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谁掌握了军队,谁就拥有了控制政权的筹码,古今中外皆然,从这一点出发,皇帝本人是必须要掌握军队的,不然皇帝就不是他当了,分分钟成傀儡甚至灭族。
矛盾的地方在于,整个国家的军队很多啊,且分布在边疆重镇,皇帝一个人怎么统领?这就像官府一样,皇帝当然想自己统御万民,可是做不到,那就只能建立一个官僚制度,经过逐级官吏传达,施行自己的意志。
军队也一样,皇帝要想掌控全国军队,那就只能建立一个军队系统,由元帅、各级将领往下推,最后到士兵。而造反,就是某个将领不听皇帝的了,带着底下人反抗皇帝。
造反,其实就是这个制度的一个弊端,因为皇帝掌控军队是间接的,皇帝掌控将领,将领掌控士兵,皇帝是通过掌控将领然后再掌控士兵,士兵是不一定效忠皇帝的!
士兵不一定效忠皇帝的原因很简单,古代的士兵不少志愿兵,而是义务兵,他们不是自愿来为皇帝抛头颅洒热血的,渴望建功立业的只是少数,绝大部分是被抓壮丁拉来的,当兵是他们养家糊口的一个职业。
皇帝又远在京城,绝大部分士兵是没见过皇帝的,而将领近在眼前,再加上军事作战所需的士兵服从将领(这是必须的,军队内部必须保证将领的权威,不然打仗的时候将是一盘散沙),皇帝对士兵的管控力自然比将领弱。
这一点,皇帝也是看的到的,为了防止将领造反,他们相出了种种方法,总的来说就两大类,一个是分离将领和士兵,使得“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另一个则是把握住粮饷。
第一个方法很有操作难度,如果玩得不够,将领跟士兵打成一片,等于没玩;如果玩得过火了,比如统兵权与练兵权分离,这个将领练好的兵交给另一个将领去带,将领跟士兵大眼瞪小眼,对皇权的威胁是小了,可同样的,对于军队的战斗力大受影响,毕竟哪个士兵会甘愿把命交给陌生的将领,打起仗来,心里总是怀疑将领的指挥,而将领对士兵不熟悉,调度起来也很麻烦。
运用这种方法的很多,比如虎符、监军等等制度,都是为了防范造反。
第二个方法就是夺取将领发粮饷的权力,粮饷这东西,都是来自于民间赋税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嘛,问题是这羊毛谁来割呢?是中央统一割好了发到士兵手上呢?还是将领自己隔了发?
在中央强势、财政充裕的时候,打死都不会把割羊毛的权力交给将领的,将领给士兵发粮饷,士兵感恩戴德,眼里就只剩下将领了,哪还有朝廷和皇帝?
但在少数情况下,中央又不得不将适当的财权交给武将,让将领就近征集粮饷无疑可以给朝廷省去大笔人工和运输费用,军队获得补给也更及时,打仗打得更有劲了,在财政不充裕的时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不过下放财权是一把双刃剑,武将统军与财政权合一,虽然可以增加军队灵活性,增强战斗力,但也会大大增加武将造反的概率,没有钱,武将造反就没有底气,有了钱,什么不敢?
历数那些比较大的造反,比如安史之乱,那就是因为中央下放了财权,军饷是将领发的,士兵对将领非常拥护,这才敢造反,不然像钟会,可能先被自己部下给干掉了。
宋朝有鉴于唐末五代的军队政变(多的数不过来...
查看更多与“古代将领造反,士兵为什么不听皇帝的?”相关的文章
首先,理论上说,古代战争条件下,如果一对一“单练”,武将的个人武力,要远远高于普通士兵。当然,这并不是说普通士兵武力孱弱,而是将军与士兵,“行业标准”完全不同。
先看士兵,中国历代军队,士兵的训练标准制度各有不同,但真正开始规范化,却是从北宋初年开始。厉行“强干弱枝”国策的宋太祖赵匡胤,在精选全国精锐组成禁军后,又设立了极度严格的训练制度:精锐的禁军部队,每天必须有一次训练,且“无得番休”。每年春秋季节还要举行阅兵,阅兵里考核不合格的“烂兵”,一律都要淘汰。想安心享受大宋禁军的丰厚钱粮?就得摸爬滚打苦练。
在训练内容上,宋朝禁军也空前细化。宋朝士兵练的,可不是什么“高深心法”“精妙武功”,而是诸如“步射”“骑射”“使枪”“格斗”等训练科目,且都被宋王朝绘成图像,供数十万军队瞪圆了眼照着学。另外还有“教格法”,即军事训练的标准操典,比如“马上使枪”,就必须“左右十刺得五中木人”。射箭则是“六发而三中为第一等”。能挽七八斗强弓的兵,就是优等好兵。
而在这一套训练操典里,最重要的,并不是士兵个人武力有多强,而是看不同兵种的士兵,能不能形成密切的配合。“排弩”“排枪”的操练熟练程度,远比单个士兵的武勇更重要。宋代士兵的训练操典制度,也被元明清几个王朝基本承袭。明代战神戚继光更明确指出,一支军队的冷兵器战斗能力,不在有几个“武术高手”,而是“开大阵,对大敌”时,能“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拼的是团队配合。
放在实战战场上,也只有这样的理念,才是最靠谱。哪怕“积弱”的宋朝,其经过严格训练的禁军,依然能在缺马且人数劣势的情况下,在“唐河之战”“徐河之战”等大战里以少胜多,吊打数倍于己的辽国精锐。而戚继光强调“开大阵”的戚家军,更以娴熟的战术配合,在碾压东南倭寇,再痛击北方鞑靼,多次以悬殊的交换比,杀出酣畅淋漓的大捷。同时代与戚继光齐名的俞大猷,更曾以“车百辆,步骑三千”,凭着多兵种密切配合,在安银堡击溃数倍于己的鞑靼骑兵。
这些胜利,靠的都是整体配合,至于靠“武功高手”提高士兵战斗力?武侠小说里常有。
但相比之下,对于带兵的将军们来说,个人武艺,却确确实实是古代军队制度下,“硬核”的考核选拔标准。
古代将军与士兵之间,战斗力差距究竟有多大?还是可以先看看宋代。如基本的“射箭”,以南宋名将虞允文的说法,“士挽弓七斗八斗者”就是优中选优的好兵。但南宋两位名将岳飞与韩世忠,都能拉动三百斤的硬弓。对比普通士兵,那是绝对优势。
而除了岳飞韩世忠这样的特例外,军中的普通军官考核,乃至武将选拔,武力水平也是绝对的硬杠。其标准之高,可以参看中国传统的“武举”考试。清代武科考试的第二场,就是考“步射”与“技勇”。其中的“步射”,要拉“八力”“十力”“十二力”三等硬弓,拉满才算合格。“技勇”则是要先耍大刀,“考生”可以选择“八十斤”“百斤”“百二十斤”三类大刀,不但要举起来,...
查看更多与“古代将军的功夫到底怎么样?都比士兵厉害?”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