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一个少有的长卷,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绢本设色。它用图画形象地描绘了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从郊野到城内街市繁华热闹的景象。反映了当时奢华逸乐和贫困辛劳对比鲜明的情状。真实而具体的画面使观者如身历其境。是流传至今的一件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优秀风俗画。
历史上对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年代,以及“上河”的季节时间曾有过一些争论,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从金代以来,似无异议。明代的《味水轩日记》中记载,这幅画不但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双龙小印,并且还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这样一来,这画卷描绘的是春天景色就更不用怀疑了,近代及当代美术史家郑振铎、徐邦达、张安治等均主“春景”之说。
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对春景之说首先提出怀疑的是开封市教师孔宪易先生。他在1981年《美术》杂志第二期上发表《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列举了八项理由,认定《清明上河图》上所绘是秋景。
继孔宪易《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邹身城先生在中国宋史研究会上提出论文《宋代形象史料<清明上河图>的社会意义》,认为“清明”既非节令,亦非地名。这里“清明”一词,本是画家张择端进献此画时所作的颂辞。故有人认为,这里的“清明”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后汉书》有例证,是出云:“固幸得生‘清明之世’……”从语气看这个“清明”系指政治开明。画中题款“清明”语,本是张择端进献此画,请帝王们赏识所作的颂辞。金人在画面上留下的跋文说:“当日翰林呈画本,承平风物正堪传。”点明此画主题在于表现承平风物。考张择端行年,他于徽宗朝在翰林书画院供职,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便是宋徽宗,证画家意在称颂盛世,讨最高统治者欢心。
《清明上河图》以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的全景式构图,广阔而详尽地展示出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和动态。包括经济状况、城乡关系、民情风俗等。画的内容结构大体可分为三段,开首一段是郊野的农村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交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后段是城门内外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拥挤、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全图共画了士、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篙师、缆夫等各式人物五百五十余个,画了驴、马、牛、骡、骆驼等各类牲畜五六十匹,不同类型的车轿二十余辆,大小木船二十余艘,楼屋农舍三十余幢。图中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图中有大街小巷,百肆杂陈;河港池沼,船只来往;官府宅第,茅棚村舍……在艺术处理上,无论对人物的造型,街巷、车辆、楼屋以及桥梁、货船的布置,笔墨章法都非常巧妙。
当代古书画鉴定家徐邦达说:“宋代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典现实主义绘画的杰作。各地方的公私藏家手中有许多摹本和伪造本,外国博物馆所藏也有好几卷,只有现存北京故宫博...
查看更多与“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奢华逸乐和贫困辛劳对比,看看清明上河图简介”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