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要求:
(1)进一步了解作者王安石;
(2)背诵、默写全诗;
(3)利用想象和联想阅读诗歌、理解诗意;
(4)了解哲理诗的特点。
重、难点:
①他官至宰相,且多次任相,多次罢相;
②他是现在的江西临川人;
③他坚持变法,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政改家”。
④他还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⑤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我们学过的他的名句。⑦他字介甫,晚号半山,被封荊国公,世称王荊公,卒谥文,亦称王文公;
⑧前不久我们才学过他的《伤仲永》。
浙江绍兴城外有一座塔山,此山又称宝林山。山上有一座应天塔。传说宝林山是从琅琊东武海中飞来的,因此又得飞来山之名。越王勾践曾在山上筑游台以观天象。塔山始建于晋末,高30余米,分七层,塔山因此而得名。公元1050年,王安石登上此山,触景有感,写下《登飞来峰》一诗。
(一)教师板书全诗。请同学们琢磨琢磨每句诗,想一想该怎么朗读,试着划分一下朗读的节奏。
1、格律诗常见的是哪两大类?一般多为几言?
1、按课本注释折算,“千寻”等于多少“尺”?
这应当看着是什么手法的运用?
作者的目的何在?
2、第②句还在写“塔高”没有?
这应当看着是什么写法?
导问:
1、这两句和前两句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2、③、④句之间是何关系?
3、你从这两句诗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教师可以先举出生活中蕴含此理的例子,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得出这一结论)
一、学生闭目,听老师吟诵全诗,在头脑中构画。
二、学生继续紧闭双目,听老师提示,丰富头脑中的画面。
提示1、怎样的飞来山?“千寻塔”给你怎样的感觉?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提示2、鸡鸣时是怎样的景象?“日升”的画面又是怎样的?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
提示3、想象一下:
此时的“登山者”身居何处?是怎样的精神风貌?
此时他在思考一个什么问题?
是在心中默念,还是在吟唱?
(此步骤的关键是学生必须“闭目”,教师的吟诵和提示,最好重复一次)
下面我们请大家来说一说刚才头脑中的画面。
(同学们可难会发现,当你睁开眼睛时,刚才头脑中的画面一下子就消失了。所以,现在我们仍就闭着眼,一边回想头脑画面,一边口述画面内容。学生举手发言)
现在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写一写你头脑中的画面。
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在你们小学学过的诗中,曾有一首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颇似此诗。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在学生或教师引导明确之后,老师边对比简析边板书。一个注意点:两首诗最后两句的异同)
(1)在方格本上用楷书默写此诗。
(2)修改“言传构画”环节中自己所写的稿子。
要求:①以本诗为基础,进一步联想和想象,充实画面内容;
②自己可以酌情拟题。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吗?(出示图画)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
查看更多只知道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他的这首诗读过吗?
