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秦朝开始,从皇帝登基后,不管皇帝年纪多大,在他们登基的这一年就开始着手修皇陵的事情了,就连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比较节俭的皇帝,汉文帝也是如此。这个皇陵一直要修道皇帝死为止,只要皇帝不死,修皇陵的工程就不能结束。否则的话,就太不像话了,若是皇帝没死,你提前结束了工程,你是意思,好像事在盼望皇帝死一样。
南宋皇陵在绍兴。南宋被元军灭掉之后,绍兴的南宋诸陵又被一个叫做“杨辇真珈”的番僧所毁。据周密《癸辛杂识》续集的记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八月,杨辇真珈驱使“人匠丁夫,前来将宁宗、杨后、理宗、度宗四陵盗行发掘,割破棺椁,尽取宝货,不计其数。又断理宗头,沥取水银、含珠,用船载取宝货”;十一月十一日,又“将孟后、徽宗、郑后、高宗、吴后、孝宗、谢后、光宗等陵尽发掘,劫取宝货,毁弃骸骨。”其手段之罪恶,令人发指。而且,在元廷的放纵下,“江南掘坟(之风)大起,而天下无不发之墓矣”。元朝统治之野蛮,由此也可见一斑。
两宋末年都恰逢连年的对外征战,且都城都被攻破,封建社会敌对王室的陵墓区往往都是破坏的重灾区。以南宋皇陵为例,文献中记载,元兵占领临安之后,南宗诸攒宫就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皇陵地宫被武力破坏,墓中陪葬物被洗劫一空,诸帝后的遗骨被弃之荒野,宋理宗的头骨更是被制成了饮器。当时对黄陵的损毁程度可见一斑。明清皇陵虽然在近代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毕竟年代较晚,特别是清代皇陵,知名度高,且保存程度好。
元至正二十二年(1285),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率人盗掘宋六陵,破椁裂棺,窃取随葬珍宝,不计其数。幸被山阴义士唐珏等人事先获悉,潜入陵墓以他骨偷换陵中遗骸,作标记于石函,迁葬在绍兴兰渚山天章寺前,唯理宗颅骨巨大,不敢调换。
熟悉宋史的人都知道赵匡胤自选陵墓的一个传说:赵匡胤非常想迁都洛阳,但被他的弟弟赵光义和群臣阻拦,心中非常悲苦。当他从洛阳回开封经过巩义时,他祭奠埋在这里的父亲,更加悲从中来。于是,他登上阕台,面向西方,要来弯弓,对臣下说:“我生不能居西京,死当葬此地!”弯弓搭箭,响箭向西北飞驰而去,箭落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
与“除了宋朝,古代的皇帝陵墓很有名,南宋皇帝的陵墓在哪里?”相关的文章
永福陵是南宋景炎皇帝赵昰(宋端宗,也就是在崖山蹈海的南宋末代皇帝赵昺的嫡亲哥哥)的陵墓。帝昰在景炎二年(1277)农历十二月在井澳坠海吓成疾病,至景炎三年(1278)农历四月十五日在硇洲病逝,不足10周岁(1269—1278),封号为端宗。遗体于五月运往香山(今中山市)马南宝家。六月,宋末行朝移驻新会崖山,遗体于八月再运到崖山。九月初一下葬,称永福陵。但是,现在谁也找不着永福陵,它的确切位置一直是个谜。
野史说“葬于海滨乱山之中”。然而,宋末行朝驻崖山是时间最久的一站,帝昰四月中逝世后,直到九月初一才下葬,建造永福陵有较宽松的时间,不像后来建杨太后陵那样仓猝、“莫辨其地”,还以观文殿大学士曾渊子任山陵使,可见准备工作是认真、有序的,野史的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当时情况。
