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关羽

发布时间:2020-05-26
1 关羽观后感通用
关羽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写6篇观后感记录下呢?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三国演义的观后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羽观后感 篇1

《三国演义》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可是就连那种“精缩版”的《三国演义》我都没有看过,更别说是原版的人。就在前段时间,新版《三国》在全国热播,一开始我也没在意,继续看我的“仙剑”,后来听同学介绍,结果我也着了迷,从“桃园三结义”到“天下终归司马氏”,我是一集都没有错过啊!

在《三国》里,我最喜欢的武将是常用将军常山赵子龙。我一开始喜欢他是在他单救阿斗的时候。那时百万曹兵都奈何不了他,真是帅可了酷毙了!虽然人们说“人中吕布,马上赤兔”,但是吕布虽然勇猛过人,可是他却是三姓家奴,更何况他没有和赵去交过手,怎知谁更胜一筹呢?所以,赵子龙才是真英雄!有一句话形容赵子龙再合适不过了——万夫不当之勇!

武将中我的次爱便是红脸的关公了。什么温酒斩华雄了,斩颜良、诛文丑了,过五关斩六将了,都是我爱看的。虽然如此,但我敬佩的不是他的这一点,而是华佗替他刮骨疗伤时,他所表现出的那种镇定,令我佩服得五体抽地啊!

我最喜欢的文官当然是卧龙诸葛亮了。之前,刘备都是寄人篱下的,自从请诸葛亮“出庐”后,他才能得了荆襄(虽然以后又被吴占)、川蜀之地,有了一个安身之所。我最喜欢看的就是诸葛亮三气周瑜了,表现出了他神机妙算的才能。记得南阳诸葛武侯祠里有一副对联,刻录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上述三人都是我所敬佩的,除了他们三人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值得我敬佩,那便是被称之乱世奸雄的曹操。他之所以得了个“奸”名,是因为他说了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话。他不仅这样说了,他还这样做了。“雄”,是因其智谋并不在卧龙凤雏之下,而且其抱负也甚是远大。他写过一首诗,表达了他的远大抱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诚如是啊!不过曹操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能够知错改错,却不认错。

接下来让我给大家论一下三国的大局。在魏、蜀、吴三国中,论天时,当属魏,论地利,当属吴,论人和,当属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最终却是蜀先亡。刘备真是太窝囊了,人说“卧龙凤雏得一者便可安天下”,可二者尽在其身边,最终还是失败了,我都替高备感到惋惜。不过这也怪他自己,若不是他一开始执意不取益州,庞统怎么会丧命落风坡?若不是他急于为弟报仇,意气用事,被火烧连营,损兵折将,后来孔明北代怎会失败?其实我挺佩服司马懿的,他不但智谋过人,还能忍辱负重,让上天都助他啊!

好了,不说了,三国里面的精彩故事多着呢,如果你也感兴趣的话,就一起去看看原著吧!

关羽观后感 篇2

三国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其中每个人物的神态特点都写...

查看更多
2 杀死关羽的一代名将吕蒙离奇死去,关于吕蒙之死有三种说法
三国
吕蒙之死
吕蒙怎么死的

在三国历史上,吕蒙可以说是一个重量级人物。纵观吕蒙一生,袭杀关羽、夺回荆州是令他大放异彩的重要事件。然而,不久后,他就离奇死亡。那么,作为终结关羽的一代名将,吕蒙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吕蒙(178年 [1] —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吕蒙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进占荆州南部三郡,并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掩护孙权逃生。在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吕蒙代守陆口。袭取荆州西部三郡,彻底击败蜀汉名将关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

客观地说,吕蒙作为东吴名将,堪称文武兼备。他曾勇斩陈就,破黄祖、朱光、智擒郝普、关羽,战功赫赫。除此之外,他忠于孙吴,对孙权尽心力筹谋。《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吕蒙为: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擒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由上可知,吕蒙在人生的巅峰期离奇死去,不禁令人感到疑惑。古往今来,关于吕蒙之死,主流的说法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病逝

