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官渡

发布时间:2020-05-28
1 官渡之战之后曹操和袁绍都在忙什么?这场战役后袁绍活了几年
官渡之战之后
官渡之战后袁绍活了几年

官渡之战结束了,曹操一如既往地用生命在玩“换家”,还好结局是胜利。官渡一战,曹操虽然取胜但元气大损。处于四战之地的他,在官渡之战损失颇多,是得好好缓一缓了。下次军事行动,是在六个月之后。

从官渡之战后算起,袁绍还活了一年半,本文也将在这一年说说曹操和袁绍分别在做什么。

曹操崛起早有征兆

对于官渡之战曹操获胜称霸一时,总有好事者要从“天意”上找一找说法。这不,想要什么,就能找到什么。

曹操再次北上,刘备“敌后作乱”

建安六年四月,此时官渡之战已经过去了半年。曹操经过休整,打算再给袁绍一些压力。曹操率军北上,击破了袁绍在仓亭地区部署的军队,战胜后于同年九月回到了许都。曹操此战目的比较明确,仓亭地区是当地重要的渡河口岸,完全控制此地,曹操以后北上将更加方便,而袁绍南下却会增加一道门槛。

但是,此战规模并不是太大,或者说对袁绍的打击并不太大,因为袁绍马上就又有新动作了。

袁绍指挥仓亭地区防守战败后,回到自己的大本营。经过重整军队,袁绍甚至将很多官渡之战后冀州的失地夺了回来。同时,袁绍再次联系曾经被曹仁击破的刘备,让刘备再搭把手。

刘备自从在许昌附近骚扰被曹仁击败后,一直没有什么音讯。当袁绍那边稍有起色,刘备又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与汝南贼龚(共)都在汝南地区作乱。

曹操没有三头六臂,一开始派遣蔡扬前去平乱,但却被龚(共)都击败。无奈之下,曹操回到许都后基本没有停歇马上亲征刘备。

刘备是深得战争精髓,当听说曹操要亲自率军来的消息,宛如小沛时“丢弃妻子”,二话不说就投奔刘表,只留下傻眼的龚(共)都。

牵头的人跑了,兄弟们怎么办?散了呗。

曹操回老家

建安七年正月,曹操率兵回到了老家。曹操除了军事上,在拉拢人心方面也有巨大进步。曹操回老家,一部分是炫耀,另一部分就是打下人心基础。

曹操曾在公开场合下达命令。

曹操表示,自己起义兵是为了天下扫除暴乱。而我家乡父老,却在这过程中面临生离死别,甚至几乎全部去世。我回到老家这路上,竟然没有看到一个熟人,这感觉让我难过之极。

曹操指出,我自从发动义兵后,凡是牺牲且没有后人的,应该让他的亲戚选一人作为他的后嗣。并且分给他们田地,再由官方为他们提供耕牛。同时,将设立学校,安排老师去给他们传授知识和文化。还要帮助牺牲者后嗣修建祠庙,让他们能够在祠堂中祭祀他们的亲人。

曹操感叹,此事一旦做成,自己即使去世也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

曹操此令,流传至今,被学者称为《军谯令》。

袁绍的“救赎”

话说袁绍自从官渡之战后,就开始患病,身体是每况愈下。官渡之战袁绍虽元气大损,但主力尚存。从整体军事实力上来说,要让曹操顺利灭掉自己,依旧是天方夜谭。袁绍在患病期间依旧有所作为,在曹操占领仓亭后,也收复了冀州很多地区,其中不乏当年举城投降的“墙头草”们。

袁绍可能无力进攻,但只要一息尚存,仍能成为曹操最大的威胁。

只可惜,袁绍“一息未存”,官渡战后一年半,于建安七年五月袁绍吐血而亡。他留下的,是依然强大的...

查看更多
2 袁绍为什么会输在官渡之战?袁绍与曹操之间的差距是怎样的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输

东汉末年,声势浩大的一场黄巾之乱在历经几个月的风光后被残酷镇压,虽说张角等人的起义行为失败了,可是已经腐烂到极点的大汉王朝还是无奈得走向了灭亡。因为汉朝的无能从而让天下间的世家士族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于是天下间群雄并起。经过连年的征战,袁绍与曹操两大集团终于到了一较高下之时,一场官渡大战就此展开,可是让没有想到的却是实力强大的袁绍最终败北,而曹操却异军突起,成为了北方的霸主,为什么官渡之战这么一场并没有太多悬念的战役会让袁绍败得如此彻底,袁绍到底与曹操差在哪里呢?

