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唐高祖李渊

发布时间:2020-04-10
1 一代君主的老年生活为何会如此凄惨?唐高祖李渊的晚年原来过得这么憋屈
唐高祖李渊
李渊

唐高祖李渊建立李唐王朝后,军功强大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和皇太子李建成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夺嫡斗争,最终李世民放弃了传统夺嫡途径,采用暴力手段发动玄武门之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武德九年八月,高祖李渊被迫退位,成为太上皇,直到贞观九年(635)去世。李渊一共当了九年太上皇,这期间他的生活是非常不愉快也很凄凉的。

李渊被迫退位成为太上皇,不仅内心怀着丧失两个爱子的悲痛心情,更让他失落的是他失去了皇帝拥有的一切权力,而且在生活上也失去了至高无上的享受。

李世民上位后,由于对父亲偏爱李建成和李元吉心怀怨恨、再加上他要竭力证明自己的正义性,因此不惜对高祖李渊的一些政治措施大加批判,最具有代表性的实践就是李世民对裴寂的处理。

裴寂是李渊最信任和要好的心腹朋友,他是劝说李渊太原起兵的倡议者,是李唐的开国功臣。但李世民当皇帝后,不仅直接对他进行人身攻击,还找了不少借口对裴寂进行严厉的打击,甚至定了他死罪,后来由于舆论沸腾,不得不改成流放。李世民对裴寂的指责和打击实际上是含沙射影针对的高祖李渊,李渊被儿子这样羞辱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只能忍气吞声。

唐朝初年,太极宫是皇帝听政、举行国家大典和休息的地方,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宫殿。李世民刚即位时还假惺惺地暂居东宫,以示对高祖的尊敬。但时间长了在东宫毕竟显不出自己的皇帝威风,因此在贞观三年他终于把李渊给迁出了太极宫,李渊被迫搬到位于外城郭的弘义宫,过着被幽禁的生活。

贞观四年,唐朝大将李靖趁着东突厥遭遇天灾时,一举将其灭国,李世民大喜。由于隋朝末年群雄并起,当时位于北方的突厥坐大,包括李渊在内的各个诸侯都曾向突厥称臣示好。这种行为虽然屈辱,不过也是在客观形势下的一种暂时妥协政策,作为李唐王朝的继承人应该体谅。

但李世民为了渲染自己的政绩和吹捧自己的功劳,不仅到处宣扬李渊当初的举动让自己感到多么耻辱,而且还召集了亲近大臣、诸王、妃子、公主等人开了个盛宴,太上皇李渊在宴会上表演了琵琶,并大力称赞了李世民的功业。这显然也是李世民的刻意安排,利用高祖来宣示自己的权威和合法性,李渊也不得不配合演出,在皇室亲贵面前低着头承认自己不如儿子。

而从细节里可以窥见的李世民平时对高祖李渊之苛待的便是避暑一事了。由于长安皇宫夏天暑热尤其厉害,因此初唐时,皇帝往往会选择去清凉之地九成宫避暑。李渊在皇帝位时也经常出去巡游,但在弘义宫就等于被幽禁,不能随便出宫一步了。

李世民自己经常外出巡游或避暑,但从来没有关心和想起过父亲。好几年后,监察御史马周上书批评了李世民,李世民虽然表面接受,但依然我行我素。贞观八年,年老体弱的李渊身体转坏,已经卧病在床,结果李世民在这个时候请他去九成宫避暑,气愤的李渊只能冷冷回了一句:隋文帝崩在那里,不去!。这显然是李渊对李世民的一种讽刺。

贞观九年五月,太上皇李渊去世,享年七十岁。李渊去世后,李世民更是毫无忌惮地对史书上下其手。李世民为了证明自己上位的正...

