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几乎已经不过寒食节了,但是在看天吃饭的古代,寒食节还是非常重要的,还会有相应的习俗。那么,今天好工具小编就要带着大家来看一下,古代的长安城在“寒食节”这一天,会做些什么吧!
寒食古诗原文
寒食
韩翃 〔唐代〕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翻译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春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注释
1.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2.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3.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4.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5.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6.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在讥讽宦者的得宠。
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创作背景
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
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发。
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拓展阅读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邵雍)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