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君子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以节俭、朴素来陶冶自己的情操,还要淡泊名利。学习时要清静,努力而有毅力,要有远大的志向。如果怠慢就不能学以致用,急躁就不能陶冶心性。年华随时日流逝,意志也随时日消磨,就会变得如枯黄的叶子一样,被时代抛弃。最后只能悲伤地守在自己贫穷的茅庐里,后悔也来不及!
诸葛亮不仅告诫了他的儿子,同时也告诫了我们,让我明白做什么事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有志向。“心中没目标,一根稻草压弯腰;心中有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但是,光说是不行的,要紧的是抓紧时间,努力去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少的时候要扎实基础,充分地汲取知识,好好学习。不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等到老的.时候,才后悔,空悲切,时不再来。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无限的知识海洋中。
现在我六年级了,更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尽自己的努力,考上一流的中学。考上理想的中学就要付诸于行动。这段时间,我的收获本写的作文进步不小,这与杨老师倡导的课外阅读影响极深。我要让课外阅读积累的素材,充实我的收获,有质有量,做好每天有价值的收获!
“夫君子须静也,才须学也”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学任何东西,首先要静,这我深有体会,从小学毛笔时,就是练静心,心里急躁,是学不好的。偶尔的时候,作业多了,又想看电视,然后就马马虎虎地做,字迹也潦草了。当本子发下来,错的一塌糊涂,好惭愧!这就是首先没有静下来,长期草率、浮躁就会荒废学业。
戒子书——一篇意义深远的古诗文。它让我反省了自己,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终身受益匪浅!
斯托夫人自然教子书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不知道是不是我孤陋寡闻,我感觉她写的孩子的能力是不是有点太超前了,不太像真的。还有,书很厚,但是内容并不那么丰富。前半截好像是把卡尔威特的故事改写了一下的感觉,没有太多新内容。而且还是有很多没有什么意义的图片占分量。另外理论描述性的成分多于实际操作的方法。每篇都是一个理论加一个故事。而且孩子的反应总是有了错误,母亲一教马上接受,从此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符合孩子的天性。后面部分写的比较好,写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如何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好的品德。不过既然买了书,还是应该认真读一下。总结起来,书的育儿理念就是1/良好的胎教2/健康的饮食和愉快的就餐3/从听觉,颜色,专注度,描述等各方面开发孩子的感官4/尽早开发语言5/用游戏的方法开发学习识字,音乐,数学,礼仪6/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7/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专心/追求做的最好/用不同的途径解决同一个问题/不要急躁/要有恒心)写的比较有借鉴意义的...
查看更多与“关于诫子书的读书笔记9篇”相关的文章
好工具范文网的编辑精心选取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诫子书教案”。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一边享受阅读一边也别忘了分享这篇文章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阅读法,学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杜甫的《蜀相》中的诗句导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学生回答引出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实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家信——《诫子书》,去体会慈父的殷殷情怀,智者的谆谆教诲。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找学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明确加点字的注音和课文朗读停顿。
夫: 澹泊:: 淫慢: 险躁: 穷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全班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准确翻译。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温馨提示:a、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翻译过程遇到的难题。
3、师生共同解疑。教师给予点拨,对学生进行古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品读课文,领会深意。
本环节教师以一系列的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告诫儿子立志学习、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珍惜时间。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明确: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
查看更多与“诫子书教案热门十篇”相关的文章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诫子书”原文中,诸葛亮以个人经历为依托,强调廉洁奉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他坚信只有诚信,宽厚,勤奋,这些品性,引导做人行事的方向,才能经受共和国的历史磨练。同时,他也强调,成事在人,人在读书,倡导读书识字、勤奋自治的观念,反映出他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不恬淡寡欲就无法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清静寡欲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气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像黄叶一样)枯老衰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困守在自己破败的房子里,那时再悔恨难道还来得及吗?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注释
⑴诫:警告,劝人警惕。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⑷养德:培养品德。⑸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⑺才:才干。⑻广才:增长才干。⑼成:达成,成就。⑽慆(tāo)慢:漫不经心。慢:懈怠,懒惰。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冶性:陶冶性情。⑿与:跟随。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⒀日:时间。去:消逝,逝去。⒁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
查看更多与“诸葛亮诫子书原文(附翻译)”相关的文章
诫子书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其文辞之精,思想之深,常常令人深感震撼。原文通篇回味无穷,句句字字都充满着儒家教育的深远影响力。通过读解诫子书,更让我们对华夏古代德育教育、文化熏陶有着更深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我们打造良好的民族精神内核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
诫子书翻译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不恬淡寡欲就无法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清静寡欲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气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像黄叶一样)枯老衰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困守在自己破败的房子里,那时再悔恨难道还来得及吗?