王安石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在还没当上宰相的时候,路过杭州就曾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诗表明了王安石想要治理国家的志向。后来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就是副宰相。王安石先后推出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免疫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将兵法等,并改革学校科举。王安石坚持更革“祖宗旧制”,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因此,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次年,王安石再次出任宰相。但是由于与宋神宗在变法上有分歧,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王安石得不到更多的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下去。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从此闲居江宁府。后来,宋神宗逝世,宋哲宗继位,任命司马光为宰相,废除新法。王安石忧愤而逝。
王安石是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文学家。他不仅散文写得好,诗词也很出名。除了上文写的《登飞来峰》,他还有其他著名的诗词,如《孟子》: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赖有斯人慰寂寥。
你的魂魄早已逝去难以寻找,从你留下的著述中仍可以看出你的理想主义风范。所有人都说我固执不通情理,可是有了你这位异代知己,即使面对千万人的指责我也不会消沉。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孟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游列国,向各国推销“仁者无敌”的理念,被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时王安石变法也被称为“拗相公”。
孟子曾说过:“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的著作,一直是王安石的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王安石认为自己真正理解孟子的思想,决心继承孟子的事业,推行孟子的政治主张:“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当世人不识我,后世人当谢我。”王安石在变法中,遭受过种种攻击,但他都不曾妥协,对自己的事业坚信不疑,一生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王安石和孟子的理想抱负相同,遭遇相似,所有把一千多年前的孟子作为精神上的知己。
宋哲宗上台后,废除了王安石的变法,但有一项却被留了下来。那就是推行《孟子》。很多人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却推崇孟子,如程颐和程颢两兄弟;朱熹发展理学,却仍高居孟子大旗。
其实早在唐代,孟子的思想就受到推崇了。著名文学大师韩愈就以孟子传人自居。欧阳修也曾说到:“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欧阳修也期望能有“窥孟子”到成就。到了王安石,他在变法中,改革学校科举,直接把《孟子》列入科举考试科目。到南宋,《孟子》被列入“四书”,有了更高的地位。即使在后来的几百年,程朱理学占支配地位,孟子也被确认为继孔子之后的“亚圣”。
与“王安石著名的诗除了《登飞来峰》,还有一首你知道吗?”相关的文章
公元1050年夏,王安石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老家,途径杭州,登上飞来峰,写下了《登飞来峰》一诗。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上山登塔,举目四望,天下仿佛尽在眼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为什么没有任何的事物能够挡住我的视线呢?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一层。
这首诗短小精悍,却气势宏大,充满哲理。
王安石是“王安石变法”的领袖人物,这场变法,这场改革,对宋代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他当上宰相的时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写出俯览天下的诗并不奇怪,可是写《登飞来峰》的时候,他还离宰相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为什么一个小小知县却能写出如此气魄宏大的诗来呢?
公元1042年,王安石考中进士,名列第四,被授于淮南节度史判官厅公事的职务,任期四年。四年之后,按朝廷的规定凡是在科举进士科考中甲科的,在基层担任了一段时间职务之后,就可以申请考试进入集贤院、弘文馆或秘书省等中央机构任职。宋代自立国之时,就重文轻武,所以后来有很多做了高级官员的知识分子,他们往往就是从弘文馆、集贤院和秘书省担任官职开始,迈向了宰执天下之路。
按一般情况来说,王安石有这样的机会,应该倍加珍惜。可是据史载,他却主动放弃了这次去集贤院等中央机构的机会。王安石主动要求到地方任职,于是就到鄞县做知县,这一年他二十五岁。一转眼五年过去,他又到舒州做通判,等到在舒州做通判做得差不多的时候,不用他自己讲话,朝廷中有大佬出来为他说话,宰相文彦博上书皇帝,说王安石这个人,只愿意做事,不愿意做大官,应该提拔重用。皇帝准许了,但是被王安石婉拒了!其原因有些不可思议:第一,奶奶岁数大了,带老人家去东京汴梁生活费用太高;第二,父亲没有归葬老家,还得一笔钱;第三,弟弟妹妹要结婚,还得不少钱。总而言之一句话,汴梁消费水平太高,“京城居大不易”,没钱啊没钱。行,这次朝廷认了。
又三年过去,王安石任期又满了,朝廷这次直接下旨,希望调他入京工作,此时王安石已经三十四岁,他再次拒绝,原因跟上次基本差不多,这次是奶奶已经去世,所以办丧事还要花钱;我反复推辞不做官,这次突然答应了,人家以为我欲擒故纵,借以向朝廷要挟;朝廷不可夺匹夫之志,人各有志,我不去,就不要再催我去了。
也许有人会很纳闷,就不能再找个像样的理由吗?其实真正彪悍的人生,又何需解释?王安石之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不愿进京为官,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希望扎根基层,能深耕基层,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州县虽小,但就像麻雀,五脏俱全,“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则天下无不治。”只要把一个小县能治理好,将来治理天下也不会差;第二,王安石在地方长期做一把手,可以自己说了算,有一些改革的方略可以自己做主来推行,遇到的阻力会比较小;第三,在基层做官,能接近老百姓,事事都想着老百姓,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老百姓解...
