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历史之所以成为历史,是因为已经板上钉钉,没有改写的可能。正因如此,当我们妄想去改变过去的时候,我们都会在这之前加上两个字,如果。今天,我们就试想一下,如果当年诸葛亮北伐成功,占领北方,随后东征孙吴,最终一统天下,那么此时这个由刘备一手创建,最终统一三国而形成的朝代,应该叫做什么呢?
我们在研究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这段历史时,常常以《三国志》作为参考资料。只不过凡是人写的东西都会带有个人情感,而与《三国演义》中重蜀抑魏相反,《三国志》是一本重魏抑蜀的史书,书中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魏是天下正统,因此曹操就成为了武帝。要知道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是汉,而本应算作是汉政权的刘备势力,也在书中成为了蜀国,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后世往往称刘备的政权为蜀汉政权。正是由于这个政权本身也叫汉,但又与西汉东汉有所不同,因此如果蜀汉就此统一全国,这个朝代的名称还真不好取。
当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后来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因此国号称“汉”。而汉朝自立朝以来,也没有所谓西汉与东汉之分,只不过由于都城的位置不同,为了区分,后世将定都于长安时的朝代称为西汉,定都于洛阳的称之为东汉,毕竟就长安与洛阳而言,长安更靠西边,而洛阳更靠近东边。与此相似的还有后来的北宋与南宋,定都在开封的为北宋,定都于南京的则为南宋,也是以地域的南北作为朝代的区分的。
由上述情况进行推演,刘备创建的政权如果建成朝代,可以有以下几种称呼。
第一种可因地点而称为蜀汉。毕竟刘备以益州为根基地,得了天下,因此可以按后世的对其政权的叫法,称之为蜀汉。又或者可以称之为南汉,毕竟蜀地相对而言在南方,可以与东西两汉做一定的区分。
第二种可以根据刘备的谥号昭烈皇帝,而取其中一个烈字,称之为烈汉。毕竟先主创业之初何其困难,常常被人打得落荒而逃,更是居无定所,寄人篱下,前半生简直可以用惨烈来形容,烈汉二字,可以让这个朝代彰显出刘备创业的不易。
第三种则可以取名为季汉。因为刘备建立的政权在汉室较西汉和东汉都更弱小,按伯仲叔季来算,叔季在兄弟中排行最后,比喻末世将乱的时代。对刘备的政权来说,季汉这个名称也算合适。
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而刘备的汉政权最终也没有统一三国,不得不说这是先主的遗憾了。
查看更多与“诸葛亮北伐如果成功后,接着统一了三国,这个新的朝代该怎么称呼呢?”相关的文章
三国末期,诸葛亮当时的北伐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多数人认为,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信心最为充足的一次,成功概率也最高。如果诸葛亮那时第一次北伐就顺利凯旋,马谡也成功将街亭守住,对于蜀汉的意义是怎么样的呢?
来看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的,可以非常明确的看出就是要收复陇右地区,再从此地开辟出一条进军关中要通。这样,当时的蜀汉就可以在西北地区拥有另一个战略根据地。蜀汉一旦将陇右地区拿下,经过几年休养生息后,便可以兵分两路攻打长安,进行第二次北伐。
那时的陇右对于蜀汉来说,收复它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环。但可惜,第一次北伐失败了。后来的多次北伐依然是想要占据陇右这个立足之地,直到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已经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便率大军直攻关中腹地,与曹魏军队决战。
但一步错步步错,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失败让他痛心不已。
陇西甘州在那时是产粮要区,加上祁连山下还有广阔的草原,盛产亮马。当时的蜀汉是以步兵为主,如果蜀汉将它纳入手中,就可以很快拥有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弥补蜀汉军队机动性差的短板。另外,这里还是黄河和渭河的上游地区,水运交通便利,运输蜀军的粮草问题也迎刃而解。诸葛亮虽进行了多次北伐,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占领中原的把握,他也只是想在有生之年,多为蜀汉开辟一块可以与荆州那样的重要的根据地,真是鞠躬尽瘁第一人啊!