一、骄傲自满

袁绍出生于袁氏家族,虽说在家族之中属于庶出子弟,但其从小聪明好学,被长辈们寄予厚望。当时大汉朝被董卓把持朝政之时,果断从汉朝辞官离去,另谋发展,并且还真让他在北方打开了一片天地。

利用自家“四世三公”的名声,先是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当中成为了联军的盟主之位,从而得到了偌大的名头,自此名动天下。之后更是利用家族的声望直接夺取了韩馥的冀州地盘,一举成为了北方的霸主。

但是袁绍却并不满足与当下的成绩,之后再次夺下青州与并州之地,就连北方的公孙瓒也被其打败,可以说当时袁绍的势力已经达到了顶点。

一路顺风顺水让袁绍在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优越感,也让袁绍产生了一种天下英雄也不过如此的错觉。

其实冀、青、并州等地能不费吹灰之力进入袁绍的手中,主要还是袁氏家族的功劳,但是这一切都被袁绍当成了自己的个人魅力,也正因为如此从而让袁绍的自信心爆棚,直接与自己的本家袁氏家族开始搞分家。

毕竟当时的袁术已经成为袁氏家族的族长,以前给予了袁绍这么多帮助,现在自己已经发展壮大了,怎么也要反馈一下家族吧。

而这一点让袁绍相当的不爽,自己当年打拼天下,你们一毛钱不给,现在眼看自己强大了,就打算来分一杯羹,那有这等好事,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袁绍与江南袁家可以说直接闹翻了。

但是袁绍从来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些一直跟随自己打拼天下的文臣武将,他们是不是跟袁家还有着很深的瓜葛,说实话用千丝万缕都不足说明白这其中的关系,毕竟当年这些人能这么顺利的投奔到袁绍的门下就是看中了袁氏家族的四世三公名头,而现在袁绍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跟袁氏家族闹翻了,这让很多人的内心有了动摇。

不过骄傲的袁绍从来不去管这些小事,但是很多事情却都是因为一些小事从而产生了无数的矛盾,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是袁绍的真实写照。

可以说一路上顺风顺水让袁绍的心态开始骄傲自满,并且自大的认为天下间英雄也不过如此,就连北方的公孙瓒也轻易的败北自己,还有什么英雄可以跟自己相提并论呢。

二、群龙无首

在官渡大战之前,要说整个天下间谁的谋士数量最多,可能就是当时的袁绍,手下的八大谋士,都是数一数二的能臣人杰。

但很多时候如果说这些谋士你无法真正的利用上,其结果或许还不如没有,袁绍当时接收这些势力太过顺手,所以并没有对这些谋士背后的势力进行过敲打,尤其是在打败北方的公孙瓒以前,不光是袁绍开始飘了,就连手下的...

查看更多
3 如果袁绍不性格如此的话,或许他在官渡之战中不会输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输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诸侯,逐鹿中原,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在百余年风云激荡的征伐中,有三场大的战役,决定了三国势力的兴衰成败。第一场,便是奠定曹操霸主基业的“官渡之战”。

决战总是要来临的,双方的野心,都不容许“两虎并存”,兵强马壮的袁绍率先出击,在建安五年,命大将颜良为先锋部队,直奔白马,文丑则兵进延津。曹操势弱,但他依旧押上了所有的家底,积极应战,狭路相逢勇者胜!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曹操大胜,完败袁绍。究竟是何种因素,导致处于绝对优势的袁绍狼狈而逃呢?