查看更多
2 唐高祖李渊并没有你想的那么无能,他其实是个雄才大略的唐朝开国皇帝
唐朝
唐高祖李渊

李渊(唐高祖,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甘肃天水)人,祖籍邢州尧山,唐朝开国皇帝。

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隋炀帝即位后,历任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后升卫尉少卿。615年,被拜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617年,又拜太原留守。隋末天下大乱时,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618年,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统一全国。626年,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635年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一、起事前不为人知的人生

显赫的家世

李渊的爷爷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兼陇西郡公李虎,都督八州诸军事的北周柱国大将军李昺的独子,姨夫就是后来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妥妥的一个"官二代"+"高富帅"。至于说他有比较多的鲜卑人血统,这个问题咱们后续再讨论,这里暂且不表。

辉煌的经历

虽然嘴里衔着金钥匙出生,李渊并没有像"定他个十亿小目标"的儿子那样纨绔成性,反而显现出了非同一般的职场能力。最初李渊在杨坚身边担任千牛备身的警卫工作,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小姨夫的赞赏,先后担任了谯州、陇州、歧州三个重要地方的刺史。

隋炀帝在位伐高句丽期间,李渊被他这位大表哥任命负责军队的后勤工作,后屡与各地反隋起义军交战,获胜,其中包括母端儿的队伍,得以担任太原地方的军政一把手,成为实际上割据一方的实权派人物。

二、起事后的曲折迂回

可以说李渊的战略眼光还是很毒辣的,作为其中的一员,熟悉关陇军事集团的软肋,决定长驱直入向长安进军。

在中途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老战友,隋末悍将屈突通,李渊被其屡次击败,几乎将他的美梦刚开始就击碎。

成功进军关内后,李渊并没有急于称帝,而是效仿自己的姨夫隋文帝杨坚一样扶植了一个傀儡皇帝,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做皇帝,自己做相国,在道义上牢牢占据制高点,与在扬州的杨广政权分庭抗礼,最终导致了杨广被部将所杀。

三、称帝后的纵横捭阖

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死后李渊称帝,建立唐朝,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下已经太平,一幅蒸蒸日上的景象,相反,各地称王称帝的武装实力有很多个,一统天下的路还有很长,包括李密、王世充、刘武周、旧隋朝残余武装等等。

就是在这样的乱局下,通过李渊的统筹部署将与己方相比丝毫不弱的武装力量一一击破,开创了统一的大唐王朝。

四、子孙相残的遗憾

在李渊眼里,无论是李建成、李元吉还是李世民都是他的儿子,都是至亲骨肉,让谁继承皇位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为了皇朝的千秋万代需要选出一个相对合适的继承人而已。

可这在子孙眼里就是另一回事了,关系到谁最终能继承大统的问题,甚至可能关系到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就是这样的担忧最终引发了玄武门之变。

李渊应该多少也知道子孙之间的想法和争执,一方面都是儿孙没办法对谁下狠手,二是对亲情过于看重,不相信其中的任何人会做出太出格的事情来。可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仅祸及子孙,...

查看更多
3 唐高祖李渊与李世民之间的父子关系为何会破裂?李世民到死也没有原谅自己的父亲
唐高祖李渊
李世民

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祖籍是陇西成纪。他出身于北朝的关陇世族家庭,祖父名叫李虎,西魏时期官至太尉。父亲李昞,北周时期的柱国大将军,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

隋炀帝即位后,已经承袭唐国公爵位的李渊,任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和楼烦(今山西省静乐县)二郡的太守。后来,被隋炀帝召回朝廷,历任殿内少监和卫尉少卿。

大业十一年(615年),官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后来升任太原留守,成为统御一方的大员。

由于隋炀帝的暴政,顿时使得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和诸侯造反不断。作为军事重镇太原的太守,李渊本来没有如此决绝的动力,但迫于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的极力怂恿,他决心乘势从太原起兵,成为了推翻隋朝的一股重要力量。

之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李渊旗下的唐军一路所向披靡,攻城略地,直至攻占了都城长安。李渊拥立杨侑为傀儡皇帝,遥尊远在江都的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名义上还是大隋的臣子。

618年5月,李渊在稳固内外各方势力后,彻底推翻了隋朝,自己在长安称帝,国号为唐,定都长安。不久,通过一系列的消除军阀割据战争,统一了全国。

在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争斗中,李渊一开始作壁上观,让兄弟二人相互制衡。但在全国统一后,李渊旗帜鲜明的支持太子李建成,不断打压李世民的势力,甚至不惜彻底剥夺李世民的军权,只保留“秦王”的空架子。

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在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策划下,孤注一掷地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直接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不仅如此,已经撕破脸皮的李世民,开始虎视眈眈的直接逼宫李渊。无奈之下,李渊只得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交出了军政大权。两个月后,李世民宣布正式登基为帝,李渊只得退位做了太上皇。

