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一代枭雄曹操

发布时间:2020-05-26
1 “神童”周不疑有多聪明呢?就连一代枭雄曹操都怕了他
三国
周不疑有多聪明
神童周不疑

“神童”周不疑有多聪明呢?

东汉末年神童曹冲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其实在当时还有一位与他齐名的神童,同样是在小小年纪便展示出过人天赋,令举世皆惊,此人便是荆州神童周不疑。

周不疑年少聪慧过人,与神童曹冲齐名

周不疑是荆州大名士刘先的外甥。据正史记载,刘先博闻强记、熟悉典故,初依附于刘表为别驾,曾劝他向曹操表示归顺,但刘表狐疑没有同意。后来,刘先出使许都,面对曹操对刘表的诘难,在大庭广众之下侃侃而谈、一一反驳,竟然让曹操哑口无言。曹操兼并荆州前后,对刘先很是器重,先后提拔他为武陵太守、尚书,等到晋升魏公、魏王后,又进拜刘先为魏国尚书令,在当时的名望很高。

刘先如此优秀,不过跟外甥周不疑相比,则要逊色很多。周不疑是位不世出的神童,小小年纪便聪慧过人,理解能力非常强,而且脑子里装满各种鬼点子,常常让时人惊讶无比。刘先虽然饱读诗书,但觉得自己胸中所学根本没法教导外甥,便让他拜知名学者、大名士刘巴为师。

刘巴认为周不疑过于聪明,自己没能力教导他

没想到的是,刘巴一听周不疑要拜师,连连摆手拒绝,说自己那点微末学问只会误人子弟,还是让刘先另请高明(“不疑幼有异才,聪明敏达,先欲遣不疑就刘巴学,巴婉拒之。”见《三国志》注引《零陵先贤传》)。一个小毛孩的教育,竟让两位成年大学问家犯难,认为凭借着自己胸中所学,对他不敢教、不能教,由此可见周不疑的早慧程度。

刘先归顺曹操后北上做官,把外甥周不疑也带在身边。曹操听闻周不疑的神奇表现后,便让他和自己的儿子曹冲作伴,两个神童在一起同学同玩,好的不得了,曹操看在眼里,心里面别提有多高兴。曹操因为喜欢周不疑的聪明劲,等到他稍稍长大后,便准备招他做女婿,让其为曹家效力。不过对于这桩天大的好事,周不疑却没有接受,以“不敢当”为理由婉拒,很是让当时人大感意外。

曹冲与周不疑关系亲密,后者差点成为曹操的女婿

曹操虽然未能如愿以偿地把周不疑召为女婿,但依然对他很是器重,在行军作战期间,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刻意锻炼,而周不疑也早早地便显示出过人的谋略本领。曹操久攻柳城不下,便把形势图拿给周不疑看,周不疑思考没多久,便给曹操献上攻城十条计策,曹操依计而行,竟然很顺利地便攻取柳城(“后太祖攻柳城不下,图画形势,为难计策,不疑进十计,攻城即下也。”见《北堂书钞·卷一百一十八》)。

曹操疑心极重,对于聪明绝顶之人总是刻意提防,尤其是那些难以驾驭的人才,更是重点监控的对象。曹冲健在之时,曹操有心想让他接班,觉得周不疑聪明过人,将来可以好好辅佐曹冲,便对他很是器重。然而等到曹冲早夭离世后,曹操的看法发生改变,犹豫再三后决定铲除周不疑。

曹操犹豫再三,还是派刺客杀死了周不疑

对于铲除周不疑的决定,曹冲的二哥曹丕很是不理解,还曾跑到父亲身边苦劝,希望他能留下周不疑的性命,好让他为曹家一统天下服务。曹操见曹丕不明白自己的用心,便直言无讳地跟他讲:“周不疑聪明绝顶,如果仓舒(曹冲的字)活着的话还可...

查看更多
2 曹操有哪些著名的诗呢?让我们一睹一代枭雄的绝世文采
曹操的诗
曹操的诗词
曹操诗词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的曹操,但其实他也是一位诗人,那么曹操有哪些著名的诗呢?让我们一睹一代枭雄的绝世文采!

