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北京大学简介

发布时间:2020-06-28
1 读北京大学简介,了解北京大学校园文化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也是最早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翌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校园从北京内城迁至西北郊燕园。

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 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九校联盟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的重要成员。

巍巍上庠,国运所系。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聚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众多著名学者专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创造了一批又一批重大科学成果,深刻影响和大力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北大校门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机构,也是近代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并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北大是中国近代惟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大学,最初也是当时的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统,建立之初身兼传统太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建置的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的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民国元年(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北大被公认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大诞生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数学、物理、化学、地质、计算机、微电子、核物理、心理、农学、医学、中文、历史、哲学、考古、外语、政治、经济、商学、新闻等学科。

北大是近年来国内外各类大学排行榜中获得第一最多的大陆高校。在2011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

查看更多
2 北京大学档案馆简介,6月9号国际档案日是怎么来的?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简介

“6·9国际档案日”简介

1948年6月9日,国际档案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简称“ica”)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是非政府国际档案专业组织,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各国档案的保管、利用和档案学的发展。2007年,国际档案理事会为庆祝成立60周年,将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自此,“6·9国际档案日”便成了全世界档案人的盛大节日。

中国于1980年申请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2013年,中国国家档案局决定将每年的“国际档案日”作为各级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在国家档案局的引领下,在每年的6月9日这一天,各级档案机构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活动,以提升社会大众的档案意识,激发公众利用档案的兴趣,增强档案人的从业自豪感和职业荣誉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北京大学实际情况,北京大学的档案工作实行部门立卷制度,即学校二级单位配备部门档案员,在本单位分管档案工作的部门领导指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

北京大学档案馆简介

北大档案馆:

1958年,北京大学设立文书档案室。1982年,文书档案室扩充为综合档案室。1993年,综合档案室更名为北京大学档案馆,兼具档案管理与利用服务双重职能。

档案是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北京大学档案馆馆藏丰富,设有北京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大学、燕京大学、日伪占领区的“国立北京大学”五个全宗,分为管理、学籍、科研、声像、基建、实物等十个门类。目前馆藏档案材料共计30余万卷(件),档案排架长度3千余延米。从学制章程到专业设置、从师资建设到学生学籍、从课堂教学到对外交流、从思想启蒙到学术争鸣,北大档案全面完整地记录了北京大学百余年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历史发展进程,极具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既是北京大学工作查考的重要凭证,也是研究北京大学校史、中国教育史、学术史、革命史、思想史和中共党史的重要学术参考。档案馆每年接待各类查档1,600余人次,总调卷数近10,000卷(件)。


查看更多
3 北京大学档案员简介,共同领略他们的真实风采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简介

2020年6月9日是第13个国际档案日。目前,北京大学共有180余位部门档案员。正是他们认真扎实的归档工作,确保了北大真实、完整历史记忆的有序保存。他们是最美档案人,他们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尊重。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走近部门档案员的工作点滴,共同领略他们的真实风采。

学科建设办公室文书档案员肖剑——无规矩不成方圆

学科建设办公室包括三个内设办公室,学部办公室挂靠学科建设办公室。学科办负责全校学科规划和建设,负责“统筹支持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和“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学科建设经费的日常管理工作。虽然头绪繁多,但学科办的档案工作一直条理清晰、全面及时。学科办文书档案员肖剑笑称:“这都要归功于学科办‘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工作作风。”

在学科办领导“一切要有规章、有制度”的理念支持下,学科办针对各项工作都制定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办法,档案工作也不例外。根据档案馆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制定的学科办内部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了学科办的归档范围,将归档责任明确到各个科室和挂靠学部办公室。经由各办公室自主提出并由领导审核通过的归档范围和归档办法被要求严格执行,并根据当年归档情况在下一年度的归档工作启动之前进行适当的调整。学科办的这一举措让肖剑拿到了“尚方宝剑”,她说:“有了制度的保障,做起档案工作自然底气十足、有章可循。”

只在宏观层面订立规矩还不够。作为一项实操性很强的工作,档案收集与整理还有很多实践规范与技巧。肖剑认为,在这些层面,也要严格按规矩办事。学科办领导十分支持档案员的工作,这让肖剑能在每年档案馆组织的年度档案员培训之后,再组织针对学科办各办公室的内部档案工作培训,确保各个办公室在档案收集整理过程中的规范性。肖剑还有一个特权,那就是对学科办的公共文件柜拥有“完全使用权”,可以用这些文件柜来分类存放待归档文件。

除了单位层面制定的各种规矩,肖剑还给自己订了一个重要的“规矩”,那就是定期整理工作日志,把自己归档工作的实践经验留存下来。她说:“这样一来,即便发生工作交接,也不会出现衔接不上的情况。”

这么多的规矩,会不会感到束缚呢?“规矩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障。它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归档工作得以正常的开展,这正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肖剑这样回答。

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籍档案员张蓉丁——功夫在平时

每年7月暑期轮休开始前,档案馆收集指导办公室都会迎来一位老朋友,她就是新闻与传播学院部门档案员张蓉丁。

从2004年调入北大起,张蓉丁就一直担任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务员,同时任硕士学籍档案员。每年硕士研究生一毕业,她就会快速、准确、有序地整理好归档材料,移交到档案馆。2018年暑期轮休的前一天,大雨倾盆。大家都以为这一次张蓉丁要爽约了,哪知道下班之前,张蓉丁冒着大雨赶到了。原来,她想到归档的事儿要拖后,心里不踏实,所以还是冒雨来移交档案了。张蓉丁说:“我是急性子,工作放下了再重新捡...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