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农民起义领袖了,因为有件事只有他做到了。那就是推翻朝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无论是张角,还是黄巢,又或者后来的洪秀全,虽然动静都很大,但都没有推翻当时的朝廷,这一点只有李自成做到了。
1644年四月二十六日,大顺军在山海关被清军打败后,几乎兵败如山倒,很快就丢失了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和河南,一路退到了湖北。最后的关头,大顺军在北阳新和江西九江接连战败后,基本上主力瓦解。这时李自成带领部众就准备撤向湖南,结果途中被杀。关于李自成之死,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1645年五月初,李自成和二十八名随从路过湖北通县九宫山之时,遭到一帮农民围攻,手下全部战死,李自成在跟一个叫程九百的农民肉搏时,被程九百的一个姓金的外甥拿铲子杀死了。这个说法记录在明末清初一个叫费密的人所写的《荒书》中。
另一种说法是,李自成死于江西宜丰(新昌)。讲的是当时李自成准备从新昌去长沙,五月九日登高查看地形或者观看风景时,被当地一个叫陈泰来的人叫来一群民兵群殴,最后被铁棍(梃)杀死。当地给陈泰来立的祠堂中,还有“陈刚长先生杀逆贼李自成于此”的石柱。这种说法记录在张岱所写《石匮书后集》,记述了崇祯一朝和南明的史事。
还有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在湖南洪江市罗公山(今罗翁山)病死或者战死。大体情况是李自成率部撤退到这里时,被何腾蛟围攻,一说李自成战死,一说病死。
战死说记载在《黔阳县志》和《明史本末纪事》中,病死说记录于《惕斋见闻录》和《明季遗闻》。战死说都来源于官修史书,病死说都是民间文人笔记,具体也不可考。最后一种说法是,他兵败后去了湖南石门县夹山寺、清水江畔野寺又或者五台山做了和尚。这种说法也被金庸采纳,李自成在《碧血剑》和《鹿鼎记》中都有出场。
不过主流说法仍然认为他是死在九宫山农民程九百及其外甥说里。
这个结局很有意思,李自成是农民起义领袖,是打着为天下农民谋取幸福的旗帜的,最后居然死在了农民手里,这也暗示了李自成后来未必真正的得民心和后来大失民心。而直接杀死他的人则姓金,后来爱新觉罗氏退位后,很多皇族改姓金,看来李自成合当灭在清人之手。
与“闯王李自成之死主流说法是什么?他真的死在了农民手里吗”相关的文章
明朝末年,全国上下四处天灾,中原大地无处不在闹饥荒。北方还有清朝的入侵压力,起义军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刚灭了一波,又来一波,崇祯也是焦头烂额。李自成就在这个时候揭竿而起,跟着闯王高迎祥起义,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成为起义军的领袖。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受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
1643年,李自成攻克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建号永昌,并向北京城进发。据史料记载,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的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崇祯帝仓皇出逃无路可走,只能在皇宫里待着,最后在景山的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年仅33岁。
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随着起义军的失败,李自成也失去了踪影,曾经英勇威猛的闯王消失在了世人的眼中,他传奇的一生也随之落幕,没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知道他是死是活。
李自成兵败以后结局如何?自清初以至现在,只就死地和终年来说,已知的至少有14种说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说李自成死于兵败之后,第二类说李自成兵败之后削发为僧。
那一代闯王李自成兵败后究竟被谁所杀呢?