查看更多与“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是怎么写出来的?短小精悍,却气势宏大充满哲理”相关的文章
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自古便有公论,唐人天真浪漫,生活中处处皆是景,由景生情,抒发性情,自然而由美。宋人当然也浪漫,但却少了几分唐人的天真,多了几分理性,主要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让两朝诗文也产生了根本上的不同。
比之于唐,宋人以哲理入诗,在对人生和世界的探索上,则更胜一筹,苏轼和王安石,他们的身份不只是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都是哲学家,所以他们的诗中,往往都富有很强的哲理。
苏轼的《题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哪一首诗哲理性更强?为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首先,苏轼和王安石的这两首诗都有深刻的哲理。至于谁的哲理性更强,单从诗本身来说,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什么权威的比较方法。
王安石和苏轼两人,正是宋诗中的冠亚军。而这两首诗确实在写作方式、哲思高度、禅机隐喻中有很大的类似之处,但是两位高手通过作品反映出来的思考还是有些不同。
我们具体来看两首诗。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东坡先生这首诗写庐山,是千古名篇,恰巧唐朝也有个诗人写过庐山,也是千古名篇,那人叫李白。
李白和苏轼,代表着唐宋诗的巅峰,又刚好都写过庐山,把两首诗对比起来读就非常有趣,李白狂放而浪漫,全篇都是眼前所见,恣意挥洒。而苏轼这首《题西林壁》,让人读完总会陷入深思。
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是写眼前所见实景,但却写出了庐山高低起伏的不同形态,作者所处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庐山是完全不一样的。
末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景中抽身出来,谈谈游山体会,这是典型的即景说理,苏轼在远近高低不同的地方看过庐山之景后,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看到的每一处景,都是实景,但眼前之实景,实际上是被庐山的峰峦所局限,只能看到一峰一岭,而不能窥其全豹。
这就好比人生在世,哪怕你是皇帝,是整个帝国的掌控者,但你所知的天下事,又何尝不是被朝中的重峦叠嶂局限住了。世间的人们,处于不同的身份地位,扮演者不一样的社会角色,看待问题的出发点自然不同,那么看到的结果也必然不同,要摆脱眼前的蒙蔽,才能看清全局,可这又谈何容易,就如同你不可能飞到天上去俯瞰庐山一样。
而苏轼的《题西林壁》要比《登飞来峰》晚上三十年。
实际上他们年纪相差并不远,所以在创作《题西林壁》的时候,苏轼已经经历了“乌台诗案”的生死之惊扰,性格逐渐向佛道思想接近,人生已淡然,有意无意渗透进来的禅机则是他这首诗的思想底色。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两位都是当世高才,人生和仕途的路走到后来也差不多,所以两人才会从政敌变成好友,王安石在“乌台诗案”中一言九鼎,救了苏轼一命;而苏轼找到他彻夜谈心,引为美谈。
作为大学问家、散文家、诗家,二人在诗文革新、政治改革上虽有分歧,但殊途同归。这两人的晚期作品的文风实际上有些接近,不过王安石长于诗,而苏轼长于词牌。
说回这两首诗,...
