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碑学兴起的书法实践是从推崇和师法汉碑开始的,郑簠是清初首位师汉成功的隶书大家。他以草意入隶,在艺术实践中首开隶书创作碑帖相融之先河,是清初师法汉碑者中有重大突破的创新者,因而获评甚高,被称为清代“隶书第一”。
隶书发展至东汉末、魏晋之际,衍生新体,隶书主体地位逐渐让位于草、行、楷书,经唐、宋、元、明后,由于大多习隶者师法《熹平石经》与唐隶,使隶书书风千篇一律,渐趋呆板。
康雍之世,倡董其昌法,世人学书,书人染墨,皆捧董书为圭臬。乾隆书坛,赵体风行。彼时书风去古淡典雅风范渐远,且渐生熟媚之态,帖学渐衰,碑学兴起。
清初郑簠在碑学初起时就在汉碑中寻求发展,他几十载倾家资而谋汉碑拓,广交友而精研碑隶。郑簠师汉碑,主要有《夏承》《曹全》《史晨》等,参以草书之法,其隶书用笔沉着飞动,行笔纵势,点画波磔各具姿态,起伏流宕,草意盎然;结构以扁方横势为主要框架,略参篆构示古,方整中寓圆势,结字松阔,奇正参差,巧拙互补,用草书映带之法,左舒右展,风姿翩翩。
隶书上承篆而下启草,上下意贯,天生具有“相融”优势,郑簠深谙其理。他以《曹全》《夏承》为其隶书艺术基调,融入草书笔意,在汉碑基础上作出了新的创造,即草意入隶。郑簠隶书不拘泥于汉隶,不苟同于时人,自立书风,艺胆超人。
郑隶一出,一扫唐宋元明以来拘谨呆板隶法,表现其敢跳出前人樊篱而自立新意的艺术胆魄。郑簠67岁时所作,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隶书谢灵运石室山诗卷》,笔法以《夏承》篆笔为基,参以草意运之,波画一波三折,起落飘逸,款款生情,如“舟”之撇画,“远”之捺画等;结体据《曹全》,随心布字,端庄婀娜,如“索”“高”等字;布局疏朗,字字神贯,静动相宜,一气呵成。
郑簠此卷个性明显,一是笔画含草意,如首字“清”之“氵”,“郊”字撇点与捺画连笔,皆是随机而发,任性而为,点画连带毫无拘束。二是结体含篆意,部分篆构的如“戎”字,全字篆构的如“乡”字,等等。三是墨法枯润相间且极为自然,如“兰”字枯润互衬,“藐”字收笔处由润渐枯等,皆为点睛之笔。
郑簠的草意融隶,对于隶书创作来说,大大增强了碑隶的书写性,同时也拓展了碑隶的艺术审美范畴与技法发挥领地,开创了隶书艺术表现的新形势与新局面。
站在整个隶书发展史的角度来审视,更加彰显郑簠作为清代尊碑大潮中第一位“碑帖相融”实践者的书史意义与书史地位,虽然此时距郑簠辞世已两百余年。
清代碑帖兼容实践的书家中,金农衰年变法,以“漆书”名世,成就斐然,人谓“前无古人”。然“漆书”称谓,则是晚金农132年出生的晚清隶书名家杨岘首次提出来的。也就是说,金农生前并不知晓自己所创的隶书体名谓“漆书”。
邓石如作为清代碑学潮流中的隶书大家,走出了一条“篆隶相融”“书印相参”的艺术实践之路,却没有上升至理论层面进行阐述。将邓石如创新的书法篆刻艺术实践提炼成精辟的艺术理念并加之宣扬的,是在邓石如辞世59年后,由印学家魏锡曾提出来的。...
