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是王维在安史之乱后的归隐地,他在此居住了10余年,可以说是王维的故乡。王维在孟津的岁月中,创作了很多诗作,而《杂诗三首》无疑是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曾经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一位华人歌手演唱了王维的《杂诗三首》,让人感受到身在异乡的漂泊感和孤独感,也感动了无数身在他乡的游子。今天,我们欣赏王维的《杂诗三首》,感受王维身在京城,心系故土的思乡之情。
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王维曾经住在孟津河畔,门前正对着孟津的渡口。闲暇时,王维会在孟津河畔写诗作画,亦或弹奏几曲。
可以说,孟津是王维心灵的疗养地,也是让他产生创作灵感的地方。
如今王维久居京城,已经离别故土多年,在京城忙忙碌碌,每日看着船来船往,都忘记了是否往家中寄信,真是令人惭愧。
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在京城,王维遇到了故乡人,自然倍感亲切,热情地攀谈起来。
王维向老乡问起故乡的变化,家乡的亲人安好?家乡的山水是否依旧?
但是,最让王维惦念的便是在家中窗户前,冬梅是否已经开放?
可以说,一朵朵梅花便代表着王维深厚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可以说正是王维写诗最高明的地方,看起来平淡无奇,用词极为质朴,但是在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他浓浓的思乡之情,看起来轻描淡写,读起来却韵味无穷。
其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寒梅刚开,便又听到鸟鸣声,这些都是家乡的味道。
看着台阶旁长出的春草,王维才发现转眼又过了一年,回乡无望,这让王维更加伤感。
一个“畏”字,可谓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有的时候,如果对家乡眷恋至极,心中便会产生一丝畏惧和胆怯。
唐代诗人宋之问也曾写过一首诗,名为《渡汉江》,其诗曰: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生动地刻画了宋之问对回到故乡前的心理状态,最精妙之处便是这个“怯”字,越走进故乡心中越是胆怯,甚至都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可以说,王维和宋之问描写思念故乡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纵览王维的诗文,大多是隐居时描写风景的小场景,虽不雄伟,也不雄奇,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透明而充满禅意的清寒之境。
晚年的王维,为了逃避黑暗的官场,便更加将精神寄托在山水之中,也更加笃信佛教。他吃斋焚香,不衣文采,俨然是一位佛教徒。此时,最能代表王维心境的字便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