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许多人喜爱的小说。《青梅煮酒论英雄》讲的是曹操与刘备的故事。话说东汉末年,朝廷无力,军阀群雄并起,各自拥兵自重,目标都是控制朝廷,最终形成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的态势。最先占领都城,控制皇室的是曹操。当时的刘备还处于没有根据地、四处流浪的处境,一度以“皇叔”名义在朝廷任职,号称“刘使君”。因为汉献帝已经是在曹操控制下的傀儡皇帝,刘备实际上是投靠在曹操门下。而曹操总觉得刘备绝非“池中之物”,有除掉他的念头,但是一时下不了决心。虽说曹操的处世哲学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但是,在对待刘备这个问题上还是比较谨慎的,他必须弄清刘备有没有与他争雄的野心,如果没有什么野心,把刘备留在身边也是可用之才。于是,他要多方试探。
青梅成熟的时节,曹操令人酿好青梅酒,请刘备到曹府中品酒。席中,曹操有意无意与刘备谈论天下英雄人物。曹操问刘备,当时天下的英雄人物都有谁。刘备说出一系列的人名,如袁绍、公孙瓒、刘表等,都被曹操否定。谈到孙权,曹操只说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刘表之子如犬豚。”在曹操看来当时孙权还是个孩子,只是个“好孩子”而已。刘备问曹操,你认为谁才是英雄呢?曹操说:“当今天下英雄,乃吾与使君耳!”(使君是刘备在朝廷的官称,人们称他刘使君。曹操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当今天下英雄就数你我二人而已!)这下子可把刘备吓得不轻,因为一旦曹操认定他是英雄,他的死期就不远了。刘备下意识地手中筷子应声落地,而此时正好天雷炸响。曹操问刘备:“何故惊慌?”刘备说:“迅雷不及掩耳!”曹操心想,一声惊雷就把你吓成这样,如此胆小之辈,不足为虑。因此暂时打消了杀刘备的念头。后来,刘备果然抓住机会,脱离了曹操的控制,几经周折,三顾茅庐请出了孔明,终于在“赤壁之战”中,在孔明的帮助下联合东吴孙权击败了曹操的南下大军,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就派生出“迅雷不及掩耳”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经常用来表示军事行动迅速的意思,如:国共和谈破裂,人民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长江天险,......。当然,在描写企业集团内斗的小说中,也会用这个成语来描写主人公如何迅速除掉对手的情节。看来,我们当今所用的成语,很多与历史典故有关。足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与“《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怎么诞生“迅雷不及掩耳”这个成语的?”相关的文章
话说曹操在白门楼杀了吕布后,带着刘备哥仨回到了许昌,并把刘备推荐给了汉献帝。刘备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的玄孙。就这样,刘备和刘协攀上了亲戚,论辈分,汉献帝刘协称呼刘备为皇叔。
刘备和汉献帝攀上了亲戚,曹操手下的谋士们不高兴了,都劝曹操杀了刘备,以绝后患。曹操说:“不碍事,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中。”
曹操是老大,说了大话收不回来了。刘备也是老大,但这个时候的刘备寄人篱下,不得不跟着曹操混口饭吃。为了不引起曹操的怀疑,刘备在许昌弄了一小块菜地,每天都在菜地盘弄着种菜,盘算着别惹急了曹操,给自己找麻烦。
说了大话后,曹操也是不自在,一个人喝着闷酒,想了老半天,决定请刘备来喝酒聊天儿。
一听曹操喊他喝酒,刘备表面很高兴,曹操请我喝酒,不容易啊;另一方面心里也发毛,为啥要请我喝酒啊?这酒肯定没有好酒啊!再说了,喝酒后最容易漏嘴,得小心点。
这个时候,关羽和张飞都出去逛许昌城了,身边连个伴都没有。于是,刘备临出门的时候给门卫说:“我去跟曹操喝酒了啊,那俩货回来了给他们说一声。”
在曹操的花园里一个亭子下,曹操在那等了半天,桌子上摆着一盘青梅,旁边一个樽上温着酒。刘备一看,乖乖,喊我喝酒哩,连个菜都某弄,光怼一盘青梅,果然不是啥好酒啊!
坐下来,刚喝了两杯,曹操说:“老刘,你说说,这年头儿,到底谁是英雄?”
刘备一听,啊!肯定是我啊!哈,想是这样想的,刘备可不敢说出来。
于是,刘备打起了哈哈,说:“我某见过英雄。”
“某见过,你总是听过吧!快说。”
一看曹操有点不高兴了,刘备想了想说,袁术有很多兵将和粮食,算不算英雄?
“他啊,不过是坟里的枯骨,我早晚会抓住他哩!”曹操心里想,袁术算个什么东西!
“那袁绍一家连续接班做到了三公的职位,占住了冀州,算不算英雄?”
“诺货干大事却爱惜性命,见小利不顾命,不是英雄。”
“人称八俊,威震九州的刘景升应该算得上英雄了吧?”见曹操否定了二袁后,刘备不得不把自己的本家抬了出来。
“刘表徒有虚名,不算英雄。”
“那江东的孙策呢?”
“他啊,是个啃爹族,不是英雄!”
“那益州的刘璋能不能称为英雄啊?”
“他虽然跟皇帝有亲戚,不过是个守着家产的狗而已。”
“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哩?”
“哈哈,他们都是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
绕了半天,刘备把曹操绕烦了,他端起一杯酒,一扬脖子喝了下去,说:“别搁这儿给我装了!这年头,真正的英雄就是你和我!”
