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代枭雄,无论什么时候,刘备都堪称是识人的明主。
即便到了白帝城托孤的最后时刻,其精明之处仍然表现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只不过将死之人,更多了一些无奈、多了一些留恋而已。想当年,刘备与东吴陆逊决战于夷陵,结果中了人家的诱敌深入之计,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大军一败涂地,最后退回白帝城,由此染病。
欲回成都,却羞愧难当,病情渐渐沉重。刘备自知不久于人世,便派人火速回成都请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人前来永安宫托付后事。
经此惨败,国家元气大伤,自己身染重病。这段时间里,刘备在病床上肯定想了不少,面对匆匆赶来的诸葛亮等人,刘备表现出了极大的深谋远虑,交代之全面、思考之缜密,即便是诸葛亮也在后来的日子里一再为之感叹。
纵观魏、吴、蜀三国所有托孤之君,没有哪一个人如刘备这般处心积虑、卓有远见。事实也证明,刘备的这次托孤,不仅确保了蜀国后来的长治久安,也由此留下了蜀国君臣肝胆相照的千古佳话。
那么,刘备的这次托孤到底有什么高明之处,又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文化作用呢?
庞统、法正这些人就不要说了,都是才华横溢、锋芒毕露之人,统统归于善于识人的刘备麾下并不奇怪。
可贵之处在于,刘备不仅善于识别人才,更善于辨别庸才,知道什么人可用,也知道什么人不可用。实际很多时候,这才是一个领导人最高明的地方,就如当年曹操对司马懿评价的那样——“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刘备同样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了精准的判断。
诸葛亮等人与刘备见面之后,刘备遍视众人,当见马良之弟马谡也在跟前时,就先让众人全部退下,独留下诸葛亮一人。重新落座之后,刘备问诸葛亮:“丞相观马谡之才如何?”诸葛亮答道:“此人乃当世之英杰也。”不料刘备却说:“不然。朕视其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可深察之。”
生命垂危之际,不先商量大事,倒谈论起用人的问题,虽有本末倒置之嫌,却足以见得刘备对此次托孤事件的思虑周全、用心良苦。从长远来看,尽管此时诸葛亮不以为然,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却对诸葛亮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震动。很显然,刘备的这番话,并不是先知先觉,或是有什么超常能力,而是在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生涯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敏锐性和洞察力。而所有这些,都不是在书本上能学得到的。
遗憾的是,对于刘备的先见之明、肺腑之语,诸葛亮并没有当回事,最终错用马谡,丢失街亭,差点就全军覆没,以至于后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曾追悔莫及的说:“吾非为马谡而痛……(乃)追思先帝之言,因此大痛也!”历史不可重复,教训发人深省,但刘备由此表现出来的识人之明、察人之智却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先抑后扬,恩威并施。与其说对马谡是不是能用、怎么用的问题上,刘备只是表现出了些许的担心,那么将整个蜀国托付于谁,结果如何,那才是刘备最担心、也是最害怕的事情了。知子莫如父,对于自己的那个儿子,刘备还是心中有数的,而对于诸葛亮的才能更是心知肚明。
自己死后,君弱臣强,将来蜀国的命运将走向何处,刘...
查看更多与“刘备白帝城托孤到底有什么高明之处?有哪些历史作用”相关的文章
三国历史中有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典故,白帝城托孤便是其中之一。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以白帝城托孤为由,南征孟获,北伐中原。一时传为美谈。今天我就想以白帝城托孤说一下自己的想法。首先,刘备不是一个真正的所谓仁义之主!这一点恐怕有很多朋友与我的想法是一致的吧?过去的“尊刘抑曹”只是为了帝王的封建统治罢了,事实上,刘备是一个懂得利用“人和”的枭雄!曹操曾在与刘备青梅煮酒是说过“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我想曹操当时的潜台词是“若大家说我是枭雄的话,那刘备也是枭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刘备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曹操的雄才大略和战略眼光是不会看错刘备的。
其次,刘备是一个惯使“反客为主”之计的阴谋家!首先是陶谦的“三让徐州”,演义之中说陶谦是因为两个儿子没有管理能力兼之刘备素有仁义之名,故此相让。我个人认为纯属一派胡言!!!刘备本来是帮助陶谦抵抗曹操的,按道理,曹操退去后刘备就没有理由再留在徐州,而刘备却偏偏赖在徐州不走了,俨然以徐州之主自居了。看来,刘备救徐州是有预谋、有计划、有目的的,陶谦请刘备不异于“引狼入室”!
