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是一个特殊的王朝。
其特殊性就在于其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了占绝大多数人口民族的政权。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大清统治者总显得心虚,很多事情不敢光明正大摆开了谈,遮遮掩掩、闪闪烁烁、吞吞吐吐,给人一种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感觉。
于是,大清王朝就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谜案最多的王朝。
似乎,清朝皇宫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永远笼罩着迷山雾海,难见天日。
举个例,大清朝十二帝,能死得明白的就没几个。
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史书上记载是死于背疽,但民间一直盛传是被袁崇焕用大炮轰死的。
清太宗皇太极身材雄健硬朗,却在52岁的年纪毫无征兆地骤然而逝,让人讶异。有人猜测,皇太极其实是多尔衮与庄妃合谋害死的;也有人说皇太极是死于情殇——因心伤爱妃海兰珠早逝,魂追于九泉之下。
至于清世祖顺治帝死亡之谜就更加扑朔迷离了。
有死于天花之说;有情殇于董鄂妃早逝之说;有遁入山林之说;有在福建被郑成功炮轰升天之说。
清圣祖康熙帝,官方说法是自然死亡;但世人却怀疑其是死于雍正之手,很惨。
当然,最搞的是嘉庆帝和同治帝,一个被人们说成是雷劈死,一个被人们说成死于花柳病,忒没面子。
光绪帝也有被慈禧毒死的说法。
这里重点说说雍正之死。
雍正的死也非常突然,多年后,曾因雍正去世当晚被风火召至圆明园的辅政大臣兼大学士张廷玉和鄂尔泰回忆时,频用“惊骇”二字来表达当时的意外。
外界传说,雍正之死,死于女侠吕四娘的刺杀。
该传说有鼻子有眼,甚至有人还言之凿凿地说,雍正的脑袋已经被吕四娘提走,雍正陵寝里埋的,只有雍正的身子,脑袋部分,是用黄金铸成的假头。
但从雍正去世后乾隆接连发布的两道上谕来分析,雍正很可能是死于丹药中毒。
第一道上谕,乾隆要求太监不许妄议国家大事,所谓“凡国家政事,关系重大,不许闻风,妄行传说”,若有违反,“定行正法”,绝不留情。
这道上谕是要太监封口,不许走漏宫中任何讯息。
第二道谕旨,驱逐养在宫中的道士,云:“皇考万岁余暇,闻外界有炉火修炼之说,圣心深知其非。聊欲试观其术,以为游戏消闲之具,因将张太虚、王定乾等数人,置于西苑空闲之地。圣心视之,如俳优人等耳,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且深知其为市井无赖之徒,最好造言生事,皇考向联与和亲王面谕者屡矣。今朕将伊等驱出,各回本籍。”对这些逐出宫中的道士,乾隆帝同样威吓说“伊等平时不安本分,狂妄乖张,惑世欺民,有干法纪,久为皇考之所洞鉴,兹从宽驱逐,乃再造之恩,若伊等因内廷行走数年,捏称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以及在外招摇煽惑,断无不败露之理,一经访闻,定严行拿究,立即正法,决不宽恕”。
乾隆口口声声称父亲雍正视张太虚、王定乾等道人如俳优人等,“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但雍正对求仙问药的渴望,早已是不是秘密的秘密了。
相关史料记载,在雍正还是雍亲王的时候,他就留意寻找世外高人、索求长生不老药了。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秋,雍亲王门下人戴铎到福建赴任,给雍亲王写信报平安,同时也写了一...
