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官渡之战胜利的关键

发布时间:2020-07-13
1 说实话,其实曹操的谋士才是官渡之战胜利的关键
官渡之战胜利的关键
曹操的谋士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河北霸主袁绍发十万兵南下攻曹,据说曹操只是以八千兵迎战,居然大败袁绍,从此奠定了曹魏称霸北方的格局。曹操能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当真只是如同《三国志》中记载的曹操的谋士所分析的那样,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吗?

实际上历史记载上还算丰富,也比较明确。

从明面上来看,也就是曹操几个谋士所分析的:

第一、袁绍本人的好多项素养不如曹操。大概是荀攸或者郭嘉说的,或者是两个人都说过,这个可以查阅《三国志》,说出了那么十多条。大半是说袁绍的个人素养的,政治上的、军事上的,把曹操抬得很高,把袁绍贬得很低。有些好像有些道理,有些根本就是充数,在星火辰看来,这不过是荀攸、郭嘉他们鼓励曹操的话,让曹操坚定打下去的信心。当然,曹操的有些个人素养,特别是军事素养,临机当断(有点相当于现在的临场指挥之类的)那是肯定超过袁绍的,但袁绍也绝非像他们说得那样不堪,要知道若当真是那么差的人,怎么可能几乎就统一了中国北方(河北!)

第二、曹操的军队比袁绍的军队更为悍勇,更能作战。这一点应该是真实的,袁绍的兵肯定是比曹操多,但却不利于速战,反而有利于拖延战,用军粮拖死曹操。因此,曹操每每在寻找决战的机会。但是我也有一个疑问,曹操的兵力当真就像他后来说的那样少吗?

第三、袁绍集团内部存在激烈的内斗。这一点是很清楚的,曹操谋士的分析也很精确,后来事态的发展当真向着他们预料的方向上发展了,审配在河北后方逮捕许攸的家人,直接造成了许攸投靠曹操。审配、逢纪、郭图、许攸、田丰、沮授等等,他们之间因为袁绍儿子的继承权问题和自身利益,确实存在着很大矛盾,是袁绍集团最终覆灭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四、曹操的临场指挥确实高出袁绍一筹。袁绍的政令、军令系统恐怕存在官僚主义、山头主义等很多问题,再加上袁绍反应缓慢,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了。乌巢被烧,表面上是袁绍做出了什么围魏救赵直接攻击曹操大营而不救乌巢的错误决定,实际上是袁绍的整个政令、军令系统运转十分不顺畅造成的。曹操以法治国,自然也以法治军,他的整个系统的效率要高得多。

好了,说了这些明面的上,再说说在书上可能翻不到的,或者得分析的:

第一、曹操的兵力恐怕并不像他后来所说的那样少。想当初,曹操收编了几十万的青州军,即便因为军粮问题叛逃、溃散了不少,因为战争消耗了不少,甚至曹操自己裁撤了不少,但也不会像曹操说的那样少。与袁绍交战之前,曹操还好整以闲先把徐州的刘备给拿下来了,证明他还是有一定余力的。

第二、袁绍的临场指挥失误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直接造成袁军的崩溃的,很可能是张郃、高览临阵投降。虽然很多记载里面写的张郃等人是在袁军崩溃后投降的,但实际有很大一种可能,张郃是在袁军还在与曹军相持时就已经投降,直接造成袁军的崩溃。

第三、曹操军令、政令系统肯定比袁绍的要高效协调得多。袁绍的手下大多是地方豪族,袁绍的性格也比较宽缓,因此内部矛盾很多,又不能以法令进行整顿,这是他很致...

查看更多
2 为什么说他才是曹操在官渡之战胜利的关键?没有他曹操根本赢不了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胜利的关键
曹操

曹操在经过白马之战,延津之战斩杀袁绍大将颜良文丑两战中后,对袁绍军士气打击很大。但是袁绍军尚未伤及筋骨,曹操选择战略性后撤,袁绍也跟随向南,双方也有交手,曹军与袁绍交战不利,转而结寨据敌,双方在官渡一带开始对峙。双方相持三个月,曹操外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甚至给荀彧写信想要撤军返回许都再做打算,但就在曹操感觉困难的时候,一个决定战役走向的关键性人物来投奔曹操了。

这个人就是曹操的发小许攸,许攸字子远,年轻时与袁绍、曹操交好两个人交好,但许攸为人做事没有底线,用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对许攸的客观评价是“贪而不治”。就是说,许攸这个人太贪婪,贪图富贵、贪图官位、贪图钱财、贪图名声,缺乏大智慧,这种人不足为虑。这一中肯的评价,点中了许攸的“死穴”。

