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金石考据学的兴起,结束了“帖学”近千年的统治地位,给靡弱的书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书法史揭开了新的篇章,进入了以篆隶为主流书体的时代。三百年的清代隶书创作,名家辈出,人才济济,是汉之后的又一高峰,其中以金农、郑簠、邓石如、伊秉绶为代表。
清代“隶书四大家”之—金农
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金农从小研习书文,文学造诣很高。浓厚的学养使他居于“扬州八怪”之首。
但是金农天性散淡,他的书法作品较扬州八怪中的其他人来说,传世作品数量是非常少的。他生活在康、雍、乾三朝,因此他给自己封了个“三朝老民”的闲号。金农初不以工书为念,然书法造诣却在“扬州八怪”中成为最有成就的一位,特别是他的行书和隶书均有着高妙而独到的审美价值。
他的隶书早年是“墨守汉人绳墨”的,风格规整,笔划沉厚朴实,其笔划未送到而收锋,结构严密,多内敛之势,而少外拓之姿,具有朴素简洁风格,金农的书法艺术以古朴浑厚见长。他首创的“漆书”,是一种特殊的用笔用墨方法。“金农墨”浓厚似漆,写出的字凸出于纸面。所用的毛笔,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浓墨,行笔只折不转,象刷子刷漆一样。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起来粗俗简单,无章法可言,其实是大处着眼,有磅礴的气韵。
清代“隶书四大家”之—郑簠 [fǔ]
郑簠(1622~1693)清代书法家。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原籍福建莆田,明洪武间祖父一辈迁至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名医郑之彦次子,深得家传医学,以行医为业,终学不仕,工书,雅好文艺,善收藏碑刻,尤喜汉碑。
郑簠少时便立志习隶,学汉碑达三十余年,为访河北,山东汉碑,倾尽家资,家藏碑刻拓片有四大橱。
郑簠擅隶书,亦精行草书,兼工篆刻。初师宋珏,后改学汉碑,主要有《史晨碑》和《曹全碑》,尤得力于后者。所书字大小相近,粗细、疏密却富有变化,多姿又规整,既保持了《曹全碑》的特点,又具有飘逸奇宕的新意,世人谓之“草隶”。
他在规范的隶书笔法中,加入富于个性的轻重用笔,或用枯笔,结字也不呆板。与时间稍早的王时敏相比,郑簠的隶书稍接近汉人和富有古意。这些都为隶书开创了新的出路,成为乾嘉以后碑派书法追求的境界,影响甚大。后人把他与写“六分半书”的郑板桥合称“二郑”。包世臣《国朝书品》将其与金农的隶书同列为“逸品上”,后人称之为清代隶书第一人。
清代“隶书四大家”之—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县白麟畈(今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
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有《完白...
查看更多与“清朝“隶书四大家”各有特色,为书法史揭开了新的篇章”相关的文章
隶书创新的方法很多,特别是在当代,由于多元化文化的发展,书法家们越来越注重个性的张扬,再加上出土文物的丰富,可以借鉴和取法的资料日益增加,人们不再满足于只从正统汉碑中吸取隶书的精华,而是更多地着眼于早期隶书(像简牍、帛书、摩崖、石刻等),例如《西汉武威仪礼汉简》、《开通褒斜道刻石》、《莱子侯刻石》、《马王堆汉墓帛书》等,包括西晋时期的《好大王碑》和前秦时期的《广武将军碑》等,从中寻求隶书创新的方法。
具体来说,当代隶书创作的异变现象主要有篆隶结合、造型奇特、融入行草、金石趣味、碑简杂糅等五个方面,以下结合书家及作品进行分析。
1篆 隶 结 合
我们知道,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所以经常有讲“篆隶分不家”,“篆中有隶,隶中有篆”。当代书家时常以篆书的笔法和隶书的结构来进行创作探索,取得了通常状态下所得不到的艺术效果,增加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篆隶结合是指将隶书和篆书结合在一起写,在用笔上表现为线条的圆浑,多使用中锋。