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
⑴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⑵行:操守、品德。⑶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⑷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⑸致远:实现远大目标。⑹广才:增长才干。⑺淫(yín)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淫,过度⑻励精:奋勉,振奋。⑼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⑽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⑾驰:消失、逝去。⑿日:时间。⒀遂:于是,就。⒁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⒂穷庐:破房子。⒃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⒄才须学也:才:才干⒅意与岁去:意:意志
赏析
一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统领全篇,将修身的方法表述得十分清楚:一曰“静”,二曰“俭”。
“俭”作“俭朴”解释,这种俭朴的习惯让生活回归自然,与后文的“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相对应,不致让人迷失在声色犬马和纸醉金迷之中而回归清醒自然的状态,就是“静”了。而“静”也让人更加专注,不为浮世所扰,自然俭朴。由“静”至“俭”,由“俭”至“静”,两者互为因果,都是修身养德必不可少的步骤。
当明了“静”与“俭”的意思,那么从文中抽出的千古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很好理解了。
俭朴的作风近乎自然,也就近乎“淡泊”,在淡泊的状态下不为红尘俗事所扰可以明确志向,所以他说:“非淡泊无以明志。”
有了志向就能静心治学,就能走得更远,所以他说“夫学须静也”,说“非宁静无以致远”。
才干在于学习,这一点不言自明,所以说“才须学也”和“非学无以广才”。至于说“非志无以成学”这一句是前文“非淡泊无以明志”的延伸,强调了若要成就学业在于明确志向,而志向的养成又依赖淡泊的心态,而淡泊的心态就需要在生活中采取俭朴的作风了,切勿...
查看更多与“诫子书翻译及原文(带赏析)”相关的文章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留给儿子的一篇遗嘱,又名《诸葛亮忠敬遗诫》,体现了诸葛亮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的集中展现。在我们研读这篇充满人文精神的文章时,可以感受到诸葛亮家风的深深底蕴,他的崇德尚能、忠诚报国的壮志凌云,直至今日仍激发着读者心中的向善向上之情。
诫子书翻译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
⑴诫:警告,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⑺才:才干。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成:达成,成就。
⑽慆(tāo)慢:漫不经心。慢:懈怠,懒惰。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冶性:陶冶性情。
⑿与:跟随。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⒀日:时间。去:消逝,逝去。
⒁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⒂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⒃穷庐:破房子。
⒄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⒅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淫:过度。
赏析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查看更多与“诫子书翻译及原文加注释”相关的文章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是一部古老而珍贵的文献,它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书以它独特的方式传达着智慧和道德的教诲,被誉为“父母的黄金遗训”。诫子书原文既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又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与观念。译文的出现,使这部经典能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和传播。通过学习原文及翻译,我们能更好地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教诲,也可以从中汲取养分,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翻译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不恬淡寡欲就无法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清静寡欲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气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像黄叶一样)枯老衰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困守在自己破败的房子里,那时再悔恨难道还来得及吗?
注释
诫:警告,劝人警惕
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
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修身:修养身心。
养德:培养品德。
淡泊:内心淡泊,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广:增长。
成:达成,成就。
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飞快逝去。与:跟随。
驰:疾行,指飞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遂:最终。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赏析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
作者介绍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
查看更多与“诫子书原文及翻译加注释”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