有怀疑在崖山奇石海面相对的一边,即崖门镇旧石屋村。因这里有大石崛起覆盖似屋形而称村名,属三家(嘉)村即三村区域内,村后来荒废。该村不远的山上有一块横放的巨石,后面又一块大石凿有颜鲁体行书“宝安黄石来”5个大字,“来”字剥落又似“台”字。有人认为当时这里人迹不到,大石看似坟穴形,石刻难度大,内容不可解,怀疑是陵墓的暗记,符合野史所说的“葬于海滨乱山之中”,直至建国后仍有人提这种观点。但这只是一种猜测而已,清康熙《新会县志》卷五早已将此记为“仙人字画”古迹。
该志记载:传说唐朝末年有奇人乘蟹出海,在这里写下这几个字后升空而去,蟹化为巨石,每当海风吹卷海浪,涌至山一样高,堪为奇观,清代建有“朝云亭”于旁边。道光《新会县志》认为:“宝安”为东莞古名,“黄石”合东莞南宋淳佑人黄石。可见5字意思是“宝安人黄石来过”,可排除是永福陵暗记的问题。
一些旧史说葬在“寿星塘”。“寿星塘”在什么地方?有的说在中山,但清代《广东新语》明确说“新会寿星塘”。据《崖山志》、《广东新语》等记载,相传旧时寿星塘有陵迹5处,显然是疑陵,是对真陵的一种保护措施。由于元朝统治者残酷杀戮,宋遗民、崖山民众当时为保护皇陵和保存个人性命,都不愿说出真迹的所在。因此,永福陵的具体位置后来渐无人知晓了。
据宋末流亡朝廷随驾大臣、目击者邓光荐所著《填海录》记载,永福陵在崖山,其可信性是无可置疑的。历史上所指的崖山是在海中的整个崖山岛,包括今天的古井、沙堆镇除了后来冲积成陆部分以外的全部地方,这里山势连绵,有牛牯岭山、大岭山等,因此,如寻找永福陵应从整个大崖山去找,而不应局限于崖山祠所在的小山,因为它仅是狭义崖山,有史籍称为“崖山之西山”。
查看更多与“南宋皇帝宋端宗陵墓永福陵成为千古谜团,他的陵墓位于哪里?”相关的文章
宋少帝陵,早期称宋少帝墓,是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少帝赵昺的陵墓,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村少帝路、赤湾公园附近,是广东省境内唯一的一座皇帝陵寝。宋少帝陵是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初,香港赵氏宗亲会和蛇口工业区旅游公司捐资四十多万港元,对皇陵进行修葺扩建,扩建保留着原貌。现在陵墓面积由原来的五六十平方米扩大到四千四百多平方米,墓东侧新立白石墓碑,碑背面刻“崖海潜龙,赤湾延帝”八个大字。 墓周青草绿树,西侧有花坛,坛旁建有四柱黄琉璃瓦顶休息亭。人们来到宋少陵,远眺零仃洋的万顷碧波,俯瞰赤湾新港全景,抚今思昔,颇能兴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感。
宋少帝陵远没有一般皇帝陵那么大气,整个陵园几乎一览无余。陵园北依小南山,南临伶仃洋。正中就是少帝墓,墓地中央竖立一块大石碑,墓碑的上方刻有祥龙两幅,中间刻有一太阳浮雕;墓碑正中镌刻“大宋祥庆少帝之陵”八个填金大字(据说,“祥庆”应为“祥兴”之误,但在粤语中,“庆”和“兴”读音相近);右左两行填金小字为:“本山坐于兼祭复卦四支”、“辛亥岁赵氏三派裔孙重修”,两旁有一金字对联:“黄裔于今延宋祀,赤湾长此巩皇陵”。
碑后为坟堆,有两重弧形围墙,前段中间顶面塑祥云拱月,涂染朱红,后段顶面塑双龙拱日,下有一只凤鸟装饰。
墓的东侧,立有一块泉州白石碑,正面是《宋帝昺陵墓碑记》,记叙了宋少帝的生平、陆秀夫负帝殉海的经过以及陵墓的修建情况,碑文为篆体阴文,风格古拙,是著名书法家商承祚所写。石碑背面则刻有著名书法家秦萼生题笔的八个大字:“崖海潜龙,赤湾延帝”,字体苍劲。