仔细分析这场战役的前后,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

第一、出兵时机错误

袁绍和曹操之间终有一战,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虽然袁绍实力大过曹操许多,但当时并非出兵的最佳时机。

首先是“兵非义兵”。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了大义,可以自称是东汉正统,而袁绍则是以势压人,师出无名,只能背上叛军的名声。

曹操的军队,是尊奉天子,匡扶正义,这样一来,士兵们就有一种堂堂正正的信念,有了这个信念,军队便有了凝聚力。当时民生疲惫,连年征战,而袁绍妄动刀兵,所以相比曹操的军队,他们是缺少这种信念和凝聚力的。

这两种因素,看似虚无缥缈,实际至关重要。若是袁绍的军队,能够一股作气,消灭曹操,自然无多大影响。然而一旦作战失利,打起了持久战,那么袁绍这方的士气,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第二、好大喜功,贪图虚名

虽然袁绍认为自己有必胜的把握,但是他依旧不敢掉以轻心,这场战役的开始,曹操便感觉很吃力,因此,在关羽斩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后,便带着百姓和士兵退往官渡。白马和延津不要了。

其实曹操这一招“弃卒保车”是一个大坑,他知道在正面很难和袁绍抗衡,因此,他利用主场作战,以及袁绍贪慕虚名的性格,来为自己创造优势,弥补自己兵力的不足。那这个战略有着何种目的呢?

目的就是让袁绍拉长战线。袁绍好大喜功,对于送上门的延津和白马,他绝对会吞下,并且,但凡是曹操退出的城池,袁绍都会派兵占据,这样一来,他便可以摆出自己战无不胜,吓得曹操望风披靡的胜利姿态。

可是,袁绍本来就是异地作战,军资运送不便,此时他又占据了那么多的城池,一则兵力分化,二则补给线拉长,运送成本增加,袁军本来兵多的优势,也荡然无存。

而曹操正是凭着以退为进的手段,才能以两万的兵力,和袁绍打了一个平手,其实对于袁绍来说,这样的局面,已经是输给曹操一筹。

第三、内部矛盾

曹操退守到官渡之后,双方一直相持不下,连续几个月,都没能打破僵局,此时,就看哪方坚持不住,或者出现变故了。

曹操连续几个月都是精神紧绷,身心早已疲惫不堪,但是作为主帅,他不能表现出颓废的神情,在许县镇守的荀彧也一直给他打气:袁绍倾巢而出,只要打赢了这一仗,那么整个北方都能收入囊中。

坚持就是胜利,曹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在建安五年的九月,刘备看到袁绍久攻不下,有点情况不妙的感觉,因此他借着去荆州刘表搬救兵的借口开溜了。

刘备不在,对于袁绍来说,影响...

查看更多
4 袁绍为什么会输在官渡之战?其实袁绍的谋士早就预见了袁绍的失败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输

三国群雄并起,实在是诸侯争霸的时代,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人就有:曹操、刘备、袁绍、吕布,等等,非常的多!而且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因为《三国演义》而被很多人熟知!其中决定曹操胜利的战役官渡之战,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当时有数倍兵力于曹操的袁绍,还兵多将广,为什么会在官渡之战中失败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官渡之战因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一直很受人关注,曹操以弱胜强,以寡敌众。因为这场战争的胜利,直接使曹操奠定了他后期的历史地位!但是当时的情况是袁绍从兵力上来看是绝对优于曹操的,在史书记载是十万!而曹操是两三万人!数量上如此悬殊,又是在冷兵器时代,袁绍是怎样走向灭亡的呢?

袁绍的失败其实与他的两个谋士有关系,袁绍的著名谋士有一个叫做沮授的,就是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那个建议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当时袁绍没有听他的,在官渡之战开始之前,他曾经建议袁绍不要打,袁绍又没有听他的!当时袁绍想要通过官渡之战这一场战役直接打败曹操,史书上写的是他想"毕其功于一役"。

当时袁绍的谋士沮授和田丰已经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所以他们坚决反对袁绍发动"官渡之战"。沮授被曹操俘虏,田丰被关进大狱! 因为他这一场战争不正义,沮授反对的主要原因也是这样!沮授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皇帝刚刚安定下来,发动战争没道理。我们已经获得了: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之地,消灭了公孙瓒,应该向皇上报捷。

如果曹操拦住我们,我们就可以告曹操阻塞王路!这样可以就出兵去骚扰他,然后再来慢慢对付他。他建议:把曹操放在不义位置,把他的政治优势变为劣势,有理;用游击战、运动战对付曹操,成本低,风险小,效益大!有利;步步为营,见好就收,掌握时机来消灭曹操,这叫做有节!这样的分析是多到位啊,但是呢?

