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春夜喜雨》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杜甫《春夜喜雨》全诗以及解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春夜喜雨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翻译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春夜喜雨注释
乃:就。
发生:促使植物生长。
潜:悄悄地。
润物:使万物受到水分的滋养。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诗中将春夜喜雨拟人化了,诗人夸赞这雨是“好雨”,说它“知时节”,懂得客观需要。难道不是吗?春天里,万物萌芽勃发,正需要雨露的滋润,雨就下了起来。这首《春夜喜雨》,将雨描绘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还道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诗题中的“喜”字虽然在诗文中没有露面,但从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诗人欢喜之情。从欢喜到情不自禁地想象:明天必定会春色满城。
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难道不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作者生平
年少优游
杜甫因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
查看更多与“春夜喜雨原文及翻译(含注释)”相关的文章
古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那是因为越冬之后的农作物生长逐渐旺盛,需水量大,若是这个时节下上一场春雨,那农民们都将会喜上眉梢。那么大诗人杜甫若是遇见了一场春雨,会发出怎么样的感慨呢?随着好工具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春夜喜雨古诗原文
春夜喜雨
杜甫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
及时的好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正是在春天植物萌芽生长的时候。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
注释
1.知:明白,知道。
2.乃:就。
3.发生:萌发生长。
4.潜:暗暗地,悄悄地。
5.润物:使万物受到春雨的滋养。
6.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7.晓:天刚亮的时候。
8.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9.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10.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夜降雨、滋润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首联两句是对春雨的总写。“好雨”二字为全篇文眼。接着诗人把雨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说它“知时节”,在人们渴望它的时候它就下起来了,初步透露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颔联两句,从耳闻的角度写春雨的“性格”,落实“好雨”二字。上句说春雨是伴随着和风在夜里到来的,用“潜”字说明它无意向人们宣布自己的到来;下句说春雨对万物的滋润作用,拟人化的描写,使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颈联从眼见的角度写雨中夜色。上句写野径上空黑云密布,下句写渔船上的灯火,其实也是写云,“火独明”则他物不见,可见江上也弥漫着黑云,说明雨意正浓。
尾联从想象的角度写雨后的景色。清晨雨霁,朝阳初上,满城的红花经过春雨的湿润,带着晶莹的水珠,显得格外浓艳繁盛,把一座锦官城饰成花城了。作者将花作为雨后的典型景物来做描写,是因为花最能表现绚烂的春色,写花的“红”、“湿”、“重”,就是写雨,就是表现春雨的功效,用字格外准确新颖。
全诗句句写雨,又句句包含着“喜”,表现了融情于景的高超技巧。诗以“喜”字统摄全篇,诗中没有一个“喜”字,而又无一字不是写诗人的喜悦心情,在艺术上是极为动人的。在语言的运用上,诗人很重视炼字,像“潜”、“细”、“湿”、“重”等字的运用,极见功力,对事物的特征概括力很强、很准确。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
查看更多与“春夜喜雨古诗原文以及翻译”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