查看更多与“王安石的古诗《登飞来峰》与苏轼的《题西林壁》比较,你更喜欢哪一个?”相关的文章
《登飞来峰》
宋代: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出生在临川,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判官。和大多数有名的诗人一样,小王安石也是一个小神童。读书过目不忘,写文动笔如飞。稍微大一点了,他就和父亲一起游历各地,深入体察民情。公元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本来三年任期满,他可以参加“三馆”地考试,这是宋代官员一个极好的跳板。但是他却选择去地方任职,当任鄞县知县。也是在这里,他深体验到百姓的不易,也是为后来变法打下了基础。
公元1050年,王安石在鄞县任期满返回,路过杭州。此时正值壮年,壮志酬筹,一腔胸怀抱负,便下了这篇《登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此句是千古名句,气势夺人,历来被人们广为引用,表现了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在人生的征途上诗人已做好了与奸诈小人作斗争的准备,浮云重重,陡山重重,只有勇敢攀登的人才能拨云见日登极峰顶。可惜啊,世事难料,王安石虽不畏浮云,但最终还是被重重浮云遮蔽了。
“自缘身在最高层”诗人在高瞻远瞩中升华全诗,王安石这种傲视天下的狂妄是有资本的狂妄,弱冠及第而立升途,真有周郎之范孔明之资。诗人以此句结诗真是妙手之笔令人叹服,“不畏”的原因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资本,应该把“资本”放在“不畏”的前面,王安石这样前后一颠倒,表现了他内心深处对奸诈小人的一种藐视。
诗名为登山,其实开句人就在山顶,这种高屋建瓦的气势真是令人震撼!诗人托物言志,把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前途的自信写得入木三分,也许这就是气场吧,志向会带领着人完成自己的使命,唯有志向才使人不畏艰险,唯有志向才激励着人永不停歇!
人生在世,都有其志向,而不同的人,志向有所不同。有人志在谋福天下苍生,此圣人之属,天地间最罕有的,从古到今,也就出了几个。有的人有志于功业、文章,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这些人数量不少,大概有一万个人里面有一个,也不过是邀名之徒。大部分人都是庸碌贪利之辈,蝇营狗苟而已。为自己、为家人,终生忙忙碌碌,积聚车、房、财、货,永不厌足。还有少数的岩居穴藏或乞讨装疯的隐士,不是被世界抛弃,就是抛弃了世界。
不同志向的人,其所关怀的事情不同,其所忧虑的事情也不同。同样是忧虑,有的人为世界的善否而忧虑,有的人为自己的得失而忧虑。同样忧虑,境界却有高下。志向越大的人,他的世界也越宽,志向越小,其格局见识也越狭隘。唯志向,宁为大,不为小。
与“王安石的诗小学10首中《登飞来峰》你还记的吗?唯有志向才使人不畏艰险”相关的文章
提起王安石,很多人并不陌生,从小到大,学过很多关于他的诗词散文,王安石写过很多诗歌,散文也很经典,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王安石的诗歌。
先介绍一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中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诗歌也很有哲理,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一起来看看这三首王安石的诗歌。
第一首是《登飞来峰》: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尤其是这一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这一句最富有哲理,堪称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我们从中也能理解到深深的哲理。正所谓“旁观者清”,还有“高处不胜寒”的意味在里边呢。诗歌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第二首是《泊船瓜洲》:
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对于这个“绿”字,相信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详细地解释过这个字怎么用的好,好在哪里等等。
据说相传王安石改诗时把这个“绿”字改了十几遍,后面还是决定用“绿”,可见这个字多么传神。该诗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其实也寓意着他重返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诗歌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三首便是大家更熟悉的《梅花》了: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中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不畏打击的人。“凌寒独自开”,无惧旁人的眼光,不怕别人的流言蜚语,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
我们都知道梅花的风度和品格,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来比喻梅的冰清玉洁,然后自我比喻。这首诗歌虽然简单但意味深远,用词十分朴素自然,相反却有很大的力量。诗歌原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其实,王安石的诗歌,大致以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前期创作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们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晚年离开京城后,心境平淡,此时有很多的写景诗、咏物诗了。王安石的诗歌,富有哲理,富有生命力,值得我们去品读。
