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文学创作,大多数都是为了抒发情感,或者描写景物。这是诗歌本身的文学传统所造就的。在长期的发展经历中,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特点。
抒情性是中国古典诗词最大的特征,他不像西方的那些诗歌传统有叙事的传统一样。中国的狮子船头向来讲究的是抒情,这也是为什么古典诗词大多篇幅比较短。只依靠短短的词句和只言片语的字眼,和简单的意象就能够表达出这种情感,所以也不必长篇大论。
不过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陆游的古诗。却是一篇议论文。开篇的十个字我们还非常熟悉。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这首古诗就是陆游的《文章》,题目非常简单,就是写文章。对于这首诗的全文我们可能并不太了解,但是对于这首古诗的前两句还是很熟悉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陆游看来。这世界上的所有文章都是天然形成的,只不过是那些技术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
接下来就是陆游的论据。“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这些文章都是非常纯粹的,没有任何的瑕疵,并不需要人力去刻意的追求。这也更加论证文章是来自自然形成的,而绝非人工创作的这个观点。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都是从另外的角度举例来论述这种观点。你看古代的那些青铜器非常的坚强,非常的笨拙。没有办法改变。但是在看汉代的那些文章,不管是深厚还是浅薄,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
在今天的我们来看,陆游的这首古诗好像带有几分唯心主义的色彩。其实陆游的本来关联并非如此,他说的自然天成,也并不就是说是大自然的恩惠,而是说基于作者长期积累以来的感性印象和深入的思考,再加上偶然的灵感才形成的文章。
在诗人看来,只要能做到“纯粹无瑕疵”和“巧拙两无施”,便是好文章。
所以对于陆游的这首古诗,我们不可望文生义。用自己浅薄的认知去分析这篇古文、这首古诗所讲的是什么。同时他也给今天的文学创作指明了方向,必须要依靠长期以来积累的感受印象。再加上深入的思考,再加上灵感的潜入,才能够厚积薄发,创造出精彩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