这种说法出自陈寿的《三国志·吕蒙传》,是被当今史学界广泛认同的说法。

据陈寿《三国志·吕蒙传》记载: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蒙固辞金钱,权不许。封爵未下,会蒙疾发, 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 千金。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慽,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 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 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后更增笃,权自临视,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年四十二,遂卒于内殿。

从陈寿的记载来看,吕蒙的确是病死的。其实,这种说法确实有理论依据,吕蒙16岁时便随姐夫邓当上战场杀敌,可谓年少从军。根据吕蒙的生平经历, 其早年只是“吴下阿蒙” ,却战功赫赫,可以推断出其一定是个勇将。根据常识,一个将领常年征战,哪有不会受伤的。吕蒙42岁时,或许已经是伤痕累累,身体 严重透支了。试想:身体被掏空的吕蒙,又怎会长寿?

因此,这一种说法确实有合理之处。

第二种:被关羽的亡魂索命

这一说法出自原著小说《三国演义》,是一种带有神话般色彩的说法。

据《三国演义》记载:吕蒙尽收荆襄之地后,孙权犒赏三军,大设宴会为诸将庆功。孙权亲自酌酒赐吕蒙,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众将大惊,急救时,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 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喝曰:“我自破黄巾以来, 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 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权大惊, 慌忙率大小将士, 皆下拜。只见...

查看更多
3 历史上吕蒙之死真的是被关羽索命了吗?还是另有隐情
三国
吕蒙之死
吕蒙怎么死的

在《三国演义》之中,大部分名将最后的死法都各有不同,除了因为各种自然原因死亡之外,受箭伤而死的情况是最多的,比如如太史慈、甘宁、庞统、黄忠、徐晃、 张郃等等。不过,有一位东吴大将的死因却是最为蹊跷的,那就是据说被关羽死后“索命”的吕蒙,据罗贯中所说,夺取荆州后孙权犒赏三军,吕蒙却突然在庆功宴上七窍流血而死,那么他真的是是被关羽索命了吗?

虽然罗贯中的小说化描述手法不太真实,但是却也能揭露一二吕蒙死因的蹊跷。《三国演义》原著记载:庆功宴上,孙权亲自酌酒赐吕蒙,吕蒙接酒欲饮,却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 权大惊, 慌忙率大小将士, 皆下拜,却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实际上,罗贯中的这种写法让人着实费解,吕蒙死前举止反常,死后七窍流血,这是很明显的中毒症状,怎么会是关羽亡魂索命呢?

实际上,《三国演义》毕竟是一本小说,罗贯中如果要突出关羽的英雄气,就是死后也要千里追魂,为了神化关羽, 于是虚构了关羽亡魂索命这个情节。 不过,就算有 “因果报应” , 但鬼神之说简直是无稽之谈,也就是说罗贯中描述的吕蒙死因并不是真正的原因,而且另有玄机。那么,历史上的吕蒙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据陈寿《三国志·吕蒙传》记载:“以蒙为南郡太守,封爵未下,会蒙疾发,后更增笃,权自临视,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年四十二,遂卒于内殿。”从陈寿的记载来看,吕蒙是病死的。但吕蒙长期征战,身体硬朗,得急性病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谋害吕蒙的只有可能是孙权,因为吕蒙意气用事,一心想要斩杀关羽,违抗军令本来就是死罪,更何况还将灾难引向了吴国,所以,不杀不足以平息孙权心中的怒火。

况且,吕蒙取得了荆州, 荆州是什么地方呢?那可是威震天下的关羽镇守的地盘,如此违抗军令又功高盖主之人,孙权能够容忍吗? 不过,孙权知道即使吕蒙违抗军令,但他的功劳早已名扬吴国,就算杀也不能明杀。因此孙权使了个一石二鸟之计,先召集天下道士为他祈福,来赢取吴国的民心,同时又把吕蒙安置在自己的内账之中,以方便给吕蒙下毒,最终获得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查看更多
4 历史上的魏延有多厉害?和关羽相比也毫不逊色
三国
历史上的魏延有多厉害
魏延厉害吗

魏延这个人虽然被诸葛亮说成是有反骨的人,其实很有本领。一般认为在蜀汉,他能和五虎上将比肩,甚至将略才干远胜张飞诸人,和关羽相比,也不逊色。尽管人称小关羽。

那么魏延的能力有多强:

