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战国历史

发布时间:2020-05-29
1 历史上战国七雄为何脱颖而出 战国七雄的前身都是谁
战国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战国七雄是指战国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七国。但是当时出了这七国还有一些大小国家几十个,为什么他们能称战国七雄,我们看看战国七雄的实力。

秦:秦国因为勤王有功,护送平王到洛阳而被封为诸侯,当时秦穆公任用百里奚图强,秦国称霸西戎,跻身春秋霸主。但是之后秦国因为长期处于国政混乱而陷入低迷。直到战国时期的时候秦孝公变法图强,吞并巴蜀,周显王册封秦君为方伯,正式承认其霸主地位。

齐:齐国是当年周朝封给姜尚的封地,齐国在齐恒公的时候任用管仲为相,九合诸侯、尊王攘夷成为了中原第一个霸主,但是齐国到齐康公的时候田氏伐齐从此齐国就被称为田齐。当时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与魏惠王徐州相王,又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楚:楚国因事周成王被封子爵,早在春秋的时候就称王是为楚武王。到楚庄王的时候曾问鼎中原,并且打败晋国而称霸。战国时期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楚威王的时候吞并吴国,自此楚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燕:燕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召公与燕,自此成为北方的老牌诸侯国。燕国建国以来很少和中原交往,在燕昭王的时候,燕昭王礼贤下士任用乐毅,邹衍,剧辛等人。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韩:韩国由三家分晋而得来,韩国强盛是因为韩昭候的时候任用申不害变法,当时韩国国立大增,数十年无外侵者。而且韩国的铁矿众多,韩国的弩令各国畏惧,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雄之中最小的一个。

赵:赵国来源于三家分晋,赵国建国之后因为当时三晋一家,破齐、伐秦、败楚、瓜分中原,天下不敌。直到赵武灵王的时候变法图强,史称“胡服骑射”赵国国力大增,之后吞灭中山国,打败三胡与秦国互相争霸,并且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魏:魏国起源于三家分晋,当时魏文候时期,任用吴起、乐羊为将魏国独步中原。而魏武侯即位的时候同样东伐西讨,南征北战。但魏、赵关系逐步紧张,三晋后院失火。魏武侯、及其子魏惠王皆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却一味穷兵黩武。但是魏国处于四战之地,凭借魏武卒独占中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当时越国被楚国灭、巴蜀被秦国灭、中山国被赵国灭、宋国被齐国灭。一些小国都相继在秦国统一的时候被灭,但是其中卫国没有被灭,但是也就成了秦国的傀儡。直到二世的时候就把他废了。


查看更多
2 历史上真实的黄歇会忽悠人,看看战国四公子之一黄歇死亡之谜
历史上真实的黄歇
战国
黄歇结局

黄歇是战国后期楚国人,他出生的时候,楚国已经开始显露出颓势,而西北方的邻居秦国此时已经经历了商鞅变法,越发强大,并且对他的祖国楚国展现出咄咄逼人的姿态。在黄歇三十六岁的时候,秦国攻破了楚国的首都郢,楚国迁都到了陈。

又过了几年,秦国又要攻楚,此时的楚国已经无力组织抵抗,派使者出使秦国谈判。正当壮年的黄歇作为使者出使秦国,即将迎来人生的巅峰时刻。

黄歇到了秦国,凭借出色的才能说服秦王放弃进攻楚国,并且和楚国结盟。当然,结盟也是有条件的:黄歇和楚国太子一起到秦国做人质。在他国做人质的公子身上总会发生点什么,吕不韦投资子楚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说起,在类似的故事中黄歇丝毫不落下风。

楚王病重,秦王却不放楚太子回国继位,原本就颓势的楚国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而正是在这危难之际,黄歇做出了人生中最精彩也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举动。

黄歇先去游说与楚太子私交甚好的秦相范雎,然后范雎向秦王求情,结果秦王让太子的师傅先回国看一下。此时黄歇大胆走了一步险棋,说服太子冒充使者回国继位,而自己留守秦国独自面对秦王。秦王当然很愤怒,不过之前就被收买的秦相范雎又一次胳膊肘往外拐,表示如果放黄歇回国,一定会被楚国重用,并且会感激秦国。就这样,黄歇靠着一张嘴,忽悠回到了楚国。