而所谓的“三让徐州”,请大家注意后面:汉献帝也曾三次封曹操为魏王,曹操一开始也是坚决不受,最后才“无奈”的受封。再以后,汉献帝又三次禅位给曹丕,曹丕也来了个三次不受,最后才“勉强”答应。而演义之中怎么不说曹操,曹丕是仁义之主呢?刘备的小花样被曹家学了个八九不离十,这恐怕连刘备自己都没有想到吧?
后来,刘备在中原站不住脚了,跑到了荆州投靠刘表,这一次在诸葛亮的帮助下,他又一次使用“反客为主”的计策,这次他几乎要成功了,只是没想到刘琮的不战而降打破了他的美梦!这使刘备的目光不得不放到了另一个强大的诸侯-----孙权身上。通过表面上和谐的联盟,使孙权在赤壁一战大破曹操,取得了东南一面的绝对霸权。此时,刘备再次使出他的惯用伎俩,从孙权这里“借”来了荆州,从此赖住不还了。以后就有了一句俗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不过,这一次刘备的如意算盘却打错了,他没有想到孙权是一个态度如此强硬“债权方”,甚至不惜以武力威胁刘备!这使得刘备食不甘胃,睡不安枕,在诸葛亮和庞统的提醒下,他于是想到了西川的刘璋,刘备故技重施,以帮助刘璋抵御汉中张鲁为名,明目张胆的把军队开进了蜀中。
在临近成都之时刘备突然发难,率军攻破成都周围的军事要塞,使成都无险可守并迫使刘璋投降。入川之战是刘备最后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反客为主”!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最终局面。
最后,彝林一战,刘备惨败而回,退守白帝城,此时刘备也身染重病,命不久矣,而他十分清楚,刘禅暗弱无能,以后大权必定旁落,他儿子很可能重蹈汉献帝的覆辙,于是刘备想到了托孤。
刘备首先想到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反客为主”战略的积极拥护者和继承发扬者,以刘备的识人眼光,很可能已经看出诸葛亮在他死后会走上和曹操一样的道路,于是,刘备决定以退为进,试探...
查看更多与“乱世中刘备白帝城托孤:一生权谋之术的最高峰”相关的文章
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吴国打败,退回到鱼复,改鱼复为永安(今重庆市奉节县)。次年,刘备病危,感觉时日无多,就把诸葛亮和李严找来,将太子刘禅托付给以上两人。这年四月,刘备死于永安宫。临终前,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智胜过曹丕十 倍,一定能安邦定国,最终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如果太子刘禅值得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才能,您可以取而代之。”,同时,他还把二儿子鲁王刘永叫来, 让他告诉刘禅,你们兄弟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亮。同样的话,刘备还写成诏书敕令刘禅:“你与诸葛丞相共掌国事,一定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他。”这就是 永安宫刘邦的托孤遗嘱。
对于刘备的托孤遗嘱,有不同的理解,主要是那句“君可自取”。
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诸葛亮认为刘禅不值得辅佐,他可以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 另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诸葛亮认为刘禅不值得辅佐,刘备可以在他的三个儿子中另选一个。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说刘备的意思是让诸葛亮放手大胆的去干事情,不 要有任何顾虑。实际上,这些观点都忽视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刘备遗嘱中涉及到的曹丕!如果考虑到曹丕这个因素,可以看出,刘备的托孤遗嘱暗藏着很大的玄机。
曹丕于公元220年正月接替曹操任 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禅位”,曹丕当上了皇帝。同时把汉献帝降为山阳公,改年号为魏黄初元年。变故传到蜀地,刘备等人认为汉献帝被曹丕杀死了,还为此举 行了丧仪。刘备手下的大臣许靖、糜竺和军师将军诸葛亮等人上书刘备,说曹丕是“篡夺了皇位,灭亡了汉室”,因而刘备应该当皇帝,以便接续刘邦、刘秀的汉朝帝业。次年(公元221),刘备同意当皇帝,发布祭文昭告天下,也是说曹丕继承了曹操的凶恶、悖逆的本性,窃取了国家权力,所以刘备为了恢复汉朝二祖的事业,才不得已当这个皇帝。
在此之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吴、蜀政权一致把他看成是汉贼。如周瑜有 言:“操虽托名汉相,实则汉贼也”;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也有一句话,叫做:“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如果说,《后出师表》 不一定出自诸葛亮之手,但起码反应的是诸葛亮的思想,否则,这托也无所依。诸葛亮要北伐中原,上过一道表章,史称《出师表》,当中言之凿凿,北伐魏国就是 “讨贼”。这说明,吴、蜀两家都把曹魏政权定位汉贼,这是他们立国的政治纲领,否则,他们的政权就没有合法性。因为曹丕的帝位是汉献帝“禅让”的,并不是 像刘备一样“自立”的,只有把他定为汉贼,才能证明自己合法,曹魏篡逆。刘备要把一个篡逆之人提出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究竟是什么用意?