还是看例子,刘备进位汉中王,政治军事中心将要迁到成都,这时候,需要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镇守军事重镇——汉中,(今陕西汉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必定是张飞,张飞也以为必定是自己。刘备却拔魏延为都督,总督汉中,封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刘备称赞道:“好”,众人都认为他所说的很有气势。

魏延镇守汉中的时期,正是蜀汉政权岌岌可危之时。建安二十四年(218年)下半年,刘备的荆州三郡被盟友孙权夺去,关羽也被东吴杀害。刘备怒不可遏,在称帝后不久,就倾全国力量东征孙权,结果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陆逊击败。这一败,导致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内部引起了骚动和反叛,曹魏随时有可能进攻汉中,但是由于魏延治军有方,守卫得当,使得曹魏不敢窥视汉中,后来魏延死后,王平等人沿用魏延的镇守方针,成功的击退了曹魏军的进攻。

事实上,魏延是在刘备最危险的时候投靠刘备的,也就是所谓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刘备。书上原文是这样描写的“忽后城中一将默然跳起,引树百人径上城楼,来杀蔡瑁,张允。此人是谁?身长九尺,面入重枣,目似朗星,如关云长摸样,武艺独魁。江表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延大呼曰:‘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也!汝等何投曹贼?以图爵禄,非义士之所为?吾今愿请使君,入城诛贼!’”

魏延最著名的观点奇袭子午谷:让诸葛亮分拨自己一万军队出子午谷,夺取雍州长安和潼关,诸葛亮自祁山攻雍州,然后异道会于潼关,犹如韩信当年的故事。然而,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并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魏延认为诸葛亮过分谨慎,叹息悔恨自己的才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可以说这时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采用此计策,即使蜀汉不能一举统一大业,至少有望将雍州并入蜀地。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楙乃曹操女婿,"素无武略","又多蓄妾",因着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这一荷守一方重镇的职位。魏延看准此一机缘,遂大胆向诸葛亮提议道:"给我一万人,自带粮草,循秦岭以东疾进,不出十日可到长安。胆怯的夏侯楙见我蜀兵天降,必然仓皇而逃。曹丕若想率军亲征,最起码也得二十天,丞相已可先期到达。这样,咸阳以西可一举而定。"

魏延这个人才能卓越,受到很多人肯定,杨戏说他:“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晋朝张耽也认为他的才干不亚于韩信:“使以故之明君靡不慎于将相也。然议者举将多推宿旧,未必妙尽精才也。且韩信之举,非旧名也;穰苴之信,...

查看更多
5 三国里糜芳为什么叛变刘备?糜芳其实不甘屈居于关羽之下
三国
糜芳为什么叛变
糜芳背叛的真实原因

糜芳,字子方,徐州当地的豪强,家资巨富,奴仆上千。他和哥哥糜竺为了支持刘备的事业,捐出巨额家产,还把妹妹嫁给刘备。糜芳为了妹夫刘备复兴汉室的梦想,任劳任怨,倾家荡产,终于有所成效。

然而,在刘备的事业风生水起,打下了荆州、益州和汉中,享受成果之时,他却背叛了刘备,出卖了关羽,导致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

三国里糜芳为什么叛变刘备?

其一,糜芳和关羽互看不顺眼,不甘屈居关羽之下。

糜芳自恃“皇亲国戚”,目空一切,认为刘备能够东山再起,在徐州立足,全靠他们兄弟两个的资助。糜竺忠厚老实,没有狂妄自大,而老二糜芳就不一样了,他认为除了刘备和兄长糜竺之外,就数他大了。就连刘备的两个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糜芳也瞧不上。

现在关羽作为荆州留守大将,而自己仅仅是南郡太守,还得听从关羽的命令。这换做谁也受不了,你想,自己一向看不起的人,却骑在自己脖子上,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糜芳平时对关羽的命令阴奉阳违,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了。

而关羽也是一个极其高傲之人,他目空一切,除了大哥刘备和三弟张飞之外,其他人都不放在眼里。对于靠裙带关系上位的糜芳,关羽更是不屑一顾,认为他名不副实,不够资格任南郡太守。