曹操,就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不仅精于兵法,且善作诗歌,常常借诗歌来抒发心中的远大政治抱负,他的诗中也反映了汉末时期人民的苦难生活。

他的笔下,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诗品·下卷》也指出了曹操的诗歌感情沉郁、悲怆的特点:惟其有情,故曹操的诗读来有感人的力量;惟其悲怆,故造成了其诗沉郁顿挫、格高调响的悲壮气势。

1、《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曹操用这两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这就等于告诉人们,人虽寿夭有别,但最终都是要死的。这也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无神论的观念,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由此,曹操借以明志:既然人总是要死的,我们不应该就此对人生采取消极悲观的态度,而是要承认生命有限。正是为了充分利用这有限的生命,才要努力建功树业,有所作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两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要保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2、《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他,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就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有感而发,所以就写下此诗。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都融汇到诗里,借着大海的气象壮阔形象表现出来。

3、《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在魏晋时期,多受到魏晋诗人的喜好。所以无论心情愉悦,或是悲伤、感慨,都不难找到酒的影子。

开头一句便是“对酒当歌”,可见曹操此时的忧叹甚多。而我们又如何去理解曹操人生苦短的忧叹呢?他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内心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却一心想改变这乱世的局面......此时的他,唯有借酒消愁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时代群雄角逐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人才的较量,每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的崛起无不以优秀人才为后盾;没有人才优势,也就无所谓事业上的成功,曹操对此深有体会:“吾起义兵诛暴乱...

查看更多
3 一代枭雄曹操,私底下竟是“哭包”
曹操哭典韦
曹操哭荀攸
曹操哭郭嘉

在我们的印象中,说起对刘备,我们会马上想到他那个哭哭滴滴、声泪俱下的样子。刘备的本领好像就是会哭,一生哭了很多次,在《三国演义》中我们能发现描写刘备哭的地方有25次。但在正史《三国志》中,描写刘备哭的地方只有6次。相反,曹操的哭却高达16次之多。

所以说,历史上真正爱哭的不是刘备,而是曹操,曹操不仅爱笑,也爱哭,而且哭的特别走心。

让曹操一生痛苦最多的是他手下的人才,16次中,有10次给了他手下的人才,叫一哭荀攸,两哭典韦,三哭郭嘉。

一哭荀攸

荀攸跟曹操手下头号谋士荀彧一样,都是出自于世家大族颍川荀氏。荀攸是荀彧的族侄,虽然如此,但荀攸实际上比荀彧还要年长6岁,这是中国的宗族辈分决定的。

荀攸这个人,小时候是个神童,长大后又以见识高远、机警过人闻名。

因为才华横溢,被大将军何进看中,将其征召进宫做黄门侍郎,负责传达诏令,属于皇帝身边的近侍之臣。

后乱世枭雄董卓凭着机遇走上了历史舞台,搞得东汉王朝乌烟瘴气。一些有志之士看不惯董卓的为所欲为,决定联合起来除之而后快,其中就有荀攸。

荀攸与朝内大臣密谋,准备刺杀董卓,可惜尚未实施行动,便东窗事发。事情败露,密谋者统统入狱,他们纷纷吓尿,有人直接自杀而亡。唯独荀攸很淡定,每天好好吃饭,心理素质极佳。

《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事垂就而觉,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

董卓被吕布诛杀后,董卓势力瓦解,荀攸重获自由。他觉得中原太乱,准备去四川,可惜天下大乱被滞留在了荆州。

后来曹操崛起,想起了荀攸,于是写信给荀攸,希望他能来辅佐我曹操。荀攸本来就对曹操充满好感,再加上叔父荀彧此时已在曹操处任职,所以接到信后便马上启程投奔。

荀攸投奔曹操后,起初担任汝南太守,不久又升为尚书,虽然名义上是朝廷的官,但实际身份却是曹操的谋士。

曹操在得到荀攸这个人才后,欣喜若狂,逢人便说:“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意思是,荀攸不是平常的人,我能够和他一同创业,天下可得啊!