黄歇回到楚国不久,楚顷襄王去世,太子熊完顺利即位,他就是楚考烈王。楚考烈王继位后,他念及与黄歇在秦国同甘共苦的九年,尤其感谢黄歇以命相抵将自己送回楚国的恩情,遂任命黄歇为相国,封为春申君。

春申君礼贤下士,宽厚爱人,声名闻以天下,各国不远千里前来投奔的人非常多,其门客多达3000人。春申君与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是唯一一个非王族的公子,但同时他也是战国四公子中权力最大的。

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遣黄歇向北征伐鲁国,次年黄歇灭掉鲁国,任命荀况为兰陵县令。通过援赵灭鲁,黄歇的在诸侯中的威望大增,也使楚国重新兴盛强大。

公元前242年,各诸侯国担忧秦国吞并中原的势头不能遏制,于是互相订立盟约,联合起来讨伐秦国,并让楚考烈王担任六国盟约的首脑,让春申君当权主事。六国组成合纵联军,由黄歇任命庞暖为联军主帅,六国联军曾一度攻到函谷关,秦国倾全国之兵出关应战,六国联军战败而逃。楚考烈王把作战失利的罪责归于春申君,从此开始冷落黄歇。

说到黄歇的死,有点让人跌破眼镜。战国四公子中他是死的最惨的,先来看看其他三位公子的结局:齐国的孟尝君虽然死后子孙被消灭、封地被瓜分,但自己算是正常死亡;赵国的平原君也是正常死亡,子孙继承他的爵位,直到赵国被秦国消灭;魏国的信陵君,遭到魏王猜忌,整日花天酒地,郁郁而终。

而黄歇为了挽回昔日的权势,却被人挖了坑给埋了。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楚考烈王年事已高,而且膝下又无子,所以这继承人是个问题。恐怕楚考烈王一驾崩,楚国就要内乱,于是找过的李园看中了这一时机,准备把自己的...

查看更多
3 长平之战对参战国产生什么影响?长平之战改变了历史进程吗
战国
战国时期
长平之战的影响
长平之战简介

长平大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战争,战况规模之大,之惨烈在我国整个封建历史上都难有其上者。按理说,这么大的一场战争,影响必然是非常大的。但仔细研读其后的战国历史,我们赫然发现,长平之战除了造成一定量的人口损失,对历史的影响却非常有限。

巨鹿之战,秦军自此没有了翻盘的可能,直接导致秦被取代。

赤壁之战,刘备得到荆州,近而以荆州为跳板占据益州,形成三国格局。

淝水之战,前秦所在的北方受到直接影响重新陷入混乱,直接导致前秦灭亡。

宁陵之战,为唐军平定安史之乱打下基础。

这些战争或者说战役都对历史有着决定性的改变,打胜了历史是一番景象,打败了则是另外一番景象。长平之战,却没有这方面的特征,这么惨烈的一场大型战争,对战国历史却影响极有限,更不用提改变中国历史进程了。

首先,我们看看大战对赵国的影响。很多人认为长平后,赵国实力大损,已经不堪一击,我们看看赵国表现。攻下长平后,白起准备一鼓作气攻下邯郸时,后院起火,范睢妒忌白起功劳,进言秦王,秦王阻止白起继续用兵。仅仅一年后,秦国派王陵率兵二十万攻邯郸,打了几个月没有成功,把王陵换成王龁并且增兵十万继续,不仅没成功,秦军反而损失极大,又派郑安平带兵五万增援。能单独与秦军作战,并且失败敌军战争目的,赵国实力绝对强悍。到这个时候,赵王才派两组使者向楚国和魏国同时求援。接下来就有了“毛遂自荐”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两个经典故事。两组使者都请来了援兵,三国内外夹攻,围邯郸的秦军大败。王龁率残部逃回汾城,郑安平所部2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后投降。因为是顺风局,之前观望的韩国也加入了“讨秦大军”。这时候,我们就要说一下第二个问题,大战对秦国的影响。下面是四国战果。魏之河东郡以及安阳,赵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韩之上党郡以及汝南。楚国虽没地皮上的利益,但面子和其它方面所获颇丰。