查看更多与“他以草书笔意写隶书,开隶书创作碑帖相融之先河”相关的文章
中国最早的可识别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甲骨文被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商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所以,甲骨文是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种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800多字。
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
石鼓文,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
中国最早的大书法家——李斯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曾为秦统一全国文字。李斯作《仓颉篇》,以大篆为基础,经过省减,创制了小篆。
李斯被后代书法家尊崇为小篆书法之祖和秦汉书法家之首。他传世书迹有《泰山刻石》和《琅琊刻石》等。
中国最早的擅长草书的人——杜操
杜操,字伯度,京兆杜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人,东汉书法家。因避魏武帝曹操讳,魏晋人改称杜度,为御史大夫杜延年曾孙,章帝时为齐相。杜操擅长章草。崔瑗、崔寔父子学他的书法,后人并称“崔杜”。杜操的书法有骨力而微瘦,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将他的章草列为“神品”。
中国最早的今草大师——张芝
张芝,字伯英,瓜州县(今属甘肃酒泉市)人,东汉书法家。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
张芝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最早的行草书大咖——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在楷书、草书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境界,其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兰亭集序》为其代表作。
王羲之的墨迹流传到今天的大都为摹本,著名的有《初月帖》《寒切帖》《姨母帖》等。
最早的楷书革新家——钟繇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他擅长隶书、楷书、行书。能博取众长,对书法的章法和结体有深入周密的研究。
钟繇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其楷书笔法和结体上带有浓厚的隶书气息,风格古朴,被历代奉为楷模。代表作有《贺捷表》《力命表》《宣示表》《荐季直表》等。
中国最早的女书法家——卫夫人
卫铄(公元272-349年),字茂猗,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是东晋著名书法家。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还是“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
她的代表作有《笔阵图》《名姬帖》《近奉帖》《卫氏和南帖》等。
《平复帖》——现存最早的传世墨迹
《平复帖》书写于西晋,作者陆机,...
查看更多与“中国“书法之最”,这些书法大作品大咖你了解几个?”相关的文章
楷书是最实用的书体,学习书法往往从楷书入手打基础。
楷书与行草书迥异。苏东坡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跑。”楷书法多于意,但也不能写成“算子书”式的馆阁体即使法度极其严谨的唐碑,也是各有风格,如欧阳询的险劲,虞世南的醇雅,褚遂良的潇洒,颜真卿的宽博,柳公权的遒丽,各有千秋,但总体上说是平正之中寓飞动之势。
楷书从风格上可分为二个系统:一是南北朝碑,其中以北魏楷书最为著名,简称“魏碑”;二是唐代碑刻,简称唐楷。自唐代以后,就只有元代的赵孟頫在楷书上可称大家。
与唐楷不同的是,魏碑中有不少作品刻工粗劣,这虽然一方面使作品增加了刀刻的味道,增加了率真野逸的风致,一方面也使一些作品显得草率粗劣,笔法不辨。所以魏碑中除了张玄墓志、张猛龙碑等极少数刻工较细的作品外,大部分魏碑作品只可供书法学习进阶提高的参考,而并不适合初学者作范本,这是应该注意的。
我们将以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欧阳询及《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颜勤礼碑》、北魏《张黑女墓志》为例,详细讲解楷书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楷书推荐碑帖: 魏碑:《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郑文公碑》、《石门铭》、《泰山金刚经》。