李渊刚退位时,并没有搬出太极宫,他也知道父子关系已经完全破裂,因此说话做事都很谨慎,几乎闭不出户。

即便如此,李世民依然心有顾虑,安排言官多次上书,要求太上皇搬出太极宫。贞观三年四月时,太上皇李渊被迫搬到了大安宫居住。说来也可笑,这个“大安宫”,原本是李渊给当时还是秦王时的李世民所建造的,没想到,却成了自己的宫殿。

其实,在大唐一统全国后,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和李渊的父子关系就一直不好。李渊成为太上皇后,相当于是被儿子软禁了,每日无所事事,只能与妃嫔们嬉戏玩乐。

在64岁的时候,李渊还给李世民生下了一个弟弟,就是《滕王阁序》里面的那个滕王李元婴。看来,虽然精神世界不开心,但李渊的物质生活和后宫生活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李世民虽然不喜欢自己老爹,但也没有虐待于他。

贞观四年时,唐王朝在李世民的统领下,产生了重大军事成果,那就是大将军李绩彻底消灭了东突厥。这可是惊世奇功!李世民很高兴,立刻就把这件事通知了整天窝在后宫的老爹李渊。

唐皇宫于是开始大摆筵席,犒赏有功之臣,就这样,太上皇李渊和皇帝李世民这对父子,终于见了久违的一面。父子之间推杯换盏,李渊还弹起了琵琶,李世民则附和伴舞,表面看起...

查看更多
4 他创立了唐代为什么还是这么憋屈?唐高祖李渊为什么很少被提起
唐代
唐高祖李渊
李世民的父亲

大唐王朝,这个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之一。说起唐朝,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都是唐太宗李世民。而对于开国皇帝李渊,大家都知道得很少。

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之君,早年背负丧父之悲,中年又遇到丧妻之哀,晚年落得个丧子,又被逼退位的凄凉晚景,可谓是悲催到极点了。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生于长安,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

李渊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了,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千万人之上的人。

从七岁那年起,他就承袭了父亲唐国公的封号,可谓童年得志。

李渊作为一个盛世王朝的开创者和缔造者,前大半生是非常的安逸和顺利,既没有受过苦,也没有挨过饿。

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治全国。

作为中国古代为数不多几个大一统的帝国之一,唐代无疑是非常让人羡慕和向往的。唐朝国力的强盛,唐朝社会的富庶,唐朝思想的开明,唐朝文化的繁荣,以及唐朝对世界的影响力,一直被世界所公认,并被后人所津津乐道。

现在世界上好多的国家和地区对于中国人都喜欢称为“唐人”,对中国的传统服装都称为“唐装”,对中国人的聚集区都称为“唐人街”,这无不显现出对于大唐帝国的影响力的承认和对于那个朝代的敬仰和崇拜。

每个父亲都望子成龙,可是当了皇帝的李渊却很痛苦,因为儿子们太优秀了!

李渊算是雄才大略,文武全才的一代雄主,可惜往往给人留下的形象,就是个弱鸡,靠有个好儿子才能一统天下。

大儿子李建成直率、宽简、仁厚,很有才能;二儿子李世民更是文韬武略,非常出众;至于四儿子李元吉,也不赖,能打仗,能带兵。让谁当太子呢?这几个都是窦皇后所生。

最后,李渊根据“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传统,让李建成当了太子。看似李建成成为皇帝好像没什么悬念。但李世民能征善战,调度有方,是李渊夺取天下的第一号功臣。

很多人都认为李渊取得天下最主要是靠了他的儿子李世民,但李渊自己本人无疑是他建立大唐王朝的第一保障。

李渊脾气很好,但是不代表没本事。能力绝对也是很出众,能隐忍,在历史上还是著名的神射手,名门世家子弟。能统一天下,绝对是非常有本事的,只不过没有看清李世民的野心,也没想到李世民有那么大胆子而已。

由于李世民功劳太大,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李世民觊觎着太子的位置,而李建成则时刻提防着李世民。于是,历史就上演了玄武门之变的惨剧。

玄武门之变,公元前626年由李世民发起,那场惊心动魄的惨剧隐藏在种种史料典籍的字里行间,阴冷刺骨。

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的计划太紧密了,当时李世民肯定是做了完全的准备,是绝对不可能让李渊知道的。

而玄武门事变发生在626年,那时候李渊已经六十岁了,在古代那已经算是高龄了,所以在那个年纪下不知道是非常有可能的。

而李世民在杀了两个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后,马上就带兵来见李渊,逼他立自己为太子。李渊眼看着自己...

