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战神白起

发布时间:2020-05-30
1 秦朝最厉害的将军:一代战神白起,从小将领到战神的逆袭
秦朝
秦朝的将军
秦朝的将军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余载,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是他带兵来战吓的望风而栗。史书上有确切的记载: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战,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一个将领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他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的战绩创造了中国兵法的最高实战典范——他就是一代战神武安君白起!

白起一生领兵打仗无数,共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攻六国城池大小七十余座,奇迹是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各种历史资料表明的确一次也没败过)并且经常以少胜多。既是高超的战术家又是高明的战略家。其指挥的战争的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后世鲜有能比者!

何谓春秋,就是战争,政治等国家大事都发生在春季和秋季!白起在冬天奇袭魏国河内,开创冬战先例,在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运用步兵大规模攻城战。白起指挥长平之战,全歼赵军。杀赵军四十余万(又说共六十余万,坑杀降卒四十余万),长平之战既是中国走向统一,改写历史的关键战役,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残酷、最壮烈的重大战役,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是中国大规模地围歼战法先例。

长平之战是一场两国的生死大战,当时的战争规模,在古代战争史上是很罕见的,在战国时代是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就是秦赵两国调集的兵力,从史书上来看加起来应该有100万左右,在当时那个年代,两千多年前,这是相当相当可怕的一个统计数字,100多万。所以这场战争对双方来说谁都输不起,包括强秦也输不起。实际上这就是战国晚期的时候,决定是由谁来统一中国的一场战争。

而在这场战争当中,白起再一次扮演了男主角、男一号。

在当时那个战争年代下,白起打的是歼灭战,他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他一直奉行这一条,是当时最有效率的一条原则。因为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在战国人口不多,恢复缓慢的时期,人力资源要比国土资源更加宝贵。在当时那个年代,每年的都要爆发战争,所有的诸侯国的国君,大家都在争斗,如果说在一场战争当中,你俘虏了大量的士兵,好,

战争到此结束,而你把他们放了,他回到他的国家以后,下一次战争他们仍然是战士,战争永远都会进行,战争会一场接着一场地打下去。

长平之战若不杀降,这四十五万赵军回头又是一支大军,秦军等于白打。白起为国家计——杀!

百年后的项羽,同样坑杀三十万秦军降卒,为什么人们把白起当作杀人魔,而对项羽抱以同情呢?难道仅仅因为他比白起痴情?

长平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乃至外交史的一次壮举,只不过完成这次壮举的是为后世儒家文史所鄙视的奉行法家治国(依法治国)的秦国!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因为感慨李牧一代良将没有好下场、扼腕叹息而盲目将感情趋向战败的赵国;更不能因为白起每战不留降卒而侮蔑扭曲把憎恶强加给秦国。

秦国自然不是无懈可击,否则也不会二世而亡,但是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是不是该公正客观一点,而非...

查看更多
2 秦王为什么要逼白起自刎,战神白起真的死有余辜吗?
战神白起
秦王

一、名将末路

公元前257年的一个冬天,寒风萧瑟,天降瑞雪,这是北方最冷的季节,但似乎也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不过对于一个特殊的老人来说,这一天却是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天。

面对王送来用以自裁的宝剑,他问了一句:王为什么要杀我?我的罪名又是什么?

是啊,人死总要死个明白吧。如果连为什么死都不知道,那一个人得死的多么憋屈!

但这一句话问出来,前来送剑的军士却无言以对。这个苍老而威严的男人,曾是大秦王国上下无数人仰视的存在,他是军人的偶像,他也是王国的依仗。曾经,只要有他在,大秦的军队就无所畏惧。而如今,这些个军士,却要亲自来送偶像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步。

他叫——白起,光是这个名字,在这个时代,就足以令诸侯颤抖!他有一个无上光荣的称号——战神,同时他也有一个令人厌恶的绰号——人屠。

现场无人能够回答战神白起的问题,因为他们也不明白一代战神,为什么就必须死。白起更不明白,他本以为,这些人是秦王派来迎接自己回去的使者。而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当时只有两个人:秦昭襄王和范雎。

二、范雎的猜忌

他之所以什么必须死,首先,他惹动了范雎的猜忌。

把时间拨回到几年前的长平之战,那一年,秦国发动了倾国之力,和赵国决战于长平,最终以赵军45万全军覆没而收场。而秦军自己也伤亡过半。

这其实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争,对此,白起的建议是直接攻下邯郸,灭掉赵国,这样才能弥补秦国的损失,这才符合秦国的利益。

可是,这却不符合一个人的利益——国相范雎:如果白起灭掉赵国,那威望将直接盖过他这个国相,他的位置自然也就坐不稳了。更何况,白起是曾经的政敌——穰侯魏冉一手提拔起来的,并不是他范雎的亲信。

当然,上面这些想法,其实并不是范雎自己产生的,而是一个大忽悠塞给范雎的,他叫苏代,据说他是苏秦的哥哥。虽然不是范雎原创,但这种想法,却的确符合范雎的利益。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就在白起准备建立不世功业的时候,坐在国相位置上的范雎,已经把自己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他决定阻止白起。

而偏偏,秦昭襄王对范雎的话,言听计从。

白起虽被召回,但范雎,已经深刻感受到了白起的威胁,白起已经悄然登上了他的猎杀名单。

二、秦王的愤怒

其次,就是秦王的愤怒了。

因为就在长平之战结束之后,战败的赵国,却开始了耍赖,他们拒绝交割许诺的割地!