唐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虞世南《夫子庙堂碑》褚遂良《阴符经》、《雁塔圣教序》颜真卿《颜勤礼碑》、《大字麻姑仙坛记》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小楷:王羲之《乐毅论》、《黄庭经》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赵孟頫《道德经》、《汉汲黯传》 文徴明《醉翁亭记》。
查看更多与“楷书与行草书迥异,学楷书必须推荐的作品”相关的文章
草书龙飞凤舞,线条流畅飞泻,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书家快速运笔挥洒而成的,像唐代的两大草圣张旭和怀素,据记载,他们作书的速度是很快的。杜甫《酒中八仙歌》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作书时,旁若无人,将满腔的情感倾注于笔端,如醉如痴,如颠如狂,其狂草潇洒磊落,惊世骇俗;而怀素作书,也是“兴来走笔如旋风”(苏涣《怀素上人草书歌》),唐吕总《续书评》云:“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其痛快处有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可见其作书速度之快。
但是,并非所有的草书都是快写的,有一种笔画苍劲的草书,几乎每笔都有多次顿折,谓之“一波三折”,这种草书的线条往往是逆锋运笔挣扎奋进而缓慢画成的。
快速作草,易出飞白,可以增强力度,产生险峻奇绝的效果,但线条容易流于浅薄飘浮,缺乏质感,不很耐看;慢速作草,墨色饱满,内涵丰富,给人以沉稳、含蓄、古拙的感觉,但又容易出现墨潴滞笔,或是露出矫柔造作之态。可见快书与慢书各有优劣。
喜快书还是喜慢书,随书家之性情或习惯而定。一般说来,性格豪爽性情急躁富有浪漫幻想的人,写起字来也是横扫千军一挥而就,不拘细节,也不拘法规,全凭一股豪气和一份才气,即兴发挥,把作书当作抒发情怀或排解忧愤的一种方式,因此书家的强烈感情源源流于笔端,写出的作品往往墨迹淋漓,歪歪倒倒,笔画狂飞,大起大落,纵横捭阖,满纸云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感染,使人在美轮美奂的意境中如醉如痴。像张旭、怀素的草书被称之为“张颠素狂”,颜真卿的行草《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可以说是快书的典范。宋代的黄庭坚,明清的朱耷(八大山人)、王铎,当代的毛泽东、徐文达等也是这类书家中的佼佼者。这类草书大多为狂草(即大草)。如果没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基本功训练,没有熟练掌握草体汉字的各种写法,没有驾驭毛笔、擅用各种笔法的能力,要快速写好狂草作品是不可能的。而当基本功熟练了以后,就会心手相应,即使是不经意的信手挥之,也会是常人难及的轻灵飞动的佳作。
慢速作草的人,往往性格内向,为人稳重,讲究实际,喜欢追求书作的丰富内涵,讲究线条的质感和墨色的韵味。当然,他们作书也要抒情,但其感情却是含蓄地表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不似狂草那样张扬。欣赏这类作品,如同品尝香茗美酒,其味绵长,如音绕梁,三日不绝。王羲之的《十七日帖》,孙过庭的《书谱》,米芾的《临十七日帖》,以及现代的于右任、林散之、现任中国书协主席沈鹏等,其草书大多属于此类,书体多为小草。
以上分类只是大体而言。其实,书写速度的快慢是相对的。如果能仔细观察到书家写字的过程,就会发现:快书者快中有慢,慢书者慢中有快。一个优秀的书家,作书的速度都是时快时慢的,既用慢书以追求点画线条特别是主笔的的质感,又用快书以追求线条的灵动和力度。通过时快时慢的运笔,加之时提时按、时大时小、时疏时密、时浓时枯、时正时欹的变化,来表达自己起起伏伏的情...
查看更多与“草书龙飞凤舞,写草书速度真的很快吗?”相关的文章
作为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以其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书法家的诸多身份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成就,赢得了亿万人民的景仰和爱戴。近几年,随着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吸引了更多人关注的目光,其“汪洋恣肆、气度恢弘,充溢着非凡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胆略和豪情”的“毛体”狂草书法赋予了中国书法以全新的艺术风貌,将其代表作品置于书史之任何时期,都堪称独标一帜,不同凡俗。
从用笔、结体和章法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
(一)用笔以中锋为主,振笔直书,刚柔相济。