黄巾起义前后,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人连结豪杰谋划废掉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皇帝,并打算拉着曹操起来干,说实话汉灵帝并不算一个什么好皇帝,但要推翻一个皇帝如果没有一点实力能做到吗?这些打算废掉汉灵帝人,参与行动的这些人既不掌控国家军队,又不在朝廷担任高等级的职务,当汉灵帝发现王芬不对劲的时候,把他召入朝时候,王芬因为害怕选择自杀了,许攸也吓的逃跑了

投奔袁绍之后,当袁绍与曹操开战之后,许攸向袁绍献计,袁绍不听。在许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将他们逮捕之后,许攸知道后大怒,就选择投奔曹操反水袁绍。这个时候与袁绍交战正头疼的曹操,听说许攸来投,曹操也知道战事终于迎来了转机,曹操高兴的跣足相迎,也就是连鞋袜都顾不得穿赤脚去欢迎许攸,这种礼遇也成为爱才的一个典范,不过许攸对于曹操来迎还是很高兴。

许攸果然为曹操贡献了第一个献计,叫曹操派轻兵急袭袁军粮所在之地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自己带领一干将领和五千步骑伪装成袁军,人衔枚马缚口,携带柴火,从小路夜行,赶到乌巢,纵火围攻。夜里情况混杂,虽然淳于琼手里有万余人但是敌情不明,不敢贸然出击。袁绍得知乌巢有变,并且这个时候张郃等不少将领劝他应该全力救援乌巢,这个时候郭图建议攻击曹营而非张郃等人建议的援救粮仓,叫袁绍只是派了少量轻骑兵去救援乌巢。

说起郭图这个人曹操应该感谢这个才对,当初汉献帝四处流离时候,袁绍谋士沮授建议袁绍迎接皇帝,将邺县作为皇宫,挟制天子而号令诸侯,但郭图阻止说:“现在接来天子,动不动就要上书奏闻皇上,服从则权力太小,不服从则违抗皇命,这不是一种好办法。”导致距离洛阳最近的袁绍放弃皇帝,给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

白马之战时候,与颜良一起攻攻白马的也是这人,最终颜良遭曹操轻兵掩袭被关羽斩杀,当曹操率军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请,仅以轻骑救援,而命高览、张郃率重兵攻曹营,当高览、张郃的攻击被曹军留守的曹洪击退之后,郭图见其建议失败,担心袁绍怪罪自己,就诬告张郃、高览不尽力,才导致战事不顺。消息传...

查看更多
3 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曹操能胜利的关键你了解过吗?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胜利的关键

曹操这一生最得意的战役估计就是官渡之战了,作为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指挥的这场战争,已经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它的作用不容小视,曹操赢得此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可对于很多人来说,曹操为什么会赢得这场战争?当时他只有两万兵力,而袁绍兵力可是有着十万之多的,难道曹操的兵能一打五?非也,曹操的兵还没有这么厉害,那是什么呢?先看看,发生此战的原因。

东汉末年,受黄巾起义的影响,天下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中央朝廷已经没有实力掌控全局,腐败的东汉政权已经分崩离析。镇压黄巾起义的各州郡将领独揽大权,不把朝廷放在眼里。黄巾起义后,东汉末年相继出现各大势力,他们分别为: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等。这些割据势力连年征战,导致天下百姓民不聊生。特别是中原地区,有着“白骨露于野、千里于鸡鸣”的惨状。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奉命的旗号征战四方。渐渐的威名远扬,先后打败吕布,袁术,实力大增。199年,袁绍战胜公孙瓒,获得他原有领土和人口,实力成了最强的一个。北方最强的两个政治集团出现,但曹操还无法和袁绍比,袁绍北方的敌人公孙瓒已被灭,因此他没有后顾之忧,全力南下,而曹操四处征伐,兵力分散,南边刘表,张绣仍旧不肯降服,北边有袁绍,关中的将领在观望,坐等北方两大势力的开战,好做渔翁之利。六月,袁术病逝,十一月张绣投降,刘表坐观成败,局势开始来到曹操和袁绍两人之间。