也就是说,秦国长平之战前后的地盘儿,全被人家给抢回去了,长平大战,秦国白打了。到此,长平大战的影响已经完全消失,其意义远远不如规模要小得多的“邯郸保卫战”,此战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团结了仇视秦国的魏、楚和韩三国,并且收复了被秦军占领的各国失地。有些地摊书上总结,长平大战后,六国弱势已成,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进程大大的提前了。

上面的事实给我们的结论恰恰相反,长平之战后的“邯郸战役”才是影响深远的战役,四国联军反秦,让秦国多年的战果付之东流,不得不缩回函谷关继续当乌龟,秦国统一天下的时间表哪里是提前了,分明是被延后了。赵国在长平战后的确实力大损,但随着实力迅速恢复,长平之战的影响越来越弱,几年后将来犯的燕国被轻松击败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赵国是在长平大战三十多年后才灭国的。而三十年后,秦军经过精心准备再次进攻赵国,只赵国的一个李牧,就令他们束手无策。昏庸的赵王重用垃圾郭开,害死李牧,才是赵国灭亡的主因。其它五国被灭也是这个原因,五头猪统治的五国没有经过长平之战这样惨痛的损失...

查看更多
4 三家分晋的历史意义不只是开启了战国,也给其他国家创造了统一的条件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的故事
战国

三家分晋是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事件,曾有言说,要读懂中国古代历史,必须要读懂三家分晋,虽然说这句话有点言过其实,但三家分晋确实对中国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是统一的国家,东周却被分为两个时代,即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我国思想碰撞的大时代,但春秋一直都是多国混战的局面,而到三家分晋,才让中国有了统一的基础。所以说,要读懂中国的思想文化史,必须要从春秋开始,而读懂中国历史,从三家分晋开始也没有错。

1、周朝局势以及三家分晋的基础

周朝建立的历史传说很多,有人说是由周文王建立的,有人说是由周武王建立的,其实这也不是什么谜团,名义上可以说是周文王建立的,但实际上却是周武王建立的,之所以有周文王这个名头,是因为周文王为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古时候,一次战争往往要积蓄很久,而不像现代,短时间就可以组织起一支实力强大的队伍,当时打仗,粮草军备武器都需要长时间积累,所以说,如果没有周文王的积累,周武王打不了商朝。

周朝建立之后,这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西周和东周的分界点是周平王东迁,东迁之后的周朝,虽然依旧是王室的地位,但已经无力控制诸侯国,诸侯国也随即坐大,出现了春秋五霸,晋国也曾是春秋五霸之一,即晋文公时代。三家分晋的根源也是晋文公时期埋下的,晋文公成就霸主地位的同时,国内的六大家族也随之坐大,除了后来瓜分晋国的韩赵魏外,还有智、范以及中行氏三个家族。

晋国明面上是晋国王室控制的,但实际上却是这六个家族控制的,特别是后期,六大家族成为了晋国的话事人。赵氏家族比其他几个家族都激进,先后灭亡了范氏家族和中行氏家族,然后又联合韩魏灭亡了智氏家族,自此开启了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的开启,对后世的影响就脱离了文化思想层面,上升到了政治层面,虽然之前也是政治层面的事情,但主要还是文化。春秋时期因为五大国家实力相对均衡,所以不存在吞并的可能,但到了战国,由于三家分晋,让这种吞并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2、三家分晋让统一变成了可能

春秋后期,经过一系列的吞并战争,剩下的五个国家实力是相对平衡的,这种平衡打破,是不会出现一统的。

后世是秦国统一了六国,如果不出现三家分晋的情况,秦国就没有机会统一。从地图来看,秦国向东发展的路径被晋国、楚国所阻拦,这两个国家和秦国一样,都是实力强大的国家,秦国想要打败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春秋时期,就算秦国实力强大,也没有可能统一。

