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东征西讨近四十年的刘备,终成蜀汉大业,在诸葛亮等肱骨腹心的山呼万岁中披黄袍登龙椅,蜀汉大业已成,麾下跟随冲锋陷阵的有功之臣,皆到了拜相封侯光耀门楣的好时候。刘备身边,至亲莫非关羽、张飞、张云,取下汉中后,也册封了诸位将军,即是五虎上将,然而这些人的爵位却各有不同。
《三国志》记载,蜀汉五位大将之左将军马超,获赐“斄乡侯”,斄乡是一个古郡县,处于陕西武功西南方,属于马超故地。西凉马超在建安十九年才投奔刘备,攻取成都时,马超率部奔袭城北,立下功劳,后驻守临沮。终马超病逝,也仅仅跟随刘备7年,故而不论重用与否,马超所得到的爵位封赏都是不低的。
右将军张飞自然不必赘述,自打出涿郡就一直跟随刘备,与关羽同属左膀右臂,功劳甚巨,获赐“西乡侯”。西乡位于涿郡,正是张飞的故土所在。后将军黄忠,早年追随荆州刘表,后依附长沙太守韩玄,于建安十四年率部投奔刘备。黄忠老当益壮勇冠三军,深受刘备倚重,征讨益州、汉中时,黄忠均冲锋在前,前后效力11年,赐“关内侯”,此爵位于亭侯相当。
常胜将军赵云,两扶幼主护佑刘备子嗣,南征北战累有功绩,但本人非常低调且不贪图名利,故而爵位并不如张飞、马超,仅为“永昌亭侯”,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亭侯照着乡侯差一个级别,是列侯之中最末者。丞相诸葛亮也被赐“武乡侯”,而大名鼎鼎的前将军关羽,却始终是“汉寿亭侯”,乍一看竟然逊色张飞,与赵云同属末等。
然而事实上,赵云的永昌亭侯抑或张飞的西乡侯,甚至是整个蜀汉刘备所赐的侯爵,不论大小都远不能跟关羽的汉寿亭侯相提并论,这也是刘备不能改封,关羽一生引以为豪的原因。我们知道,关羽的“汉寿亭侯”是在白马之围阵斩颜良之后,曹操为了表关羽功劳,才奏请汉献帝册封其为汉寿亭侯,关羽是蜀汉阵营中,较早获封爵位的。
“汉寿”是彼时的一个县名,汉献帝下旨认可的亭侯,含金量远不是蜀汉内部册封的侯爵可以比较的。而且在建安元年,刘备也曾被曹操奏请汉献帝封为“宜城亭侯”,若从汉献帝的角度来看,关羽的侯爵与刘备相当,曹操在晋封丞相之前,也只是“费亭侯”,三人皆汉献帝所封的亭侯,能有如此殊荣,关羽才终其一生都引以为傲。
相比之下,张飞诸葛亮等人,就只能算是蜀汉半壁江山内的乡侯,出了蜀汉,就不如关羽的亭侯响亮。而且刘备深知其中的轻重,故而只是加封关羽为前将军,至于侯爵,压根没法提,所以直接绕过。再者授予前将军时,关羽就怏怏不乐,如果再改封侯爵,那关羽根本就不能接受。
与“刘备登基,为什么却只给关羽封了个汉寿亭侯?”相关的文章
古人常把"忠义"挂在嘴边,因而对于忠义之士往往是褒奖有加。而像关羽这样堪称"义绝"的,就更是被人追捧,甚至神化。不过在关羽被罗贯中赞颂,被尊为"关帝"之前,他其实就已经有了另一个可以说明他的"义"的身份——汉寿亭侯。
古人很早就形成了"贤臣不仕二主"的观念,所以一般非常抵触降将。
但关羽成了一个例外,因为他投降的目的之一是保护兄长,他投降后又真心为曹操干过事,深得曹操的信赖。且他在投降时道明了,他是去为汉天子干事的。所以尽管中途当了降将,关羽也还是个把忠、义和贤都守得很好的将领。
而在关羽为曹操效力期间,关羽曾斩杀了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为曹操解了围。所以后来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赏赐了关羽一个"汉寿亭侯"的爵位。而这个当降将时获得的爵位,后来也得到了关羽,乃至刘备的重视。
首先解决一些有关这个爵位本身的问题。此前对于关羽所获得这个爵位,一直有"汉寿亭侯"和"寿亭侯"两种说法。而参考最早记录此爵位的《三国志》,这一爵位应当是"汉寿亭侯"。"寿亭侯"一说,应当是后人误传。
关于"汉寿亭侯"这个爵位的解读,《周礼》载:"五家为邻,四邻为里"。而汉代又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所以"亭侯"其实是汉代有食邑的侯爵中最低的那一级。
如此,"汉寿"就应当是地名,是指关羽的食邑。对于汉寿到底在哪,如今尚存争议。一说汉寿是在四川境内,应该是在今四川省广元市一带。一说汉寿即西汉的"索县",也就是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如果再参考关羽获封的时间,便是后一说更有说服力。
那么简单地说清了"汉寿亭侯"这个爵位的问题,再回到关羽身上。
也许有朋友会觉得,关羽即便在"降而复换"一事上做得没错,那他这么珍惜一个曹操给的爵位干什么呢?难道是关羽也动了追求功名利禄的凡夫俗子之心了?
当然不是。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建安五年(200),在关羽帮助曹操化解了白马之围后,曹操主动奏请汉献帝将关羽封为了汉寿亭侯。
"亭侯"等级不高,但当时也有规定,武将可以凭借军功从"亭侯"升到"乡侯"。
张飞从"新亭侯"变成"西乡侯",就是按照这种"进封"制度来的。不过关羽作为蜀汉开国皇帝的结拜兄弟、心腹大将,也着实没必要为了一个小小的"亭侯"就丢掉自己的节操,去巴结曹操。
关羽重视自己"汉寿亭侯"的身...
查看更多与“被关羽作为激励士气的“强心剂”一职,职位到底有多大?”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