查看更多与“关于雍正之死,为什么乾隆一生也从不透露出半点线索?”相关的文章
清朝最勤勉的皇帝,非雍正皇帝莫属。这是一位把皇帝当职业来干的皇帝,其勤勉程度可谓登峰造极,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我们说皇帝勤勉,一般是从《起居注》来看的,但里面的记载往往比较宽泛。可雍正的勤勉可是有实实在在的记载,雍正在位十三年,批阅的汉文奏折3.5万件,满文奏折7000件。要知道这些仅是现存的,还有遗失的。
我们仅以现存的来说明,这么算来雍正每天需要批阅奏折十件,每份奏折最少写一个“览”字,多时在洋洋洒洒数千字。笔者查阅如今出版的《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仅雍正批阅的字数早已超过了一千万字,粗略算一下,雍正每天至少要写3000字,这写字都是用毛笔来写的。
这是多么疯狂的皇帝,更疯狂的还在后面,雍正每年只在自己生日那天给自己放一天假。正是如此疯狂,有人说雍正是暴毙的活活累出病的结果。雍正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臣工们要求也非常高,“尔等奋勉为朕之知,朕之奋勉为天地、为圣祖皇考鉴之。我等群臣共同用功罢。”
如今我们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行乐图》中,能看到一个最真实的雍正,在这些行乐图中雍正化身各种角色:或山中打猎或寒江钓雪,或林下弹琴岩边题字,或高轩赏荷围炉观书;时而渔樵时而耕读,时而陶渊明沧浪水,时而射飞鸟猎猛虎等等。
面对繁忙的朝政,雍正有一个特殊嗜好,这个嗜好至死不渝。在清朝的所有皇帝中,雍正帝最喜欢炼丹,在他做皇子时就对弹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了皇帝后,雍正甚至专门写了一封描写弹药的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
历史专家曾这样评价雍正痴迷炼丹,“这炼丹炉一点上火,就此没有熄过。”雍正之所以痴迷炼丹是有原因的,一切都一场大病造成的。另外,雍正与其他皇帝一样,也想长生不老。可惜,古代的术士们自然物理知识有限,他们在炼制弹药时,通常在丹药里加上铅砂、硫磺、水银等天然矿物元素。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年,58岁的雍正在圆明园暴毙。由于清宫档案只记载雍正的突然死亡,没有作任何说明。这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猜测,其中一个说法就是说雍正是吃了太多的有毒丹药造成的。
查看更多与“雍正之死可能跟他的这个不良癖好有关,他的癖好到底是什么呢?”相关的文章
明清两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两个古代政权,为此相关史料跟古籍记载略多。但两者却有着很多不同点,最突出的是两个朝代皇帝的能力跟性格。比如明朝的朱元璋跟清朝雍正都是一个勤奋爱民,不辞劳苦的好皇帝,但在日理万机中,朱元璋却应对自如游刃有余,雍正却活生生给累死了?这是为何呢?
明朝由朱元璋建立,可能是出于心血结晶以及希望后代子孙永享荣华富贵的原故,朱元璋十分爱惜自己的江山,甚至防备到将一系列开国元老、功臣、大将赶尽杀绝,以绝后患。故此执权治国对朱元璋来说,变得很顺畅没人敢反对他。
另外可能是性格使然,朱元璋从小成孤儿流连世间,吃遍酸苦,看透人情冷暖,使得沉淀下来的他更有经验跟能力去管理自己的官员跟江山,而一般的难题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只要采用一些老道手段就能处理。所以朱元璋既勤快又能“左右逢源”,处理诸多政务不会觉得太过劳累操心。
还有我们可通过朱元璋个人创作的诗词来窥见一二,诗为:“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
此诗充分表明,朱元璋感叹自己起得早过文武百官,又比他们睡得晚,由于早起晚睡忙于国事,一点个人空闲时间都没有,还不如江南地域的富贵老人睡日晒三杆还在那抱着被子。
然而清朝的雍正却是另一番景象了。
首先雍正的身世经历跟朱元璋不一样,其从小生于帝皇家,未经历过父辈们打江山的艰难时代。从小好吃好喝,享尽荣华富贵,接受全天朝最高等的教育,知书识礼,身边的人一个个都对他百般顺从,而且很少出过宫,没感受过平常百姓的酸甜苦辣咸。
在这种环境下,雍正的三观自然跟朱元璋有所不同。根据清史记载,雍正帝称帝十三年,每天早起晚归,采用汉字批准的奏章约达35000余本,而用满族文批写的奏章则约6000本,通过数学平分的话,雍正每日约批10本奏章,而一日平分三个阶段的话,可为早上3本、中午3本、晚上4本。按照这个数量讲,应该工作压力不好,可雍正为何还会被累死呢?
原来,雍正治政勤快到诸多工作都不想别人干涉的地步,可能是怕对方不走心,于是批写奏章等都要亲力亲为,而且每一本奏章都会花精力时间去认真审阅,之后还要写下几百到一千多字的批文,那么一天批阅十本奏章,就约写几千到一万字左右,这种工作强度,就连现代的码农估计都应付不来。年轻时还好点,如果迈入中年,心力交瘁琐事杂多,此时一个普通人根本无法每天按时写10000字,何况是日理万机的大清皇帝雍正。
雍正除了批阅奏章,晚上偶尔还要跟后宫妃子娱乐一番以及处理其他杂务。以此推算下来,雍正可能就真的每天需要负荷工作十八小时以上,剩下的只有4小时睡觉时间。
另外雍正在性格方面还是一个倔性子,对自身要求严厉,总给自己定一些过分要求,处理政务凡事都要追求极致,不放过任何细节,总感觉要亲自去完成或许监督才放心,为此他的劳动强度是一般人承受不来的。
还有一点,雍正是个异常节俭的人,不舍得吃好滋补身体,平时不会海吃海喝,就连吃剩的饭菜都要节省。据说他...
查看更多与“同样是勤政的好皇帝,为何雍正却早早去世?”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