而三家分晋之后,强大的晋国分成了三个国家,国土面积都变小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关系变复杂了。比如说秦国在晋国没有被划分之前攻打划分后属于魏国的土地,那赵国和韩国之地的兵将都会支援,因为这是一个国家,但是三家分晋之后,秦国攻打魏国,就只是攻打魏国,和赵国、韩国没有关系。

这种复杂的国际关系给了秦国可乘之机,而且三家分晋之后,各自的国土面积有限,各自发展,实力也有限,所以整体上已经没有了和秦国争锋的基础。

3、三家分晋的意义不...

查看更多
5 三家分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这个故事其实也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的故事
战国
春秋

许多人将秦朝之前的那段大分裂时代称为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也不能算完全正确。因为严格来说,春秋和战国是两个时代,其中作为划分这两个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史称“三家分晋”。那么问题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事件那么多,为什么三家分晋具有划时代意义呢?其实给出这个定义的人就是历史大咖司马光,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司马光在他的鸿篇巨著《资治通鉴》开篇就谈到了尊崇礼制的重要性,他认为天子之所以可以统领万民,根本原因在于礼制维系着整个国家的纪律纲常。只有当大家达成共识认为:天子统辖三公,三公督率诸侯,诸侯控制卿大夫,卿大夫治理士庶人。整个社会从上至下各守本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所以司马光提出了天子最重要工作就是维持礼制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当然,光空谈理论,不举例子的书不是好书。因此《资治通鉴》开篇在简短讲述了礼制的重要性后,马上进入主题写出了导致礼制被彻底破坏的“三家分晋”事件。

晋国原是春秋最强大的诸侯国,到了晋出公在位时期,晋国军政大权都掌握在世袭正卿的智氏家族的手中。公元前453年,身为卿大夫的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联合灭掉了智氏家族。此后韩、赵、魏三家掌控了晋国的大小事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任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其地位与晋国国君平起平坐,晋国自此名存实亡,直到公元前376年被韩、赵、魏三家彻底瓜分。这便是“三家分晋”的大致经过。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谈到,晋文公当年对周朝王室立有大功,于是他请求周襄王在他百年之后赐予王者的葬礼,周襄王当即拒绝并说道:“这是国家的典章礼制,没有改朝换代而有两个天子这样的事情,这也是叔父(晋文公)所厌恶的啊。如果不然的话,叔父自己也有封地,尽管行王者的葬礼好了,又何必请我赏赐呢?”晋文公听完这番话后心生畏惧,不敢再提此事。当时周天子的实力已非常弱小了,与晋国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但像晋文公这么强势的国君却也不敢僭越礼制。

同理,诸侯国中那些强势的卿大夫完全有实力驱逐他们的国君,但始终没人敢这么做,不是因为力量不够,更不是于心不忍,而是他们害怕僭越之举会引发天下人的众怒。

然而,“三家分晋”事件发生后,周天子不申斥,却反而将韩、赵、魏三家从卿大夫提升至诸侯的地位,周王室的礼制是被周天子自己给破坏完了。既然君臣之间的礼制被破坏,天下人便以实力争高下,过去时代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因此,司马光将“三家分晋”之前,礼制尚可维系的时代定义为春秋时期;将“三家分晋”之后,礼制彻底破坏的时代定义为战国时期。这便是春秋战国分界线的由来。

查看更多
6 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怎么会有这么多战乱呢?原来跟秦国也脱不了干系
战国
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
秦国

我们在看春秋到秦汉时期的影视或者小说时,都会提到一个词语-“礼崩乐坏”,但是没有彻底说明这个词语的意思,也就是大概了解,但你知道为什么秦汉时期的古人会把这个词语记录在历史典籍里呢?