其二,糜芳被损友傅士仁所怂恿。

糜芳是南郡太守,而傅士仁是公安守将,这两人臭味相投,都得罪过关羽。而这两位自恃地位不低于关羽,对关羽不服气。东吴吕蒙白衣渡江,很快便夺取荆州,派虞翻劝降公安的傅士仁。傅士仁看到大势已去,便放下武器,举手投降了。

傅士仁投降后,孙权让他招降同伴糜芳。傅士仁二话不说,前去南郡招降糜芳。如果没有损友傅士仁的招降,糜芳还不一定投降,依托坚固的南郡城,和吕蒙大军决一死战,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权乃召傅士仁谓曰:“糜芳与卿交厚,卿可招来归降,孤自当有重赏。”傅士仁慨然领诺,遂引十余骑,径投南郡招安糜芳。

其三,糜芳被东吴吕蒙大军所屈服。

在损友傅士仁的劝说下,糜芳动了投降之心,可是碍于自己是刘备的妹夫,和刘备沾情带故,还在犹豫不决。此时,南郡城外,吕蒙的大军来袭,将南郡包围得水泄不通。此时的糜芳,看到外面吕蒙大军,吓得腿都软了,脑海中的那么一丝抵抗之心丢掉九霄云外了。此时,傅士仁拔剑杀掉关羽前来催粮草的使者,断了糜芳的后路,糜芳不得不开城投降吕蒙。

吕蒙的大军准备下达了最后攻击命令,糜芳自知不敌,于是开城投降。吕蒙大军包围南郡,这是给他的外部压力,而傅士仁在内包围,这是内部压力,内外夹击之下,糜芳崩溃了,只能举手投降。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正说间,忽报吕蒙引兵杀至城下。芳大惊,乃同傅士仁出城投降。

其实糜芳早有先例,在长坂坡之战时,糜芳看到赵云转向曹操大军,便武断地认为赵云背叛了刘备,投降了曹操。他和刘备打小报告,说赵云背信弃义,叛变了。没想到,糜芳这个小人,他自己叛变了。

总结:糜芳仗着自己是刘备的妹夫兼投资者,看不起出生不好的关羽和张飞,在平常就和关羽矛盾重重。此时,遇到...

查看更多
6 糜芳背叛的真实原因是什么?都是因为糜芳没听懂关羽这句话的意思
三国
糜芳为什么叛变
糜芳背叛的真实原因

糜芳叛蜀投吴,一直都是一件非常让人奇怪的事情,作为最初跟着刘备一起打天下的元老级别人物。难道仅仅因为关羽的几句斥责,就背叛刘备,跑去投奔孙权了吗?在大家眼里,会觉得很奇怪。因为按照刘备一贯的仁义,是不会杀掉糜芳的,那糜芳背叛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我们看历史,要脱离上帝视角,不然很多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是看不懂的。糜芳当时在关羽手下听命,最开始犯了个重罪,粮草辎重没有筹集完备。这是什么概念?有道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糜芳犯了这个罪,换其他人,关羽早就砍了他。但是关羽没有,关羽一顿骂,让糜芳滚回去继续筹集粮草辎重。

如果你是糜芳,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想?我们把自己当成糜芳,代入进去。要知道,关羽这个人,心高气傲,本来就不怎么看得上你,加上又非常有威信,说一不二。这个时候,你的内心一定是很害怕的,因为关羽虽然放过了你,但是让你去戴罪立功。真要是刘备,那又不一样了。

关羽实际上很够义气了,关羽说回来再办糜芳,但是又让他继续担任粮草官,很明显是说给别人听的。但是你不知道啊,你的心中关羽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你和关羽又不怎么打交道,本身就害怕关羽。随后关羽把你派去了南郡,可以说是大后方。这个时候还是比较安稳的。但是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博士仁卖国。

你看守的南郡被围困了,这个时候,情况又变了。本身你就是戴罪之身,如果再丢了南郡,那就是罪加一等,到时候关羽可能真的不会放过你。实际上关羽不一定会杀你,但是我们脱开上帝视角来看。糜芳的心中还是非常害怕的,又恰逢博士仁来劝降,心中恐惧,一来二去,也就投降了。如果糜芳早就知道这一切,会投降吗?绝不对,这是一场阴差阳错的误会!

