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清平乐村居

发布时间:2020-07-07
1 清平乐村居课件范例
清平乐村居课件

清平乐村居课件 篇1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仿佛陶醉在融融的春光中。白昼渐渐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乐春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2、学情等分析:这是学生开学后要学习的第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也许这个时候学生还沉浸在冬的寒意中,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在上学期古诗诵读大赛中的成功,体验到品读古诗的快乐,把学生带入《村居》迷人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能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古诗的学习,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与难点领会诗句的内容,感悟诗句丰富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法与学法

1、教法:创设情景,进行层进式的引导与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感悟诗意诗情。

教学用具与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等。

学具:关于春天的资料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词语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词语妹妹,相信大家看,她们来了!(幻灯1:杨柳纸鸢)能叫出它们的名儿吗?

2、齐读两个词语。

3、响亮地喊一声。

过渡:不过,这两个小妹妹悄悄地告诉我说它们很担心,怕你们把它们写错了。(幻灯2:杨柳纸鸢)说说看,它们害怕哪些地方写错?

4、指名说说写加点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5、你们会写错吗?那就写写看。

(学生书写两个词语,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

6、同学们都写对了,词语妹妹一高兴,把她们的好朋友也带来了,(幻灯3:杨柳纸鸢黄莺儿童)来,热情地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黄莺”、“儿童”)

7、嘘!静静地想想:哪首古诗里有这四个词语娃娃?同学们记性可真好,就是《村居》。今天我们就细细品读这首诗,体会高鼎笔下的春天美景。

8、师生共同书写课题,读课题。

二、自学质疑。

1、请同学们默读诗句,在理解的字、词、句子旁边作批注,把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画出来,想办法解决。完成后用漂亮的姿势告诉老师。

2、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并相机解答学生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指导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再从课文中圈出相关的词语。

2、指名汇报,师生评议,完成课后习题。

过渡:小眼睛可真亮!可是孩子们,我们不仅能找、会说,还要仔细品味语言的精妙,把作者对春天那份浓浓的爱意用我们的读与说表现出来,才是真正的读书。请同学们自由品读诗句,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写在旁边。

四、了解诗意,感受情感。

1、...

查看更多
2 辛弃疾这两首著名的诗词解析,大家都误解了他的《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
辛弃疾的诗词

词有豪放、婉约之分,但词人没有。

而实际上,豪放词在所有词作之中都仅仅是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词还是以婉约为主。这一点即使在以豪放词著称的词人身上同样如此,比如苏轼一直被认为是豪放词人的代表之一,但他流传到今天的所有词作中,豪放风格的作品还不足总数的十分之一。

辛弃疾更是如此,他的豪放在于其背后蕴藉的情绪,而不是整首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如果对辛弃疾的词作有一定的了解,就能知道,相对比那些豪气冲天、典故繁盛的作品,历史上对于其具有婉约风格的作品有着更高的评价,因为这样的词作余味无穷。

以闺怨写君臣的典范之作,是辛弃疾的《摸鱼儿》

中国文人有两性,对于家国天下表现出来的是“雄性”,具有莫大的责任感;而对于君王一般表现出来的是“雌性”,将自己放置于弱势地位。

以女性化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种传统被称作“香草美人”,来源于先秦诗人屈原。

所以,在后世很多作品之中,无论是诗还是文,都有这样的倾向,更何况是本来就好以女性口吻创作的词呢。

辛弃疾的这首《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被很多学者称作是第一首以闺怨写君臣的典范,虽然不意味着在此之前就没有这样的写法,但从今天流传下来的词作中看,以这种角度来创作的作品,这首《摸鱼儿》是最为成功的,也历来被很多学者所推崇。

这首词如果单看字面,不联系时代背景和人物经历,那就是一首婉约词: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从词的上阙可以看出,主要就是对环境的描写,但将气氛烘托得极为到位,尤其是上阙最后一句的描写,就仿佛是一位被打入冷宫的妃子,在诉说着心中的哀怨。

下阙紧承而来,一连串的典故都有深意。

“长门事”是接上阙冷宫景象的,写的是孝武陈皇后因为妒忌而幽居冷宫的故事,凭借着司马相如一篇《长门赋》重新打动了皇帝的心。

辛弃疾在此点明,自己是遭受了冷落,至于原因,化用了屈原《离骚》的一句诗:“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但是,辛弃疾却说自己要比那个受到冷落的陈皇后还要凄惨,即使上呈了司马相如那样高才所做的文章,也不能让君王回心转意。

这也是一句双关语。

一方面,辛弃疾是将自己比作陈皇后,用了司马相如的典故,是在说自己的势单力孤,没有盟友。另一方面,辛弃疾还将自己比作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凭借着辞赋的出色待诏金马门,但辛弃疾同样有着出色的能力,却没有这样的机会。在下阙的后半段,辛弃疾也解释了自己不能得到赏识的原因,不在于君王的昏聩,而是小人当道,蒙蔽圣听。

这是文人发牢骚的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叫做“哀而不怨”。

他说“玉环”、“飞燕”早晚会化作尘土,杨玉环和赵飞燕都是善妒之人,小人善妒君子,这是常用的比喻。但是,辛弃疾却对...

