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家的视角来看,白起进言,趁此良机可攻邯郸,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赵国有生力量被摧毁了多半,以至于燕国的使者来到赵国都觉得赵国人力已竭,回国就立刻带着60万大军趁火打劫赵国。白起在已经坑杀了40万人的同时,还要放回去240个士兵,其用心恶毒,就是让这些吓破胆的赵军散布恐怖的气息。秦兵未至,而先摧人心志,这与后来的蒙古西征时经常屠城的做法类似。
赵国新丧大军,邯郸已空,所以赵国君臣在长平被围最后的一段日子里,并没有积极去救援希望“中心开花”的赵括重兵集团,而是将邯郸外围的城池都放弃掉,坚壁清野,集中所有的人力、物资到邯郸,赵国已经没有能力分兵拒守了。可是即便如此,赵国此时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堪堪20万规模的兵力,而这已经是赵国的极限了。
此时如果秦军“宜将剩勇追穷寇”,发挥艰苦作战,持续作战的精神,不给赵国组织抵抗的机会和时间,所谓“兵败如山倒”,赵都邯郸必定会被攻破。
可是攻下邯郸与灭亡赵国是两回事——赵国有三个政治中心,分别是邯郸、晋阳、代。赵国有一段时间还定都于中牟。所以,邯郸被攻下,对赵国仍然是一个打击,但是说不上致命。战国中期时,魏将庞涓就曾经带兵攻打赵国,攻克了邯郸,还占领了三年;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军攻克了邯郸,赵国的公子嘉带着几百人逃到代地,又维持了6年。
这还是站在赵国的角度来推测的,而放眼当时的国际社会,秦国也不敢贸然兴起灭国之战。秦国未必没有这样的实力,却缺少大打灭国之战的信心。齐国此前曾经在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两次组织过合纵伐秦之战,给秦国造成了亡国之相。
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齐国、魏国、韩国再次合纵,准备第二次伐秦国,当时的秦王还是秦昭襄王,齐将匡章率齐、魏、韩联军进攻函谷关,后来赵国与宋国也加入攻秦,五国最终攻破了函谷关,五国占据函谷关三年之久。最后关头,秦国认怂,退还了侵占的韩、赵、魏三国的土地,并割让了河东之地,齐国就此接受了秦国的求和。
邯郸是赵国都城,长平之战后一年这里又发生了一场战争,我们称之为邯郸之战,或者邯郸保卫战。这次战争秦国输了,不过并非赵国一己之力战胜秦国,而是赵魏楚三国联合起来跟秦国打的一场战争。我以前说过战国群雄割据,大家都不愿看到一家独大,互相制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场战斗的目的也是如此。
我们都知道长平之战几乎消灭了赵国的有生力量,但是秦国也伤亡近20万士兵,刚才长平之战中恢复过来的秦国,若是单打赵国胜利的把握还是很大的,不过这次秦国却是遭到了赵国和楚魏联军的反击,最终无功而返。邯郸之战秦军部队伤亡接近20万,严重阻碍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长平之战后秦国占领韩国的垣雍,垣雍在大梁上游,控制住垣雍就可以说对魏国都城有很大威胁。在长平之战之初,秦昭王担心魏国会支援赵国,所以就答应魏王,这场仗打完了就把垣雍送给魏国。当然战国时代大家都是出了名的老狐狸,你我心知肚明。魏国自然没有完全相信,但是也没有支援赵国,反而趁机兼并了几个小国家。
秦国控制住垣雍,其目的就是制约魏国,好让他在吞并赵国的过程中让魏国不敢乱动。经过一番谋划,秦军开始向邯郸进发。对于赵国军民来讲,长平一战刻骨铭心,对于秦国的痛恨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此时的赵国军民上下一心,团结空前。秦国的虎狼之师还真就没打下邯郸,硬是只能将邯郸围住,这一围就围了三年。
秦国拿邯郸没办法,秦王才想起白起,于是让白起率军攻打赵国。白起觉得以前打的时候你要和谈,现在不好打了你非让我打,于是装病不去。这其中缘由就跟范睢有关。当年长平对峙之时,两国的钱粮消耗是非常大,白起派人去要粮食,被范睢杀了。范睢的意思是秦国发生灾荒,这个时候还来要粮食,简直不把百姓当人。
不过白起也是真的厉害,长平坑杀了40万赵军,正要乘胜拿下赵国。范睢怕他的功劳势力比自己大,就劝说秦王要不和赵国和谈,拿他们几个城池再说,这仗就先不打了。你说白起气不气?跟范睢的梁子肯定是结下了,并且谁来都解不开。
后来秦昭王又去请白起出山,白起又装病不起,火都烧到眉毛了,没有办法,范睢于是推荐了他的朋友郑安平出将军,统率部队进攻邯郸。范睢能到秦国就是郑安平帮的忙,所以关键时候还是要有人。
当四十万赵军被围长平之时,东方几个国家都想坐收渔人之利。但是这次秦军围困邯郸就不一样了,赵国很有可能就此灭亡,这样一来秦国会越来越强大,到时候没有谁能收拾住局面。虽然明面上各国都磨磨蹭蹭没有立即出兵救援,但是东方六国的有识之士觉得这个时候必须立即救援赵国了。战国四公子中的信陵君、春申君和平原君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是赵国的平原君,为了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四处奔走。
平原君先去找魏国,因为平原君的老婆是信陵君的姐姐,也就是他俩是老挑,关系应该还是不错的,再加上垣雍被秦国占领魏王虽然派了十万大军去救援赵国,但是担心秦军还击,走到汤阴就停下来不敢前进了。
平原君没法子,于是就在门客中挑选人才去游说楚王,毛遂自荐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
查看更多与“邯郸之战中,赵国是如何做到绝地逢生的?”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