被人耍了?这个结果,秦昭襄王自然无法接受!他果断要再次出手教训赵国。这一次,秦王自然又想到让白起领军。

可是,白起却认为,赵国哀军必胜,再加上其他诸侯的干涉,这仗不能打!不但如此,白起直接称病不出,拒绝领军出战。

白起“病了”,秦王请两次,请不动,范雎出面,也请不动。

不但请不动,而且每当秦军失利,白起总会不合时宜的嘟囔一句“不听老白言,吃亏在眼前啊”(《史记》:“ 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

而事实证明,白起的忧虑完全正确。秦军围攻邯郸两年不下,反而被诸侯联军打了个反击,被人一路追击,损兵折将。

作为一生不败的战胜,除了一流的战术执...

查看更多
3 战国时的白起除了“战神”这个称号,还有另外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称号
战国
白起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杀伐不断。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争之世,涌现出了许多名将。而秦国武安君白起,无疑是其中最厉害的一个。

《千字文》有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所谓 "起翦颇牧"指的就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他们战功赫赫,被后人举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则位居四大名将之首。

白起一生历经大小70余战,未尝一败,被称为战神。历代名将武庙,白起总是被奉为上座。但是,在其"战神"称号的背后,却是无数的尸骸。白起还有一个"人屠"的称号,就是因为他杀人太多。

那么白起到底杀了多少人?

据我国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也就是说,白起杀的人,多达百万。

公元前293年,三晋之韩魏两国,携东周天子之令,起倾国之兵,对抗东进的秦军。而秦军主将,正是初当大任的白起,两军对峙于伊阙。

面对韩、魏、东周联军,秦军兵力上非常劣势,三国联军有24万大军,而白起手中只有不到12万的人马。但白起通过采取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作战策略,硬是大败对手,将敌方24万大军全歼,韩魏两国精锐尽失。从此秦国东进,再无阻碍。

这一战,白起杀了24万人!

公元前279年,白起率军伐楚,大败楚军,攻破楚国别都鄢和都城郢。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在攻打鄢城时,白起修渠引夷水灌城,鄢城的东北角经河水浸泡溃破,水入城为深渊,城中百姓被淹死数十万。

这一战,白起手上徒添了数十万无辜冤魂!

公元前273年,白起率军迎战魏赵两国联军,两军在华阳遭遇。白起先是大破魏军,歼敌13万人;然后又大败赵军,将两万赵军俘虏沉入黄河。至此,魏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

这一战,白起又杀了15万人!

公元前264年,白起率军攻打韩国,大败韩军,夺占韩国陉城等9座城邑,斩杀韩国生力军5万余人。

至此,白起手上已经有了五六十万条性命!

当然,最可怕,要数秦国和赵国的那场国运之战——长平之战!

这一战持续的时间很长,起初并没有白起什么事儿!秦国主将是左庶长王龁,他领军与赵国名将廉颇在长平对峙。双方相持数月,战争演变为国力的对抗。

而国力稍弱的赵国明显处于劣势,可以说是外无援兵,内无粮草。于是坚持不下去的赵王将廉颇换下,起用赵括,想要奋力一搏。这时候,秦国也已经暗地用白起换下了王龁。

赵括到任后根据实际情况更换部队将领,改变军中制度,又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主动出兵进攻秦军。而白起利用地形且战且退,诱敌深入,成功将赵军围困在长平战场。

最终,赵军大败,主将赵括在突围过程中被乱箭射死,数十万赵军投降。而这些投降的赵国士兵,并没能逃过一劫。被白起尽数坑杀。最终赵国四十五万大军,仅余240名年纪尚小者存活。

此战,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此战后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而斩杀赵国45万...