查看更多
3 赏析辛弃疾词代表作《清平乐·村居》,惬意的田园生活是什么样的?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辛弃疾的诗词

可能从来也没有人想过,中国人的春节也可以这样过。从年少求学时候开始,大多数人都慢慢离开故乡,离开那个偏远的小村落,开始在城市里面生活。随后在外娶妻生子,生活逐渐安定下来。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当中偶尔也会回家,但肯定不会像今天这样能够住这么长时间。那么就趁着这一段能够在家的时间当中,在诗词中感受一下,惬意的田园生活是什么样的吧。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是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首经典的宋词作品。辛弃疾的词大多有着豪情,能够和苏轼的豪放词相提并论,并称为苏辛。不过在他由于抗金受到阻挠、被迫归隐农家的时候,也写出了很多精彩的反映田园生活的诗词,这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开篇就写田园之景,草屋的屋檐又低又小。但是小溪边却生长满了翠绿的小草。辛弃疾并没有否认田园农家生活相对条件比较差,但是他也并没有否认在农村有更好的环境。小溪水潺潺流动,青草茵茵。这都是乡村田园所特有的美丽景色。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边关打仗,回来也是在京城做官,听的大都是官话。在隐居之时,他听到是含有醉意的吴侬软语,觉得非常的温柔美好。

而操着这一口当地方言的人又是谁呢?满头白发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在惬意饮酒交谈,一切平静而美好。

为什么专门把他们给拉出来呢?就是因为借老年人生活的怡然自得,来反衬这里田园生活的美好。而在下片当中更是借三个小孩子的农活,告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参与的农家生活,在一起忙碌,不失为一种简简单单的幸福。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子长大了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农活,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子。而他最喜欢的是那个顽皮的小儿子,横卧在小溪的草丛里,用手剥着刚刚摘下来的莲蓬。

这首宋词向来被人称道,就是因为诗人在其中所写的都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但是却把他们融合在一个画面当中,却更显得清新优美。两个老人喝酒聊天儿,三个孩子都各自忙着农活。

非常简单,但显示出了农村生活的和平宁静,给人一种真正的诗情画意。

虽然今天的我们都距离故乡越来越远,虽然今天的故乡也在开始大规模的采用机械化的工作方式,但并不能抹掉记忆当中那些诗情画意的瞬间。即便是这些瞬间只能在诗词当中找回,却也依然带给我们内心的宁静之感。


查看更多
4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表达了什么?婉约派李清照的这首词有何不同
李清照的词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同时也是军事将领,可以说是上马可以杀敌平天下,下马能够写词泣山河,一杆枪、一支笔把一个男人的一生展现的热血沸腾而淋漓尽致。辛弃疾虽然出生比李清照要晚,但是并不代表其词作成就要差,清代文人王士祯就评价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济南二安”由此得名。

从王士祯的评价中不难看出,李清照主要是走婉约路线,她也是婉约派的创始人,而辛弃疾走的是豪放路线,这与他的将领身份,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爱国情怀是分不开的。

下面这两首诗他们都用了同一个词牌名,但内容与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看着外甥女一字一顿的情态,我不尽然有些想笑,而外甥女显然是在不理解词意的前提下生硬地背诵,且有些吃力。于是,我便起身走过去,向她阐明词意,并引导她要根据词意在眼前呈现出一幅五口之家在和平宁静的农村幸福美满生活的场景。

这首《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凌云壮志不得伸,不得不闲居上饶农村时期所作。早在他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抚使时,他便拟在上饶建园林式庄园,安置家人定居。在淳熙八年即1181年春,他在带湖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故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他本人亦以此自号“稼轩居士”。这首词也正是他闲居带湖期间所作。

最后一句“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历来最受读者喜爱。其表现力非常自然,将儿童的天真姿态展现出来。在辛弃疾心中,最美好的画面应当是如此。如果人人都能过上自给自足的安逸生活,那该是多好?只是辛弃疾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其理想抱负。

《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这首词说是李清照一生的颠沛生活写照,但更应该是她和赵明诚之间爱情的缩写,从相恋到分离,再到后来永诀的相思之苦。

年少时,每年下雪,常常兴致勃勃沉醉于插梅,那时候他还陪伴左右。现在虽然梅枝在手,却已提不起任何兴趣,无心赏玩,他早已化为抔土,回忆起从前的欢乐来,忍不住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开放了,但离家乡却已经天涯海角,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看着晚风吹动梅花,枝丫乱晃,或许此生再也看不到它的绚烂了吧。

词,很唯美,很浪漫,字里行间透着一个鲜活的她,仿佛看到她拿着一支梅花,对你微笑,冲你感叹,我们能够感受到她的欢喜,她的难过,她的伤痛,她的孤苦,哀愁她的哀愁,幽怨她的幽怨。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