然而那时的曹魏军队也明白,凉州对他们的重要性,所以不能轻易放弃。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他们最好的机会,可惜没有成功。最后曹魏为了防御诸葛亮的进攻,将主要兵力调到了雍州,诸葛亮北伐获胜的成功性变得越来越渺茫。如果诸葛亮的愿景实现,蜀汉就还有战胜曹魏的机会,一统天下。
查看更多与“假如诸葛亮北伐成功了,刘备创建的蜀汉可能就会一统天下了”相关的文章
诸葛亮,是中国忠臣的代名词。当年他躬耕于南阳,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门。之后,诸葛亮辅佐刘备成就帝业,入主成都。然而不幸的是,刘备兵败夷陵,不幸身死。临终前,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将蜀汉和自己的儿子刘禅交给了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病死于五丈原的前线。
历史上对诸葛亮的赞誉数不胜数,很多人将他视为千古第一忠臣。然而,诸葛亮真的就没有篡位之心吗?诸葛亮北伐,真的单纯是为了兴复汉室吗?实际上从史料中看,诸葛亮的身上确实有许多不对劲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并不符合忠臣的人设。
首先,在诸葛亮死后不久,当代人并没有将其视为事君以礼、谋国以忠的典范。在诸葛亮的下葬后,丞相参军李邈即上书刘禅,说诸葛亮是“身仗强兵,狼顾虎视”,还将诸葛亮比作是曾经谋反的权臣——吕禄和霍禹。他表示,如果诸葛亮不死,必然会篡位。然而刘禅压根不相信李邈的话,并以侮辱相父为由,将其处死。
那么李邈的话真的是无中生有吗?实际上不止是李邈,和诸葛亮一同被刘备托孤的重臣——李严也猜到了诸葛亮的不臣之心。为了试探诸葛亮,李严曾给诸葛亮写了封信,他建议诸葛亮受“九锡”,称王爵。而从王莽、曹丕的事例来看,所谓“受九锡”不过是逼皇帝禅位夺权的一个步。很显然,李严是想用这种手段试探诸葛亮是否有篡位夺权的野心。
按理说,若诸葛亮是忠臣,应该直接回信斥责李严,并表示极大的愤慨。但是诸葛亮不仅没有生气,相反他的回答却让人大跌眼镜:“我本是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如今已位极人臣,禄赐百亿。而如今讨贼未成,知己之恩未报答,却妄称王爵,妄自尊大,这不是义士所谓。若歼灭魏国,斩杀曹睿,让皇帝返回旧都,我与诸位一同升官,别说受九锡,就算受十锡又如何?”
诸葛亮这番话虽然拒绝了李严的建议,但语气让人非常不适,一点儿也不像是个“鞠躬尽瘁”的忠臣,说难听点,更像是个乱臣贼子之言。诸葛亮作为汉朝丞相,又如何不知九锡非人臣所能用?汉魏之际,只有三人受过九锡,他们分别是曹操、刘备和孙权,他们在进位魏王、汉中王和吴王时,都受过九锡。请问诸葛亮未来北伐成功,欲受“十锡”到底意欲何为?难道诸葛亮想与这三人比肩?
因此,诸葛亮对刘禅的严厉态度也是可以理解了。从《出师表》来看,诸葛亮对刘禅颐气指使,总是说刘禅“宜”怎么样?“不宜”怎么样?就像是个严格的父亲在训斥儿子。此外,诸葛亮还将丞相府和皇宫合为一体,独揽蜀汉全部军政大权,刘禅不过只有祭祀的职能而已,形同傀儡。其实,刘禅和汉献帝也没什么两样。
然而诸葛亮直接篡位,是不可能的,因为皇权是神圣的。诸葛亮虽然是一时之英,但也没有在蜀国建立绝对的权威。古语云:“(人民)畏威而不畏德”。想要积累称帝的资本,必须通过战功。刘备在时,诸葛亮都在负责后勤,没有独自领兵,因此他必须发动北伐,建立显赫的军功。在诸葛亮之前,曹操是这么做的;而在诸葛亮之后,东晋权臣桓温也是这么做的。桓温为了称帝,也曾积极组织...
查看更多与“诸葛亮真的没有篡位之心吗?或许只有诸葛亮北伐成功我们才能知道”相关的文章
首先,我们来看看诸葛亮作为权臣的一面。在刘备去世之后,蜀汉政权内部,皇帝刘禅不过是一个傀儡。大事小情都是由诸葛亮裁决,诸葛亮是蜀汉王朝事实上的无冕之王。进入东汉以后,朝廷正式的官制系统之中,就已经没有了丞相,丞相的职权被分到了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那里。到了东汉末年,曹操一开始出任司空。后来,他不满意于司空之职,干脆就恢复了丞相的职务。在蜀汉政权内部,诸葛亮的丞相职务也是给他量身定做的。在他之后,蜀汉再也没有人敢于出任丞相。诸葛亮不仅掌握着政权,而且也掌握着军权。他多次北伐,蜀汉全国的部队都在诸葛亮的调遣之下。相反,我们来看皇帝刘禅,不过就是做一些礼节性的事务。真正的军国要务,诸葛亮根本就不会去禀报刘禅,充其量,也就是在事后和刘禅说一声,让他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知情权。诸葛亮为了北伐,常年驻扎汉中,而汉中也就成了蜀汉政权的中枢。也正是因为诸葛亮的特殊地位和身份,诸葛亮是以“孤”而自称的。也就是说,假如诸葛亮要是有称帝的想法,他完全具备这个能力。但是,诸葛亮真的会去做吗?