春秋时期到秦朝的统一这段时间之内是我国历史上分裂最长的时期,各个诸侯轮流争霸,虽然局势动荡,但也是开疆扩土这一重大的时间点。因为战乱导致了对“礼”的重视,而这个字刚开始的意思是指祭祀中的仪式,后来演变成为人际交往中的礼仪。而周代实行的分封制度也和它密切相关,周天子、诸侯王、大夫、士等这些身份等级制度都是来自于“礼”,同时又制礼作乐和通过一系列的礼仪使得各个等级的秩序得到固定,而等级成员的权利与义务也有了明确可知的规章制度。

但这个制度却在春秋、战国这战乱时期被打破,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这个时期由于周王朝失去了对天下的掌控和对诸侯王的震慑导致天下大乱,各个有实力的诸侯开时吞并相邻的小国家,根据统计这段时间内灭亡的国家多达52个,而到战国时期剩下的七国基本上爵位都不是很高,但初期所封的公爵全部都被吞并,而七国中齐、燕、魏、韩、赵都是侯爵,疆域最大楚国却是子爵,最后统一全国的秦国却是伯爵,这使得周礼中固定的等级制度被严重破坏,这也是秦汉时期文人大呼礼崩乐坏的原因之一。

除去阶级制度的破坏,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弑君,典型的例子-赵武灵王因为他的两个儿子争夺权力而被他最偏爱的二儿子困在沙丘活活饿死,还有在《竹书纪年》中记载的越王朱勾弑父、鲁幽公为其弟所弑、宋炀公被侄子宋厉公所杀、鲁懿公被侄子伯御所杀等等,这样的弑君事件前后多达52次,可以想象这个时代是有多混乱,君臣之间没有敬忠,父子之间没有尊重、孝心,使其局势动荡的同时礼仪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直到汉武帝时期,为什么他会主选儒家,除开其他的各个因素以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儒家对“礼”的观点起了关键的作用,虽然对后世王朝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我们现在提倡的“尊老爱幼”的礼仪却是在那个在那个时候种下的。

查看更多
7 战国时期的四大强国魏、齐、楚、赵为什么走向了灭亡?
战国
战国历史
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

战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各国兴衰史,除了韩国一如既往的平淡,其余各国都曾有过一段风光的历史,就连实力明显偏弱的燕国都曾有过五国伐齐差点灭亡齐国的壮举,更不要说战国初期魏国称霸,魏国衰退后齐、秦、楚三强鼎立,楚国衰退后齐秦称雄,齐国衰退后赵国迎头赶上成为军事上唯一可和秦国抗衡的强国。

魏、齐、楚、赵四国都曾强盛一时,最后却无一例外的衰退直至亡于秦国之手,那么战国四大强国因何而亡?原因当然很多,但是归纳起来可以这么说:失才亡魏,偏安亡齐,分治亡楚,乱政亡赵,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魏国之所以能在战国初期强势崛起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除了魏文侯的锐意进取之外,也和他礼贤下士重用人才有莫大关系,比如他任用李悝、翟璜为相,军事上以吴起和乐羊为将攻取了秦国河西之地和灭亡了中山国。

魏武侯胸襟不如其父魏文侯,吴起弃魏奔楚开始了魏国顶级人才流失的序幕,否则有吴起在秦国根本就没机会崛起;魏惠王时期流失了太多的顶级人才:第一个是商鞅,本来国相公叔痤临终前就建议魏惠王要么重用商鞅要么杀之,不能让商鞅落入其他国家之手;第二个是孙膑,至少魏惠王是很有机会能留住孙膑的,其余公孙衍、张仪也是在魏惠王时期入秦的。

范雎、尉缭子原先也都是魏国人,后来都去了秦国,这么多顶级人才的流失至少说明魏国的人才机制有很大问题。

齐国在齐威王时候崛起,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击败强大的魏国后成为中原霸主,实力跃居各国之上(当时秦国还没那么强大),齐宣王时依然强势,齐闵王四处树敌遭遇五国伐齐,但是齐国复国后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左右战国大局的发展。