袁绍不听,他听郭图、审配的,这两个人都支持曹操立即集结十万精兵,向许都逼近。审配和郭图为什么这么主张呢?审配是糊涂,郭图是拍马屁!郭图很了解他,知道袁绍刚愎自用!沮授一看情况不妙,就又出来说话。《三国志》中写:盖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兵义无敌,骄者先灭。天子在许,我们师出无名,于义则违,在政治上就先输了一招!而我们恃强凌弱,仗势欺人,在道义上又输了一招,如果我们再不讲究一点策略,我们还要急功近利,我们还要先发制人,我们还想毕其功于一役,那我们在策略上,又输了三招!这个战争是肯定打不赢的,沮授的话其实说到了根本上。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所以进行一场战争,政治上是否有利,道义上是否有理,是非常重要的!而袁绍的亏,首先就亏在这个地方上!可以说政治上失义、道义上失理、战略上失策,是他失败的首要原因,但是袁绍毕竟兵多将广,认为政治上的失利可以通过军事上的得利来挽救回来,但是他错了,所以最后他走向了失败。

查看更多
5 著名战役官渡之战中袁绍本能碾压曹操,那他为什么会输呢?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输
著名战役官渡之战

在建安四年,袁绍亲率大军攻打曹操。演义中说袁绍率兵百万,但是实际上史载的袁绍兵力只有11万,而演义中说曹操有二十万兵力,实际上曹操只有2万兵力迎战。单纯通过兵力的数量来看,这就是一场实力悬殊很大的战役。曹操在官渡的抵抗,是非常有压力的。另外,曹操还有三个不利局面,第一徐州被刘备袭得,第二孙策当时对许都虎视眈眈,第三是曹军在粮草方面也很紧张。而袁绍方面,士兵人数众多,粮草也很足。

在这样一个不对等的情况下,许攸的献计对曹操来说,那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当许攸说出火烧乌巢之计时,曹操都不带犹豫,直接亲自率轻骑前往。由此可见曹操方面对任何一丝一毫的战机都不愿意放过,而愿意冒险一试。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曹军方面的危机意识更强烈。

曹操领军急速火烧乌巢,对袁军的打击是致命的。接着,袁绍派来救援的张郃和高览二将又投降曹操,这对袁绍的军心进行了第二次打击。袁绍因此而败。但是在此之前,袁绍若听从此人建议,完全不必如此狼狈的。那么此人正是袁绍帐下的第一谋臣沮授。

沮授在官渡之战一共献策三次,每一次都能救袁绍于不败,但袁绍一次也没听。第一次是颜良被杀后,沮授献策袁绍留守延津,也就是以延津作为总根据地,然后分兵攻打官渡,若是打赢了就增兵官渡,若是打败了退守也有余地。但袁绍不听,领大军进攻。沮授黯然叹息,称病休息。此时,在沮授看来,袁绍已经有失败的影子了。

到文丑被曹军斩杀后,沮授再次向袁绍献计:持久战术,耗死曹操。但袁绍不听,又去进攻,但又攻不下曹营,伤亡惨重。此时又发生一件事,袁绍令淳于琼押送粮草,屯守乌巢。当时沮授献了第三计:认为应当派遣大将蒋奇领兵护送,防止曹军袭击。但袁绍还是没听,不久乌巢因守军不足,被曹操击破。袁军大败,袁绍带着800人逃回河北。袁绍11万兵,伤亡竟高达10万左右,而曹军伤亡在8000左右。这个数字来源史载,具体准确度有多高,不得而知。但是战役的结果显而易见,袁绍有三次胜利的机会,却都因不听良谋,而惨败。要知道,曹操在战后对沮授所献计的看法是:若袁绍听其谋,胜败未可知也。

查看更多
6 官渡之战中袁绍为什么会输?只因袁绍犯了一个无可挽回的错误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输