查看更多
5 你知道唐高祖李渊的背景吗?原来他的背景奠定了创立唐朝的基础
唐朝
唐高祖李渊

1.李渊出身权贵世家

不管李渊是不是出身在他做了皇帝后坚称的陇西李氏,但不能否认的是,李渊是出身在权贵世家的。

在李渊的祖父李虎时,其家族就开始飞黄腾达。

李虎因为积极参与后魏权臣宇文泰的政变并获得成功,与宇文泰、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八人一起被称为“八柱国”,为西魏的开国功臣,封爵陇西郡公,官为太尉,还被赐予鲜卑姓大野氏。

由于李虎和当权的宇文泰交情很深,在宇文泰的儿子篡西魏建北周时,虽然他本人已死,仍被追封为唐国公。至此,李渊的家世就与唐联系起来。所谓唐,就是传说中尧舜禹中的唐尧之唐。

李渊的父亲李昞是李虎的第三个儿子,因为李虎的长子次子都死的早,所以李虎死后,李昞就袭爵陇西郡公,后来因功被加封唐国公。

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看李昞英勇有为,相貌堂堂,便托人向李虎家求婚,将四女儿独孤氏许配给李昞。这场婚姻后李渊家族成为了北周和隋朝的皇亲国戚,这对于李渊家族后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原来这孤独信女儿众多,其中长女嫁给北周世宗明皇帝宇文毓妻,后来被追封为明敬皇后;七女独孤伽罗,即杨坚的妻子后来的文献皇后,而李昞娶的是孤独信的四女儿,所以这李昞还是杨坚的姐夫。

细论起来。李渊乃是杨坚的内甥,杨广的姨表兄弟。在那个极其注重家庭门第出身和姻亲关系的时代,父亲与母亲的出身为李渊的后来获得了很多人不具备的极大便利。他自言“承七叶之余庆,资五世之克昌;遂得地臣戚里。家称公室”,正是真实的写照。

2.李渊深受隋朝重用

李昞死后,家里的几个儿子相继早亡,所以七岁的李渊继承了他的爵位唐国公,但爵位并无实权。因为李渊是杨坚的亲家人,“由是特见亲爱”“以故文帝(杨坚)与高祖(李渊)相亲爱。”所以李家深受杨隋的重用。

十五岁时就被姨夫杨坚破格提拔为的贴身侍卫“隋受禅。补千牛备身”,从此步入政坛。千牛备身这是贵族子弟的进身之阶,不过因为年轻的缘故一直到杨坚在世时,李渊也只是做到地方州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后称太守)。李渊的官位是在表弟隋炀帝做了皇帝后,开始一路飙升的。

隋炀帝一登基,李渊就被升为荥阳、楼烦二郡太守,不久,就调任朝廷担任了殿内少监,成为大隋帝国权力中枢里的重要人员。大业九年又提升他为卫尉少卿。是他表弟隋炀帝让他从地方进朝廷的,是他表弟让他掌握军政大权的。当国家大规模讨伐高丽之时,隋炀帝对李渊这位表兄还是十分照顾的,没有让这位当时著名的神箭手去前线,而是让他在安全后方督运粮草。

大业十一年。李渊被拜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大业十二年李渊升为右骁卫将军。李渊大业十三年成为太原留守,掌管太原、雁门、马邑、楼烦、西河五郡。可以说李渊彻底掌握了国家的边关重镇与军事大权。

在一些史书中说隋炀帝一直对李渊不放心,一直打压他,这与实际上步步高升、官运亨通的李渊待遇是相符矛盾的,这其实是李渊做了皇帝后为自己反杨广找借口的。否则能说隋炀帝对李渊恩德隆盛,李渊却还反隋炀帝吗,这不是说李渊不忠吗?

3.李渊能文能武...

