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饰
朝鲜族的传统服装与其生活方式相吻合。朝鲜族居住以火炕为中心,平时男人盘腿而坐,而妇女坐相一般是双膝着地的跪式,所以衣着多是宽松式。朝鲜族一般喜着白衣素服,显示出喜爱清净朴素的特性,故有“白衣民族”之称。在服饰中最具特色并至今仍为人们所喜欢的要数女装。朝鲜族女装分上、下装,上装“则羔利”(短衫)多用色彩明快、花纹漂亮的绸缎或纱类缝制,衣襟很短,只及胸部,袖口略瘦,不用纽扣,以前襟的两个彩色长带系成蝴蝶形。下装为宽松式的彩色高腰长裙,它裹在两三层内衣外,使之更加合身,穿法是先穿裙后穿短衫。与这种服饰相协调,习惯上多穿白色或天蓝色的船型勾鼻胶鞋,这与服饰形成一体,显示出曲线美。这种打扮,如今只能在各种喜庆节日、盛会中所见。
2.饮食
朝鲜族居住于北方,又多从事水稻生产,直接影响其主食习惯的形成。在朝鲜族传统饮食中,稻谷类和蔬菜为基本饮食,菜肴通常以辣为特征。朝鲜族历来以素食为主,不喜欢吃油腻的食物,其饮食特点可以概括为辛辣、爽凉、清淡。朝鲜族风味小菜很有特点,以腌、拌为主要形式,尤其著名的是腌小菜,这是一年四季不可或缺的。朝鲜族很讲究腌,各家为腌小菜都备有大小不同的坛缸,腌菜有白菜、萝卜、缨菜、黄瓜、茄子、大头菜等,其中以辣白菜最为有名。每到秋季,朝鲜族妇女都会忙于腌白菜,这已成为朝鲜族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除了腌菜以外,拌菜也是朝鲜族喜欢的菜肴之一,其种类甚多。朝鲜族善于用各种山菜、海产品诸如桔梗、沙参、蕨菜、野芹菜、海白菜、海菠菜和小鱼、蛎贝类等做拌菜。这种生拌菜在酒席上颇受欢迎,特别是生拌牛肉、生拌牛百叶更是传统酒席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3.建筑
传统的朝鲜族住房很有特色,房屋一般建在沿山的平川地带,房屋正面朝阳,依山傍水,保持朴素洁净,尽量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草房或瓦房,屋顶多为四面斜坡,房屋间数多,除灶间、牛房、碓房等房间外,其他全部为起居室。房屋的门窗不分,房间与屋外、房间与房间之间都以滑动拉门隔开,拉即是通行的门,关则是窗或间隔,所以屋内敞亮,通风良好,出入方便。房屋取暖用称为“温突儿邦”(意为温石炕)的火炕。火炕可作睡眠、用餐或开展其他活动的多种用途。这是朝鲜族传统房屋的特点。如今,传统的朝鲜族房屋在城市里已不多见,在农村其内部摆设也有所变化,然而在朝鲜族农村和城市部分家庭仍保留着“温突儿邦”。
4.音乐
《阿里郎》是在朝鲜族中流传最广的、曲调优美的传统民谣之一。据传,“阿里郎”一词是由“我难离”、“我离郎"等意思演变而来。《阿里郎》在流传中,因各地歌者的气质、嗜好、习惯差异,形成不同变体,逐渐汇聚为庞大的歌谣群。《道拉吉》是野外劳动或喜庆自娱时自由演唱的爱情歌谣之一,常常伴之以轻松愉快的舞蹈动作。这首歌谣借朝鲜族最喜欢吃的山菜桔梗为题,抒发了情妹对因封建礼教迫害而死的情郎的爱慕之情。
5.乐器
朝鲜族舞蹈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
查看更多与“朝鲜族的传统文化有哪些?朝鲜族的传统文化介绍”相关的文章
1.礼仪
朝鲜族非常重视家庭礼仪,自出生到丧亡都有许多礼仪相伴。在朝鲜族的人生周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庆典有周岁生日、结婚典礼及60周岁花甲。朝鲜族家庭都非常重视和认真操办小孩的周岁生日。当天小孩穿着漂亮的生日服装,男孩一般上着“则羔里”(上衣),外加小坎肩,下穿蓝色裤子,头戴幅巾。而女孩上穿彩绸“则羔里”,下着红绸罗裙。生日当天,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象征预言命运的“抓周”。早晨,家人为孩子摆上生日桌席,桌上放着一些米、小豆、打糕、面条、线、书、笔、钱币等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在父母的扶持下,让孩子拿他喜欢的东西,如果孩子拿了笔或书,那么将来一定学习好,成为学者。如果拿的是钱币或大米就说将来会发财,先抓面条或线,则说他会健康长寿,等等。
2.婚俗
婚姻是人生大事,作为缔结良缘的婚礼受人重视是必然之事。习惯上,朝鲜族婚礼按“婚仪”、“纳采”、“纳币”和“迎亲”等程序进行。婚仪是父母通过媒人商议好子女婚事,纳采为订婚仪式,纳币是新郎家送彩礼以示对女方家许婚的谢意。迎亲则为结婚典礼,这是整个婚礼中最为重要且最隆重的仪式。
3.寿辰
在朝鲜族生命周期的庆典中,还有一个重要庆典是六十寿辰,称为“花甲”。朝鲜族从来都把尊重老人看作是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礼节,为老人过花甲既隆重又至诚。一到花甲之日,子女们为老人摆寿席,设酒宴,广邀亲朋好友和邻居欢聚一堂,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在花甲仪式中,“献寿”为主要内容,即晚辈们依次向花甲老人敬酒跪拜的祝寿之礼。献寿礼按子女长幼之序、亲戚远近之别,及至宾客依次敬酒献寿。献寿礼又是别具风格的庆典活动,人们或者献花敬酒,或者赋诗祝寿。献礼后,老人和妇女们把寿席上的饮食分给在场的年轻人和小孩,人们相信吃寿席上的东西会使人健康成长。