中锋用笔主要源于怀素《自叙帖》的影响,其线条盘钩环绕,多力丰筋,圆融遒逸,外柔内刚,神采飞扬。轻提处多于重顿,以提为按,笔笔离纸,而又笔笔镇纸,如锥划沙、印印泥。由于作品中贯注了作者的主体精神和情绪,故运笔大胆肯定,略无滞碍,但见走墨连绵,势不可挡,有如惊沙坐飞,气势雄浑。即使有些瘦劲夭矫的线条有如游丝袅空(如“关”、“漫”、“苍山如海”等),亦能力悬千钧,并不象有些人认为的“软弱浮滑”,此乃“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柔非弱,刚极乃柔。”(8)非年高手硬者不敢为、不能为也。
毛泽东早年在《讲堂录》中认为:“文贵颠倒簸弄,故曰做;字宜振笔直书,故曰写。”“振笔直书”是他书法上终生保持的特色,故他的书法多凌空取势、不做技巧的卖弄,大胆落笔,直抒胸臆,使得其草书奔腾如电,“以恢宏的气象,昂扬激奋的节奏先声夺人”。
孙过庭《书谱》谓:“草贵流而畅”。但一味使转难免失之柔弱,毛泽东深谙此理,故于回环盘绕运笔中时时参以折笔、断笔,这样圆中寓方,以断为连,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审美内涵。狂草书用笔贵在疾速,疾而谨于法度尤难。毛泽东的笔下大与小、曲与直、动与静、长与短、点与线的诸多对立因素很好地统一于一起,其线条舒展处如行云流水,激荡处如瀑泄千里,顿挫处似高山凝云。让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一名伟大的辩证法家的过人之处。
(二)结体雄肆开张,正中寓奇,变动弗拘。
汉字作为交流工具具有点画结体固定不变的一面,而作为艺术形式又有变幻不定的一面。对狂草来说更是变动弗拘,一切为情感的渲泄和个性的表达服务。“毛体”最动人处或者说最能表现个性特征处关键在乎其体势开张、雍容大度的独特的结体。
该作的结体仍是毛泽东一以贯之的纵长体势,但向右上倾斜的特征不那么明显,一切的变化都不露痕迹,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可谓“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孙过庭《书谱》语)。 在理法允许的范围内或变形、或离合、或示意、或减省……完全是率意而为,变动如鬼神,不可端倪,但却能和谐统一于宽博大气的整体基调下。有些字如“风”、“马”、“咽”、“而”造型夸张奇险,“铁”更是纵笔直下,大过其他字两倍以上,成为全幅的“字眼”,极具冲击力,给欣赏者以想象和回味的余地。自此作品似乎进入非理性的颠狂状态,自由奔放、波澜起伏、心不知手、手不知...
查看更多黄庭坚,北宋诗人,书法家,词人,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宋代在草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更加特殊的是,这种地位几乎由一个人以一已之力所造成——他就是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
草书发展到盛唐,狂草成熟,在流动中求得笔法、节奏、线条、结构的丰富变化,成为草书不可移易的定则。黄庭坚是钦服唐人狂草的,对张旭、怀素都有会心之论,自言“得藏真(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谛观数日,恍然自得,落笔便觉超异”。以其颖悟与才力,不至领会不到唐人草书的要义,然而他的草书却一改唐人旧法,速度放慢,略加顿挫,在许多地方放弃线条的连续而着意于空间的摆布,结果形成与唐人迥然不同的一种风格,“草书之法,至此又一变矣”(姜夔语)。他的草书,线条中奔放的气势当然不能与唐人相比,但空间结构所表现出来的气度和变化的丰富性,却不让于唐人。
这就是黄庭坚。这种风格与他的行书有关。宋代,楷书已成为一切书法技巧的基础。这对于行书来说,尚无大碍,但与草书的要求格格不入,所以书法家通常只能在草书和行书之间作一选择:精草书者少作行书,以行书知名者多不谙草法。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今天。其中当然也有少数人能越出常轨,如王铎、傅山等,但他们的草书、行书基本上各成家数,有时竟像是不同作者的作品。黄庭坚放弃了草书中奔放的节奏,同时增加了按顿,不避讳向各个方向伸出的长画(一般来说,草书除了竖向长画外,竭力避免其它方向的长画,因为它们破坏作品的连续性),这一切都与他行书的笔画取得了统一。
黄庭坚的行书为了形成开阔的结构,一些笔画尽力向外拓展,这样便造成了笔法上的某些困难。前人追求笔画的变化,主要依靠线条内部运动的丰富性,其笔法以使转为主,如王羲之的行书和草书;当笔画的尺度加大而且平直时,无法再使用使转的方法——一画中一次使转无济于事,多次使转则无法操作,因此只有采用行进中添加波折的方法,这虽然在流畅性上有些损失,但增添了复杂性和苍老的感觉。这就是“涩笔”的由来。这一类笔触也是他草书的关键,如《太白忆旧游诗》。短画自然用不着添加波折,由此还可以形成节奏的对比。总的来说,黄庭坚的书写速度比唐人狂草慢得多。如果把唐人草书比作少林拳,那黄庭坚便是八卦、罗汉一路——还不同于太极。
黄庭坚的单字衔接颇有特色。相邻两字常常互相穿插,一字的凸出部分往往嵌入另一字的凹处,尽管有摆布的痕迹,但总能形成特殊的视觉效果;两字之间,书写时紧紧相连的端点被各种紧贴的结构隔开,空间成为构成作品的主导因素,时间退至第二位——唐人狂草则完全是另一种感觉。
《昭味詹言》评其诗歌创作:“山谷之妙,起无端,接无端,大笔如椽,转折如龙虎,扫弃一切,独提精要之语。每每承接处,中亘万里,不相联属,非寻常意计所及。”关于“承接”问题,黄庭坚的书法与诗歌如出一辙。
总体速度的放慢也有助于强化着意安排空间的印象。作者似乎在边写边思考对空间的处理,思考成熟时则来几下...
