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身
文身是布朗族先民遗留下来的古老习俗。布朗族男子在十四五岁时就要施行纹身,在四肢、胸、腰、腹部和背部刺上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文身图案颇多,大致可分为鳞刺、字刺、形刺和蕨刺等4种。鳞刺形若鱼鳞又不全似鱼鳞;字刺即将傣文字母按所谓“咒语”或巫术需要排列成表格,刺在身上;形刺大多是动物图形,常见的有龙、虎、狮、象等;蕨刺其形若嫩蕨之尖叶。不论刺哪一种,都按“咒语”、巫术的需要构图。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文身习俗逐渐发生了变化。
2.服饰
布朗族的服饰文化别具一格。生活于群山和森林之中的布朗族,以其独特的方式装扮自己,注意突出个性。由于偏爱黑色,他们的服色往往以黑色和青色为主。从各地布朗族男子的着装来看,差别不大。男子上身着黑色或青色无领或圆领长袖对襟短衫,下着黑色宽裆裤,裤腿短而肥大,头裹黑色或白色布料包头。男子有佩带手镯的习惯。青年男子头缠黑色或青色包头巾,老年男子喜欢蓄长发,将发辫盘于头顶,用白色头巾包头。而今除了老年人穿大裆裤外,中青年男子一般都改穿汉装。布朗族妇女的服饰则更多地保留了传统特色。西双版纳等地的布朗族妇女,上衣为左右两衽的无领窄袖短衫,或黑或白或蓝,紧腰宽摆,双襟在胸前交叉迭合,衣角两边各有一条飘带,以布带代纽系于左侧。上衣下摆、袖口等边沿饰以各色滚条和花边。上衣里面还穿有一件对襟圆领无袖贴身小背心,领口及胸襟处饰以各种彩色花边,胸襟上钉有一排小纽扣,背心多由色彩艳丽的净色布缝制而成。
3.音乐
在布朗族的日常生活中,民歌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布朗族民歌,内容丰富,曲调繁多。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对歌。按其音调布朗族民歌大体可分为“索”、“胜”、“宰”、“拽”、“脱麻”等几种。这些曲调也因地区差异而各具特色。布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凡节庆婚礼等皆离不开歌舞。布朗族的音乐绚丽多彩、曲调优美。虽然各地的音乐曲调稍有差异,但各有很浓的特色,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的布朗调分为索、森、缀、宰等四个基本曲调。布朗族的乐器有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两种。打击乐器有鼓、铓锣、钹镲、鱼罄等,其中鼓的种类较多,有大鼓、长鼓、象脚鼓、手鼓、木鼓、蜂桶鼓等,多在宗教活动中使用。管弦乐器有唢呐、羊角号、牛角琴、竹笛、洞箫、三弦、四弦琴、葫芦笙、响篾(口弦)、叶笛等,主要在婚礼、打歌场或喜庆节日中使用。
4.舞蹈
布朗族有着丰富多姿的舞蹈艺术,歌与舞常常形影相随,密不可分。民间舞蹈分为歌舞、鼓舞、武术舞3种。西双版纳布朗山一带的布朗人喜欢跳“刀舞”,舞姿矫健有力,青年男女在一起喜欢跳“圆圈舞”;墨江布朗族逢年过节或婚娶佳期,盛行“跳歌”;施甸布朗族地区主要流行圆圈舞和二排舞。在布朗族的传统歌舞中,以鼓舞最具特色,而鼓舞又以双江布朗族的蜂桶鼓舞最为有名。蜂桶鼓舞布朗语叫做“克广”(跳鼓),因其形似蜜蜂桶而得名。它是一项群众性舞蹈,参加人数不限。...