官渡之战,是三国历史上非常经典的以少胜多的一战,在三国演义中,更是重点提到了,官渡之战曹操以七万兵力大破袁绍七十万大军,其实有点夸张了,在三国志中记载,袁绍十万军队,曹操三四万左右,是这么个以少胜多啊,如果真的七万大败了七十万,唯一的可能就是曹操的这七万兵马个个都有项羽之能差不多。

这官渡之战,就是曹操和袁绍的决战,袁绍凭借着自己兵多将广,对曹操展开了劈天盖地的攻击,先是搭楼台,造的楼台比曹操的营地还高,利用高低差,像曹操的营地里面射箭,曹操的士兵巡逻的时候,都要手里拿一个盾牌,形势是非常的严峻。

曹操一看没办法啊,这哪行啊,兵力能人巧匠发明了投石车,就一辆车上面有一根很大的木桩子,上面能放石头,再利用杠杆原理把石头弹射出去,以此来击毁袁绍搭建的木楼,木楼被毁掉了,那袁绍怎么办呢,天上是没法攻了,那就走地下吧,于是袁绍就命人挖地道,打地道战,所以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打地道战的可不是红军,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袁绍就用过。

不过,这一招也没起多大的作用,曹操知道袁绍挖地道后,就命人提前在自己的营地周围挖了一道深深的战壕,心想,袁本初你就挖吧,就让你挖,只要你挖通了就掉战壕里面去了,袁绍眼看着曹操死守在营地里面迟迟拿不下恨的牙痒痒,这时候他的部下给他出主意说,咱们兵多将广,粮草充足,所以如果和曹操打持久战,曹操必败,只要咱们就一直不温不痒的消耗曹操,不出三年,曹操的人马必然就会溃散。

袁绍不听,就要打,虽然袁绍长攻不下,但是对于曹操来说也是消耗很大的,他的粮草已经不多了,粮草耗尽就意味着败了,毕竟古代打仗讲究的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说这粮草非常的重要,是打仗的关键所在,俗话说,外行谈兵马,内行谈粮草,就说到这里,因为让曹操非常的焦虑。

可是这个时候,袁绍从老家带了几万辄粮草来了,于是,这个时候,袁绍的谋士又对袁绍说,如今大战在即,粮草非常的重要,我们应当多派些兵力去周围巡逻,保护好粮草,但是袁绍还是不听,真不知道他养这群谋士干什么,凡是建议一概不听,就这样,袁绍中有一位谋士,被曹操的侄儿给迫害了,所以就改投了曹操,对曹操说,袁绍运来一批粮草,而且护卫非常的少,只要您带领轻骑兵去给他烧了,不出三天,袁绍必败。

曹操非常的高兴,连夜带着轻骑兵就出发了,还给马蹄子上套上布,这样行走起来声音小,一路跑到了袁绍的粮草附近,开始抢粮草,袁绍听到这个消息后,反而没有派大军去围剿曹操,而是要用大军攻陷曹操的营地,他的谋士又开始劝他,说粮草是心脏,那才是最重要的,想必大家也知道了,他还是不听。

结果,曹操的营地没攻打下来,粮草也丢了,袁绍就此大败,带着八百骑兵灰溜溜的逃走了,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官渡之战。

查看更多
7 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输?失败的原因在于袁绍自身
三国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输
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原因

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爆发大战。当时,袁绍有精兵十万,良马万匹,而曹操的兵力只有一万左右,结果袁绍却被曹操打败,从此一蹶不振,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

袁绍之所以在官渡之战中败北,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曹操具有高超的用兵谋略和智慧才能,另一方面则是袁绍自己在官渡之战中犯下了太多的失误。

1、不听沮授之言

建安四年,袁绍在刚刚打败公孙瓒之后,便急不可耐地准备发动对曹操的战争。

沮授认为,之前为了讨伐公孙瓒,袁绍连年出兵,致使百姓疲困,积蓄不足,如今虽然打败了公孙瓒,却不是出兵攻打曹操的好时机。

沮授进而对袁绍提出三点建议:一、抓紧农业生产,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二、派使者将消灭公孙瓒的捷报呈献天子,如果捷报不能上达天子,就上表指出曹操断绝地方与朝廷联系的罪责,然后出兵进驻黎阳,逐渐向黄河以南发展。这样出兵攻打曹操,才会名正言顺、师出有名;三、多造船只,整修武器,分派精锐骑兵去骚扰曹操的边境,使他不得安定。