或者说,在刘备和诸葛亮这个层面上,不可能真正把曹丕当作篡逆之人。事虽如此,但这仅限于两人之间议论人和事,不会上升到国家大事或者政治层面。刘备的 遗嘱是皇帝的政治交代,所说是皇帝的继位人选,还有其他人在场,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说出来的。也就是说,皇帝的遗...
查看更多与“刘备白帝城托孤实际上是一种警告,寓意深远”相关的文章
很多人认为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先是哭来了两个死心塌地的兄弟,随后又把诸葛亮哭出了山,最后哭出了在百姓心中的“仁德”之名。
恐怕事情没这么简单,如果刘备真是只会哭的“傻白甜”,那白帝城托孤时,他明明给了诸葛亮取而代之的权力,又为何在他死后,还能让孔明被处处掣肘呢?
当时,刘备在白帝城对诸葛亮说的很好:如果刘禅贤明,你就去辅佐;如果不是贤明之君,你就可以取而代之了。
这话听着令人感动,可谁曾想在这之前,刘备已经暗地做了两手准备。诸葛亮只是一颗棋子罢了。
第一手准备
刘备入主西川后,集团内部便分为了两个阵营:一个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一个是以李严为代表的益州集团,两方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背地里却暗流涌动。
对于这个局面,刘备心知肚明。所以在托孤的时候,让诸葛亮主管内外政事,李严主管军事,美其名曰:希望你们共同努力辅佐好孤的后人。其实呢,这也是为了让双方集团相互牵制,防止一家独大,不至于让蜀汉的江山改了姓!
第二手准备
白帝城托孤,其实刘备见了三个人,除了诸葛亮与李严,还有赵云。最后刘备把赵云单独留下,跟他说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话。
他嘱咐赵云:“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刘备言下之意是,我走以后,你要看护好刘禅,如果有人胆敢推翻他,你就可以替我将他除掉。刘备弥留之际特意安排赵云保护好自己的儿子,万一有人要颠覆蜀汉政权(当然包括诸葛亮),那么赵云就会第一个挺身而出。说白了,赵云就是防着诸葛亮和李严的一道底牌!
果然,刘备死后,刘禅根据刘备遗嘱,升任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而中护军掌管着皇宫禁军,也主要负责选拔武官和监督朝廷武将,绝对是皇帝心腹大臣,地位非同一般。
所以说,刘备并不像某些文学作品中那样,贤明的近乎“傻白甜”,他其实是一个深谙“帝王权术”的人。他给了诸葛亮绝对的实权,也给了诸葛亮最大的牵制。但是事实证明,刘备将国托付给孔明,将家托付给赵云,都是正确的选择。
你看,诸葛亮虽然对刘备忠心耿耿,可是刘备临死还是不放心他,可见历代帝王对大臣都没有绝对的信任!
与“为什么说白帝城托孤中诸葛亮只是一颗棋子?刘备暗中做好准备”相关的文章
白帝城托孤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的历史典故。《三国志》中记载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三国志》中的白帝城托孤
《三国志》中的白帝城托孤: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其间刘备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对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是这样的: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白帝城托孤的历史背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斩杀曹操名将夏侯渊,击败曹操、占据战略要地汉中。在这样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刘备部将关羽孤军北伐曹魏,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襄阳,达到军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荆州后方空虚,东吴违背湘水划界,在背后对盟友倒戈一击,吕蒙以白衣渡江乘机夺取荆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后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失荆州”使得刘备元气大伤,蜀汉政权也开始走下坡路。刘备闻后尽起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被陆逊击败,刘备兵败退到白帝城。刘备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诸葛亮等人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诸葛亮哭着说:“我一定尽我所能去中兴大汉,为了大汉竭智尽忠,直到死那一刻。”
白帝城托孤:世人皆感叹惋惜
惋惜的是,诸葛孔明先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步步走向了灭亡。并不是说诸葛孔明先生做得不好,而是说他做得太好了。明明拥有"卧龙"之称的诸葛孔明,他完全可以造反自己做了皇帝。但是他没有,他遵守了诺言,硬是耗尽了自己的一切,来辅佐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其实,在古代,君与臣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一方面,臣子完全受命与君王,甚至可以说,臣子的性命完全就是君王一句话的事情。但是,另一方面,臣子又是可以帮助君王的人,君王需要依靠臣子才能稳固江山。但是呢,如果一个臣子的权力过大了,那么君王又会开始担忧,想尽法子要弄死臣子。
所以,可以说,古代朝廷里头最尴尬的关系,就是君王与臣子的关系了。
而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即便刘备三顾茅庐请回来了诸葛亮,也说了什么拥有孔明就如鱼得水这样的话。但是,在他将死之际,面对自己国家的归属一事,即便是对于他来说可以说是施恩最多的诸葛孔明,刘备也得防备着。
刘备作为君王,他自然是想要让自己的基业传给自己的子嗣。但是,在当时,朝中无一不是诸葛孔明的"粉丝",而他最亲近的两个人——关羽张飞已经都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稳住其他臣子,不如稳住诸...