啊!一听这话,刘备立马傻了。这个时候,“轰隆”一声,天上打了个响雷。刘备傻乎乎地看着曹操,把一根筷子弄掉到了地上,这根筷子在地上又弹了一下,蹦哩老高。
正用袖子擦胡子上的酒的曹操,听到了筷子落地又弹起的声音,问刘备:“咋啦?”
刘备赶紧弯腰把筷子拾了起来,说:“这么响的雷,可把我吓死了。”曹操哈哈大笑,说:“大丈夫咋能怕雷呢?”刘备赶紧接话说“那孔子是圣人,他也怕打雷,可别说我了!”
听说曹操喊刘备喝酒后,张飞说:“不好,二哥,咱俩赶紧怼过去看看,弄...
查看更多与“为什么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刘备却被吓的如此害怕?”相关的文章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曹操是一代奸臣,一代枭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室罪人。然而,近些年却有人在给曹操证明,说曹操并非历史流传的这样是一个汉室的背叛者,而可能是个真正的英雄,是唯一想为汉室所努力的人。
在《三国志》中,刘备以“讨伐汉贼”的名义去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曾经这样说: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三国志》
意思是,汉贼曹操窃取了汉室江山,我的能力不足,想匡扶汉室,伸张大义,直到今日却一直不能成功。但是我的志向仍在,您能出山辅助我吗?
看完这段再来讨论一下刘备的身世,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他的祖父曾经被举孝廉,也就是说刘备虽然祖上有皇室血统,但是到他这一代已经被稀释的跟平民一样了,完全不具备“正统”这一说。
而曹操,虽然掌握着整个汉室的权利,但是皇帝仍是汉家正统皇帝,只是没有实权而已。造成这样的原因,首先是当时群雄割据,尤其是董卓、袁绍为首的军阀,已经处于失控的状态,曹操用手上的兵权多次去讨伐真正汉室的反贼董卓、袁绍等。在《三国志》中,这时候刘备在做什么呢?他从始至终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联合讨伐董卓,而是自始至终都没参与过。
而且刘备一直以朋友想称的公孙瓒,一直在进攻汉室的城池,攻打汉室的守军和官员,刘备明知这些,却不加以阻止,这能说刘备是想匡扶汉室,而不是想私自壮大自己的势力,自立为王吗?
最重要的一点,曹操至死都是一个汉臣,而刘备却已迫不及待称帝,谁是真的“狼子野心”,显而易见!
你们觉得呢?
与“刘备与曹操真的如《三国演义》中所讲,一个一心匡扶汉室一个是篡汉的逆贼吗?”相关的文章
逆商(aq)是人们面对逆境,在逆境中的成长能力的商数,用来测量每个人面对逆境时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的大小。逆商高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锲而不舍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立体的人;相反,那些逆商低的人则常常畏畏缩缩、半途而废,最终一败涂地。
从某种程度上说,逆商对政治人物比情商和智商更为重要。因为政治斗争历来是激烈程度最高的斗争,失败和挫折像家常便饭一样,会时有发生。如果碰上精英云集的三国时代,失败就更加司空见惯了。
赤壁之战(图片来自游戏大三国志)
这里不能不提曹操和刘备两位三国巨头。曹操一生赢过很多次,重大的如官渡之战;也输过很多次,著名的如赤壁之战。可他老人家心理素质极好,尤其是逆商极高,不论面对多大的风浪,总能毫不气馁,坦然处之,然后从头再来。所以,他的成就也就最大。
就拿赤壁之战来说,曹操的战舰和军营全部着火,顷刻之间,“烟炎张天”。二十万大军死的死,伤的伤,败得一塌糊涂,不仅统一江南已是不可能,就连保住性命都很难说。这种事搁在袁绍身上,早气死多少回了。
可曹操到底是曹操,虽然这次败得彻彻底底,损失了面子不说,还损失了永远统一中国的机会,但依然不减英雄气度。
《山阳公载记》中说,曹操从华容道逃出去后,竟然哈哈大笑,好像不曾刚刚经历过一场大败。衣衫褴褛的众将面面相觑,搞不清他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甚至有人都可能在怀疑他是不是因为失败发疯了。
笑完之后,曹操极其冷静地分析眼前的地形,不是给自己,而是替对手刘备。他说如果在这个地方堵住放一把火,我们只怕连骨灰都找不到了。结果,没过多久,刘备真的跑来放火,但曹操已经跑了。当时曹操是五十四岁,这次大败后他又活了十二年。
其间还风风火火地三次南征孙权,其中一次还差点要了孙权的小命,并西攻马超,连带拿下汉中,直至六十六岁才老死。可见,就身心健康而言,赤壁之战根本没对曹操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对他而言,赤壁之败只不过是一次兵家常事罢了。
反过来再看刘备。章武二年,刘备于夷陵之战中大败于孙权之手,被火烧七百里连营,败得不可谓不惨。但刘备总共的兵力才四万,就算全军覆没,比起当年赤壁之战曹操的损失要小得多了。而且,自己还有整个富饶的益州作为后盾,假以时日,稍加修养,完全可以重振雄风,这可以在诸葛亮后来的六次北伐中完全得到验证。
可这位刘皇叔的逆商太低,面对挫折,心力交瘁,竟然一病不起,完全是一副输不起的样子。他好容易挺到次年的四月二十四日,就去世了,留下一个本事平平的儿子刘禅,由诸葛亮拉扯成人了。
因此,刘备和曹操最大的差距是逆商,而不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智商,因为作为一个政治领袖,他们的智力缺失可以由大臣弥补,但逆商却是任何人也弥补不了的。
查看更多与“刘备与曹操暴露的最大差距在哪?都是逆商惹的祸”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