查看更多
6 唐高祖李渊做了哪些事情才筑起历史上众所知晓的唐朝帝国的?
唐朝
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唐高祖李渊出身在北周的一个贵族家庭,七岁的时候就被封为唐国公。等到隋炀帝即位后,李渊又担任过荥阳和楼烦这两郡的太守。隋末天下大乱,李渊起兵攻占长安城。义宁二年,李渊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统一全国。

唐高祖李渊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的后裔,家族显赫。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时期八柱国之一。李渊的父亲李昞是北周时期的御史大夫和柱国大将军,被封为是唐国公。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北周天和元年,李渊出生在长安。在李渊七岁时父亲去世,他袭封为唐国公。李渊长大后,宽容待人,性格开朗,为人十分洒脱。

开皇元年。隋文帝建立隋朝。隋文帝任命李渊为千牛备身,即皇帝的禁卫武官。由于李渊的姨母是隋文帝的皇后,所以隋文帝十分器重李渊,先后让他担任过谯州、陇州、岐州的刺史。李渊在隋炀帝即位的初期做了荥阳和楼烦这两郡的太守,后来又被任命为卫尉少卿。

大业十三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晋阳宫监,成为地区的最高执行长官。李渊奉命出兵征讨飞贼,与飞贼在雀鼠谷交战,李渊大获全胜。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李渊招降纳叛,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知道隋朝必定会灭亡,于是暗中结交豪杰,网罗各路人才。

义宁二年,唐高祖李渊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统一全国。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禅位给儿子李世民。在唐高祖李渊统治的八年里,他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对国家进行了规划和改变,一方面能够让国家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以此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政权建设。

政治体制方面,李渊继承了隋朝的体系,但同时又有一些发展和改变。唐朝中央建立了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各个部门职责分明,相互牵制,能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地方的政权机构分为两级,即州和县,长官分别是刺史和县令。刺史每年需要巡查各县,考核官员政绩,同时还要推举人才。而县令负责一个县的事务,官虽小但是事情很多。

唐朝的军事制度是府兵制,这种制度起源于西魏时期,经过北周、隋朝,一直沿用到唐朝。在太原起兵之时,李渊就逐步将自己手下的军队纳入到了府兵制当中。府兵制将练兵权和领兵权进行分离,能够有效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对抗朝廷。

经济方面,唐朝赋役制度主要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均田制对土地的买卖做了限制,官僚和贵族的赐田可以进行买卖,老百姓因为贫穷无法办理丧事的时候可以卖掉永业田,从人多地少的地方搬迁到人少地多的地方时也可以卖掉永业田。在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唐高祖李渊又实行了租庸调制,这种制度更有利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查看更多
7 为什么说唐高祖李渊是个好丈夫也是个好父亲?这才是真正的李渊
唐高祖李渊
李渊

唐高祖李渊,在史书上毁誉参半。除了在起兵时只是做了一个幌子之外,在处理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时也优柔寡断,才致手足相残,最后自己也黯然退位。历史上真实的李渊作为一名开国之君,真的会如此不堪吗?我们就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还原一个真实的大唐缔造者唐高祖李渊。

公元566年,李渊生于长安。李渊出身显贵,李家也是关陇贵族,七岁时父亲李昞去世,他承袭唐国公。其母亲与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亲姐妹,隋文帝杨坚是他的姨父,隋炀帝杨广是他的表弟。少年时的李渊学文练武,习得一身武艺,而且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神箭手,后来的李世民的箭法恐怕也是得了李渊的真传,所以才能将李建成一箭射死。

李渊是一个好丈夫,他与发妻的结合更是具有传奇色彩。李渊的发妻窦氏也是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就知书达理,聪慧异常,而且颇有英武之气。成年后提亲的贵族络绎不绝,不过这位窦小姐的父亲为女儿选女婿的方法却很特别,不看地位,不看金钱,而是看才能。招亲当天在园子里放了一面门屏,让来求亲的人用弓箭在百步以外去射,最后李渊两箭各射中门屏上面孔雀的一只眼睛,抱得美人归,这就是有名的“雀屏中选”的故事。此后夫妻相敬相爱,成为一段佳话。

公元581年,杨坚逼迫自己的外孙北周小皇帝周静帝退位,自己受禅登基为帝,史称隋文帝。李渊在此期间颇受重用,先后当了三州的刺史,如果没有能力,隋文帝怎么会将一州之地交给他呢?也正是在此期间,李渊不断积累实力,增加名望,逐渐成熟。