但袁绍认为,沮授的计策过于持重,不是随机应变的谋略,最终还是采纳了郭图、审配的意见,把沮授所统领的军队分为三部分,由沮授、郭图和淳于琼各统一军,准备攻打曹操。

2、错失良机

车骑将军董承声称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与刘备一起密谋刺杀曹操。等到曹操派刘备与朱灵去截击袁术时,刘备便趁机杀了徐州刺史车胄,驻军小沛,脱离曹操的掌控。

昌豨以及其他郡县官员听说刘备在小沛,也纷纷背叛曹操,归附刘备。刘备因此拥有数万部众,于是便派使者与袁绍联系会师。

曹操派刘岱和王忠率军进攻刘备,被刘备打败,曹操因此决定亲自率军讨伐刘备。

就在此时,冀州别驾田丰劝袁绍趁机攻打许都,说:“曹操与刘备交战,不会立即分出胜负,将军率军袭击他的后方,可以一举成功。”

但袁绍却因儿子患病而未能出兵,气得田丰举杖击地,感叹说:“唉!遇到这种难得的机会,却因为婴儿得病而放弃,可惜啊,大事完了!”

3、内部意见不统一

等到曹操打败刘备,回军官渡,袁绍这才开始计议进攻许都。

田丰认为,曹操已击败刘备,许都已不再空虚,时机已失。故而他建议袁绍,一方面按兵不动,对外结交英雄,对内抓紧农耕,加强战备,据守山川险固,准备与曹操打持久战;另一方面挑选精锐之士组成奇兵,频繁骚扰攻击曹操薄弱之处,使得曹军疲于奔命,百姓无法安心生产。

田丰的这个建议,与沮授之前的建议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老成持重的策略,但袁绍还是不加以采纳。田丰极力劝谏,结果冒犯了袁绍,袁绍认为田丰扰乱军心,就把关押起来。

二月,袁绍出兵攻打曹操。出军前,沮授召集宗族,把自己的家产分给族人,说:“得势则权威无所不加,失势则连自己性命也保不住,真是可悲!”他的弟弟沮宗说:“曹操的兵马比不上我军,您为什么害怕呢?”沮授说:“凭曹操的智慧与谋略,又挟持天子作为资本,我们虽战败公孙瓒,但士兵实际上已经疲惫,加上主上骄傲,将领奢侈,全军覆没,就在这一仗了。扬雄曾说过:‘六国纷纷扰扰,只不过是为秦取代周...

查看更多
8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输?其责任在于他不会用人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输
袁绍不会用人

三国时期有非常多经典著名的战役,想必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对于其中的很多战役一定都非常的熟悉。说起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一场官渡之战,至今为止依然让非常多的观众们印象非常深刻,可以说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最经典的一场战役之一。

在战争中真正获得胜利的曹操,也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谋略。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和曹操的对峙也是决定了此后三国时期的走向,曹操的获胜也意味着曹操的实力将会在此之后不断的壮大。

袁绍无论是从军队数量上还是从作战经验上,都要比曹操丰富许多,他的帐下拥有着10万名士兵,几千名大将,可以说这一场战役获胜的一方很有可能是袁绍,但是为何曹操最终却取得了胜利呢?

或许有很多的观众认为官渡之战曹操之所以取胜,具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可实际上通过观察两个人的用人态度,我们就能够知道曹操为何能够取胜,曹操能够取得胜利绝对是有原因的。

官渡之战,名义上是为了讨伐曹贼,实际上袁绍是想通过官渡之战清除曹操这一势力隐患,得到北方的控制权。

曹操之所以能够在最终击败实力强大的袁绍,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对待人才时能够采取一种虚心接受建议的态度,并且通过观看了整一部《三国演义》,我们都能够明显的感受到曹操是一个爱才如命的人。

而袁绍由于自己的实力非常强大,他对于身边很多的将士提出的意见根本不放在眼里,因为他认为自己想要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是很简单的事情。

袁绍本人其实对于当时汉朝的皇帝位置也是心存野心,他也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当上皇帝,他发动官渡之战,也是想把刚刚开始发展的曹操彻底的抹杀,实际上也是想要为自己清除更多的障碍。如果击败了曹操,袁绍就基本上主导了北方的大权。

