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禧元年(1205年),南宋朝廷决议北伐,启用韩侂(tuo)胄(zhou)、辛弃疾等力主抗战的将士。辛弃疾镇守着“守国要冲”的镇江,正当北伐计划要开始实施时,辛弃疾又被改派为隆兴府的知府。不想辛弃疾还未到隆兴上任,朝廷言官又论奏他“好色、贪财、淫刑、聚敛”等罪状,于是朝廷改任他为“提举冲佑观”。宋代设置了不少官职,有宫观使、判官、都监、提举、提点、主管等职位,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者年老退休等官员等。他们只领官俸而无职事。因为宫观使等职位原来是主祭祀等,因此也称之为奉祠。
辛弃疾一下子从北伐的前线退回来,可以说是从天堂掉回地狱,他心中是百感交集,他乘舟而回,在路上写了这首《瑞鹧鸪》:
江头日日打头风,憔悴归来邴曼容。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孰居无事陪犀首,未办求封遇万松。却笑千年曹孟德,梦中相对也龙钟。
乘船归去,逆风而行,面容憔悴回来的人好像古代的邴曼容。郑国商人想要买的是死老鼠而不是玉石,叶公实际上喜欢的也不是真龙。
今后无事,只剩下喝酒这件事,不再渴望求得封赏,只和青松相伴。若是在梦中和前人曹孟德相遇,也是老态龙钟了。
辛弃疾乘车西归,逆风而行,江风自己都吹在头上脸上。我们平时骑车、搭车,基本都经历过风吹在脸上的感觉,风要是大一点,人会很难受,甚至连呼吸都很困难。辛弃疾说他逆风而行,就是在表达他有气出不得的憋屈。污浊不堪的官场,再次打击辛弃疾,也让他憔悴而归。“邴曼容”是汉代邴汉的侄子,据《汉书》记载:“(邴)汉兄子曼容,亦养志自修,为官不肯过六百石,辄自免去。”辛弃疾这里用邴曼容来比喻自己。
接下来再连用两个典故,“郑贾正应求死鼠”出自《战国策》: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人怀璞过郑贾,曰:‘欲买朴乎?” 郑贾曰: ‘欲之。’ 出其朴,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古时郑国人把未琢的玉叫做璞,而周国人把未腊制的鼠叫做璞,郑人要买璞玉,周人却拿出了死鼠。后来引申“郑鼠”为真伪混淆、以假乱真,这里是用来比喻南宋朝廷腐败的统治者,他们想要的人才是“死鼠”而不是“璞玉”。“叶公岂是好真龙”,这是“叶公好龙”的典故,我们比较熟悉,出自《新序 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居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好夫似龙而非龙者。”叶公好龙,看到真龙下凡却“弃而还走”,根本就不是真心喜欢。我们现在也都用“叶公好龙”来比喻表面爱好某一事物,实际上却不爱好。这两个典故都是在形容朝廷统治者的腐败、虚伪,表面上说要北伐,却撤掉北伐将士的官职。
下片开篇再用典故,“孰居无事陪犀首”出自《史记 张仪列传》:“陈轸曰:‘公何好饮也?’犀首曰:‘无事也。’”后来即以“犀首”来指无事好饮之人。辛弃疾被撤为“提举”,有名无实,无事可做,白拿俸禄,剩下的事不就是借酒消愁了吗?“未办...
查看更多与“辛弃疾的词有哪一首好?《瑞鹧鸪》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