其次,我们需要辨析一点,权臣并不等于逆臣。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权臣,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皇帝行使皇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权臣都会一定走上登基称帝的道路。比如东晋初年的丞相王导也是一个权臣,晋成帝见了王导甚至要下拜的。但是,王导也根本没有动过要当皇帝的念头。拐回头来我们看诸葛亮,他是权臣不错。但是,诸葛亮会是第二个曹操吗?对此,刘备是有担忧的,刘备决定以退为进,干脆对诸葛亮说,我的儿子要是能够辅佐,你就帮帮他,假如我儿子不行,“君可自取”,你干脆就当皇帝吧。当然这不是刘备的真心话,这其实是刘备在临终前要求诸葛亮给刘备一个承诺,永远忠于刘家,不做第二个曹操。而诸葛亮也是信守了他对刘备的承诺的。何以见得呢?
假如诸葛亮有要当皇帝的想法,他会趁着自己大权在握之机,大力培养忠于自己的势力。我们来看,诸葛亮除了重用了一个姜维之外,蜀汉上下大臣和诸葛亮之间并没有私人的依附关系。这和曹操绝不相同。曹操在汉献帝的时代里,完全用自己的一套人马取代了朝廷的正式官员,他和其首先的文臣武将之间不是同僚的关系,也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绝对的君臣关系。相反,诸葛亮用人上,也不是说没有一点瑕疵,比如他倾向于任用从荆州带过来的人,而不愿意用四川当地的人才。但是,诸葛亮和这些官员们之间也就是一个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诸葛亮并没有刻意去把自己和属下的关系营造为君臣关系。此其一。
假如诸葛亮有要当皇帝的想法,诸葛家族的人将会成为诸葛亮的主要依靠力量。在曹操的时代里,我们看到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等等,这些都是曹操的至亲,他们也都被安排在关键性的岗位上,他们是后来曹丕得以代汉的重要根基。相反,诸葛亮当权的时代里,他的儿子诸葛乔(其实是养子,是诸葛亮兄长诸葛瑾的次子,被诸葛亮过继为自己的儿子)已经成年,但是诸葛亮并没有给他很高的官职,他...
查看更多与“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了,诸葛亮会不会有当皇帝的想法?”相关的文章
当初刘备在夷陵之战战败之后,身体也病入膏肓,这个时候他将蜀国托付给了诸葛亮,并且说:如果刘禅能力不行的话,君可以取而代之。之后诸葛亮接过蜀国重担,并且北伐。那如果诸葛亮一旦北伐成功,他会废了刘禅而自己称帝吗?其实曹操早就已经看出来了,并且一语道出了答案。
刘备和诸葛亮算是一对最佳的搭档,刘备举事的前期一直诸事不顺,辗转投靠于多方势力之下。一直到刘备诚心将诸葛亮请出山,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征伐天下的蓝图之后,刘备才一步步的占据了荆州、汉中之地,最后称成功称帝。
所以可以说在刘备征战天下的过程中,诸葛亮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的。所以后来刘备在临终,才会将蜀国的重担交托到了诸葛亮的手上。当时刘备在临终的时候,他说道:如果刘禅能力不行,那么君可取而代之。
一般君主托孤的,都只会说好好的辅佐未来的君主,但是刘备却是让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可见他对诸葛亮的信任。当初刘备创业未半就病逝了,所以诸葛亮在接手了蜀国的重担之后,就一直想要北伐。
而他在准备充足之后,进行过多次北伐,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也因此累死在了北伐的道路上,唱响了他最为可歌可泣的一生。此时诸葛亮为蜀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不仅会想了,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了,他会废了刘禅,而自己登基为帝吗?
其实,枭雄曹操早就已经看透了一切,并且一句话道破了真相,那么曹操到底说了什么呢?曹操说:做忠臣,但不放权。因为曹操早就已经看清了诸葛亮的处境。当时在刘备死的时候,刘禅尚还年幼,所以蜀国的一切事物都是交托给诸葛亮来处理的。
所以诸葛亮是掌握着国家所有的权力的,再加上他平时的功劳和威望,自然是功高震主。诸葛亮虽然自诩清流,对于称帝没有什么欲望,但是也会担忧刘禅掌握大权之后对他猜忌,使得自己的家人和子孙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所以,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不会废了刘禅而自己称帝,但是也不会放权。一是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二是为了家族的生命安全的考虑。其实曹操能够那么了解诸葛亮的心理,是因为曹操的处境和诸葛亮是一样的。
因为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通过官渡之战打败袁绍,雄霸北方。此时曹操在朝中的威望是非常的高的,但是曹操最后还是没有废了汉献帝,自己登基为帝。而他没有称帝的原因就是,他所说的:做忠臣,但不放权。
曹操对于自己的处境看得非常的清楚,当初汉献帝的衣带诏事件,让他心有余悸。所以他内心非常清楚,如果他放权的话,那么,曹家的子孙定会落得死于非命的下场。而他也不愿意毁掉自己的名声,成为一个谋权篡位的乱臣贼子。
正是因为处境相同,曹操对于诸葛亮的想法才会那么的了解。因为两人都是顾及自己名声的人,但是为了保全自己,也会采取防范措施,做忠臣,但是绝不会对手中的权力放手。
查看更多与“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会不会反手就把刘禅废了然后自立呢?”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