高昌国商人在凉州听过他的讲座。高昌王听到玄奘前来的消息,喜出望外。

其实,他对大唐的佛教文化也是非常仰慕的。三年前,他到过长安城,在那里,他亲眼看到了很多宏伟的寺庙和博学的高僧。大唐的风土人情让高昌王深深折服,回到国内,高昌王要求臣民的服饰都得向唐朝看齐。现在,唐朝来了一位得道高僧,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所以,高昌王势必要留住这位高僧,让他在国内弘扬道法,发展高昌国的佛教文化。为此,高昌王亲自出迎,将玄奘法师接到了自己的宫殿,还跟他彻夜畅谈,完全没有顾及玄奘法师是否旅途劳顿。后来,高昌王邀请玄奘法师登坛讲经,在三百个僧人面前,高昌王跪在地上,让玄奘法师踩着自己登上法坛。

高昌王的虔诚,着实让玄奘法师感动。

玄奘在高昌国逗留一段时间后,高昌王表达了想把法师留在国内的意愿,但是,却被玄奘法师婉言拒绝了。

玄奘法师此次行程的终点是印度,是为了在...

查看更多
8 这是最真实的玄奘西游,也是他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玄奘西游
真实的玄奘西游

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大家通过《西游记》都非常熟悉了,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西游,可没有孙悟空保护,他只身前往西域,历尽千难万险。

其中他最接近死亡的一次,就是在离开敦煌后,除了玉门关,进入八百里莫贺延泽,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里面没有人守卫,也不可能有人去捉拿玄奘,但是这个环境却更加险恶。

根据史书记载,玄奘在向西走了一百多里以后(这里应该进入了现在的新疆自治区境内),忽然发觉迷路了。在沙漠里迷路是很正常的,因为没有沿途参照物,唯有仰观星象,靠天吃饭。沙漠的气候又是多变的,经常会看不到天上的星辰。

再加上沙漠的地貌变幻不定,一阵狂风就会把原来的沙丘变成平地,或者把原来一个坑坑洼洼的谷地变成几十米高的沙丘。所以玄奘在这里迷了路之后,心里非常急躁。然而祸不单行,正当他火急火燎,准备从马背上解下皮囊喝水的时候,一失手把整个皮囊都打翻了。

发生这样的意外,原因可能有三:首先是急躁。第二,很可能这个皮囊太大,比较沉,拿起来不方便。最后也许是因为戒律的原因。据我推测,皮囊里的水,是佛教戒律界定的三种水里面的第二类,属于“非时水”。

“非时水”不是当场饮用的,是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喝的水。按戒律规定,需要经过过滤才能饮用。也就是说,玄奘要喝水,还得用随身携带的滤水网过滤。这么一折腾,再加上上述原因,玄奘就把皮囊里的水打翻了。

这个结果可想而知,皮囊里的水打翻在干旱无比的沙漠里之后,流失的速度肯定比水银泻地还快,一下子就被沙子给吸干了。在沙漠中水是最珍贵的,没有水,根本过不了八百里莫贺延碛大沙漠。

玄奘在沙漠中迷路了,找不到野马泉补充水源,这本来已经非常危险,而他又失手把装水的大皮囊掉到地上,结果会怎么样呢?在玄奘传记当中,非常冷静、非常客观,但极其悲怆地用了八个字来描摹他此时此刻所面临的困境:“千里之资,一朝斯罄。”

野马泉找不到,随身携带的水全打翻了,又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玄奘应该只剩下一个活命的办法了,那就是“原路返回”。他只能回到离这里一百多里远的第四烽,再去找王伯陇帮忙。

如果佛祖保佑一切顺利,不再出现任何意外情况的话,那就是一天一夜或者两天的路程。能走回去,总比渴死在沙漠而根据历史的记载,玄奘也的确在这个时候违背了他“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的誓言,决定往东走了。然而玄奘对于佛教的虔诚毕竟不是普通人能比拟的。

就在他向着东方走出十多里地以后,又后悔了,他想到了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他不断地问自己:“今何故来?”(我是因为什么来到这儿的?)想着想着,履行誓言的念头逐渐占了上风,他再次下定决心:宁愿向西而死,绝不往东而生!(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于是玄奘在往东折返了十多里以后,又掉转马头,继续坚定地往西走去。

有过沙漠行走经历的人都知道,在既找不到水源又迷了路的情况下,如果还要继续往沙漠深处走的话,基本上就等于把自己的性命托付给了上天。玄奘此刻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

查看更多
9 实际上真实的玄奘西游是这样子的,西游回来后他对唐太宗撒了一个谎
玄奘西游
真实的玄奘西游

在《西游记》中,玄奘出长安可是个无比盛大的场面。比如说,唐太宗封他为“御弟”,给通关文牒,赐千里良驹、盘缠、随从,在文武百官和长安人民的簇拥下,玄奘风风光光出了长安。

但实际历史上的玄奘其实是个偷渡客。别的不说,他是护照也没有,签证也没办,趁着月黑风高,做贼一般溜出了长安城。

其实在长安的几年内,玄奘发现自己再也无法从名僧法常那里获取新的知识,开启新的智慧。他曾经就佛法经义的疑问列出了一百条问题,拿去请教法常,法常浏览了问题单子,说:“我看,天下没人能回答你这些问题吧?”