2造 型 奇 特
隶书的造型具有突出的特点,或纵长取势,或宽扁见长,皆具风神。传统的隶书造型多取横扁之势,而当代隶书作品的造型则多纵长取势,这是当代隶书创作特别注重的一种变异方法,反其意而用之,却取得了一种特殊的造型效果。
3融 入 行 草
每一种字体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实用书写的基础之上的,隶书也不例外,当人们在实用书写时为了追求便捷,便会加入一些行草书的笔意。隶书以汉隶为本,另潜心研究汉代帛书、简牍,并将其和行草书融入到传统的汉隶之中,便开辟了隶书的新的写法——草隶,也充分体现了书家的性灵之美。
4金 石 趣 味
当代书法家在篆书和隶书的创作中追求金石趣味,是清代以来书法家所进行的探索的继续,在隶书作品中融入一些金石气息,可以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使得原本就古朴厚重的隶书更添苍茫、浑厚的感觉,作品看起来也更加有质感。
5碑 帖 杂 糅
在隶书作品中融入简牍笔意和情趣,是当代隶书发展变化的又一特点。简牍帛书是隶书发展和创作的一个宝贵的取法之源,并且也是隶书发展最为快速的载体。许多书家都潜心研究简牍帛书,从中寻求隶书创新的道路。
查看更多与“关于隶书创作的异变,隶书这样写才能体现个性”相关的文章
隶书源始于公元前三世纪,成熟于刻石鼎盛的公元前后,是由前文字篆书演化而来的一种文字(字体)。没有哪一种字体与隶书一样在概念和文本上显示出极大的混乱和庞杂,当然也没有一种字体如隶书一样被世人喋喋不休:古隶、今隶、秦隶、分隶、佐书、佐隶、史书、八分、汉隶、楷隶、散隶、草隶、魏隶、隶书等等。
对此,论者无意于吹毛求疵地纠缠于概念的界定,必须申述的是,隶书是文字史上从难到易,从繁到简,甚而进化论式地转化为实用性极强的一种实用文字。书史把这一转化过程概括为“隶变”。隶书在形成之始,作为篆书的辅助字体,同篆书的实用功能一样,本能地接转了“佐书”奴性(非艺术而实用)。质言之,隶书是手艺人在宗法制度下被人役使,非自觉地在文字实用范畴之内创造的一种醒目、规范且板滞的字体,它并不能因“汉字情结”及与其后转渡书法的关联而进入书法艺术之域。
统观隶书,因实用性之限制,其点画皆实,这许和刻碑因素大有关系。近现代出土的秦汉简不但为我们提供了从篆书至汉碑这一时段上的补白之作,也使我们看到了最早的墨迹。简牍书在竹木简光滑的表面仍以质实的笔画排列汉字,这多少给我们传导了这么一种信息,即隶书同简牍书一样,是手艺人在实用目的的驱使下,用老实淳朴且近乎愚昧的非理性思维,以工艺制造式的次序抄录的汉字文本。
《易》太极图像的虚实互动模型,是包涵天地潜在存在以及时空互应互转互融的一种有待于“破块启蒙”的洪荒之气,它具有美的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艺术图像所包涵的虚实对立统一,是作品之所以成为艺术的生命行为。隶书点画皆实而缺乏大虚,正是手艺人创造智性孱弱而使隶书进入不了书法艺术的最致命弱点,它只能在极其有限的字型结构上小打小闹,在限定度之内调节。这个弱点,只有当书法进入人文自觉之后,才能以创造主体的审美之维,把抽象于自然的运动符号,凝定成艺术图像,形成生命的张力。
隶书点画之实其表现形态是描。在中国书史印象式感悟批评的语境中,出现了“败笔”二字。征之书史,“败笔”是评价具有一定层次书家作品的专用词汇,很难想象,对于一个没有入门的书写者之作,如何轻佻的评判“败笔”!而且,“败笔”是具备一定水准的整幅作品(和文学用语不同)中字与字相对而言的。
在上古甲、金、篆、隶、鸟虫书等字系中,很难用“败笔”词旨给以评判,因为这些字系本体已在实用之途上锤炼得完美至极,无艺术性而与工艺品有同质关系的构成作品是不能用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去作审美价值判断的。也就是,隶书对点、线、面的修正和重塑,已达到了实用美的最高点。惟其如此,有关隶书能否作为艺术介质的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下面笔点将逐点加以剖析。
点隶书之点均须藏锋逆入。出锋方向根据各字的结构规律化排列。如点下有横,则点之出锋倾右;凡“小”字例中,左点向左上,右点倾右上;“水”字例中,中间一点之布局必外拓于上下两点,其自上而下三点之出锋愈下愈斜。在隶书“点”的图式上,最大可能地追求规整与精到,点口...
