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朝国力强盛,源于人才的培养,为了聚天下之才,遴选德才兼备、文武韬略之才,开创了科举制度,定期开科取士,吸收了读书人进入仕途,不论寒贵,不分世庶,向全社会开放,录取人数极少,故都以进士及第为荣,这也是显贵的身份和谋仕的资本。因为诗赋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读书人都热衷于诗的创作和构思,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大发展,同时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当然也有很多读书人名落孙山,不甘心平庸和社会的否定,试图从别的途径入仕,如争得边功,久而久之,形成了新流派——边塞诗。
适逢王朝拓展边疆政策,因此大批诗人涌向边关以求功勋,这条路比科举还要窄,成功者少,失意者多,很多人怀才不遇或入仕前饱受谋仕的艰难和心酸。所以边塞诗人大多科举不第或大器晚成,在边陲之地满腔热血而奋为,或郁郁不得志的沮丧,或黎明前偶发抱负难施的喟叹,唐朝大诗人高适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属于后者,比岑参等诗人都要幸运,最终官居礼部尚书高位。
高适早年清贫,客游梁宋,躬耕取给,才华横溢,科举却屡考屡败,遂入边关,早期资历尚浅,不受重视,又加上战乱不断,也有一段失意黯然的经历,在迷茫中感叹无人赏识,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黄沙难掩真金,成功跻身仕途,实现个人抱负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高适的一首著名边塞诗《自蓟北归》。
自蓟北归
唐代:高适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自蓟北归》的创作背景:这首诗写唐军大败于契丹和奚,诗人自蓟北南归,回忆起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感慨庸帅误国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哀,心有感而作。
诗人烘托诗意主体,首先营造浓烈的“哀”气,首联中两个“北”和“马”重复出北方边关之地和边关之战,朝廷“驱”得边马不是千里马,孤军深入远山口,结局是战事失败,损兵折将,这是士卒的悲哀,王朝的悲哀,也是诗人不被重用的悲哀,哀领起了全篇。
边关将士不畏苦寒,冒着凛冽朔风,在苍茫辽阔中“驱马”前行,在险要之地作战,这是不占地利之哀。“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的大败,突出唐军大败之惨烈,“哀”得深广,哀士卒的牺牲,哀国家时运不济,哀用非其人。诗人早年生活在乡下,目睹战争对人民的摧残,多少家庭失去儿子、丈夫、父亲。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诗人先哀士卒,也体现出诗人体恤民苦,其次哀己之不遇。
这时诗人“长剑独归来”,空有挽狂澜于既倒之才,扶大厦之将倾之计,无人赏识和重用,抒发了“不得意”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这是诗人担忧国事的宣泄和深深思索,希望统治者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当然诗人没有在逆境中颓废,在坚隐中获得了为国效劳的机会,这值得后世学习。
全诗言辞悲壮、苍凉,极富塞外特色,自身哀伤的感情渲染得无以复加,真实感人,深深打上诗人塞外生活的烙印,也留下了个人奋斗的足迹,成为边塞诗人中居官最高者。我们为高适欣慰之时,也为科举不第的大诗人们鸣不平,科举只是一张文凭,抹杀了一大批具有诗情诗才的读书人,得不到为国家效力的机会而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