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行路难

发布时间:2024-02-27
1 行路难翻译及原文(加注解)
翻译及原文加注解
行路难
行路难翻译及原文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李白《行路难》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解

1、珍馐:名贵的菜肴。

2、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

3、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赏析

“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查看更多
2 李白写的诗词最佳的一首《行路难》赏析,哀婉的基调也能唱出豪迈
李白写的诗
李白的古诗
李白的诗句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让人向往的时代,国富民强,特别是在“开元盛世”之前,这个时期九州臣服,四海来朝,天朝国威得到充分展示。百姓富庶,安居乐业。在文化领域特别是在诗歌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国人几乎个个都是诗人,一个人文化品味的高低就是以是否能作诗来判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就是李白。

李白中国盛唐时期著名的大诗人,被称为“诗仙”“酒仙”“剑仙”,当然剑仙有待考证,但李白少年时期确实曾研习剑术,从那首著名的《侠客行》就可以看得出来。同时他还与杜甫合称“李杜”两人一仙一圣,称之为诗词界的泰山北斗亦毫不为过。李白的一生可谓矛盾之极,既有洒脱豪迈的一面犹如谪仙临凡,又有报国未果的惆怅苦闷。而这首《行路难》就是李白在不被皇帝认可并被迫离开长安时所写,抒发他当时苦闷心情的同时也激励自己终有一天自己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歌标题为“行路难”,人生之路有太多艰难。没有想到一向狂放不羁的李白竟然有如此之感慨。有什么艰难的呢?被贺知章誉为“谪仙人”的李白,才华自然非比寻常,才气四溢的李白当然有远大的胸怀。其诗歌冠绝一世,其理想也就可想而知了。非常人有非常的报复,然而现实却给他致命的一击,得罪高力士、杨国忠等权贵,使他的宏图伟愿化为泡影。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到“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四句主要记述了诗人即将离开长安,朋友设下盛宴饯别的情形。“斗十千”,“直万钱”,体现出了朋友对李白的深情厚谊,不惜花费重金设宴饯别。后两句则描绘了李白喝酒时的神态,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反映了这位能“一饮三百杯”的诗人内心中的苦闷和抑郁。

价值十千的清酒,值万钱的珍馐,极其奢侈的物质享受,不能引起他一丁点的食欲,拿着筷子又放下,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写出内心的游移不定,思绪无边。抬头四处张望茫然一片。

接下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进一步抑,使“行路难”的主题达到高潮。想渡过黄河,冰块堵塞;想登太行,雪漫山巅。所有的想法几乎都被堵死,让他无所适从。将军最大的痛苦就是搁置在家,英雄的最大痛苦就是埋没荒野。李白就是埋没荒野之人。空有一腔抱负,折戟沉沙,英雄的痛苦常人没有办法理解。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虽然诗人因为被“赐金还山”,心境有些茫然,但从诗人“拔剑四顾”来看,诗人的性格就不是那种甘于消沉之人,他势必有所追求。因此便有了这两句诗中,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最后却大有所为的吕尚和伊尹。姜太公吕尚九十岁在渭水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李白不是生不逢时,...

查看更多
3 李白的经典名篇《行路难》有三首?这三首都表达了什么
李白写的诗
李白的古诗
李白的诗句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可能都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行路难》,《行路难》一诗慷慨激昂,极有气魄,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艰难险阻时乐观的奋斗精神,尤其是末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更是成为了很多学子的座右铭。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行路难》其实有三首,后两首在意志和情感上则略显消极,因此并没有录入我们所学的课本上。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李白在好友为他送行高贵的酒宴上,用了“停”“投”“拔”三个动词,放下酒杯,扔了筷子,又拔出宝剑,一幅壮士未筹,未能实现精忠报国的画面,几乎到了愤怒的成度,展现在诗中。

虽然诗人拔剑茫然,前面寒冰和大雪阻挡了自己前进的脚步,但他内心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垂钓溪水边,等待东山再起。而且诗人内心坚定,无论前面的路多么崎岖他都要乘风破浪,高高挂起云帆勇往直前。

这首诗可以说表达了诗人大无畏,勇敢乐观的奋斗精神!

行路难(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第二首则略显消极沉闷,开头第一句直抒胸臆,天地这么大,为何就我找不到出路呢?诗人怀抱一腔热血却被逐出长安,心中郁闷可想而知了。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个开头与第一首不同。第一首用赋的手法,从筵席上的美酒佳肴写起,起得比较平。这一首,一开头就陡起壁立,让久久郁积在内心里的感受,一下子喷发出来。亦赋亦比,使读者感到它的思想感情内容十分深广。

以下十二句,都是承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对“行路难”作具体描写的。既然朝廷上下都不是看重他,而是排斥他,那末就只有拂袖而去了。“行路难,归去来!”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只有此路可走。这两句既是沉重的叹息,也是愤怒的抗议。

诗人耻于结交不学无术的权贵子弟,感觉自己并不能受到重用,又想起来韩信和贾谊等人当年也是这样受到屈辱和嘲笑,自己和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对功业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顿中仍然想有所作为的积极用世的热情,他向往象燕昭王和乐毅等人那样的风云际会,希望有“输肝剖胆效英才”的机缘。篇末的“行路难,归去来”,只是一种愤激之词,只是比较具体地指要离开长安,而不等于要消极避世,并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时他还抱有它日东山再起“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同时又感慨如今朝廷昏庸,像燕昭王那样的明君早已化作白骨不再复有。此时的诗人有了一种归隐山林的念头,所以他说行路难,归去来!