查看更多与“作为最混乱和庞杂的字体,看看“隶书”的前世今生”相关的文章
一、隶书概念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二、隶书的由来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过去一般相信隶书之由来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但近来指出“隶”字亦有“附属”的含意,可能意旨其为篆字之衍生。
三、秦隶轶事
秦隶,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
四、汉隶象征着隶书的成熟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汉隶,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到东汉时期,隶书产生了众多风格,并留下大量石刻。《张迁碑》、《曹全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之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写长横时,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笔势飞动,姿态优美。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变曲为直。调正笔画断连。省减笔画结构等等。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制约。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藏露等各种变化。还有字距宽。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
汉隶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铀镜中精美绝伦。而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直至清朝。汉隶才得以复苏。有余农、邓石如、何绍基等,别有建树。
五、隶书的第二次高峰
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行书、楷书迅速形成和发...
查看更多与“如何欣赏隶书?看看隶书的由来和成熟”相关的文章
1、“方劲古拙,如龟如鳖”。
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使汉字从原来的单一的笔画发展成为多变的笔画,把篆书圆转笔画变为了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比较古老的字体,它的笔画要写得古朴、苍老,给人一种沧桑残缺美,方劲古拙道出了隶书的概貌。篆书和楷书多取纵势,形状成竖长方形,使笔画纵向延伸;而隶书字形较扁,笔画向横的方向发展,用扁形动物龟、鳖比喻隶书字身的形状最恰当无疑。
2、“蚕头雁尾,笔必三折”。
指的是隶书特有的横画波横,写波横时先用逆锋向左行笔,再往左下按笔,然后慢慢提起向右运行,这就是平出;最后写挑脚时,笔峰向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状好似大雁之尾,一般为露锋收笔。
在波横需要变化时,雁尾也可轻挑出,使笔尖拖长,产生秀气美,如清代郑簠的隶书的波横。写挑脚应采用提引的方法,这样笔势舒展自然;不能“扭甩”出去,否则摇摆、轻浮。笔必三折概述了隶书的笔画要注意落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亦称“三折法” ,藏锋逆入,有的用“回锋” ,有的用“停驻”。
3、“雁不双飞,蚕无二设”。
如一个字有两笔或两笔以上的横画,只能把其中的一横写成波横,其余写成平横,这就叫“雁不双飞”。蚕无二色是指起笔的蚕头写法不能相同,要有轻重、肥瘦变化。在练习隶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上下两横不能都写成波横,形成“双飞”,应将其中一横写成平横。
②多笔横画不能都写成波横,呈“一路飘飞”,波横只能保留一笔,其余写成平横。
③上下出现两个捺笔,称为“二捺”,应将其中一笔改变笔形,保留一个捺笔。
④波横与撇捺共用,也属于“双飞”,应将波横写成平横,保留撇捺。
⑤包围结构的笔画不应有挑势,不要随意挑出。
“点画俯仰,左挑右磔”。隶书的笔画以方折伸开,中宫收紧,撇、捺、弯勾放纵,体型方扁为结体的基本特点。隶书字型的方扁取横势,很多笔画对称的展开,撇捺的组合犹如“雁展双翅”,俯仰势增强。
4、“重浊轻清,斩钉截铁”。
隶书派生出了8个基本笔画和更多的变化笔画,他们的笔画变化多端,粗细不一,重的笔画要写得饱满,轻的笔画要写得秀气。隶书用笔时,有较好的力量和自然的节奏,从微小的动作中流露出笔意,但须写出方劲有力的效果。
查看更多与“你真的读懂隶书了吗?隶书的笔画有哪些变化特点”相关的文章
汉隶,从经典的《张迁碑》说起。其用笔以方为主,是汉隶中方笔的典型代表。其笔画厚重质朴,骨力劲健,再加上篆籀笔意的运用,使其古拙中有一股雄秀之气。其结体常于平稳中见奇崛,静中寓动,错综而富于变化。初看此碑似有笨拙之感然细细咀嚼,则会领略出其体态变化多端、疏密得体、错落有致、方圆兼备的在巧拙之妙。
风格面貌有何特点?