查看更多与“张旭、怀素之后,草书仅靠黄庭坚独自撑起半边天”相关的文章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草书,纸本,纵30.7公分,横43.2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帖上有南宋“缉熙殿宝”之印,入过南宋内府。也有清代著名的大收藏家安仪周的收藏印安歧。《花气熏人帖》纵横淋漓,自在挥洒,不独笔法精奥,更难得的是禅思与世情交织,笔意与诗心脉合。
《花气薰人帖》是黄庭坚的小品之作,以非常随意自在的笔法写出,真是烂漫天真极了。可以说,此帖是黄庭坚讲求结构的书法中不可多见的好作品,表达了他对于春天暖风和煦、花气弥漫的喜爱,正是他对于春天这一万物复苏时节的一次书法礼赞。
这里,作者为了传达自己对年龄、岁月、春天、乃至生命的经验,写下了这首诗,同时也用最自然的方式来书写。黄庭坚把平日严谨的中锋线条和草书中的宛转用笔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完美生动的小品,是我们欣赏书法不可多见的佳作。
比起黄庭坚其他草书作品,《花气薰人帖》多了些许雅致与从容。与《廉颇列相如传》和《太白忆旧游诗》相比,《花气薰人帖》少了大开大合、纵横捭阖的感觉,行距比加大,显得很疏朗,书写状态也很从容,是黄庭坚作品中难得的安静与文雅的作品。
这幅字的前三行行距相对比较大,字的处理,整体比较收敛,放纵的地方是第一行的“人”,是横向的放纵;第二行的“中”,是纵向的放纵。如果给每一行画一条主线,都是斜线 。出现了几处的错位,第二行第二字"情"明显错位,并且向右倾侧。第三行“诗”有明显的倾斜,与上面的字错位。第四行“滩”明显与上面错位。这几处错位增强了整行的顿挫的节奏感,似乎给这个题的平稳节奏增加了一些动感。从字的分组状态看,第一行“花气薰”是一组,“破禅”是一组。第三行"年春来"是一组,“诗思何所”是一组。明显的分组,营造了音乐般的鲜明节奏。
《花气诗》28个字,第一句就提到了禅。芬芳的花香让人微醺迷醉,仿佛快要破除平日里那苦苦修来的禅定功夫,人到了中年,心情却能被花香所感动,这是黄庭坚自嘲,还是一种禅的超越呢?!然而,没有这种超越,哪来千古佳作《花气诗》和传世珍品《花气薰人帖》的出现呢!我想这恰恰体现了北宋文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境界。
相传黄庭坚和当时许多北宋文人一样,学佛修禅。他拜晦堂祖心为师,跟他参禅。但禅法玄妙,即使黄庭坚聪慧,也难以达到境界。
有一天,晦堂祖心与黄庭坚入山游玩,正逢桂花满山,祖心就问:“你闻到花香没有?”禅法中,这是开示的提法。 黄庭坚说:“闻到了。”直接回答,已有参悟的意味。
祖心说:“我所见到的和闻到的,和你一样。我没有什么可以隐瞒你的了。”意思是,世界原本如此,能看到身边最平易的事物,能闻到最平易的味道,就是自然,也就是禅法!
黄庭坚也因此开悟。
“花气熏人”,自然的花香袭来,“欲破禅”,不就是参透禅的玄妙了吗?回看当下,花还是那些花,在春天依旧盛开,但 许多人走过开满鲜花的小径,却往往闻不到花香。究其原因,肯定不是因为花不香了,而是你的...