中国明史研究会副会长林金树和他的同事杨志清认为,李自成自率轻骑掠食,为村民所困,“不能脱,自缢而死”,或被乡民杀死,或入庙为赛会山民击死。也即是说,李自成被被地方武装力量杀死或者自缢而死,反正不是自缢而死。
《绥寇纪略》中记载,李自成逃走时,身边仅仅随行20人,当他们逃到通城九宫山的时候,他想去上山拜元帝庙,当地居民误认为李自成是劫匪,群起而攻,将李自成打死。清军统帅阿济格向朝廷的奏报说:“……自成窜走时,携随身步卒仅二十人,为村民所困,不得脱,遂自缢死。”不过后人认为,李自成绝无自杀之可能。
康熙年间费密撰写的《荒书》中说:“李自成率十八骑,由通山过九宫山岭”时,山民“闻有贼至,群登山击石,将十八骑打败。”李自成一人和山民程九伯赤手搏斗,程九伯不是对手,正在这时,程九伯外甥金某赶到,从背后以铲猛击李自成头部,即刻而亡。也就是是,李自成并非出家为僧或者归隐,而真的是死于非命。
查看更多与“一代闯王李自成之死真相,听听专家怎么说的”相关的文章
中国现在的李自成墓有四处:湖北通城县、通山县、湖南石门县夹山寺和甘肃榆中县四个“闯王之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闯王墓呢?这个李自成的死亡之谜有关。
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起义军迎战失利,退出北京西行,一路被清军阿济格攻打逃入西安。不久后放弃西安不守,从武关向南逃生。清军攻破潼关,李自成避战保兵,向湖北转移,五月份在江西被追上,穷途末路中,李自成带领数万人转战至湖北九宫山,再以后李自成莫名失踪,阿济格奏报称李自成在九宫山被乡民围杀。但是验尸时尸体腐烂无法辨认。这就有了300多年的谜团,李自成是否真的死于九宫山?是设疑待毙还是真的殉难于此?
李自成殉难九宫山之谜
在正史中记录李自成死于九宫山,但是李自成正史记载却有谜团,清《明史》记载:
秋九月,自成留李过守寨,自率二十骑略食山中,为村民所困、不能脱,遂缢死。或曰村民方筑堡,见贼少,争前击之,人马俱陷泥淖中,自成脑中鉏死。剥其衣,得龙衣金印,眇一目,村民乃大惊,谓为自成也。时我兵遣识自成者验其尸,朽莫辨。
明史中记载的疑点是死因有二。一是李自成被围后上吊而死。其根据是清军统帅阿济格向朝廷的奏报,奏报中说:“……自成窜走时,携随身步卒仅二十人,为村民所困,不得脱,遂自缢死。”但是后人认为,李自成久经沙场,果敢坚强,绝无自杀之可能。而且阿济格的说法,并非亲眼所见,故真实性甚低。
二是李自成被贼人杀害,《通山县志》中的记载为:“九伯聚众杀贼首于小源口”;《明史》也记载:见贼少,争前击之,人马俱陷泥淖中,自成脑中鉏死。李自成死于九宫山的死因直接就是两种,让人不得不生疑。
此外,死者是否为李自成也有疑点,《程氏宗谱》却是这样记载的:“剿闯贼李延于牛迹岭下”;没有说杀死了李自成,而只是说杀死了李延,李延为李自成之侄,并非为李自成的别名。《明史》记载:“验其尸,朽莫辨。”清军验尸时尸体已经腐烂无法辨认。于是死的人到底是不是李自成,成了一个疑点。
出家禅隐说
李自成殉难九龙山的史料中存在疑点,才有了出家为僧的说法。二百多年前,乾隆年间湖南澧州知州何磷认为所谓李自成窜死九宫山之说,实际上是李自成“设疑代毙”来作为脱身之计。他还通过实地考察,咨询故老,确信灵泉寺祖师“奉天玉”大和尚就是当年的李自成。民国初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在夹山海访得李自成《梅花百韵》诗五首,并以此证实李自成归隐灵泉寺的这一事实。
在1981年,湖南石门夹山寺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发现墓主人奉天玉和尚违背僧规,按俗礼下葬,而葬俗又与本地葬俗不同,通过古墓出土印有帝王专用的麒麟和凤凰瓷罐、陕北特有的陪葬品福禄砖、“奉天玉诏”的铜牌等种种物证认为奉天玉和尚很可能便是李自成。 但是李自成的陕西口音、独眼这些特征很容易暴露而被清军发现,因此李自成出家之说也有疑点。
青城老家归隐说
2007年有报道称,在甘肃榆中县青城镇苇茨湾村李文生家发现了一本抄修于康熙三年(1664年)的《李氏家...