陵墓西侧,是一座高约四米的陆秀夫负帝殉海石雕像,民族英雄陆秀夫背负幼主,视死如归,凛然正气,令人肃然。或许,正是陆秀夫这种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感召,不时还有世人前来拜祭。在少帝陵前,在陆秀夫像前,摆满了丰盛祭品,萦绕着袅袅香烟……
深圳南山,入关内第一站,这里有大名鼎鼎的蛇囗,这里有因地而名的大小南山,有依山傍海的赤湾,还有深圳最早的历史古迹,晨六时出发,晚九时到家,一百六十公里,基本走在107国道上,累也,还行,随时有日行三百里的能力,延续观陵行动,主要去观宋少帝陵
宋少帝陵坐落在深圳市南山赤湾天后官西面约五百米处,北依小南山,南临伶仃洋,佳木葱笼,庄严肃穆。宋少帝陵是深圳惟一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深圳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宋祥庆少帝之陵”两旁刻有一副对联:“黄裔于今延宋祀,赤湾以此筑皇陵”。整齐的石阶墓道缘山而上,陵内青草翠柏,佳木葱茏,环境幽静。墓周青草绿树,西侧有花坛,坛旁建有四柱黄琉璃瓦顶休息亭。墓的东侧新立一块1米宽、2米多高的泉州白石墓碑,碑文为篆体阴文,风格古拙,为著名书法家商承祚所写。碑背面刻有“崖海潜龙,赤湾延帝”八个大字,字体苍劲,
为著名书法家秦萼生手笔。墓前祭坛、祭台系花岗条石铺砌,造型优美,刻工精细。两侧各立石望柱一对,上置石...
查看更多与“宋少帝是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少帝的陵墓在哪里?”相关的文章
宋高宗作为南宋的开国皇帝,总共在位三十余年,于五十四岁时让位于宋孝宗赵昚,那么最后宋高宗是怎么死的呢?又是什么时候死的?是被害死的还是因病去世的?宋高宗赵构在淳熙十四年的十月份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谥号为圣神武文宪孝皇帝,高宗是他的庙号。
根据历史记载,宋高宗赵构在死后,他的棺木并没有立马下葬,而是在两年后,也就是一直到淳熙十六年的三月份,宋高宗赵构的棺木才得以被下葬,下葬的地方是都城绍兴府会稽县的永思陵。到了宋光宗时期,于绍熙二年,宋高宗赵构被加封是好为受命中兴全功至德至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宋高宗是病死的。
宋高宗生前在五十四岁时就退位,由宋孝宗赵昚继位,而从宋高宗赵构在退位后依旧快活了二十几年来看,他的身体在退位时并没有什么问题。在宋高宗退位后,直至他死亡中间共有二十几年,而在这二十几年里,宋高宗赵构整日吃喝玩乐、游山玩水,宠幸宫女,在晚年时期还纳取了不少妙龄女子为妃。而也许就是因为在那二十几年里荒淫无度的生活,使得宋高宗的身体状态逐渐变差,最后因病去世。总的来说,关于宋高宗怎么死的这个问题,答案并不是有人刺杀,也并不是被迫自杀,而是因为宋高宗过度挥霍自己的健康,最后因病去世的。
宋高宗因病去世于淳熙十四年,那么宋高宗墓在哪里呢?经考证,宋高宗墓位于现今浙江省绍兴市的东南方十七公里的皋埠镇牌口村攒宫茶场内,宋高宗的陵墓被叫为永思陵。据历史记载,淳熙十四年的十月份,宋高宗在他的临安行宫中的德寿殿去世,死因是疾病,享年八十一岁。死后,宋高宗的谥号为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为高宗。在宋高宗赵构死后,他的棺木并没有被立马下葬,在而是到了淳熙十六年的三月份才被下葬,棺木下葬地址就是那时候的都城绍兴府会稽县的永思陵。然而宋高宗墓曾在元朝时期被一些盗贼给挖掘毁坏,其中的事情是这样的:元世祖时期,至元二十二年,南宋六陵附近的泰宁寺中的几名恶僧违背宋陵禁规,随意砍伐周边的树木,虽然受到了南宋守陵人的阻止,但是他们却反而恶人先告状,向官府状告守陵人想要强占他们寺院的地产,要求官府保护。没想到的是身为官员的杨琏真迦以调解纠纷为借口,借此封锁了陵区,守陵官虽然竭力抗争,但是在大势力面前并没有什么用,还被人毒打了一顿。之后,南宋皇陵被那些恶徒们挖掘,偷盗里面的随葬品,并肆意毁坏陵墓。