此时的北方决定谁是霸主的时刻到来,曹操和袁绍谁赢了就能统一北方。很快,两人就兵戎相见官渡。袁绍派兵十万南下,欲消灭曹操,统一北方,而曹操此时的手中只有两万兵力,双方兵力相差悬殊。消息传到曹操内部,许多人都认为,敌人太强大,不可敌。可是曹操了解袁绍,认为他志大才疏,刚愎自用,利用好这点一定能战胜袁绍。果然,官渡之战正好印证了曹操对袁绍的了解,最终官渡之战曹操赢得了此战的胜利。面对此战的胜利,我们分析曹操为什么会赢得胜利。原因如下:

1:曹操本人的雄才大略。曹操是东汉末年重要的一个军阀割据势力,他凭着自己的本事,在军阀割据状态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的一员,曹的建立奠基者。官渡之战中,他就分析出袁绍的性格和弱点,总的来说,曹操前期指挥的战役还是很有艺术水平的,判断也准确,也经常采用谋士的计策。可惜在赤壁之战犯下了致命的过错,导致战败,只能退回北方。

2:将领的重要性。在前期中,曹操拥有许多将领,他们为曹操统一北方贡献了不可代替的作用。而我们熟悉的关羽,早期就跟随着曹操征伐天下,官渡之战中,关羽作为将军,为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据史料记载,公元200年,曹操派张辽、关羽为前锋,前往白马,欲解白马之围。而关羽迅速逼近袁军将领,颜良的军队,直接冲进万军之中,直取颜良的首级而退,至此袁军溃败。

3:计谋的运用之妙。或许曹操广纳...

查看更多
4 袭击乌巢并不是曹操在官渡之战胜利的关键,而是他叛降曹操才是关键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胜利的关键

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成为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经典战役。曹操胜利的原因,普遍认为是因为曹操采纳许攸袭击袁绍粮仓乌巢建议。

后方粮仓被烧——袁绍军崩溃,曹操因此取胜。这是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逻辑。于是很多人就觉得袁绍不派重兵守粮仓乌巢显得非常愚蠢。

官渡之战中的几个问题

一、 官渡之战目的是袁绍要攻破许昌,从曹操手里夺取汉献帝。在曹操奉迎汉献帝前,郭图劝袁绍奉迎汉献帝但袁绍拒绝(《献帝传》则说是沮授劝袁绍奉迎汉献帝但被郭图阻止)。袁绍击败韩馥、公孙瓒,一统河北,拥有翼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曹操控制汉献帝威胁到袁绍。袁绍劝曹操让汉献帝到袁绍的地盘——邺居住,但被曹操拒绝。于是田丰就劝袁绍攻打许以夺取汉献帝。

沮授和郭图曾经就已经一统河北的袁绍未来如何发展进行过一番论述。沮授主张缓图曹操——以休养生息为主、边境骚扰为辅,以逸待劳而胜。郭图则主张急攻曹操,认为袁绍对曹操无论在土地、人口、兵力、粮饷上都占有优势,没有理由不在曹操处于劣势时不攻打,这不符合兵法。

事实上,郭图比沮授更有道理:曹操弱小时不攻打,就是给曹操发展壮大的机会。袁绍采纳郭图攻打曹操的策略并没有错。

二、 刘备反叛曹操占据徐州,袁绍为何不趁机出击?田丰劝袁绍趁曹操攻打刘备时袭击许都,袁绍拒绝。这被很多人认为是袁绍愚蠢。加上郭嘉如此断定袁绍,更让人坚定袁绍蠢笨。这种看法只从灭曹操角度去看待,但更大的局势是:

刘备夺取曹操的徐州,当时曹操已经驻军官渡防备袁绍,袁绍若发兵,不大可能在曹操全力抗拒下夺取许昌;出征的曹操必然回军防守。

如此一来,既不能灭曹操,还平白无故扶持刘备,给自己增加一个对手。袁绍不出兵的本意就是让曹操和刘备相互消耗对方,自己隔岸观火。不管是曹操获胜,还是刘备获胜,都能消耗对方实力。

只是事情发展出乎三方意料:曹操没有想到刘备竟然没有备战,轻松收复徐州、降伏关羽;刘备没有想到在袁绍准备大举进攻情况下,曹操还从官渡分军来攻,在没有准备下只有丢弃小沛;袁绍没有想到刘备竟然败得这么快,没有能够消耗曹操。若袁绍采纳田丰趁曹操东征刘备而攻打许都计划,曹操必然回军在官渡抗拒袁绍,刘备就得到固守徐州的时间。

三、 白马之战颜良被杀皆因关羽。虽然曹操采纳荀攸之计分薄颜良兵力,但曹操军同样被分薄,依然是出于劣势地位。白马之战曹操之所以能够取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关羽善于兵法的应急发挥——找到主将所在并进行斩首斩首,导致颜良军溃。

颜良军虽然因为荀攸佯攻之计被分薄,但对曹操军依然占有优势,若非关羽斩首颜良,曹操军未必能取胜。

四、 虽然袁绍军在白马之战、延津之战中失利,但在官渡之战对峙中占尽优势。袁绍以人数优势分营,逼迫处于人数劣势的曹操也不得不分营对抗。《武帝纪》:

“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

曹操因为粮食缺少,就想要退军回许,但被程彧以楚汉之战时谁退谁败...