查看更多
4 为什么从来没有吃过败仗的战神白起却因范睢这九个字给害死?
战神白起
范睢

在中国所有的名将里,白起称“战神”第二,绝无人敢称第一。因白起每次作战,战必求歼,整个战国期间军队共战死200万人,白起一人就歼灭了165万,无一败绩,被时人称之为“人屠”,后世称其为“死神”。

白起是平民出生,他也是从一个小兵当起。不过,白起初入军营中就显与众不同,他一路摸爬滚打,终于当了将军。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白起的成功,离不开他的伯乐:秦昭王。

秦昭王是个野心家,他有雄心壮志,他渴望称霸天下,渴望成为最强者,所以他用人不看出身。白起的出现,也刚好满足了他的野心。

要说白起,不得不提及他的代表作:长平之战。在这场白起指挥的战役中,秦军俘虏敌军四十五万,但是这四十五万降兵没有一个活了下来,据不完全统计,白起杀害的人大概有90万人之多。白起的“人屠”之名,也因此而来。

关于白起的这次屠杀,历史上一直很有争议:这么多士兵,该不该残忍的杀掉?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白起的屠杀或许也不无道理:首先,如果这些人放回去,回来还是会被召集起来抗秦。至于当作俘虏收编,且不说有可能产生混乱,几十万人的口粮都是问题。到时候秦军不是被打垮,而是被吃垮了。

其次,长平之战时赵国就败在后勤,秦国其实也差点撑不住。所以不如杀了干脆。正是因为人口的丧失,没了壮年男子,其他国家才会越来越弱,没有机会翻盘。虽然这样的做法很残忍,但白起为秦国一统六国谋局深远。

纵观白起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他骁勇善战,更善于分析情况来制定作战计划。他只要一上战场,就像战神附体满血复活,令人闻风丧胆。他打得六国无人敢挂帅迎敌,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不世之功。

同时,白起也是世界史上唯一一个没有败绩的神话!注意,是世界历史上!因此,白起的“战神”之名当之无愧。

那么,白起晚年为何会自杀呢?据说,当初秦昭王听了范睢的建议,先议和后复战,搞得耿直战神白起很不痛快。他称病不挂帅,在秦兵落败后又冷嘲秦昭王的用人不善。勃然大怒的秦昭王,将白起贬为士卒。

但白起毕竟声名在外,难以驾驭。一直嫉恨白起功劳的范睢,对秦昭王说了9个字:“其意怏怏不平,不足言”。于是,秦昭王又赐白起一把剑,让他自行了断了。

白起临终前,望着远方说了一句话:我把赵国几十万投降的士兵杀了,也该死了!这句话,着实让人不寒而栗。

这到底是白起的“良心发现”还是失望后的无奈,只能留予后人说了。

查看更多
5 关于一代战神白起的死,谁有不可逃脱的责任?
战神白起
白起

谁能在战场上战胜白起?六国都怂了,没有人,最后大家得出一个结论: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刚挨打的赵国和韩国的谋士们想出了一计:离间计。当时能战胜白起的并非六国,而是秦王。

公元前259年10月,战神白起率秦军攻破上党郡,此时,秦军的优势得天独厚。

占领上党郡,对于秦国来说,有两个优势,一是削弱韩国;二是从中间分离赵国东西领土,实行远交近攻,向赵国兵分三路进军。准备一鼓作气,灭掉赵国。

危急之下,韩赵两国派说客出使秦国,带了上等的礼品和金银财宝,面见秦国丞相范雎,范雎是白起的政敌,可以使用离间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两国说客来到范雎府上,说道:

现在秦人都夸赞白起最厉害,是秦国的大英雄,而忽略了丞相您,如果白起将韩赵两国给灭了,那岂不是在朝堂上更压丞相您一头,从而埋没了丞相您的功劳,丞相你觉得是这么回事不?

范雎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向秦王上书:我大秦将士虽在此战中取胜,但也伤亡巨大,可否就此休养生息,择日再做他图,何况赵韩两国已割地求和,灭掉他们如探囊取物,大可不比心急。

秦王回复:丞相说得对。

之后,秦王下令撤兵,白起气的直跺脚,由此秦国失去了一个灭掉韩赵的绝佳机会。

但赵国并不老实,想赖账,并不想割地给秦国,暗地里还联系齐国搞小动作。

秦王大怒,再次发兵攻打赵国。可惜,此时战神白起生病了,需要在咸阳治疗,可能是连年征战导致的伤病,也可能是被秦王气病了,总之病的不轻,不能带兵打仗了。

这次两军交战,秦军缺少了定海神针白起,赵国多了只老狐狸廉颇。胜负可想而知,秦国的虎狼之师被赵国的老弱病残打的溃不成军,伤亡4000余人,这让秦王的脸往哪放?