齐闵王之后的齐襄王开始偏安一隅很少参与中原各国的战事,特别是齐废王时期几乎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各国热闹,坐视各国被秦国一一灭亡而不加以援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秦昭襄王时开始奉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尤其是尉缭子更进一步具体化“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在这一策略的影响以及秦国不断的贿赂之下,齐国基本上退出了各国纷争,最终导致亡国。

楚国在楚宣王、楚威王和楚怀王前期也曾称雄一时,其后楚怀王昏招百出连续被齐、秦等国击败以至于衰退下去,但是楚国地域辽阔,按理说楚国还是大有潜力的;秦始皇灭六国最艰难的就是楚国,在李信败于项燕之手后,连王翦都要60万大军才能亡楚,那么楚国亡国的原因何在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楚国特殊的政治体制,那就是分治。

楚国办事效率低下,疑聚力不够,庙堂决策、战争动员、粮草调配往往有滞后性,原因就在于楚国除了王室之外,“在上位,以率万民”、“执一国之柄”的令尹权柄很重,昭、屈、景三大家族以及庄氏部族、黄氏部族等势力也很强劲,王室往往要受到这些家族和部族的掣肘。

所以楚国中央权力分散无法形成合力,这个才是楚国无法真正强大和亡国的根本原因,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吴起入楚后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变法图强,极大的损害了这些家族和旧贵族的利益,所以楚悼王刚死,这些旧贵族势力就...

查看更多
8 长平之战真的就像表面上那么简单吗?长平之战的隐秘
战国历史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隐秘

长平之战是战国晚期秦赵之间的一场大决战,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秦军获胜占领了上党地区,并坑杀了赵国降卒,从而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并且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一说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就是赵王中了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中了秦军埋伏,最终全军覆没。

王夫之曾经评价赵国长平之战:“有良将而不用,赵黜廉颇而亡!”很明显,王夫之直接将长平之战的锅甩给了赵括,而且认定如果赵国不换掉廉颇,长平之战一定胜利。

历史真的这么简单地用一两句就能说明白吗?我认为不然,这么大规模的一场百万人参加的大决战,哪是只言片语就能说明白的!所以有必要仔细探究下,隐藏在背后的东西或许更能彰显历史中不被人察觉的隐秘。

首先来说说秦国冒险发动长平之战的起因,长平之战发生于秦韩之战后,秦国在取得一系列的成就之后,亲政后的秦昭襄王也迫切地需要做出点成绩给人看,就发动对韩国的战争,白起很顺利地攻占了韩国河内地区的野王,于是就切断了上党与韩国国内的联系。

上党作为一片飞地,地贫民稀,并且无法得到给养补充,对于韩国来说成为鸡肋,于是韩国决定将赵国拉下水,将上党郡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赵国君臣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决定接受上党的土地,派平原君赵胜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二十万驻守长平,以防备秦军来攻。赵国接收上党,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决定出兵攻赵,于是秦赵之间的这次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的战役开始了。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下上党地区地缘位置的重要性,上党地区虽然民穷地贫,一片不毛之地,但是它却控扼太行八陉中的四陉(见上图):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轵关陉连接河东与河内,是关中东向今河北的捷径。太行陉、白陉和轵关陉一样,不仅是古河内地区的偏门,也是河内进入上党的孔道。滏口陉最重要,不仅联系上党和邯郸,还控制着赵都邯郸与故都晋阳的联络要道。由此可见,上党的得失直接关系到赵国都城邯郸的存亡。

廉颇受命后,立即领二十万大军穿滏口陉抵达长平,然后沿陶清河转入小东仓河进入泫氏。不久,廉颇按照山川形势布置了三条防线:百里石长城防线、丹河防线、空仓岭防线。当廉颇正在上党布防时,秦将王龁率十万步骑大军自咸阳出发抵达端氏邑。(见上图)

当十万秦军携愤懑之气抵达端氏邑时,立即对廉颇的空仓岭防线发动了持续不断地攻击:首战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取“二彰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最终,赵军放弃了空仓岭,退到了丹水东岸。

这就是长平之战初期秦赵对峙的大致情况,这里有几点有必要拿出来讲讲:首先这场大战的交战双方其实是被迫拉下水的,上文已经提到秦昭襄王发动对韩作战、攻取韩国河内地区的野王,只是为了亲政后做出点成绩给国人看看。秦昭襄王亲政前的秦国一直都是宣太后和亲娘舅魏冉支持大局,扳倒了...

