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杜甫最著名的作品《望岳》,泰山之顶何尝不是诗人所渴望的“人生之巅”

2020-07-22 杜甫的诗歌 杜甫的古诗 杜甫的作品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不像李白的那样大气磅礴,气吞山河,不像王维的诗色彩明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大多细腻朴实,取材于生活,现实主义感极强,因此对后世诗人的影响极大,被人们尊称“诗圣”。

他可以说是生不逢时,赶上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躲避战火一路上,他见到太多民间疾苦,这段时期的作品便是我们熟知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风格。但是,青年时的杜甫,家境优渥,国泰民安,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满怀雄心壮志,希望施展一身抱负。杜甫一生中写过许多诗篇,至今留存于世的大约1500篇,多收藏于《杜工部集》中,这首《望岳》便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杜甫写下的早期作品,洒脱积极的风格与后来的沉郁消极完全不同,这也是他少有的描写景物的佳作。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岳之首的泰山风景怎么样?青青的山色将齐鲁两地遮盖得看不到尽头。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聚集在此,阳光将山的南北两边分割得明暗鲜明,犹如早晨与黄昏。山岚间层层浮云游荡,令人胸怀涤荡;山林间飞鸟归巢,看得人眼睛迷乱,应接不暇。总有一天,我一定要登上泰山之顶,俯瞰群山于脚下。

这首诗表面上是诗人 在泰山之巅面对眼前的景物有感而发,但我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诗人那种豪情万丈,意气风发的感情。杜甫的大半生 可以说是颠沛流离,困苦不堪,这不得不说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

杜甫出生于712年,他的少年时候的家庭生活是幸福的,父亲做官,家境殷实,这从他当时的诗作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有着年轻人特有的家国情怀,对政治满怀热情,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但是当他中年后,强大无比的唐王朝经过百年发展不但没有维持住盛世繁华,反而由于当政者的庸碌不堪,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内部纷争不断,弄得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杜甫年少成名,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把 百姓的疾苦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出来,希望掌权者能近距离地感受到战乱对社会的影响。杜甫写《望岳》时年仅24岁,年轻的诗人踌躇满志,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一展抱负。

他在一次游玩时兴致勃勃的来到泰山脚下,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自有它凌驾于其他山川魅力,历尽艰辛,终于爬到山顶的诗人 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了,泰山以它的雄伟壮丽,气势恢宏征服了这位诗人,一首千古绝唱《望岳》由此诞生,其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成为凸显五岳之尊-——泰山的千古名句。它深切地表达了当时诗人内心的愿望,泰山之顶何尝不是诗人所渴望的“人生之巅”

这份气度雄心,真是青年壮士该有的气概。即使面对困难重重,艰难险阻,也要勇于攀登。人生亦是如此,一路披荆斩棘,穿枝拂叶,只为抵达心中那个顶峰。整首诗,立意深远,看似游览名山,实则谈论人生。山顶和人生目标这双重意境,值得人细细咀嚼回味。

杜甫的这首诗不仅有气势,还有技巧。望岳的顺序很有讲究,由远及近,由粗看到细观,由仰视到俯视,既满足大家的观赏习惯,要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再加上诗圣的生花妙笔,读者就顺着诗人的视野一路游玩,不仅领略了泰山的宏伟壮丽,也感受了诗人的流连忘返,更懂得了登山的意义,学习了诗人不怕艰难的精神。


上一篇 : 大清乾隆皇帝干过什么错事?带你了解乾隆历史三宗罪
下一篇 : 乾隆皇帝在位时做了哪些事情?他在历史上犯了这五大错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