查看更多与““闯王”李自成怎么死的?李自成有四个墓藏着他的死亡之谜”相关的文章
在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失败是很正常的,就算是通过采用成熟的西方宗教而强大的太平天国起义,仍然失败了,不过,即使李自成没有被清朝击败,我都怀疑他是否能够在中国北方站住脚跟并形成有效控制。
简而言之,李自成的失败,是因为他的冲动和情绪化,这使他的眼光无法长远,而且他的智囊团,也是一样的短视,无法给他足够的情报和建议,造成这两者变成这样的原因,有个共同的因素:国家的科举考试制度。
对于执政者或政客来说,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盟友,了解他们是基本常识,但李自成似乎对此不是很明白,他作为社会底层人士,他受腐败的明朝政府、大地主的压迫而遭受了很多痛苦,所以他非常憎恨他们。
古代科举考试因此,当他占领北京时,他不仅拒绝使用这些老官僚,还逮捕了他们,没收了他们的财产,甚至杀死了他们。其实,这些家伙可以帮助李自成建立新秩序、新政府,但李自成把他们变成了敌人。李自成智囊们的思想觉悟也不比他高多少,他们本应该知道这些并阻止他,但是他们做了同样的事情,并且做法可能更过分,因为他们可以从没收的财产中受益。
李自成的失败可以追溯到明朝的建设者朱元璋,他是一位农民,他成为皇帝后,改革了国家科举制度以控制社会精英,人们花了很多时间在无用的书籍上(可以说是一种应试教育),只是为了试图通过科举成为皇帝的忠实仆人,与此同时,他们也可以为了利益低下头干任何的事,无论王朝多么腐败,他们都无意参加叛乱。
遭到朱元璋打造的这种社会环境,给李自成的影响很大,是使他失败的关键因素,因为他是这种社会体系的一部分,他无法获得足够的政治知识,这使他目光短浅。因此,作为他的智囊团,那些所谓知识分子精英,对他可能也不感兴趣,因为他的智囊团也是该社会体系的一些“失败者”,将熊+兵熊,那李自成的垮台只是时间问题了。
如果李自成想成功,那很简单,他只要与明朝的老官僚合作,承诺保护他们的财产和生命,处决一些非常糟糕的人,那么这些老官僚可以帮助他完成剩下的工作,就像他们为后来的清政府服务一样,前提是他需要对阶级斗争有所了解
查看更多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与明朝的科举有关?”相关的文章
李自成在攻陷北京城以后,崇祯在煤山自缢身亡,存在了277年的大明王朝,从此灭亡。但是进城后的李自成,却放任他的部下,大肆掠夺和敲诈京城官民。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还霸占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这使得本来已经归顺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立刻反叛。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自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他亲自率领大军赶往山海关镇压吴三桂的叛乱,而此时山海关外的清军主力,也已经日夜兼程地向山海关扑来,小小的山海关一时之间,汇集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之间的一场大杖已经在所难免,八旗一出现,李自成的农民军就垮了?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真实的山海关之战。
山海关以关城为中心,四面有四座辅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加上长城、关隘、敌楼、台堡等等。
多尔衮来到欢喜岭后,让英郡王阿济格率领一万铁骑为左翼,入西水关;让豫郡王多铎率领万铁骑为右翼,入东水关;自将3万铁骑为主力,从正面进攻,其余的为预备队。多尔衮的军队来到欢喜岭后,并没有投入战斗,而是静观其变。
李自成除南翼城面向大海无法布阵外,在东罗城、西罗城、北翼城,分别攻城;李自成为了防止吴三桂退往辽东,让唐通率领人马镇守关城西北30多里的一片石。从李自成的部署来看,是想把吴三桂围而歼之。
李自成率军先攻打西罗城,后来又集中兵力攻打北翼城。吴三桂想突围,屡次遭堵,未能成功。这个时候北翼城、西罗城危急。吴三桂便向清军求救,《明季北略》记载:“三桂遣使者相望于道,凡往返八次,而全军始至”。
然而多尔衮不相信吴三桂,吴三桂只好带领5名缙绅和200名亲兵,在炮火的掩护下,突围出城,到威远台,去见多尔衮。经过两个人的交谈,《甲申传信录》记载:“吴三桂与多尔衮共歃血,三桂即髡其首,以从。”多尔衮与吴三桂在欢喜岭威远台,歃血盟誓,吴三桂剃发称臣,双方决定合攻李自成军。
李自成知道山海关易守难攻,想诱吴三桂军出关城野战。令沿石河列阵,自北山横亘至海,成“一”字形阵,包围吴三桂军。多尔衮不肯先同李自成军轻战,而是命吴三桂为前锋,目的观察吴三桂投降的真假,在一个观察李自成军队的强弱,第三看吴三桂和李自成的军队交战,自己坐收渔人之利。
吴三桂出动全部精锐与李自成交战,双方死伤惨重,已经筋疲力尽。多尔衮让阿济格、多铎率领正白旗、镶白旗为先锋,突击李自成的阵尾,李自成陷入清军和吴三桂的首尾夹击当中。八旗军直冲李自成军队的主力,“白旗所至,风卷潮涌,皆披靡莫能当。”
多尔衮与吴三桂的联军,把李自成的军队压向海边,《沈馆录》记载:“一食之顷,战场空虚,积尸相枕,弥满大野,骑贼之奔北者,追逐二十里,至城东海口,尽为斩杀之,投水溺死者,亦不知其几矣。”当时,多尔衮晋升吴三桂为平西王,让吴三桂追击李自成军队。李自成放弃北京,向西逃走了。
山海关大战,既是李自成、多尔衮、吴三桂三方面军事与政治实力的较量,也是李自成、多尔衮、吴三桂三人智慧与谋略的较量。山海关大战是三方...