与“赞不绝口的王安石千古绝诗,首首都透露出人生中的哲理”相关的文章
30岁对于很多的男人来说,可能事业才刚刚开始,这个时期刚刚过完了懵懵懂懂的青春,开始慢慢地懂得了人生,也知道人生的无奈,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不仅要照顾家人,还要娶妻生子;30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那是一道坎,不过虽然这一时期要肩负很多的责任,内心会感动压抑,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人世间就是如此,所以无论是多少岁,那都应该要坚持自己的理想,要勇敢地去拼搏,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就一番事业。
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者,无一不例外,他们在而立之年开始进入历史,并且开始有所作为,例如北宋时期的王安石便是如此,刚刚30岁的他由于在地方上勤政为民,觉得百姓的爱戴,另外还是皇子的宋神宗都成为了他的“粉丝”,这也为他日后的变法做足了铺垫。而在这一年他在文学上也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他的一首《登飞来峰》,那更是脍炙人口,成为了一首难得的千古名篇,整首诗气势磅礴,不仅充满了诗情画意,也表明了诗人远大的人生理想。
《登飞来峰》宋代: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写这首诗时正是从地方上卸任,正好经由杭州回老家临川,于是去了飞来峰游玩,当他站在山顶时,内心有感而发,从而创作了这么一首有气势磅礴的诗,整首诗没有任何的过渡,完全是一气呵成,写得很是有气势,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还有高尚的品德,这也正是王安石最具有魅力的一个地方。
虽然后世对于王安石后来的变法一直是持批评的态度,尤其是在明清两朝,很多人对于王安石的评价极其不公正,也不够客观,特别是乾隆皇帝,当他看到王安石自动辞职时,更是大骂王安石,当然乾隆皇帝的评价自不用去理会,毕竟清朝和宋朝那是无法比较,没有水平的朝代,去评说有一个有水平的宋朝,也就不可能会公正。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以一种充满了正能量的口吻来描写,同时也是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境,整首诗气势磅礴,虽然只有那么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个字,但却是胜过了长篇大论,一个人只要有王安石这种胸怀,那一定是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一二句就很有气势,写得也很有趣,只是那么信手拈来,读来却又是令人赞叹,“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我现在登上这飞来峰,还没有来之前,便是听说这飞来峰上有千寻塔,只要站在这山顶上,那就能够看到最早的日出,也能够听到鸡鸣的声音。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但却又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感受到诗人一种独特的才情。
第三四句最是经典,同时也是最能够体现王安石高尚的品德,“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在这两句中,王安石正是以自己为例子,从而告诉了世人一个大道理,当一个人站到了高处,那就要为民办事,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远大的人生理想,不要畏惧浮云会遮蔽你的眼睛,由于你身处在最高层,那自然是要担当,这也正是此诗所折射出来的一种深刻人生感悟。
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通篇意境优美,写...
查看更多与“王安石的这首诗短短28个字却写出了心中的豪情壮志”相关的文章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在诗、词、文等领域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散文与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名列“唐宋八大家”。而他的诗,则以擅长说理与修辞著称,并且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小编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诗,便是王安石的经典诗作《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主要是王安石借登飞来峰,以及在飞来峰上所见到的景象,来抒发他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历来很多人把这首诗看作是王安石实行新法的前奏。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首句“飞来山上千寻塔”,即飞来峰上有座很高很高的塔。这句诗主要是王安石通过夸张的表现手法,突出了飞来峰上古塔之高,也彰显了他自己的立足点之高。“飞来峰”,一般认为是位于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唐宋时山上建有应天塔。