公元604年,杨坚不论是何种死法,终归是死了,杨广继位,是为隋炀帝。继位之初,杨广十分信任李渊,委以重任,不断加官进爵。李渊声望日隆,也正是为此遭到了杨广的猜忌。李渊为了自保,不惜自污,表现得贪财好色,才得以活命。隋炀帝曾称李渊为李老妇,李渊的目的达到了,也正是因为此,他才能在杨广的屠刀下活了下来,并担任了太原留守。

公元617年,此时正值隋末,各地反隋势力已经如雨后春笋。李渊与众人商议,决定起兵。这也是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一刻,太原起兵究竟谁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旧唐书》认为是刘文静首功,《新唐书》认为是李世民之意,更有一些演义将李渊写得昏庸不堪,是李世民和刘文静用了美人计,将隋炀帝杨广留在太原的妃子送进了李渊的卧房,李渊被逼无奈才起兵的。这都是胡扯,历史上哪个开国之君不是杀伐果断。作为能在杨广的屠刀下生存下来的人,他会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吗?李渊是在观察,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在观望天下大势,同时也在观望下属和儿子的态度,然后不出手刚已,出手就是致命杀招,绝不留情。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史书会将他写得如此优柔寡断呢?答案就在于他的二儿子李世民,李世民作为一代英主,雄才伟略,但他最大的心结便是得位不正。为了在后世史书上不至于留下骂名,他必须不断地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无论是他的兄弟,还是他的父亲。关于李世民是否篡改史书,这一点上尚有争论,但他影响了史书的记载却是毫无疑义的。正是因为此,作为开国之...

查看更多
8 张宠则,一生被皇帝冷落的妃子却教出大唐贤王
唐高祖李渊
张宠则
李元懿

唐高祖李渊的原配窦皇后早逝,没了约束的李渊在登基后尽情纳妃,这就导致晚年内宠颇多。万贵妃、尹德妃、宇文昭仪、张婕妤等等,皆是李渊晚年数得出名号的宠妃。只不过我们今天要了解的这位宝林张宠则,却是自始至终都不属于后宫宠妃的一员。

张宠则生于开皇九年,出身相当一般,祖上当过的最大的官也不过是个县令,便是借口“德高位下,有志无时”,也难以掩饰张氏一族的默默无闻,所以张宠则具体何年被选入宫,也不得而知。直到武德三年正月十七日,李渊驾幸蒲州祭祀舜庙,张宠则有幸随驾前往并得到了一夕临幸,遂有梦熊之兆。十个月后,李渊的第十三个儿子李元懿呱呱坠地,而这个时候的张宠则已经三十一岁了。

论年纪,论姿色,张宠则的条件一点都谈不上出众,自然很难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后宫中脱颖而出。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直到李元懿出生一年且被封为滕王后,武德四年十一月,张宠则被册封为宝林的诏书这才姗姗来迟。

按《旧唐书·后妃传》记载:

唐因隋制,皇后之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夫人,正一品;

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为九嫔,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也就说是,宝林这个封号只有六品,在后宫中仅为低级妃嫔。张宠则能从李渊那里得到的恩宠,几乎是肉眼可见的淡薄。更加残酷的是,若不是李元懿的出生,恐怕张宠则连这么一个六品的宝林都得不到。至于其他宠妃能够为自己和家族、儿女赢来的花团锦簇,张宠则更是只有默默旁观的份。

好在张宠则并不计较这些荣耀与名利,她将自己的一颗心都扑在了儿子李元懿身上。尤其是在李渊驾崩后,贞观十年二月,张宠则被唐太宗按制封为太妃,并得到准许,可以随儿子一同离开皇宫,从这以后,她就开始了对儿子的悉心教导。

张宠则虽然姿容不及其他妃嫔,不过她的学识、品格却显然胜人一筹,尤为擅长真草和诗赋。要知道此时的李元懿才十六岁,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又怎能很好地担任起身为都督、刺史的重任呢?所以张宠则尽职尽责地教育儿子,告诉他为政须以德的道理,处理政务必须要做到威惠兼布、宽猛合宜,这样才能让地方上的百姓安居乐业。

李元懿自然将生母的教诲牢牢记在了心里,只是张宠则还没等到看见儿子干出漂亮政绩的那一天,就在贞观十九年正月十一日因病撒手人寰,享年五十七岁。噩耗传到长安城,唐太宗表示了极大的哀痛之情,派遣了五品官员前来吊祭。