对于秦王来说,有一个好消息,战神白起的病痊愈了。秦王大喜,速速派白起去前线,给我狠狠的痛打赵国,以解我心头之恨。

白起也不傻,当初可以乘胜追击,一举拿下赵国,你让我撤军。这次赵国已经反过神了,你让我再去打一次,上次长平之战多难啊,你不知道珍惜,这次肯定不去了,还是身体重要,不惹那气。

秦王知道,白起是在耍小脾气,肯定是因为上次的事生气了,找个人安抚一下吧。秦王也是,找谁不行,非要找范雎去做思想工作,相对于赵国,白起更恨的是范雎,他不想打赵国,而是想打范雎。如果当初不是范雎使坏,白起早就拿下赵国了。安抚的结果可想而知,白起本就不想去,范雎来了他更不想去。

秦国这边将相不和,赵国却不闲着,平原君一直在忙碌着喊人帮忙,找谁呢?平原君来到楚国,对着楚王就是一顿毛遂自荐,结果忽悠成功了,楚王答应帮助赵国抗秦。

得到好兄弟楚国的帮助后,平原君又开始联系自己的小舅子帮忙,他的小舅子叫做魏无忌,魏无忌可是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小舅子魏无忌说服魏王,也答应援助赵国。秦王不乐意了,指着魏王说:你给老子等着!魏国一下子就怂了,都是误会,魏国永远跟秦国交好,您还是我大哥。

赵国的平原君知道魏国是墙头草后,气的大骂自己小舅子,我为啥娶你姐?你姐长得这么丑,我还不是看你小子有...

查看更多
6 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双方死了多少人?战神白起在战役里起了什么作用
白起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秦国王龁与赵国廉颇以丹河为界的对抗,从公元前262年持续到公元前260年。赵、秦两军不断增兵,秦军总兵力约五十万,赵军则超过四十万,双方陈兵九十万。赵孝成王和秦昭襄王都想早点决出胜负,两国已经被这场旷世持久战拖得不堪重负。

双方各有几十万大军不能离开上党郡,而军队每日消耗大量军粮和物资。这造成国内农业生产滞后,商业萎靡,百姓苦不堪言,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丈夫或者儿子在军中,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如果秦赵两军在丹河两岸再耗上三年,秦国会被耗穷,赵国会被耗垮。

眼看各国救援无望,而赵国的国力又不支持廉颇继续打持久战,赵孝成王迫不得已,用马服君的儿子赵括,替代廉颇为将,不求大败秦军,只求尽早结束战争。

赵孝成王对赵括的要求,就是尽快寻机开战,打成平局就算胜利,只要这场战争早日结束就好。

几乎同一时间,秦国迅速启用武安君白起。这次临危受命是秘密进行的,除了白起的几个心腹大将,秦军自己都不知晓。

白起抵达上党,只见上党山势起伏延绵,草木茂盛,风光如画,他却没有心情欣赏。

武安君下令,加固光狼城附近的垒城,深挖壕沟,布置陷阱,等待赵军前来突击。

赵括抵达前线,也做了一番调整。

首先,赵括更换了部分将领,也更改了约束。

赵括说到底,也只是一个人一个脑袋,他要指挥四十余万大军,每个人都要如臂使指,就得依靠他帐下的这些将军,这些都尉,这些百夫长。如果算到百夫长级别,四十余万大军就有四千多个百夫长,要指挥这么多人,当然要换上与自己一条心进攻的将领。那些还念念不忘廉颇,一心只想防守的将领,势必在进攻中不得力,与其战时拖后腿,还不如现在就撤换他们。

至于更改约束,更加势在必行,因为廉颇此前的约束,是以防御为主的,要进攻了,指挥号令当然要改成进攻为主的。

赵括就像一个足球教练,要求他将一支意大利式防守型球队,改造成一支巴西式进攻型球队,不更换队员和改变战术,肯定是不行的。

每个将军,都有自己的一套风格,赵括首次作为主将,便指挥四十余万大军,没有发生什么乱子,已经展现其大将风范。

赵括稳定军心后,指挥赵军渡过丹河进行大反攻,长平大决战终于登场!

赵军沉寂三年,突然之间的反攻,爆发的威力还是非常可观的。赵军前部狂飘突进,如同一阵阵狂风卷起,往秦军壁垒冲来。

为了诱惑赵军深入,王龁暗中调走部分第一线的守军到光狼城集结,同时下令,任何情况下,所有守军必须坚守壁垒。

数十万人短兵相接,气氛摄人心魄,双方杀得尸横遍野,上党的大地颤抖不已。

秦军光狼城大营,黑色大旗迎风飘扬,上面绣着黑底白字的“王”字,秦军对内仍然隐瞒着武安君上任的消息。

秦军中军大帐,众将校憋了两年多,如今见赵军倾巢出动,纷纷请战支援前线。不料王龁却一反常态,坚持不支援,众将围住主将王龁,个个慷慨激昂,跃跃欲试。

“诸位将军,引诱赵军渡过丹河,退守空仓岭一线,是本侯的意思。”武安君正色道。

武安君正待多言,帐外不远处鼓声、号角声四起,一名军士来报:“禀报将军,赵军前...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