查看更多与“最动人的一副草书,却是是黄庭坚书法中难得的安静与文雅的作品”相关的文章
黄庭坚草书领衔台北故宫"聚焦国宝"展
在我国各地的博物馆,均藏着富有地方特色的文物展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博物馆参观游览成为很多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这其中,最为有名的博物馆当属故宫博物院——这一直接继承了皇家藏品的地方。
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故宫有两处,一是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一是台北的故宫博物院。虽然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分支",但当年迁台的文物有很多精品,尤其是一些易于运输却又价值极高的书画作品,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平安三帖》《远宦帖》,孙过庭的《书谱》,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怀素的《自叙帖》,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等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其书画的藏品珍稀程度丝毫不亚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近些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定期都会推出以馆藏书画作品为主的展览,并且每次展览分为几个等级,并由两件"国宝级"文物领衔,配合一些"重要文物""一般文物"组成展览主体。展览每三个月换一次。
2020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展览主题为"国宝聚焦",第一期展览在4月23日落幕,领衔的国宝级展品为宋代燕文贵的《奇峰万木图》与宋代蔡襄的书法《陶生帖》。在4月25日开展的第二期"国宝聚焦"展览中,领衔的国宝级展品换成了元代吴镇的《墨竹图》与宋代黄庭坚的草书《花气熏人帖》。依然是一书一画的搭配。
黄庭坚的草书传世作品并不算多,他更多的作品是行书,比如《黄州寒食帖跋》《松风阁诗卷》以及多件尺牍作品,都为行书。这在书法史上是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宋代书法家们似乎更喜欢行书,而不怎么喜欢草书。比如苏轼就没有草书作品传世,即使天资如此聪颖的米芾,也仅仅一两件草书流传,而且艺术水准相较于他的行书作品要低很多。倒是蔡襄的作品,有一些手札是用草书写的,且与其行书水准相差无几。
在"宋四家"中,黄庭坚的草书无疑是最出色的。他的草书既有《花气熏人帖》这样的虽篇幅不大,但精彩异常的精美之作;又有像《廉颇蔺相如传》《诸上座帖》这样的长卷巨作。
黄庭坚的草书在宋代是个可以傲视时代的存在,在宋四家中更是高峰独立,他以独特的结体与书写节奏,赋予书法苍浑雄伟、奇宕无拘的表现力。而且,黄庭坚草书对字组、节奏、结构等的独特理解,成为后来学书法的人窥探书法奥秘、追寻书法之美的门径。
《花气熏人帖》是黄庭坚最精美的草书作品之一,虽然没有款识,但它原本就是写在寄给扬州友人的两首诗之后,现在独立成为一帖。前面黄庭坚写道:"王晋卿(诜)数送诗来索和,老懒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频送花来促诗,戏答。"王晋卿是宋代的画家,苏轼也曾有写给他的书法作品传世。为求黄庭坚一诗,想到这些招数,宋代人的风雅可见一斑。
黄庭坚在作品中写下的诗句为:"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
查看更多与“黄庭坚草书寥寥几十字,以独特的书写节奏成为博物馆领衔之作”相关的文章
宋代在草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更加特殊的是,这种地位几乎由一个人以一已之力所造成——他就是黄庭坚(1045-1105)。
宋代,楷书已成为一切书法技巧的基础。这对于行书来说,尚无大碍,但与草书的要求格格不入,所以书法家通常只能在草书和行书之间作一选择:精草书者少作行书,以行书知名者多不谙草法。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今天。其中当然也有少数人能越出常轨,如王铎、傅山等,但他们的草书、行书基本上各成家数,有时竟像是不同作者的作品。