但是在官渡之战的最终决胜时刻,袁绍却没有真正的能够听取其他人的意见,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并且一意孤行认为自己必将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所以没有听取其他人的意见。

袁绍的三个儿子都是应该可以继承袁绍的位置,按照以往的嫡长子继承制度,长子应该是最合理的继承人,但是袁绍却并没有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来让长子继承他的位置,他对于自己的小儿子非常的偏爱。

并不是说他会考察三个儿子的才能,他选择自己的小儿子作为接班人,只是因为对他的一种偏爱,袁绍的这种安排确实有悖常理,同时他的举动也是非常不合理的,他选择小儿子单纯只是因为自己的想法,并不是说他具有出众的才能。

袁绍的做法也是让其他的儿子非常的不满,就连当时帐下的几个文臣武将都表示,袁绍的做法是很容易招致内部祸患的。但是袁绍当时并没有理睬他人的建议,依然是一意孤行要让小儿子继承自己的位置。这也为之后袁绍集团的众叛亲离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曹操和袁绍对待人才的不同

当时袁绍集团内部所采取的继承方式往往是任人唯亲,他对于人才的使用似乎并不会过于去注重他的才能,而是首先让自己的亲信担任最重要的官位,袁绍集团内部的最主要掌权者也基本上都是袁绍的亲信。

而对于其他的一些谋臣武将,袁绍似乎从来都不会放在眼里,他们提...

查看更多
9 曹操在官渡之战获胜的原因,其实也靠了一手袁绍内部派系的争斗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获胜的原因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这一战对历史的影响非常大。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这个原因是后世一直思索的。有人说是因为曹操指挥能力太高,也有人说是因为袁绍不听谋士的建议,当然这些都是能影响战争的因素,但是真正让袁绍失败的是因为袁绍内部派系争斗。

军队人数对比

《三国志》对参战军队的记载一直是模糊不清的,但是曹操的军队绝对不止2万人。上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曹操后勤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在官渡之战时曹操军队仍旧出现了缺粮的情况。以曹操的后勤能力养活两万人绰绰有余,为什么还会有缺粮的情况出现?很明显,曹操的军队不止两万人。但是史书并没有书写具体数字,后世研究者考证曹操的部队大约在4万人左右(具体数据来源于梅正阳著《数学模型下的官渡之战曹操兵力考》和杨德炳著《官渡之战相持阶段曹军兵力考》)。

史书记载袁绍军队人数为十万人左右,这个数字和后世专家考证的数字也差不多。《三国志·武帝传》裴松之提及到官渡之战曹操杀袁绍军队七万人(另一说为八万),《汉纪》指出曹操杀敌八万人,这两条记载就证明了袁绍的军队远超八万,十万是非常有可能的。

指挥能力对比

指挥能力其实没有什么争议,以曹操的指挥能力,放眼整个三国也没有几个人能比得过。田丰在战争之前道:曹操擅长用兵,且用兵多诡,虽然兵少但是不能轻视。将军(袁绍)依赖天险,可以休养生息,然后一举击败曹操。这一句话肯定了曹操的军事指挥能力,但是并没有提及袁绍的军事指挥能力,因为袁绍的军事指挥能力远远弱于曹操,只能依赖天险以抗衡曹操。

官渡之战爆发

相持

袁绍初战不利,于是就采用了老办法,那就是耗死曹操。纵观袁绍起家史,袁绍大部分时期都是凭借庞大的体量取胜,这一次袁绍也不例外,他想要耗死曹操。曹操在对峙时候也感觉有点亏本,长期对峙国库消耗十分快,这显然不划算。但是荀彧却力劝曹操坚持,并且指出袁绍军队消耗要远远大于曹操军队的消耗。最后曹操下定决心,决定与袁绍一决雌雄。在对峙时期,曹操将改革后勤补给制度,缩减了运输队的距离,并且加强护卫,防止袁绍偷袭。另一方面曹操不断派人去袭击袁绍军队的粮道,给袁绍军队的补给增加了困难。此时江东孙策试图偷袭许都,但是被刺客刺杀。