查看更多与“历史上白帝城托孤,刘备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吗?”相关的文章
三国里面留给后人有名的事件很多,而这个事件从刚开始的赞叹到最后被很多人所怀疑,所争议,这件事,就是白帝城托孤。而在这起事件中,各个朋友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饱受争议的是认为这次托孤充满着巨大的阴谋,人们都认为在托孤的时候,房门外其实埋伏着许多刀斧手,只要诸葛表现不好,刀斧手就会被唤出来。
因为当时是一个封建专制社会,历史上没有一个君主会和下臣说“我儿子可以的话你就辅佐他,能力不可以的话,你就把他替代了”,这个是很奇怪的,毕竟当时蜀汉姓刘,谁愿意把它换了个别人的姓呢,包括到现在,把你房产证上的名字改成我的,谁乐意呢,所以刘备不可能没有这种想法,就算他把这给了,他其他那群手下会同意吗。而且诸葛亮当时是什么人,众所周知,蜀汉中唯一一个德高望重,能力超强忠心的人只有他,所以他很符合托孤条件,刘备你说辅佐就辅佐,后面说什么“取而代之”,这不是引起诸葛的不满吗。
有些人也认为,当时刘备对诸葛的试探是因为他与诸葛之间有着一些裂痕,他也不能保证品德好的诸葛可以一直效忠于蜀汉君主。在早期两人的关系那是一个好,在史书上看到刚诸葛亮刚出山时刘备的那个热情,到后来慢慢有了君臣,关系也不怎么好了,而后面的战役中,刘备可以一次也没有带过诸葛,这个也就很奇怪了,作为蜀国的丞相,有才谋的人你不用,用的其他人,包括后面不听建议自己失败了,这不就让他俩的关系产生了裂痕的依据吗,说明刘备并没有把诸葛当成心腹。而有了裂痕的人后面到底能不能用,这可说不准。同样也有着城府的诸葛怎么会看不出来这些,但估计他并没有取代的心思。所以说在白帝城,他就先虚情假意试探一番,一旦诸葛有了其他反应,那后面的刀斧手可就出来了。所以说这次的托孤是刘备临死前最后的心机。
而下面这个看法比较充满着正能量;之所以会有这个托孤事件,是因为刘备因为二弟关羽被杀,于是去讨伐东吴,却经历了大败,在白帝城时病重,于是就把当时的丞相诸葛亮招到城里,在病床前对诸葛亮的一番托付。我们来看一下早期。当时刘备有着汉室血统,那他的理想是什么,当然是兴复汉室,所以才会去找诸葛亮等一个个人人之士。诸葛亮追随他并不是因为刘备长得好看,而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话题,他认为能在刘备身上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他不选择曹操是因为在他小时候自己住的那座城被曹操屠了。那既然是为了兴复汉室,而刘备又有着正统血统,理应是蜀汉君主,众人都是为了兴复而奋斗。
而再看后来托孤,当时的蜀汉什么状况可想而知,不论土地,兵力,粮草都比之前差得远,而身边有能之人更是减了许多,这种烂摊子,诸葛怎么会不清楚,而托孤正是刘备在败仗后对自己的反思,他也知道,兴复汉室目前也只有眼前这位可以做到,而自己的儿子还不知道是什么样,诸葛的能力太强了。所以说我们认为的阴谋,实则是对这些人物的远大志向,君臣关系的侮辱。像诸葛这种仁人志士,如果耍小心机,伤的可是心。而正是刘备的这次托孤,诸葛实则成为掌握大权的人,他的才能得到...