虎臣始终认为,用上帝视角来看历史,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会让很多历史人物显得非常愚蠢,只有把自己设身处地的放在当时的环境下,才能体会到每个历史人物的心态,做出的选择。

查看更多
7 糜芳背叛的真实原因你知道吗?关羽最后还是把糜芳逼上了绝路
三国
糜芳为什么叛变
糜芳背叛的真实原因

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其实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就是以唐代为分水岭,唐朝以后可以称之为“科举封建时代”。那么唐朝之前呢?就是世家豪门垄断文化的“豪门封建时代”。汉末三国时期,糜竺糜芳是东海徐州糜家,富可敌国,奴仆过万,就是一个在向豪门迈进的家族,这种还没成为世家的大户,也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豪强”。

这兄弟俩,把妹妹嫁给刘备,倾其所有将家中的人力物力都投资给刘备,连兄弟俩都一直跟着刘备东奔西走,蹉跎岁月,其实这就是糜家在政治上的投资,想让糜家由豪强跨进豪门的一个关键步骤,为此他们并不怕先期的失败和奔波,始终坚定跟随刘备,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下,大哥糜竺,无论军事还是政治,其实都能力平平,但刘备入主西蜀,其地位还在托孤重臣的诸葛卧龙之上!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刘备认可糜家对自己的投资,哪怕糜夫人不在了也认。

第二就是刘备认可糜家这样倾尽全力投资自己的豪强,才是自己真正的核心忠臣,是真正把利益跟自己绑在一起的人,诸葛亮可不一样,人家对自己是忠,只是个人情怀,但人家背景是远在豪门之上的世家!是很多情况下,以天下为局,把帝王都当棋子摆弄的存在。在乱世,就放点子弟出来几头下注,诸葛亮不过是自己争取来的落到自己身上的一注!唯一能指望的,也不过是诸葛亮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的忠诚。所以说刘备入蜀后,不重视糜家,糜家已退出权力核心,这是不对的,基于能力问题,糜家兄弟确实是在决策层说不上话了,但是人事上仍旧是核心成员,这就跟nba球场上,一样需要蓝领球员,那些足球豪门,照样有祖传的工兵球员一样。糜家始终是刘备权力核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糜芳背叛的真实原因你知道吗?

外因是刘皇叔有个不省心的关二弟,把糜芳逼到顾不上前途,先顾性命的地步,但内因是绝望,看不到未来的绝望,糜家想成为豪门,但前提是刘备掌天下,现在三分天下占其一,已经感觉洪福齐天,说是天下三分,可这不是平均分的三分,孙刘联军联手,才勉强顶住北方的曹魏,关二爷还在荆州惹事生非,这天下,怎么看都是天命在北,换句话说,就是刘皇叔已经走到头了,没有发展潜力了,糜家的投资眼看要泡汤了!那么不好意思,我糜芳只能考虑活在当下了!

关羽守荆州守了十年,荆州远离刘备统治的核心地区益州,虽然关羽对刘备很忠心,但是不得不说刘备安排糜芳出任荆州最重要的南郡太守,就有要分关羽之权的意味在里面,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南郡太守糜芳,那么其他三郡太守有关羽的份吗?没有,关羽名义上是襄阳太守,可是襄阳此时在曹操实际控制下,也就是说关羽的襄阳太守其实是有名无实,据此进一步可以认为,说好听点是刘备在荆州实行的是军政分开的策略,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关羽貌似对荆州政务插不上手(当然战时可能除外)。而且不客气的说,对于上位者而言,一团和气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关羽和糜芳事实上是荆州的一二把手,两人关系不和也许就是刘备心中所希望的也说不定。

还有就是关羽的出身本来就比较低,会一身武艺,受...