黄庭坚放弃了草书中奔放的节奏,同时增加了按顿,不避讳向各个方向伸出的长画(一般来说,草书除了竖向长画外,竭力避免其它方向的长画,因为它们破坏作品的连续性),这一切都与他行书的笔画取得了统一。
黄庭坚的行书为了形成开阔的结构,一些笔画尽力向外拓展,这样便造成了笔法上的某些困难。前人追求笔画的变化,主要依靠线条内部运动的丰富性,其笔法以使转为主,如王羲之的行书和草书;当笔画的尺度加大而且平直时,无法再使用使转的方法——一画中一次使转无济于事,多次使转则无法操作,因此只有采用行进中添加波折的方法,这虽然在流畅性上有些损失,但增添了复杂性和苍老的感觉。这就是“涩笔”的由来。
这一类笔触也是他草书的关键,如《太白忆旧游诗》。短画自然用不着添加波折,由此还可以形成节奏的对比。
总的来说,黄庭坚的书写速度比唐人狂草慢得多。如果把唐人草书比作少林拳,那黄庭坚便是八卦、罗汉一路——还不同于太极。
黄庭坚的单字衔接颇有特色。相邻两字常常互相穿插,一字的凸出部分往往嵌入另一字的凹处,尽管有摆布的痕迹,但总能形成特殊的视觉效果;两字之间,书写时紧紧相连的端点被各种紧贴的结构隔开,空间成为构成作品的主导因素,时间退至第二位——唐人狂草则完全是另一种感觉。
《昭味詹言》评其诗歌创作:“山谷之妙,起无端,接无端,大笔如椽,转折如龙虎,扫弃一切,独提精要之语。每每承接处,中亘万里,不相联属,非寻常意计所及。”关于“承接”问题,黄庭坚的书法与诗歌如出一辙。
总体速度的放慢也有助于强化着意安排空间的印象。作者似乎在边写边思考对空间的处理,思考成熟时则来几下快动作,接着又在沉思中缓缓前行,例如《杜甫寄贺兰诗帖》。
黄庭坚草书中有一种不易觉察的宽博。他常常压缩字结构的某一部分而使另一些空间显得特别开阔,同时也就造成了疏密节奏的频繁变化。这是他区别于唐人章法的又一特点。
后世少有人直接学习他的草书,但他作品中的某些构成方式却影响深远。在他以后,草书与行书笔法的混杂成为常见的现象。祝允明等人草书中的平直点画(唐人草书中未见)和邻字的穿插,都能看出黄庭坚的影响,而王铎草书中某些特殊的缀合方式,与黄庭坚的作品关系密切。
在草书的历史上,黄庭坚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一个漫长的时代。他的影响难以尽述,因为他是一个起端,一位出色的独创者。他不以表面上的形似泽惠后人,但却从深处影响到人们的构成原则。然而也正...
查看更多与“在草书的历史上,黄庭坚隔断了人们对唐人狂草的真正理解”相关的文章
黄庭坚,北宋诗人、书法家、词人,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黄庭坚书法《廉颇蔺相如传》白纸本,纵32.5厘米,横1822厘米。此卷为黄庭坚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文中有节略。卷尾无书写纪年和史款,约书于绍圣二年(1095年)。卷内钤有“ 内府书印”、“绍兴”连珠印、 “内省斋”、“秋壑图书”、欧阳玄印”、“项子京家珍藏”、等印鉴,还有项元汴跋。此卷是传世黄书中的名迹,《式古堂书画会考》、安歧的《黑缘会观》等书均有著录。
草书发展到盛唐,狂草成熟,在流动中求得笔法、节奏、线条、结构的丰富变化,成为草书不可移易的定则。黄庭坚是钦服唐人狂草的,对张旭、怀素都有会心之论,自言“得藏真(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谛观数日,恍然自得,落笔便觉超异”。
无疑,黄庭坚对草书笔法的深刻认识和掌握,当是“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的。他在《跋此君轩诗》中写道:“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可,不知蝌蚪、篆、隶同法同意。数百年来,唯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可。苏才翁有悟处而不能尽其宗趣,其余碌碌耳。”
以黄庭坚的颖悟与才力,不至领会不到唐人草书的要义,然而他的草书却一改唐人旧法,速度放慢,略加顿挫,在许多地方放弃线条的连续而着意于空间的摆布,结果形成与唐人迥然不同的一种风格,“草书之法,至此又一变矣”(姜夔语)。黄庭坚的草书,线条中奔放的气势当然不能与唐人相比,但空间结构所表现出来的气度和变化的丰富性,却不让于唐人。
黄庭坚不饮酒,其作草全在心悟,以意使笔。然其参禅妙悟,虽多理性使笔,也能大开大合,聚散收放,进入挥洒之境。而其用笔,相形之下更显从容娴雅,虽纵横跌宕,亦能行处皆留,留处皆行。
有学者评:“黄庭坚引鹤铭入草,雄强逸荡,境界一新”。黄庭坚所作诸草书帖,乃真得其妙理,也正由此,黄庭坚开创出了中国草书的又一新境。
查看更多与“黄庭坚草书一改唐人旧法,形成迥然不同的书法风格”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