次句“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王安石听说在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东升。“闻说”二字,表明王安石这里所描绘的旭日东升之景,是他虚写出来的。这句诗主要表达的意思是,王安石借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抒发自己对前途充满了信心。结合王安石的经历来看,这里可见他朝气蓬勃,胸怀大志的一面。
最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则是至理名言,历来是很多人的座右铭。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如今我站在飞来峰上的千寻塔中,自然就不怕那层层浮云会遮住我远眺的视野。而“浮云”二字,又有着奸邪小人之意。西汉陆贾在他所著的《新语·慎微篇》中便说道:“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所以王安石这两句的言外之意,便是我高瞻远瞩,自然不会怕那些奸邪小人。虽然从之后王安石推行新法的结果来看,他正是败于所谓的“浮云”。但这两句所引申出来的哲理意蕴,却是在今天被广泛引用。即当我们自己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且对其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那么我们就能够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不被外界的假象所迷惑。
综观王安石的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通过对山塔的高耸,对旭日东升的景象描写,总结出了两句至理名言。即诗中说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也是对我们今天常说的“站得高,看得远”这一道理的形象表达。
从某些方面来看,王安石这首诗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极其相似。只不过王之涣写的是他的欲登之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而王安石写的则是登上之感,重在给人以哲理的深思,激发人们要拥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总的来说,都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诗作。
与“王安石经典之作《登飞来峰》,每次读起都会使人收益”相关的文章
公元1050年夏,王安石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老家,途径杭州,登上飞来峰,写下了《登飞来峰》一诗。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上山登塔,举目四望,天下仿佛尽在眼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为什么没有任何的事物能够挡住我的视线呢?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一层。
这首诗短小精悍,却气势宏大,充满哲理。
王安石是“王安石变法”的领袖人物,这场变法,这场改革,对宋代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他当上宰相的时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写出俯览天下的诗并不奇怪,可是写《登飞来峰》的时候,他还离宰相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为什么一个小小知县却能写出如此气魄宏大的诗来呢?
公元1042年,王安石考中进士,名列第四,被授于淮南节度史判官厅公事的职务,任期四年。四年之后,按朝廷的规定凡是在科举进士科考中甲科的,在基层担任了一段时间职务之后,就可以申请考试进入集贤院、弘文馆或秘书省等中央机构任职。宋代自立国之时,就重文轻武,所以后来有很多做了高级官员的知识分子,他们往往就是从弘文馆、集贤院和秘书省担任官职开始,迈向了宰执天下之路。
按一般情况来说,王安石有这样的机会,应该倍加珍惜。可是据史载,他却主动放弃了这次去集贤院等中央机构的机会。王安石主动要求到地方任职,于是就到鄞县做知县,这一年他二十五岁。一转眼五年过去,他又到舒州做通判,等到在舒州做通判做得差不多的时候,不用他自己讲话,朝廷中有大佬出来为他说话,宰相文彦博上书皇帝,说王安石这个人,只愿意做事,不愿意做大官,应该提拔重用。皇帝准许了,但是被王安石婉拒了!其原因有些不可思议:第一,奶奶岁数大了,带老人家去东京汴梁生活费用太高;第二,父亲没有归葬老家,还得一笔钱;第三,弟弟妹妹要结婚,还得不少钱。总而言之一句话,汴梁消费水平太高,“京城居大不易”,没钱啊没钱。行,这次朝廷认了。
又三年过去,王安石任期又满了,朝廷这次直接下旨,希望调他入京工作,此时王安石已经三十四岁,他再次拒绝,原因跟上次基本差不多,这次是奶奶已经去世,所以办丧事还要花钱;我反复推辞不做官,这次突然答应了,人家以为我欲擒故纵,借以向朝廷要挟;朝廷不可夺匹夫之志,人各有志,我不去,就不要再催我去了。
也许有人会很纳闷,就不能再找个像样的理由吗?其实真正彪悍的人生,又何需解释?王安石之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不愿进京为官,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希望扎根基层,能深耕基层,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州县虽小,但就像麻雀,五脏俱全,“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则天下无不治。”只要把一个小县能治理好,将来治理天下也不会差;第二,王安石在地方长期做一把手,可以自己说了算,有一些改革的方略可以自己做主来推行,遇到的阻力会比较小;第三,在基层做官,能接近老百姓,事事都想着老百姓,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老百姓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