查看更多与“布朗族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布朗族的传统文化介绍”相关的文章
1.婚恋
布朗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从恋爱到结婚都较自由,但也有受到父母干涉的现象。
2.丧葬
丧葬习俗各地大致相同。人死后,请佛爷或巫师念经驱鬼,3日内出殡。一般村寨都有公共墓地,并以家族或姓氏划分开来。通行土葬,但凶死者,有的地方行火葬。
3.禁忌
传统禁忌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约束了人们的行为,诸如:不能追逐逃进龙山森林的猎物;凡供过神的、雷击过的、断了梢的、有藤条缠身的、树上有蜂窝、树脚有蚂蚁堆的树木皆不能做建筑材料;不用鬼多的缅树和菩提树作建材;不用日蚀和月蚀照耀过的材料作建材;不用在水塘边能看到树影的树木作建材;不砍坟山的树木;不毁坏龙林里的草木;村寨周围龙山上的树木不可砍来做房屋柱梁;如果砍伐树木太多,全寨会遭殃。凡此种种,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动植物。
4.节日
布朗族的节日与农业生产和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双版纳、澜沧、双江等地区的布朗族受傣族的影响,信仰小乘佛教,宗教节日尤其繁多,如“考瓦沙”(关门节)、“奥瓦沙”(开门节)、桑堪比迈(新年)、尝新节和以“赕”为中心的各种节日活动。施甸布朗族与汉、彝两个民族杂居,节庆多受汉、彝民族的影响,节日绝大多数与汉族相同,只有少数节庆还保留本民族固有的特点,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等。在众多节日中,布朗族的年节——“桑堪比迈”最为隆重和盛大。“桑堪比迈”的时间多在傣历六月中旬,公历的四月中旬。“桑堪比迈”意即六月新年。
查看更多与“布朗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布朗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相关的文章
布朗族节日一:破碲
布朗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云南省施甸县布朗族村寨。
布朗族除笃信佛教外,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亦影响较深。施甸地区的布朗族把马作为吉祥的崇拜对象,严禁杀马,更不许吃马肉,哪怕马是意外事故死的,而不是病死的,也得埋葬起来。马蹄是圆的,可以招财进宝;牛蹄是带豁口的,是"破碲",会"破财"。家庭住房,不论是土木结构的平房,还是竹木结构的干栏式楼房,布朗人都把厅堂门视为"财门"。春节期间,或龙日、虎日,都要在"财门"外挂块红布。并杀鸡祭财神。大清早天亮时,由两个小孩去开厅堂门,叫"开财门",若发现厅堂地上有牛蹄印,便认为会"破财",不吉,要用酒、鸡重新祭财神,并将马牵进厅堂,以其"元宝蹄"来消解"破蹄",这样便可重开"财门"了。
布朗族节日二:唱灯
布朗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云南省施甸县布朗族地区。由季节性的业余唱灯队去为邀请唱灯的人家表演。
在节前便把唱灯队成员召集起来,先祭供"郎神"牌位,祈求保佑唱灯顺利,财源茂盛。然后开始扎灯:两盏方形灯、两盏瓜形灯、一盏姑娘灯(花灯)。还要扎一顶花轿,类似于旱船,舞者可以驾在身上表演舞蹈。准备工作做好后,便派人往有条件邀请唱灯的人家去送灯贴,主人若收下了灯贴,便表示欢迎来唱灯,可安排时间,准备接待。唱灯队事先要排练节目,免得配合不好出差错。整个唱灯期间,郎神牌位前的油灯长明不熄。去唱灯时,两盏四方灯在前,接着是姑娘灯、瓜形灯、花轿车和武术队。灯队的后面跟着一群热衷于唱灯的人和爱看热闹的观众。灯队一进主人家大门,便将五盏灯笼高举于厅堂前,灯头(灯队主管)先唱贺年词,祝福主人家人寿年丰,平安吉庆,财源茂盛,万事和顺。接着就是唱灯表演,先是以花轿为中心,一群舞者载歌载舞唱此祝福祥瑞的歌,接着是武术与杂耍。布朗族尚武,性格豪放开朗,武术与舞蹈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刚劲中显优美,敏捷中有节奏。刀舞跳得寒光闪烁,棍舞打得呼呼生风,加上观众喝彩助威,搞得主人家热气腾腾,充满喜庆。唱灯结束,主人家给灯队赠送米、酒和钱,以表谢忱与酬劳。灯队就这样给各家甚至附近各寨送去欢乐,送去祝贺,直至正月十五夜。
布朗族节日三:堆沙节
布朗族宗教节日。布朗语称"过赛",亦称"桑刊"(小乘佛教词语)。流行于云南省布朗族地区。
内容:各地节俗有差别。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布朗族小乘教信徒,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寺庙"赕佛"(供奉佛祖),于寺院中用沙堆起数座1米多高的宝塔,塔顶插竹枝,枝上缠彩纸条,从徒围塔席地而坐,听佛爷念经说法讲历史传适应症,祈祝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云南临沧县的布朗族信徒们。集中于寺庙前菩提树...
查看更多与“布朗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布朗族的传统节日简介”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