查看更多
8 糜芳为什么叛变?全因关羽说了这么一句话吓到了糜芳
三国
糜芳为什么叛变
糜芳背叛的真实原因

糜芳为什么叛变?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蜀汉走向下坡路的节点。正是由于刘备过度悲伤导致失去了理智,发动蜀汉大量军队去攻打东吴,最终导致失败。但关羽平常骁勇善战,为何会在这种大事上落败,甚至丢掉性命呢?这和他队伍里的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这个人便是糜芳。

糜芳生于经商世家,家境优渥,后来和兄长一起投靠了刘备,对刘备忠心耿耿,可以说是同甘苦共患难。按道理,一个这样忠心的人不会存在背叛的情况,但他却在关键时刻背叛了关羽,这是为什么呢?这便和关羽的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关系。关羽的出身不高,在他没有跟随刘备之前,一直在民间逃避官府的追杀。

所以关羽打心底里是比较恨这些士大夫的。哪怕他成为蜀汉第一大将,这个脾气也没有转变。哪怕对于诸葛亮,他一开始都不正眼瞧,直到后面才被他的才能所吸引,更不用说其他普通人了。在关羽带兵的过程中,对糜芳等人态度轻佻恶劣,自然会引起糜芳的不满。

所以关键时刻背叛他也是可以理解的。还有就是和关羽的威胁有关。在战争期间,关羽就不满糜芳的行为,还曾放出狠话“回去再收拾你们”,这种威胁的话换谁听都不舒服,自然也就成了糜芳背叛他的导火索。关羽这么随口一说,但是却把糜芳两人吓住了。这就引发了糜芳的背叛,我估计糜芳也认为自己不占理,这是就算捅到刘备那里去,毕竟你没有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这就是延误军机。心虚的糜芳一时犯了糊涂,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反出了荆州。这事除了说糜芳自己犯糊涂,关羽其实也要负很大的责任。后来糜芳的哥哥糜竺因为这件事一直心里过意不去,虽然说刘备并没有责怪他。但是奈何脸上过不去,最终还是在羞愧之中患病去世。只能说这事挺闹心的,说到底做人还是要和善一点。而刘备这两位兄弟最终都因为性格原因丢掉性命,最后引发一系列反应,刘备也因为这件事的后续影响丢掉了性命。

最后一个原因便是受别人的影响。当时糜芳看见敌人进来,原本还想坚守阵地,但是他看见傅士仁投降之后,便意识到了局势的转变,为了保全性命,只能投降。关羽此时便孤立无援了,再加上关羽和东吴有嫌隙,孙权他们自然不会放过他。就这样,一代名将陨落。

查看更多
9 糜芳为什么叛变?其实原因很简单,全因关羽手上有这个法宝
三国
糜芳为什么叛变
糜芳背叛的真实原因

熟读三国历史,建安二十四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情,比如刘备拿下汉中称王,关羽围襄樊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等等,然而在关羽襄樊之战,却同样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刘备的小舅子糜芳,背叛关羽投降东吴,导致关羽无路可退,败走麦城,兵败被杀。那么刘备的小舅子糜芳为什么叛变? 其实,原因很简单,关羽手上有个法宝。

我们先来说说,赤壁之战后,关羽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镇守荆州。建安二十三年,曹仁治下宛城守将侯音结连关羽谋反。曹仁回去平叛,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屠了宛城。关羽抓住时机,自江陵出发北伐。他出征后,南郡太守糜芳留守江陵本部,负责军需事宜。同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并派益州前部司马、犍为人费诗去关羽驻地授予关羽官印,关羽闻知黄忠地位和自己一样,愤怒地说:“大丈夫绝不能和老兵同列!” 随后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

《三国志》记载:“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实际上,以关羽当时军力,并不能当真深入到曹魏心脏,所以关羽很聪明:遥寄些印信,让周边反曹势力,一起闹将起来,虚张声势。然而历史最关键的转折时刻之一到来了:孙权向曹操示意,愿意倒戈一击,背后攻击关羽,于是乎在前有曹魏大将曹仁、满宠、徐晃等合击之下,关羽放弃樊城,退过汉水,后面又造盟友背后捅刀子,这或者还能料到;国舅爷糜芳居然倒戈,这就始料未及了。关羽就此被绞杀。让人想不到的就是,国舅爷糜芳居然倒戈。为什么呢?