破局

由于袁绍内部斗争导致许攸投奔曹操,这就给曹操带来破局的机会了。许攸建立曹操突袭乌巢,断袁绍的粮道。曹操突袭乌巢的时候张郃猛攻曹操大营,但是乌巢被破,张郃因为遭到郭图陷害而投奔曹操。之后袁绍大败,只能率领轻骑逃回河北。事实上曹操能破局完全依赖许攸,而袁绍未能破局是因为张郃没有攻下曹操大营且投向于曹操,这两件事都是因为袁绍内部派系斗争而导致的结局。可以说,曹操之所以能取胜,袁绍内部派系斗争占主要原因。

战争影响

袁绍虽死,但是地盘仍旧保留下来了,且被袁家之人继承。但是由于袁家诸子都想争夺正统,外加上河北谋士以及河南谋士的争锋相对,袁家诸子爆发了内斗。曹操抓住机会,慢慢击败了袁绍诸子,统一了北方。这一战的影响非常大...

查看更多
10 曹操能在官渡之战取胜主要原因不是在于用人,而是在于“粮草”二字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取胜的主要原因

在元朝和清朝建立起少数民族政权的时之前,不可避免地要发动战争,为了打败汉族,他们研习过很多汉族人编纂的军事书籍,但是,如果挑出一本他们最喜欢的读本,那应该非《三国演义》莫属。抛开《三国演义》的通俗性质不说,三国时期,确实发生了很多历代奉之为经典的战例,人们费尽心机,想要从这些战例中找出一个决定战争胜负走势的因素,今天,笔者就要说说自己的看法,这个关键因素,唯二字而已:“后勤”。

所谓“后勤”,在现代军事观念看来,应该是筹划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的能力以及手段,放在久远的三国时期,这个“后勤”的概念,完全可以概括为另外两个字:“粮草”。交战双方的粮草数量的多少,是决定一场战争走势的关键性因素。举一个很经典的战例--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非常经典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曹操在和袁绍对峙数月,屡战屡败之下,凭借奇兵突出,烧毁了袁绍大军的粮草而一战成功,击败了数倍于自己的袁绍大军,最终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第一,袁绍和曹操的实力对比。在官渡之战爆发前,袁绍拥有河北全境,大汉治下的四个大州,而且,袁绍的后方只是一些匈奴、乌丸或者是鲜卑的少数民族,这些人都被袁绍的强大所威慑,袁绍的一些政策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好处多多,为此,袁绍的大后方十分稳固,基本没有风险,这使得袁绍可以倾其所有,把几乎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和曹操的决战之中。

反观曹操,仅仅拥有中原之地,面积,人口和袁绍的相差甚多,而且,曹操在多年的中原混战中虽然获得胜利,却也耗费了极大的实力,使得袁绍曹操二人之间的实力差距十分明显,还不止于此,曹操的大后方,是波涛暗涌,西边的马腾,南边的刘表,东边的孙策,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曹操必须留下相当的兵力提防他们,这就让差距更加拉大了。

第二,袁绍的名声要好过曹操非常多,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袁绍,比之曹操这个宦官之后,孰优孰劣高下立判,世家大族们自然更喜欢袁绍而非曹操。曹操在战胜袁绍后,在邺城缴获了不少自己的手下和袁绍互通的书信,这就是证据。在三国这样的时代,世家大族的态度,基本可以代表民心的指向,于是我们可以认为,官渡之战爆发前的民心,是倾向于袁绍的。

第三,运用现代经济战的想法,袁绍治下的经济水平和曹操治下也不是一个量级的水平。中原虽然比之河北要兴盛不少,那是在和平年代,当战乱爆发的时候,那些富商自然会逃往较为和平的地方,资本也就随之外流,袁绍治下的冀州,正是中原资本流入的最佳场所,袁绍的二儿子的老婆甄氏就是出身于冀州的富商之家,可见,袁绍治下的经济水平绝对不会落后,这就是袁绍的另一个优势。

官渡之战,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决战,袁绍以压倒性的优势进攻曹操,而最终胜利者,却变成了曹操。这就是“粮草”的威力,当曹操烧毁袁绍的粮草之后,所有的优势都荡然无存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