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雅池 sān yǎ chí
池名。在今四川省·阆中县。三蜀 sān shǔ
汉初分蜀郡置广汉郡,武帝时又分置犍为郡,合称三蜀。三脚架 sān jiǎo jià
1. 用来支持便携式仪器(如照相机)的三脚支架,它的三条腿常可以伸缩,在顶部有一个和三条腿相连的小平台。 2. 设置在田里用来晒干草的三脚支架。 3. 通常有三条腿的架子(如搁在火上放水壶等用)三棒鼓 sān bàng gǔ
即花鼓,用三棒上下敲击,故名。三犯 sān fàn
1.三度触犯。2.三度犯法。3.词曲中犯调的一种。一首词曲中宫调或句法犯三调者谓之三犯,如《三犯渡江云》。三章法 sān zhāng fǎ
泛指法律。三萧碑 sān xiāo bēi
南朝梁智藏法师碑。因由梁萧绎撰铭,萧几作叙,萧挹书写,故称。三十哥 sān shí gē
犹王兄。三十为“王”字的拆白语。三独 sān dú
汉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与尚书令,朝会时坐皆专席,故号“三独”。泛指高官显宦。亦省作“三独”。三恶 sān è
1.指暴﹑虐﹑颇(不正)三种恶劣的品性。2.即三恶道。三鳣 sān zhān
东汉杨震明经博览,屡召不应,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人谓蛇鳣为卿大夫服之象;数三,为三台之兆。后果位至太尉。事见《后汉书.杨震传》。后每用以为典,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三养 sān yǎng
谓养福﹑养气﹑养财。三汛 sān xùn
指春﹑夏﹑秋三季的涨水期。第一汛叫春汛,或名桃汛﹑桃花汛﹑桃花水,汛期大概在清明节后二十日。第二汛叫伏汛,汛期在春汛后至立秋前。第三汛叫秋汛,汛期在伏汛后至霜降前。参阅清朱扆《河防志》卷五。上三旗 shàng sān qí
清顺治后,将皇家军队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镶黄﹑正黄﹑正白称为"上三旗",为皇帝亲兵。正红﹑正蓝﹑镶白﹑镶红﹑镶蓝称为"下五旗",由宗室诸王﹑贝勒﹑贝子等分统,驻守京师及各地。合称"满洲八旗"。外三关 wài sān guān
明代以今河北境内沿外长城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为"外三关"。没店三 méi diàn sān
亦作“没店三”。三材 sān cái
指天﹑地﹑人。 三种人材:官人使吏之材,士大夫官师之材,卿相辅佐之材。 三位辅弼之才。 三种材料。制作车轮的三种木材。 三种材料。指制弓的胶﹑丝﹑漆。 三种材料。古代指炊事必备的水﹑木﹑火。三清境 sān qīng jìng
道教语。指大罗天一气所化的天界,为三洞教主所居的最高仙境,即清微天玉清境,禹余天上清境,大赤天太清境。见《道教义枢》卷七。三驱 sān qū
古王者田猎之制。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易.比》:'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孔颖达疏:'褚氏诸儒皆以为三面着人驱禽。必知三面者,禽唯有背己﹑向己﹑趣己,故左右及于后,皆有驱之。'一说,田猎一年以三次为度。陆德明释文引马融云:'三驱者,一曰干豆,二曰宾客,三曰君庖。'三奇 sān qí
1.三个阳爻。 2.在奇门遁甲中指“丙、乙、丁”三天干。三倍 sān bèi
(1)三的倍数的数量三蠹 sān dù
1.指南朝梁陆验﹑徐驎﹑朱异三人。2.谓三种弊端。三八式 sān bā shì
指日本造“三八式”步枪。指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干部。三池 sān chí
1.星名。2.道家称胆为中池,舌下为华池,小腹胞为玉池,合称"三池"。见《黄庭内景经.中池》梁丘子注。三角债 sān jiǎo zhài
(1)指三方或三方以上相互之间的债务关系,如甲欠乙,乙欠丙,丙又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