查看更多
9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三年不鸣是因为贪图享乐?这些原因让他不得不收敛
一鸣惊人楚庄王
战国历史
楚国争霸

前614年,楚穆王熊商臣死掉,楚庄王熊侣继位,继位之后,发生了一个有名的故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楚庄王

一:三年不鸣的原因

据史书上讲,楚庄王继位后沉迷酒色,不理国政,还在朝门外悬一块告示牌,上面说:有敢进谏者,死无赦。

大臣们很担心楚国就此沦落下去,先是大司马申无畏拿一只长得很漂亮的呆鸟比喻,意思就是你占着王位却毫无作为,到底为了什么。

楚庄王很聪明,当场就明白过来,说出了很有名的话: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吧,我会做出惊人的成绩的。

于是申无畏高兴地走了,可他走了以后,楚庄王依然如故。又有大臣苏从忍不下去,就哭着进去为楚国未来担心,楚庄王很是感动,这才拍案而起,做出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言下之意是,楚庄王本来就应该很了不起,但就是因为贪玩才忘了国家大事,最后幸亏有几个不怕死的大臣劝谏才悬崖勒马的。

事实真是这样吗?

三年不鸣

不得不说,这种想法太天真了,悬崖勒马固然很好,但前提条件是,那匹马你也要勒得动啊,而楚国这匹野马,楚庄王刚开始是勒不动的,他之所以三年不鸣,原因有三。

国际形势是:楚国争霸中原最大的敌人是晋国,楚庄王即位后,晋国权臣赵盾已经梳清了国际国内关系,晋国上下君臣一心,国力大振,导致中原宋、陈、蔡、郑等诸侯国纷纷依附晋国,实力上超过楚国,并且暂时没留下有经营价值的缝隙。

然而国际形势虽然对楚国不利,但还不是楚庄王三年不鸣的主要因素,他之所以心甘情愿的充当呆鸟,主要还是国内因素决定的。

国内因素有两条:

其一,楚庄王上位时年纪还小,大约也就十一二岁左右,还没成人,让大臣们很是看不起,前613年,也就是他继位的第二年,令尹成嘉和太师潘崇帅兵讨伐不听话的属国,留守国内的斗克和公子燮就加固城墙,派人刺杀成嘉,公然叛乱,成嘉与潘崇回防,斗克、公子燮就敢挟持楚庄王出奔,原打算跑到河南淅川的鄀国另建朝廷。

幸亏在经过湖北南漳县的芦邑时被芦邑大夫诱杀,楚庄王才侥幸二次当了大王,否则的话,怕临了也就是个被人挟持的幼王了。你想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有机会亲近妇人,沉迷酒色吗,那得成熟得有多早啊。

其二,若敖氏内乱。

其实这就是楚庄王“三年不鸣”最最重要的因素了。

若敖氏

二:楚国的若敖氏家族

若敖氏在楚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楚武王至楚穆王五任大王时期,有史记载的十一位令尹,若敖氏家族就出了八个,这一代代下来早都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楚王有点管不了了,更何况若敖氏原先还只是争权,到楚庄王时期,他们就敢公然谋反,前面说的斗克就是若敖氏家族成员。

继位初期就承受了严重的斗克之乱,斗克虽然诛杀,但若敖氏还在,楚庄王想不当呆鸟也没办法 ,只能不甘心的忍耐下去。

说是忍耐,其实呢,是在寻找合适的机会反击,但是要反击首先得扶持几个忠心于自己的死党,所以,史书上记载的“悬牌拒谏”即便真有,估摸着也是试探朝臣的态度而已,既想从这件事当中选出几个真正为楚国社稷考虑的忠臣。

事实上他还真的选到了,前任令尹蒍吕...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