风貌极为强烈,格调方朴古拙,峻实稳重,堪称神品。
《张迁碑》虽然不以秀逸取胜,而率真质朴之气更具风采。落笔稳健,似昆刀切玉;运笔劲折,斩钉截铁。与东汉其它碑刻相比另具一番气象。在隶书的形成过程中,笔法由圆变方,此碑是汉隶方笔系统的代表作,起笔方折宽厚,转角方圆兼备。行笔阔笔直书,笔势直拓奔放,力量感表现极为强烈,使得线条极具抒情性。其线条质感老辣坚实,蕴藏丰富,一点一划都是情感表现的载体。此碑在线条的构成上强调积点成线,使每个点步步为营,都注入了一定的力量。
线条组合如何变化?
粗细相间,变化微妙。
线条的粗细对比非常地醒目强烈;且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粗线条显得粗犷有力,厚实奔放;细线条显得含蓄深沉,内敛雄浑。在整体上一般以较长的粗线条为主,较短的细线条为辅;然两者相辅相成,极为自然。
直曲结合,方劲沉着。
不过,在平直的线条为主的情况下,也结合一些圆转的笔调。如作品中的“一波三折”以及转折处的一笔带过就很明显。但两者相互并存,变化也就显得非常细微。
结构布局如何安排?
扁平匀称,端庄大方。
此碑在体态上多取横势,字形以扁平为主,同时以长、方为辅,风貌古朴。在横向上比较开张,纵向上则较为收敛,而长和方的体态则是根据笔划的繁简而产生的,在整体布局上,起着协调变化的作用。
错综揖让,生动丰富。
每个字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形成的关系非常谐和,讲究相互交错穿插,使每个部分都成为具有生命力的个体,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变化极为丰富 。
查看更多与“汉隶如何错综而富于变化?教你这样布局端庄大方”相关的文章
当下“隶书”到底俗不俗?如果说当代书坛确实存在“俗隶”,那这些“俗隶”俗在何处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几点:
1.俗在取法。有古人优秀的隶书资料不学,偏学时人,谁是评委就学谁,谁入展得奖就学谁,近亲繁殖,长相相近,格调不高。
2.俗在设计。隶书是篆书在实用中简化而来的,同时在艺术家们笔下,不断完善,化圆为方,笔断意连,浑雄古朴,浪漫优美,拉响了中国书法走向艺术王国的号角。古人的隶书书写,都是浑然天成的,由篆而隶的结体简约大方,极具自然性的书写线条,劲道又高古,生动又典雅。而今之隶,在西风东渐的影响下,空间设计融入隶书之中,巧则巧矣,但古雅趣味尽失。有如王羲之喝咖啡,终归不伦不类。
3.俗在理念。秦汉是隶书的时代,一代人的审美决定一代人的艺术。秦汉雄浑博大、大朴不雕的审美,是形成隶书 颠峰的土壤。无论结字还是用笔,古人无不是庄重而生动地展现出来今人写隶,写碑者多,深研简牍者少;效今人法者多,探古人法者少。不一个猛子扎进秦汉人的隶书堆里,在认识上彻底取法乎上,那手下的隶书,不俗也难。
汉代隶书的辉煌时期
书法之美,蕴含人生哲理。
汉字是人类文明唯一的,传承超过五千年的。它不同于拼音文字,不同于听觉思维,它是一种视觉思维。正如台湾美学家蒋勋老师所说“书法不是技巧,书法是审美”。
端秀之美的隶书,可以说是中国书法艺术之母。
隶书紧随着篆书而来,上承篆书笔画圆转端庄的特点,下启楷书的静穆端正之风。也就是说隶书其实兼具了这篆书和楷书的两种书体特点,虽然它产生在楷书之前,但是楷书中某些气质特点早已经在隶书中埋下了伏笔。
西汉末《莱子侯刻石》,国家一级文物,被郭沫若先生称为“从篆到隶过渡的里程碑“。