玄奘犹如被当头泼了一桶冷水,十分沮丧。法常于心不忍,又说:“这也不一定。如果是天竺高僧,应该能解决你的疑问。”

说者无心,可玄奘却把“天竺高僧”听进了心里。他立刻找到几名志同道合的僧人,大家联名向政府提出游学天竺的申请。

唐政府是个负责任的政府,他们当即驳回了玄奘等人的出国申请。理由很简单,兵荒马乱的,你们偏要往西跑,遇上敌人、乱兵,几条小命不是白丢了?

如果留在长安,玄奘大约很快就能成为京城甚至国内佛教界的领头羊。但是,这绝不是玄奘为自己选择的生活。他知道,无论如何,自己必须到佛法的诞生地去寻求帮助和提高。

尽管悟空不在,玄奘还是受到了某种冥冥中的保护,一路上,总有人会帮助他。在顺着流经玉门关的河流走了十多里路后,玄奘已经出了国境。

不久,他来到了伊吾国。从这里向西北跨越天山,再绕行中亚草原,便可进入天竺境内了。

玄奘不打算在伊吾逗留过久,可是,他还是耽误了一些时日。因为当时正值高昌使者访问伊吾,言谈间得知有位大唐高僧正在伊吾歇脚。使者回去后,立刻向高昌王汇报了此事。

这个时候,高昌与唐的关系还很好,国王听说此事,便派出数十人马,到伊吾迎接玄奘。

玄奘坚辞不果,只好跟随使者来到高昌。一见高昌王,更麻烦了,麹文泰深深被大唐法师的风姿和见识所倾倒,哭着、喊着不让玄奘走。

麹文泰说:“法师你违法出境,如果不肯留下,那我就按照规定,把你送回大唐去。”

玄奘不动声色,说:“为了佛法,贫僧一定要到天竺去,虽死不易。”

利诱威逼都没什么效果,麹文泰也就不再勉强。不过,他仍然向玄奘提出了一个不情之请:将来法师取得真经,从天竺回来的时候,请务必来我国停留三年,宣讲佛法。这一点,玄奘倒是答应了。

麹文泰给玄奘写了一封介绍信,请沿途的各国国王对高僧加以援助。他特别指出:此僧乃本人义弟。看来,《西游记》中唐御弟这个情节,是从高昌王那里移花接木来的。

再往西走,是一片绿洲,这便是龟兹国。在玄奘眼中,龟兹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一个西域小国,因为这是十六国的后秦时期的伟大法师鸠摩罗什的出生地。

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天竺人,在即将继任相位时毅然出家,离开天竺来到龟兹,被聘为国师。著名的《金刚经》,就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

更加巧合的是,鸠摩罗什法师也号三藏。两个三藏都曾把佛经翻译的历史发展推向更新阶段,都是里程碑和分界线一般的人物。

话说玄奘在龟兹停留了大约六十多天...

查看更多
10 你看过真实的玄奘西游吗?为了西游他竟然混入灾民出长安
玄奘西游
真实的玄奘西游

“破格”出家

玄奘于隋仁寿二年(602年),生于洛州缑氏县,出家前姓陈名袆,玄奘是他当和尚后的法号。

据《续高僧传》记载,玄奘的家境开始还不错,祖父和父亲都是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其父陈惠曾是县官,母亲是隋洛州长史宋钦之女,玄奘是第四子。玄奘自幼父母双亡,造成了幼年困顿的局面。玄奘的二哥出家,法名长捷,住洛阳净土寺,玄奘经常跟随他去学习佛教经典。

公元614年,隋炀帝号令度僧,通过考试选择27人出家为僧。在举行考试的那一天,陈袆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当时就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一句久存心底的话从陈袆嘴里脱口而出:“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善果本来就欣赏他的相貌,又惊佩他的浩壮志气,就破例让他参加了考试,最终被破格录取。

勇敢的“偷渡者”

唐武德九年(626年),玄奘在长安遇到来自中印度的僧人波罗颇密多罗,他是印度纳兰陀寺权威佛学家戒贤的弟子,能记诵大小乘经典十万颂。玄奘听到这个消息如获至宝,亲自登门向这位印度高僧请教。玄奘听他说戒贤深谙百家佛学经典,并且正在纳兰陀寺讲学,于是立下西行求法的决心。

初唐时期,国家初定,边界不稳,国人不允许出境。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几次三番申请“过所”(即通行证,小说中的通关文牒),以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此事并没有打消玄奘西行求法的念头,他决心寻找机会西行。根据当时规定,私度边关比私度内地关隘惩罚更重,所以他的这个决定非常危险。贞观三年(629年),长安遭遇大灾,政府允许百姓自寻出路,玄奘借机混入灾民中偷渡出关。那年,玄奘刚好27岁。从这一天开始,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