行路难(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

查看更多
4 李白《行路难其一》是什么意思?这悲哀的内涵是什么呢
李白
行路难其一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翻译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赏析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在朝廷里受到同列者的嫉妒、诽谤,自知不为当权者所容,乃愤然辞别朝廷而去。辞别朝廷后不久,作《行路难三首》,此即其一。

《行路难》原为古乐府杂曲歌辞,大都写世路艰难或离别悲伤一类的主题。南朝宋时,鲍照有《行路难》十八(一作十九)首。其六云: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鲍照的《行路难》,显然给李白以启迪。但李白擅于学习前人而不为前人所囿。他在充分展示自己的真性情和真感受的前提下,能沿用古乐府的形式而开拓新的意境,并以其豪放的风格和瑰奇的想象赢得了巨大的艺术魅力。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载的六十二篇同题作品中,李白的《行路难三首》毫无疑义是卓立榜首的。

一开头:“金樽”、“玉盘”,令人何等悦目;“清酒”、“珍羞”,使人何其垂涎!“斗十千”、“直(同值)万钱”,益见酒之美与肴之佳。但诗人面对着美酒、佳肴,竟一反平素“斗酒十千恣欢谑”的习惯,居然停杯、投箸,不饮不食。这岂非出奇?其缘故,诗人虽未明言,而读者能就此领悟到诗人内心深处有大不快在。不然,诗人何以“拔剑四顾”呢?这一举一动,都合乎诗人的独特性格,因此写到诗里便也别具风格了。“心茫然”三字,深一层揭示了诗人欲有所为而又无可作为的悲哀。

这悲哀的内涵是什么呢?接下四句说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前两句是说世路艰难,邪恶的势力像冰雪一般地堵塞了他前进的道路。后两句用吕尚、伊尹的典故(吕尚在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滨磻溪垂钓;伊尹在受商汤重用前曾做过乘船绕日的梦),透露出诗人“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矛盾情态。这种心恋旧主、欲去还留的苦闷,正是当时知识分子在无力破除纲常束缚的情况下必然陷入悲剧性怪圈的表现。

从艺术手法说,李白的诗确实是飘逸不群的。欧阳修在《太白戏圣俞》诗中说:“李白落笔生云烟,千奇万险不可攀。却视蜀道犹平川。”这意思是说:李白的诗比蜀道还要奇险得多。即就此诗兴象而言:它一忽儿清酒、珍馐罗前,一忽儿又冰、雪塞川满山;一忽儿在碧溪上悠闲自得地垂钓,一忽儿又在睡梦中乘船绕着太阳转。真似“天马行空,不可羁勒...

查看更多
5 李白的行路难,当时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古诗行路难
行路难李白

《行路难》是乐府旧题,《乐府题解》云:《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南朝诗人鲍照有《行路难》十八首传世,受其影响,李白也作了三首《行路难》,均成千古名篇!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此诗应作于开元十九年(731)春,李白初次赴长安求仕之际。当时朝廷刚刚颁布“循资格”令,起用官员均需论资排辈,所以李白此行注定劳而无功。

仕进无门的痛苦,令李白想起了自己喜爱的南朝诗人鲍照,他那十八首《行路难》,从前以为只是乱世悲歌。

到今天,李白才真正理解了鲍照。

即使面前堆满美酒佳肴,也不能让他的痛苦得以解脱,以至于他“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尽管身在欢宴之中,他的心却飘到了千里之外,一会儿“欲渡黄河冰塞川”,一会儿又“将登太行雪满山”,当感到这些路都走不通的时候,他便“闲来垂钓碧溪上”,似乎有几分出世的意思,但他还是忘不了长安,于是“忽复乘舟梦日边”,在梦中来到天子身边。

梦醒之后,却又忍不住发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质问,身心再次陷入迷茫状态。

可到全诗的结尾处,他又重新为自己的人生之舟鼓起了希望的风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李白最失意的时候,他发出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一声呐喊。古往今来,无数失意者从中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并拥有了继续前进的力量。

《行路难》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粟。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这首《行路难》同样作于李白初入长安前后。来长安之前,李白尽管屡次给州官上书失败,但他始终认为朝廷在广开才路,只是州官们阳奉阴违而已。到了长安,他才明白,长安大路虽宽,自己却是寸步难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破空而来的这一声呐喊,千年后听来仍是振聋发聩

我李白何等人物,羞与长安无赖小儿为伍,然而弹剑王门却又难遇知音。可细细想来,即便才华盖世如韩信、贾谊,都有受辱遭忌的经历。

当年燕昭王筑黄金台礼遇郭隗,引来剧辛、乐毅感恩投效,如今昭王已成白骨一堆,谁来再扫黄金台?

没有人能够回答他,于是李白只能无奈地高呼一声“行路难,归去来”。

完成这首诗不久,李白便怀着壮志未酬的心情离开了长安,初次长安之行以失意告终。

《行路难》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