西汉时期,隶书则是由初创而进入发展阶段,因此西汉初期的隶书,尚称其为古隶。到了西汉中叶,古隶字体逐步演变为汉隶,也有人称其为“八分”书。这次的演变进化,是隶书字体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飞跃,在书法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因此,西汉隶书在中国书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处于从古文字转变并演化为今文字时期。东汉隶书又在西汉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八分书”,即汉隶,并由隶而演变出章草、楷书、行书、今草、大草等绚丽夺目的各种字体,从而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艺术形式——书法。 从理论上讲,汉隶为中国书法艺术之母也不为过。
浪漫气质就是隶书的风格特点。这些风格具体体现在隶书的笔画、结构等造型处理上。
汉代的形而上美学,天圆地方。
1.汉代隶书的水平与波磔
隶书在一般谈论书法的书籍中常用的名称有“秦隶”“汉隶”“八分”......隶书造型上出现两个倾向一、结构上倾向于扁平,强调水平线。二、每一字中夸张一条水平线,以毛笔“逆入,平出,挑起”造成一般人孰知的隶书的“波磔”。一般观点依据碑刻来研究隶书,普遍认为隶书完全形成于东汉,而蒋老师依据出土的竹简及木简推测,宣帝以后,波磔的形式流畅纵逸,已经是成熟的隶书。
曹...
查看更多与“端秀之美的汉代隶书,为什么逃不过俗气之称?”相关的文章
隶书写不好的4点原因
1、偏枯
运笔的偏枯,即用两种字体的笔法,写成一个字。“真草合成一字,谓之偏枯。”偏枯当然也包括真隶合成一字,隶篆、隶草合成一字等混杂写法。运笔的法度是区别字体艺术特性的准绳,不能有毫厘之失,“若豪(毫)厘不察,则胡越殊风者焉。”因而,绝对不允许运笔偏枯,写成杂体俗字,反以为是书艺创新。运笔偏枯的弊病,近代以来更加严重,主要是由于“欲变而不知变”,不理解“每作一字,即须作数种意况”的意旨,以致把意、法混淆了。这当然也与讹传误导以及标新立异等有关。
2、板滞
由于运笔的基本要求,是把笔画写活,所以历代书家都把运笔的板滞,视为一大弊病。“书忌板滞,画忌板结。”唐太宗论笔法也说:“勿令有死点死画,方尽书之道也。”时至清代,人们对笔法更加隔阂,加上社会政治原因,遂形成了死板凝滞的“馆阁体”。但是,在反“馆阁体”的人士中,崇尚法帖的书家.未能摆脱板滞的弊病;尊碑的书家,因为“古今阻绝,无所质问”,竟用秃笔描摹篆书,用羊毫笔涂画隶书,也把笔画描画得板滞不堪。至于板滞的表现,有如枯木、死蛇、破笛等形态。枯木形病笔,是运笔直锋牵裹所致,即所谓“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露骨”。死蛇形病笔,是运笔生拖硬拉,缺乏虚实导顿的缘故。破贫形病笔,是信笔抹画造成的,多见于隶书和魏碑字幅。
3、浮薄
运笔的浮薄也是一大弊病。运笔要求遒劲有力、万毫齐力、力透纸背、“人木三分”,把笔画写成“铁画银钩”,以表现书法艺术的生命力。运笔浮薄的毛病,古人多半是因为运笔方法不当,而今人明显是缺少临习功夫。一些“书法家”,运笔不仅横勒不能紧越涩进,竖努不能摇曳战行,而且连横平竖直都做不到,就必然会把笔画写得浮薄曲枯,如同败蔓;或者用锋遣毫,铺裹无度,运行失节,把笔画写得形似烂绳;或者指腕不能运转,笔卧纸上,把笔画写得好像面条等.书法是“书而有法”的艺术,过不了运笔法这一大关,就不能跨进书法艺苑的大门。
4、俗浊