而就是因为那些恶徒们对陵墓的盗毁之举,宋高宗墓才在后来逐渐荒芜颓败,现今,宋高宗的陵墓永思陵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南宋皇帝宋高宗的陵墓在哪里?宋高宗死后棺木为何没有立马下葬”相关的文章
历朝皇陵中,宋陵可能是最“简陋”的。巩义宋陵完全不及汉唐明清皇陵之宏大壮丽。有人说,洛阳邙岭上随便哪个帝王的陵丘都比宋陵大。巩义宋陵多散落在荒野,成了庄稼地。尽管也立了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牌子,却看不出有什么保护措施。
一个最富庶、文明的王朝,其帝陵却落了个这么荒凉的局面。令人喟叹啊。历史上,巩义宋陵的命运更令人喟叹。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春,金兵围困宋都汴梁。在围城的过程中,这群虎狼之师干出了一件突破文明社会底线、甚至连战争伦理都违背了的恶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敌之围城也,京城外坟垄发掘略遍,出尸取椁为马槽,城内疫死者几半。”《三朝北盟会编》也有类似的记录:“京城之外坟垅悉遭掘出尸,取其棺为马槽。杀人如割麻,臭闻数百里。以故数大疫死者过半。”两则史料都是说,金兵将汴梁城外的宋人墓冢都挖开来,取出棺木作为马槽,抛尸于荒野,导致瘟疫爆发,汴梁城的军民病死了50%。宋军败于金兵,汴梁破城,北宋灭亡,也跟这场大疫病的流行有很大关系。
金人攻陷宋朝的国土后,立降金的刘豫为皇帝,建立傀儡政权“大齐”。这个刘豫,是个骄奢淫欲的人渣,为了搜刮到更多的民间膏脂,打起了掘坟盗墓的主意,特别设立一个盗墓机构——“淘沙官”。《宋史刘豫传》说他“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两京冢墓发掘殆尽”,连北宋诸帝的陵寝也被他盗挖、焚毁。江湖宵小的盗墓故事我们听得多了,“一国之君”(虽然是一名僭主,毕竟也打着“大齐皇帝”的名号)居然也干起掘坟淘金的行径,这是何等的荒唐?北宋诸帝陵寝遂被邪恶的刘豫集团破坏、发掘。南宋会稽诸陵,更是简陋,全无皇陵的气派。
而南宋陵在历史上的命运,比北宋陵更悲怆。南宋被元军灭掉之后,会稽的南宋诸陵又被一个叫做“杨辇真珈”的番僧所毁。据周密《癸辛杂识》续集的记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八月,杨辇真珈驱使“人匠丁夫,前来将宁宗、杨后、理宗、度宗四陵盗行发掘,割破棺椁,尽取宝货,不计其数。又断理宗头,沥取水银、含珠,用船载取宝货”;十一月十一日,又“将孟后、徽宗、郑后、高宗、吴后、孝宗、谢后、光宗等陵尽发掘,劫取宝货,毁弃骸骨。”其手段之罪恶,令人发指。而且,在元廷的放纵下,“江南掘坟(之风)大起,而天下无不发之墓矣”。元朝统治之野蛮,由此也可见一斑。我们评价一个社会的文明度,不仅要看活着的人是否自由、幸福,也要看逝去的人在地下是否安宁,是否被活着的人所尊重。
与“南宋皇帝的陵墓在哪里?南宋陵在历史上的命运为何如此悲惨”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