只是或许因为张宠则一生无宠,且为妃嫔时品级较低,所以唐太宗并没有准许其陪葬李渊的献陵,只下诏让李元懿将生母安葬在潞州,葬礼所需的一切费用均由皇室负担。于是三个月后,张宠则被儿子安葬在了一处名为子推原的地方。

纵观历朝历代皇帝的后宫,得宠的后妃自有花样百出的宠爱可炫耀,无宠的后妃则有着惊人相似的生命轨迹——默默地等待临幸,默默地空耗青春,默默地老死宫中。而张宠则在李渊的一众妃嫔中,...

查看更多
9 唐高祖李渊的妃嫔宇文昭仪为什么拒绝被封皇后?
唐高祖李渊
宇文昭仪

熟悉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大唐朝第一位正式的皇后,就是李世民的老婆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在此之前,虽然李世民的母亲和奶奶、曾祖母都有皇后的名分,但是都是追封的。李渊是大唐开国皇帝,他只追封了李世民的生母窦氏为太穆皇后。李渊称帝之后只有一个追封的亡妻皇后,没有立正式的皇后,这不是由于李渊痴情怀念亡妻窦氏,而是他想立宇文昭仪为皇后,但是宇文氏死活都不肯接受皇后的册封。此事典出国家级正史《旧唐书》语:“宇文昭仪,隋左武卫大将军述之女也。早有宠于高祖,高祖初即位,便欲立为皇后,固辞不受。”

宇文昭仪出身世家大族,她的娘家是关陇贵族集团的宇文世家。《隋唐演义》里面有个虚构的第二条好汉,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就是她传说中的侄儿。宇文成都在历史上查无此人,正史上的宇文昭仪,既没有侄儿宇文成都,也没有侄儿宇文重庆,但是她是如假包换的宇文化及的亲妹妹。隋炀帝南巡江都的时候,宇文昭仪的三个哥哥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宇文士及都随驾巡游。宇文昭仪作为一个未出阁的闺女,只能留在长安的家里面。 李渊太原起兵,打进长安城之后,宇文昭仪作为世家大族的女儿,被李渊纳入宫中。李渊登基称帝之后,就想立宇文昭仪为皇后。这个时候的宇文昭仪,处境非常尴尬。他的哥哥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在江都发动兵变,杀了隋炀帝。在古代,弑君之罪,是最大的罪。李渊刚打进长安的时候,还立了一个傀儡皇帝隋恭帝,还装模作样遥尊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之后,被天下的诸侯群起而攻之。李密、窦建德等割据势力,只要有机会,就打着正义的旗号攻打宇文化及。

李渊也不例外,他也派了弟弟李神通攻打宇文化及。李渊一方面派兵攻打宇文化及,一方面想立宇文昭仪为皇后。这件事情,让宇文昭仪骑虎难下。她一旦接受皇后的册封,李渊就是在打大舅子,李渊就被动了。宇文昭仪思前想后,还是一再推辞皇后的册封,最后终于推掉了,错过了成为大唐开国皇后的机会。 李渊为什么一方面打宇文化及,另一方面还想立宇文昭仪当皇后呢?李渊打宇文化及,其实就是做了一个姿态,当时的宇文化及,情况就跟东汉末年称帝的袁术一样。汉末的割据势力,不管是不是真的想打袁术,都必须表态与他势不两立。李渊当时的主要对手,是刘武周和薛举,他根本就不想和宇文化及决战,纯粹是为了表达与宇文化及势不两立的态度。李渊想立宇文昭仪为皇后,主要是真心喜欢她。当时的宇文家族,已经是臭大街的代名词了,再加上宇文昭仪的固辞。李渊思来想去,还是放弃册封宇文昭仪为皇后。

李渊虽然放弃册封宇文昭仪为皇后,但是他依然深爱宇文昭仪。宇文昭仪为李渊生下了两个儿子,分别是韩王李元嘉和鲁王李灵夔(音:葵)。李渊爱屋及乌,对宇文昭仪的儿子格外优待。按照正史《旧唐书》的记载就是:“元嘉少以母宠,特为高祖所爱,自登极晚生皇子,无及之者。” 大家都知道,李渊有22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李智云是太原起兵之前生的,另外17...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