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诗人张九龄两篇《感遇》的其中一篇,用兰草比喻了什么?

2020-07-25 张九龄的诗 张九龄最著名的诗 张九龄诗词代表作

中国文化的古诗词,历朝历代都有优秀的名诗名人,诗词的题材也丰富多彩。唐代是我国古典的诗词诗歌发展的昌盛时期,唐诗是全世界文学宝库的宝贵财富,虽然距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但举世闻名的诗篇仍在广为传颂。

唐代有很多知名的诗人,象杜甫、李白、白居易、张九龄等,都是世界闻名遐迩的诗圣。唐代的诗词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分绝句和律诗两种,又各有五言和七言的不同。

今天我们欣赏五言古诗,是诗人张九龄两篇《感遇》的其中一篇,他用兰草比喻了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

《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百花争艳的春天,兰花生长得格外茂盛,亭亭玉立,高贵漂亮。秋高气爽的金秋,桂花清馨高雅,荣而不媚,带给人幽香和惬意,和天上的皎洁的月亮相呼应。夏去秋来,看见兰桂开始生机盎然的绽放飘香,真是很高兴。不管兰桂哪一天开花,那天都是应该庆祝的佳节,也是人们应该欢聚的时刻。

谁能知道在树林中休息居住的人们,嗅到兰桂的香气,也都在花前流连忘返,或邀请好友,一起赏花喝酒、吟诗,谈笑风生。兰花、桂花在本属于它们的季节里盛放流香,这是自然美的天性,不是因为有美丽的佳人采撷而让人们认知。

此诗作者写作背景:张九龄在唐玄宗时,任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遭朝廷奸臣谗言,由上书丞相被贬为荆州长史。忠臣遭遇这种不公平的处罚,当时心情的郁闷可想而知。这首诗,正是被诋毁时在荆州所作。

赏析:

这首诗朴素含蓄,寄托蕴藉,对当时诗坛浮夸的风气起到了纠正的积极作用。受到诗人们的赞许和重视。

诗一开始用对偶的整齐句型,春兰与秋桂对举,显示出兰花的生机和桂花的皎洁。兰草迎春勃发,桂花的绿叶繁茂,秋桂更添暗香,沁人心脾。以花喻人,表达了诗人自比兰花、秋桂的清高气节,孤芳自赏,不求他人的志气情感。

第三和第四句,描写兰花和秋桂,都欣欣向荣的盛开,花香袭人,使春秋成为人们游玩赏花的美好季节。兰草和桂花,自有美好的节操。表达了落魄的贤人志士,不屈服权贵,像兰花和秋桂那样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也流落出期望政治环境好转时,能继续施展自己的抱负,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重新遇到重用的渴望。

五、六两句,用“谁知”开头,有让人出乎意料的感觉。由于兰叶花草和桂花的芬芳,人们被吸引而来,有了爱慕之情。无意间被人赏识,是由兰桂的品质决定的,暗喻人有高尚的情操,洁身自好的品德。用借“闻风”二字,引用《孟子·尽心篇》其中的一段话,“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美好的景象、散发的花香,唤起隐居的人们的乐趣,相聚欢乐地坐在一起,赏花,吟诗,畅谈,不亦乐乎。最后“何求”二字,没有一点犹豫,把作者不愿低头求人赢得名誉的清高傲骨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九龄的这首通过春季兰草,秋季桂花的自然茂盛生长的意境描述,比喻自己有高尚的品德,虽处在最艰难的时期,但心里藏着对未来的期盼,总有重新被赏识的一天。


上一篇 : 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这首诗,诗中表达了什么呢?
下一篇 : 你知道安史之乱的影响有哪些吗?经历着大乱之后唐朝依然屹立百年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