书法是高雅而奇特的艺术,最忌俗浊不雅。运笔虽有多种弊病,而最可恶的是俗浊状态。俗有庸、粗、野、鄙等形态,而矫揉造作的鄙俗最可厌。浊有混、污、昏、拙等形状,而触笔、涨墨的污浊更可恶。由此可见,学书要想除掉俗浊的弊病,只有坚持“书而有法”的原则,以画沙、印泥的运笔,把笔画写得遒劲健美,“明利媚好”,才能脱俗去浊,进人高雅而清新的艺术境界。
至于运笔的其他弊病,如触笔、涨墨、缠绵、棱角等,有的已经指明,有的在研讨某一字体病笔时还要涉及,就不在此节论述了。
总之,由于书法的技艺性特别强,而误导错学的弊病特别多,所以必须澄清是非,提高认识,才能顺利学习。
查看更多与“隶书错学的弊病,只有改过来才能提高认识顺利学习”相关的文章
在隶书创作中,横画也经常被称之为波画,含一波三折之势,故名。波画在隶书中是作为调节结字取势的主笔。我们先来讲述这一笔画的由来和学习这种笔画容易犯的错误,而后详述这个笔画的特点及其运用。
第一种笔画是篆书中的笔画
隶书中的端横,大致继承了篆横的书写技巧,能理解“藏头、护尾、盈中”这三个要素,便能有效地书写出这一线条。
第二种笔画是东汉隶书波画
第二种笔画是东汉隶书中最具典型特征且常见的波画。它大多处在凝重的点下,以及与几条短横相排列。这个笔画的开张与否,直接关系到结字的舒朗与凝重。在这个笔画中,我们看到,它比第一个笔画增多了起笔和收笔上的顿按与飞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蚕头燕尾”。由此,我们也就深切地体会到“先生大人们”在讲述隶书时所经常提醒的“不究于篆,无由得隶”这一书法名言了。
第三种笔画是“蚕头燕尾”
第三种笔画是由于拘泥于“蚕头燕尾”而忽视了“起笔、收笔”之间的“行笔”而造成的。其缺点是缺乏中心环节使前后下垂,使波画的飘逸流畅及技巧上波画的起伏弹挑因失去“行笔参照”而尽失。
第四种笔画
第四种笔画是理解了波画,而在实际书写时常易犯两边太重,中间瘦弱如弓背的错误。
在略述了这四种笔画后,我们可以知道隶书笔画的由来和用笔特点了。笔画虽从篆书中来,而用笔改变了篆横的“起笔、运行、收笔”三个过程。
这种起笔上的逆锋,在实际用笔中,又可分为“实逆”和“虚逆”两种方法。
“实逆”指笔锋在下落纸面时,作一“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的逆反动作,待纸面留下逆笔痕迹时再翻笔运行。其优点在于纸面因留有“逆锋”痕迹,可较为有效地控制铺锋的范围以及较轻松地写出具有各种形质的点和圆润的中锋笔画。其用笔较为迟缓,可用意于笔先。有时,“实逆”也被称之为“实落”。
“虚逆”指笔锋落纸的一瞬间,利用笔毫的自然回弹辅以完成,逆锋和翻笔几乎同时进行,即所谓落笔虚势以行。因而,它是否能做到“意在笔先”,完全依赖于书写的熟练程度。概括地说:“实逆”可较为理性地用笔;而“虚逆”多凭一种意兴和感觉来运笔。对于初学者来说,用笔上的“实逆”或“虚逆”,取决于他对所学范本的熟练掌握程度。
如前所述的早期隶书逆锋起笔,则较多地用了“虚逆”之法。“虚逆”又可称之“顿落”或“空回”。适宜于硬豪的行笔。其优点在于随着用腕、用指的细小差别,利用笔毫弹性,可书写出颇具微妙的中、侧锋及“钉头笔”,较为写意、自然。而对早期隶书加以完善并有所定型的东汉隶书来说,其起笔由于严格的“艺术自觉”,从而使得形象上、神态上都要比早期隶书来得丰富多彩。
古人描述“波画”写法的8个步骤,即是指东汉隶书而言。而其中的“落、起、转、提”这个起笔过程非“实逆”不可。如写《张迁碑》波画的刚劲、方整,其起笔从锋颖切落到笔毫弹起转而提至正笔运行,可以说是有一种“实逆”之法;至于写《史晨》、《曹全》等碑中的“波画”的起笔,从画外取势,俯冲斜下,折锋划一虚线,势虚锋...
