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历代王朝的亡国过程,南宋无疑是最为壮烈。公元1279年2月6日,广东崖山海战,南宋全军覆没,43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背上赵昺奋身跃入大海,以身殉国。南宋十万军民闻此噩耗后,恸哭声惊天地,动鬼神。十万军民忠比心肝,亦接连投海殉国,无一贪生,无一叛国。那一日,崖山海湾,浮尸十万。
国破家亡断垣处,浩气长存,永世难忘。然而,回顾那段历史,壮烈之余,不免有人惋惜。为何当时的南宋朝廷不学郑成功,放弃广东,去到临近的台湾岛呢?
台湾在南宋时期属于“荒野之地”,南宋政府逃亡到台湾无异于自寻死路。如今的台湾发展得确实很不错,但是在两宋时期,台湾还只是一个未开发的蛮荒之地。
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形成联系最早是出现在三国时期,不过当时的台湾岛渺无人烟,其土地也没有达到耕种要求,岛上的生存环境还是比较恶劣的。
到了北宋后期,一部分沿海的居民开始在澎湖列岛上耕种,台湾也从这时才有了农耕产业。再后来南宋政府开展海外贸易,台湾海峡作为通向杭州泉州等港口的“必经之路”,其贸易地位显著提升,南宋的极小的一部分军事力量也在这时驻扎于台湾岛。
虽然台湾岛在该时期稍微受到了一些重视,但是这座岛屿仍然不具备接纳流亡政府的条件。
到了公元1281年,南宋政府已经被元朝所灭,元朝中央将台湾称为“琉球”,并且他们还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此时的台湾正式作为一个行政地区被划分给泉州府衙管辖。后来元朝被明朝所灭,位于大陆的一部分流亡人口进入台湾成立部落,台湾岛也因人口的流入而散发出生命活力,不过此时在台湾岛上定居的人口并不多。大部分地区都处在蛮荒地带。
当时荷兰人殖民台湾,其实统治范围仅限于台南地区。后来郑成功收复台湾,将其当作大本营,大力发展,这时的台湾才算真正有了些人气,汉族文化也开始流传开来。
纵观台湾的整个发展史,它在南宋时期还只能算是“不毛之地”,南宋流亡政府人口众多,如果他们全部登陆台湾躲避战火,那么其前途也是非常“渺茫”的,很可能会被饿死。宋廷到达后,首先面临的是一片蛮荒,在台湾岛拓展地盘需要足够的实力和时间,无法长期获取足够的战略补给,几十万人吃饭穿衣问题得不到解决,朝廷自然会崩溃。
这与数百年后的明末郑成功的情形不一样,明朝的时候因为有闽南移民屯垦、海盗屯垦、荷兰殖民时期的开发等活动,台湾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移民社会和屯田基础。
此外,元朝有着远超南宋的海军力量,退守台湾也只能成为“瓮中之鳖”。
元朝虽然是靠着蒙古铁骑称霸天下,但其在征服过程中,不停的收编部队,其中就包括了南宋强大的水师。后来的崖山海战中,击败南宋朝廷的其实就是投降元朝的南宋水师。
当时南宋流亡政权,四处收集各类船只,最终只弄到包括渔船在内的大小近千艘船只。数量和质量远远达不到需求。元朝虽只有500艘船,但其船舰都是清一色战舰。雪上加霜的是,泉州阿拉伯裔商人蒲寿庚又将自己上千艘船只无偿献给元朝。
对比南宋这边,南宋的流亡政府虽然号称有十万人,但是这...
查看更多与“南宋灭亡后,南宋朝廷为什么不去到临近的台湾岛避祸?”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