而荀攸果然没有让曹操失望,为曹操谋划出诸多妙计,其中包括水淹下邳活捉吕布、斩杀袁绍大将颜良和文丑、火烧乌巢袁绍军粮,并力主曹操消灭袁绍诸子等等,可谓见识高远、算无遗策。

《三国志・魏书・荀攸传》记载:“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

而且荀攸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人低调,从不邀功。

“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炫耀自己的长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他的内智别人可以达到,他的外愚别人却达不到,即使是颜子、宁武也赶不上他。”

这一点曹操十分高兴,对其十分信任,经常在众人面前夸奖他,还曾对自己的儿子曹丕教导说:“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

意思是,荀攸为人师表,你要对他尊敬。

后来,荀攸在跟随曹操征伐孙权的途中,不幸死了。据说曹操听到荀攸的死讯后,十分很悲痛,痛哭涕泪。

《三国志•荀攸传》:“太祖言则流涕”意思是一提到荀攸就伤心流泪。

两哭典韦

典...

查看更多
4 曹操不畏权贵,得罪权贵反升官
一代枭雄曹操
曹操不畏强权
曹操仕途顺利

“沙场明中飘烟火,权谋暗里战刀枪,煮酒谈笑诗词意,执戟论兵机势谋。”

一说起三国的历史,就不得不提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就是曹操。我们大多数人一般都是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或者由《三国演义》改编的电视剧中了解到曹操这个人物的。

在《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我们对曹操的印象基本都停留在狡猾和奸诈上面。虽然曹操成就了一番霸业,但是却给人了一种“奸雄”的形象。

但其实文学作品里面的历史人物和现实中是有很大区别的,毕竟在文学作品中,作者要注重故事的戏剧性,因此对人物的描写都会带有一些夸张的手法。

其实在三国时代,曹操并不是一个十足的大坏蛋,相反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伟大而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曹操的传奇经历有很多,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他年轻的时候,曾得罪了一位达官权贵,不过曹操的仕途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最后还升了官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走进仕途,崭露头角

每一位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人物,都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个性,曹操在年轻的时候就非常有个性。他为人处事雷厉风行,放荡不羁,几乎不把任何人看在眼里。

曹操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任性不羁的性格,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他的家庭背景。曹操在当时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官二代”,曹操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朝廷有名的宦官,所以曹操一出生就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纨绔子弟。

曹操不爱学习,不修品性,喜欢飞鹰走狗,但是他的仕途之路却很顺利,因为自己的家庭背景,曹操进入仕途的第一个官职就是洛阳北部尉。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洛阳北部尉这个官职的含金量有多高,其实这个官职放在现在相当于一个副县级的公安局局长。

很多人可能觉得一个小小的副县级有什么了不起,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时候的曹操仅仅只有二十岁,就坐上了这个平常人可望不可及的位置。

二、新官上任,树立威信

曹操在仕途上的起点是很高的,但是洛阳北部尉这个官让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当起来还是很不容易的。在汉朝,洛阳是举国上下最大的城市,同时是全国政治的中心,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北京。

在这样一个大城市里,满城到处都是官二代,富二代。当时的社会可不像现在这样法制体系那么完善,当时这些达官显贵们在洛阳城里横行霸道,什么公安局长根本不放在眼里,所以曹操在洛阳城里的工作并不简单。

但曹操在上任前却没有担心犹豫过什么,毕竟初生牛犊不怕虎,曹操对于自己的仕途之路还是很有信心的。

人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曹操在走马上任之后,也迅速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曹操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工作单位重新装修翻新了一遍。经历了一番装修之后,整个“公安局”果然变得更加严肃庄重起来。

并且在有了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后,曹操工作起来也更有动力了。接着曹操又把国家的法律向百姓们再三强调,并且告诉人们,凡是违反法律、作奸犯科的人都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三、蹇图犯法,被曹操处死

曹操发布的条令一开始并没有在当地掀起什么波澜,大家对这个新上任的官员都报以不以为然的态度,而且那些背后有着后台的权贵们对曹...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