4.丧葬
朝鲜族十分重视葬礼,有本民族特有的丧葬习俗。在过去,朝鲜族多实行土葬。当老人亡故后,亲人三天内不准洗脸、理发,也不准吃干饭,而且必须穿孝。亲友来吊唁,首先在遗体前三叩首,再同死者亲属相互二叩首。举行埋葬一定要在单日。入殓时要给死者穿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三天后埋葬。埋葬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墓地,墓地多选在山坡的阳面,头朝山顶脚朝下。埋葬后,坟前置供品,叩首。以后要连续祭祀三天,饭前先上供:第一天上供祭祀叫“初云”,第二天叫“拜云”,第三天带供品到坟地叫“三云”。此后,每逢死者的生日、死日、清明、端午、中秋节等都要祭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土葬已多改为火葬,程序也日趋简化。
查看更多与“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朝鲜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相关的文章
朝鲜族节日一:春节
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朝鲜族节日二:上元节
朝鲜族传统岁时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期一天,这天,朝鲜族要先到祖坟送灯,然后在堂内烯“属”灯,院内挂天灯、院门两旁挂壁灯,还要到河里放灯船。这一天还要吃药饭、五谷饭,喝聪耳酒。药饭以江米、蜂蜜为基本原料。掺大枣、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药饭原料较贵,不易凑齐,一般以大米、小米、大黄米、糯米、饭豆五种做的“五合饭”代替。以盼望当年五谷丰收。晚上,大家举着火炬上东山高处迎圆月,谁当年有福,谁就能望见初升圆月,迎月之后,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踏桥。踏桥,也叫跺桥。朝语中“桥”和“腿”两词同音,跟桥意为练腿。踏桥时,每人要在桥上往返几次至几十次不等,共次数必须与自己的岁数相等,以求祈福禳灾。
朝鲜族节日三:婴儿生日节
即婴儿周岁生日节。在朝鲜族的人生仪礼中,婴儿的一周岁纪念日最受重视。婴儿一周岁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也非常隆重。婴儿生日到来之际,婴儿的妈妈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给孩子穿上一套精心制作的民族服装,然后把孩子抱到已准备好的生日桌前,让婴儿“过目”专门为他摆设的“涉猎物”。桌子上会摆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笔、书、小枪等等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客人到齐后,婴儿的妈妈就叫孩子从桌子上五花八门的东西中随便拿自己喜欢的中意之物。当孩子伸手从桌子上拿一样东西时,客人们就欢腾起来,说一些使祝兴的话。这个过程人们叫做婴儿受生日席桌的“仪式”。有的地方还有老人给孩子脖子套上一团素白色线的习俗,以示希望孩子像雪白的线团那样做一个洁白的人,能像长长的线那样命长延寿。
朝鲜族节日四:洗头节
阴历六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洗头节。这一天被视为黄道吉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头,传说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晚上,人们还要在家里举行洗头宴,唱洗头歌,然后全家老少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回婚节:在朝鲜族的家庭节日中,最隆重的是“回婚节”,亦称“归婚节”,即结婚60周年纪念日。举行回婚节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老两口都健在;二是亲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孙子孙女无夭折。如果亲生子女或孙子孙女中有死亡者,则不能举行回婚节。因此,谁家能举办回婚节,是种很大的荣耀,亲朋好友都要前来祝贺,一对老人穿上年轻时的结婚礼服,相互搀扶着入席,大家频频举杯祝福,比年轻人的婚礼更为热闹隆重。
朝鲜族节日五:六一节
六一国际儿童节在延边已演化成新的全民节日。在延边,人们把“六一”儿童节活动...
查看更多与“朝鲜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朝鲜族的传统节日简介”相关的文章
https://www.hao86.com/createhtml/m.hao86.com/zt/1918/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