查看更多与“隶书创作中,横画这样写使线条更趋自然生动”相关的文章
杨岘(1819-1896),字庸斋、见山,号季仇,晚号藐翁,自署迟鸿残叟,浙江归安(今湖州)人,清朝书法家、金石学家、诗人。书法尤善隶书,影响极大。
杨岘咸丰五年(1855)举人,应会试不中,曾入曾国藩、李鸿章幕中,参佐军务。50岁以后负责海道漕运事务,官至盐运使,其间曾任江苏松江知府,因得罪上僚被劾罢官。此后即寓居苏州,读书著述,以卖字为生。
杨岘一生的努力集中在隶书,因此他最擅隶书,杨岘作隶,其横划中的长横,一波三折,节奏强烈,气韵生动,其点也极有变化不相雷同,且与其它笔划非常协调。在运笔上多用疾、涩、振抖之法,讲究笔运曲直提接、顿挫的细微变化,线条内蕴跌宕,富有凝重与拙趣。
"杨隶"用笔方圆兼用,方笔棱削,圆笔轻细,横划粗、竖划细,行笔猛提,留下纤而且长的划尾,磔划方棱,带有较长的捺脚。在撇、捺、横划的放纵笔势中,转折方硬,犹如锋催剑折,撇划重笔上挑。
杨岘的隶书特点,结构严紧而又舒展,字形扁方,间架工整,疏密匀称,其形宽而气紧。笔划疏朗,安排错落,上下呼应,其结构造型,既强调外形的风采,又力求内涵的充实。杨岘的书法属于北碑派,曾拜书家臧寿恭为师学习书法,精研隶书,于汉碑无所不窥,名重一时。
杨岘临摹汉碑及对我们的创作运用启发:
一、 学隶当以汉碑为宗
杨岘赞成初学隶书的范本为《史晨碑》、《乙瑛碑》,而对于《韩敕碑》则认为:“《韩敕碑》笔笔飞舞,仍笔笔沉着,所以妙入神也。其飞舞宜学,飞舞而仍沉着则难学。”在《西狭颂》后跋道:“细玩结体,在篆、隶之间,学者当学其古而肆,虚而和。”
对此,笔者亦同意杨氏观点,汉代隶书是从金文古隶一步步演变而来,成为汉王朝官方书体,也是隶书最成熟最稳定时期。相比六朝、隋唐、宋元时期的隶书,也从没有达到汉王朝时期的审美高度,所以学习隶书直接从汉碑入手,能使书写出的隶书更具“古”意,远离唐流。
二、当写字不可描字
《迟鸿轩文续》收《高铨传》:“同时钱塘高垲以书鸣,先生斥日:‘翰林书耳。翰林书有墨无笔。奚贵焉。”对于此说法,当时的杨岘并没有回答,兴许年幼尚幼,毕竟才十六岁矣。
其后在《致竹石廉访札》中说到:君笔力太弱,非写字,乃描字耳,但苦心可旌,仍以揄扬为主。札末款“藐翁”,说明已经是晚年寓居时期,杨岘此观点与当年高铨老先生的观点也一致,这也是杨氏几十年书写的经验之谈。笔者在临摹时,应该注意不可过分追求笔画形态,而忽略笔画本身书写的状态,致使写出的字如张崖远《法书要 录》引东晋卫夫人《笔阵图》称:“多骨微肉者,请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诮之墨猪。”
三、“猎奇”是否必要
杨岘学习隶书之初,以陈鸿寿,赵之琛之书为范,便是囚其书旗帜鲜明、独 树一帜,而后杨氏也搜寻了大量砖文刻石并且临摹,这种“猎奇”是必要的吗? 笔者写完关于杨岘这篇论文,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分析如下:
第一:“猎奇”会使书家的眼界变得开阔,这会使你的作品风格多变,易于突...
查看更多与“他一生只写隶书,于汉碑无所不窥,名重一时”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