原因,其一,关羽的轻视。关羽这个人对士兵很友善,不过与同僚关系并不友好,关羽镇守荆州时,麋芳任南郡太守屯江陵,而将军傅士仁屯公安,二人一直嫌弃关羽轻视自己。

其二,关羽手上有个法宝——假节钺。假节钺就是尚方宝剑,“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假节钺”的规格是极高的。武将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不但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还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拥有斩杀节将的权力。因为关羽北伐的时候,军需问题一直没有完成,无法及时支持关羽北伐,导致关羽“还当治之”,让糜芳和傅士仁皆恐惧不安。 关羽之前没有这个权力,最多训斥,降职罢了,有了假节钺,完全可以斩杀自己啊。先前,孙权曾经想要跟关羽结亲,被关羽骂回去了——你可以说,关羽不近人情;但反过来想想:一个地方守将和他国诸侯结亲,这事儿刘备倘若知道,会怎么想呢?所以,阴谋论一些:孙权这玩法很阴险,明摆着离间嘛。糜芳怕关羽不近人情,回来秋后算账,于是就应了孙权的劝降。当然孙权的说客太厉害。

本来关羽在荆南,经营江陵、公安十年...

查看更多
10 糜芳背叛的真实原因有哪些呢?最关键的原因其实在关羽身上
三国
糜芳为什么叛变
糜芳背叛的真实原因

自古有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弃主的人,也有为官宦仕途钱财而弃主的人。而刘备麾下的糜芳却极为奇怪。追随刘备24年,他却选择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候叛主降吴,糜芳背叛的真实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

糜芳背叛不图金钱仕途。糜氏家族背景雄厚,乃经商一门,家中钱财万贯,妥妥一富商。《三国志》记载:“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家里守着钱财万贯,为了金钱而背主求荣实在说不通。可见糜芳不是为钱财而叛逃。再看仕途,曾有曹操把糜芳哥哥糜竺上表为嬴郡太守,把糜竺上表为彭城国相。但两兄弟拒而不受。论糜氏家族的财力在当时可是举足轻重的。曹操也正是看重了糜氏的家资,抛出橄榄枝想要拉拢糜竺糜芳二兄弟来扩张自己势力。倘若糜芳是为了自己发展的仕途而背叛刘备,那他最早就不应该选择还一穷二白的刘备,最简单的就是接受曹操的上表。

况且,糜芳背叛刘备之时,三国鼎立,刘备已经拿下了荆州和益州。可谓是势头正猛。刘备收取益州之后,就把糜芳哥哥拜为安汉将军,当时地位比诸葛亮还高一筹。糜芳被刘备拜为南郡太守,是主管南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可见刘备对糜氏二兄弟当初毫不保留资助自己招兵买马还是深表感激的。这份感恩会在官衔仕途上怠慢糜芳吗?也不会。

第二

糜芳背叛,怪的不是刘备,这事确实得怪关羽。为何会这样说?糜芳和关羽之间有嫌隙。都知道关羽是平民出身,凭借超群武艺最终在三国称雄。所以,关羽生平最看不惯的就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官宦世家士大夫。而糜芳更好符合这个身份。试想,连黄盖这样的 大将他都不服——“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他会看重因钱财支持而被刘备感激授以高官的糜芳吗?关羽看不起糜芳。这也是关羽性格的一大缺陷。时南郡太守就是荆州二把手,而关羽坐镇荆州三郡。糜芳就是关羽的下司。仕途钱财糜芳都有了,但是任命在关羽手下,整天被“上司”看轻才是真正让他难受的点。

第三

糜芳贪生怕死是他背叛刘备的最直接原因。襄樊之战中,糜芳和傅士仁没能完成关羽交代的任务。对于害怕关羽、被关羽看轻的糜芳,关羽回来收拾他的话,更是对他的当头一击。即使刘备想保他,他也是有错在身,难免逃不了责罚或许因此丢了性命。不如借关羽不在荆州献出荆州城图个后生安稳。在关羽夹击下,糜芳的贪生怕死最终让他背叛了刘备。

总结

可以说关羽自以为是、清高自傲的性格逼得糜芳不得不离开刘备帐下。这么一想,糜芳24年追随刘备却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刻选择弃蜀投吴便不足为奇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