查看更多与“山海关之战,为什么说它是军政和智谋的双重较量?”相关的文章
崇祯十二年(1639年),在明军的全力围剿下,李自成的处境日益艰难。
看着自己的部下一天比一天少,听着越来越近的明军喊杀声,这位曾经信誓旦旦说要推翻明王朝统治的农民军领袖,此时也不免有些绝望了。
李自成号称“闯王”,一直都是农民军的一大主心骨。现如今,连他都丧失了抗争的信心,他的部下自然就不用说了。前天有十人向明军投降,昨天有上百人向明军投降,到了今天,投降的人已然达到了上千人。刘宗敏是李自成的陕西老乡,也是他麾下的一员大将。李自成觉察到刘宗敏也有了投降之心后,内心不由地生出了自尽的想法。决定要离开这个世界后,李自成在哀伤的同时,也平添了一股豪气。
他拉着刘宗敏进入了附近的一个祠堂中,然后,淡淡地说道:“我征战多年,虽然有胜有败,但好歹拉起了一支像样的队伍。很多人都说我能够当皇帝,那么现在就在这里占一下卜吧。如果占卜的结果并不好的话,你就把我的头砍下来,然后拿着我的头去投降。”刘宗敏惊讶地看着李自成,随后低下头去,仿佛明白了什么。过了一会,刘宗敏轻轻地点了点头。
李自成神情严肃地占了一次卜,所得到的结果是大吉之卦。还没等刘宗敏有所动作,他就又接着占了两次卜。而这两次的结果,也都是大吉。刘宗敏看了之后一声不吭地走出了祠堂,过了好久才回来。回来之后,他咬着牙对李自成说道:“我刚才已经把我的两个妻子全都杀了,以免她们拖累我们行军。从此之后,我就跟你拼到底了。”刘宗敏的行为在军中流传开来后,效法的人有很多。
李自成含着眼泪将死去的人一一埋葬,然后,又一把火将比较重的行李和粮草全部焚毁,命令将士仅携带几天的口粮。这样一来,这支残余的军队就可以将行军速度提到最快了。最后,他冲在最前面,带领部下杀出了明军的包围,进入了河南境内,想要在河南东山再起。
当时,河南正面临着百年一遇的大旱灾。
由于,明王朝救灾不力,流离失所的灾民越来越多。李自成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现象,于是,大力向饥民宣扬起自己不收粮的主张来。饥民们本就命悬一线,看到李自成的军队后纷纷争先恐后地前去投靠。就这样,身处困境中的李自成绝处逢生,重新拉起了一支新的队伍。
靠着这支队伍,他一点点地恢复元气,拥有了能够与明王朝分庭抗礼的实力。攻下城池,获得钱粮后,李自成在招兵买马的同时,也不断地招揽人才。崇祯十四年(1641年),在谋士牛金星的举荐下,宋献策来到了李自成的身边。
刚刚见到宋献策的时候,他见宋献策其貌不扬,于是,便没有怎么放在心上。得知宋献策只是一个云游四方的算命先生后,他更是不屑一顾,只是碍于牛金星的面子,不好多说什么罢了。但是,等到胸怀韬略的宋献策将对当今局势的看法一一说出后,李自成顿时便有了醍醐灌顶之感。
他激动地握住宋献策的手,然后当众宣布,宋献策以后就是自己的军师了。宋献策不仅能说会道,还精通图谶之术。他见李自成有问鼎中原的志向,顺势说出了“十八子,主神器”的预言。根据宋献策的解释,这个“十八子”,正是李自成“李”字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