查看更多
5 曹操在官渡之战胜利的关键在哪?曹操的谋士真的立大功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胜利的关键

作为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首的官渡之战,胜利者其实最艰难。要知道赤壁之战曹操的水军远不如周瑜水军而且曹操大军遇上瘟疫,夷陵之战则是陆逊用五万人击败远道而来的刘备四万人,官渡之战则是曹操用两三万人对抗袁绍十万大军。

曹操的兵力虽然没有陈寿说的那样“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但远不如袁绍那是必然。不过,官渡之战关键时刻曹操只能派出五千机动兵力偷袭乌巢,也说明曹操兵力严重不足。此时袁绍大军压在官渡,曹操也只能与之“拼消耗”,甚至曹操都写信给荀彧表示要撤回许都,被荀彧劝阻。荀彧当然又是跟曹操“讲历史故事”,就象当初劝曹操建设兖州大本营时拿刘邦、刘秀举例子,这次则是拿刘邦、项羽举例了,当初荥阳、成皋之战比现在还要艰苦,但两人都不敢先撤退。曹操一听“历史故事”当然“秒懂”,也就坚持与袁绍拼消耗,毕竟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曹操顶不住,袁绍也不好受,十万大军的军粮也不是小数目。

官渡之战前期工作其实都是“拼消耗”,但堂堂正正打仗曹操实力不如袁绍。曹操那句“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一些人认为曹操自信能够十五日内击败袁绍,但何尝不是十五日内不能击败袁绍就必然被袁绍击破?此时许攸从袁绍阵营叛逃过来,先告诉曹操自己曾经献计派精兵奔袭许都,让曹操知道自己的价值。许攸然后告诉曹操,袁绍大军粮草囤积在乌巢,建议曹操奔袭焚毁。许多人都劝阻曹操甚至怀疑许攸是否是“卧底”,但曹操却敢于冒险,而且荀攸、贾诩也劝曹操奔袭乌巢。官渡之战似乎没有郭嘉什么事,“伟大的预言家”在具体战役中还是不如“专业玩家”贾诩、许攸甚至程昱等人。

曹操不仅听从许攸的建议偷袭乌巢,而且亲自带领五千步骑黄昏时离开大营直奔乌巢。要知道乌巢有淳于琼万余守军,还有袁绍随时可能的援军,乌巢还有可能是袁绍把曹操引诱出官渡大营“乌龟壳”的诱饵,曹操此时如果没有冒险精神如果不敢拼命,也就没有了这次官渡之战的神来之笔。曹操大军到了乌巢,竟然被淳于琼一脸的嫌弃,“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如果淳于琼龟缩在乌巢死守待援,曹操如何五千人攻破乌巢也是问题。此时袁绍的援兵都在路上了,部下建议分兵阻击,曹操狠下心来要求在袁绍援军到达背后再说,现在则是先消灭淳于琼。正是这种拼命精神,曹操五千兵马“小宇宙爆发”竟然在袁绍援军即将到来的压力下神奇攻破乌巢,此时全军将士都清楚只有拼命消灭淳于琼才有活路。我都怀疑如果袁绍没有派出援军,曹操的五千兵马还能不能逼出潜能击败乌巢淳于琼万余守军。

曹操能够赢得官渡之战,关键就是敢于冒险敢于拼命。这让我想起建安十三年(208年)冬天孙权取得赤壁之战胜利后,亲率大军偷袭合肥。当时合肥危在旦夕即将被攻破,曹操派部将张喜从汝南带着千余骑兵去解围(也有说三千步骑)。扬州别驾蒋济谎称张喜带着四万援军即将到达合肥,孙权竟然放弃攻城撤走了。如果孙权有曹操在官渡之战的“狠劲”,必然严令大军必须在援军到达前攻破合肥,根本不去关心张喜援军。这样一来...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