查看更多与“白帝城托孤是一场阴谋吗?刘备临死前隐藏的心机”相关的文章
众所周知,刘备称帝后不久倾国之兵伐吴,结果陆逊来了个火烧连营七百里,差点把刘备家底子都烧掉了。夷陵之战后,刘备病倒,后病死于白帝城。从退守到永安,到病死这段时间,“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千古流芳。
千百年来,“白帝城托孤”被视为君臣关系的典范,而诸葛亮后来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为,几乎把刘备托孤推向神话的境地。但是,随着人们看待问题愈发理性,人们对刘备托孤的动机产生怀疑,集中体现在“君可自取”四个字上。
有人认为,刘备深知在动乱的三国中,以刘禅的智慧是无法保证蜀汉国祚延续的,于是真心让贤,而诸葛亮矢志不渝地北伐,“没有自取”,结果就传为了一段佳话;也有人认为刘备这是在试探诸葛亮,刀斧手早已埋伏在一旁,诸葛亮稍有犹豫,人头落地。
笔者倾向“试探诸葛亮之说”的说法,刘备这番话是说给所有在场的蜀汉大臣们听的。刘备托孤是公开进行的,几乎所有蜀汉重臣都在一旁。刘备奋斗一辈子,好不容易拥有了一块地盘,他甘心让给诸葛亮?
这不是高风亮节,而是君主的通病,家天下的观念根深蒂固,哪怕儿子再不堪。刘备也很清楚,三国中蜀汉最弱下,而诸葛亮又是搞内政的一把好手,蜀汉要继续下去,诸葛亮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力,这样他才可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刘备这一策略是非常成功,诸葛亮尽心尽力辅助刘禅,直至最后累死在五丈原。从父子情角度来看,当笔者看到刘备白帝城托孤这段故事时,除了感动还是感动,那时刘备作为父亲为儿子刘禅做了最后的安排。如今能真正弄懂“君可自取”四个字时,或许已经是不惑之年了。
刘备看到了刘禅的作为储君的艰难,于是趁着自己还有最后一口气时,一定要对最有可能威胁皇位的诸葛亮敲打一番。反观诸葛亮的反应,“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仔细分析这句话,诸葛亮对刘备“君可自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直接表忠心,感谢刘备对自己的信任。
刘备半生漂泊,见到英雄豪杰无数,他的识人能力早已练得炉火纯青。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他是很清楚的。所以,刘备把一切放在台面上来说,一方面是仰仗诸葛亮的才能,一方面还是信任丞相的为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备选择把最高权力和信任都给了诸葛亮。
陈寿对刘备也称赞有加,“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与“白帝城托孤千古流芳,刘备把一生的信任给了诸葛亮”相关的文章
三国时期发生了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白帝城托孤便是其中之一。刘备听闻关羽被杀的消息后,不顾诸葛亮的良言相劝,执意要攻打东吴。结果被东吴火烧连营,连夜逃回白帝城,从此一病不起。预感到自己时日不多的刘备叫来诸葛亮,将儿子刘禅托付于他。
许多人因此而评价刘备是个善用人才、礼贤下士的明帝,可另一些人却认为刘备其实是个十足的心机帝,托孤背后其实有更大的阴谋。
当刘备托孤时,刘禅已经成人了,完全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可为何刘备还要将他托付给诸葛亮呢?根据《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刘备托孤是因为刘禅“有点傻”,可事实上,刘禅根本就不傻,甚至还十分聪明,至于他表现出来的傻,只是他用来自保的一种方式,因为如果他不是傻得,那么便会面临被诸葛亮废掉的下场。
至于刘备在临终前选择诸葛亮,也是因为忌惮诸葛亮的实力,怕他在自己死后会效仿曹操的做法,刘家的天下便会不保。于是他先发制人,上演了一出苦肉计,让刘禅拜诸葛亮为“亚父”,逼诸葛亮表态,会辅佐刘禅坐稳皇位。
而认为刘备是明帝的一派则认为刘备在遗诏中写下:“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实际上是增强了诸葛亮的权力,虽然在这之前,他找了李严来制约诸葛亮,可李严的权力远没有诸葛亮的大,因此这种制约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作用。
刘备在托孤过程中告诉诸葛亮:“我儿可辅则辅,若不可辅君当自立为王。”这句话看似从道义上允许了诸葛亮去篡位,实际上却是一种试探。诸葛亮也十分聪明,听了刘备的这番话后,便哭着说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当然,刘备白帝城托孤这个行为并非说明他不信任诸葛亮,只是在当时的形势下,辅政大臣权力威信日益增大,即使他内心并没有篡位的想法,也难免会有他人在旁边怂恿他篡位。历史上这类事情比比皆是,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保住刘家江山,刘备才做出了白帝城托孤的行为。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发动了几次对曹魏的战争。而这几次战争并没有事先同刘禅商量,而是诸葛亮私自决定的。诸葛亮虽然名义上承认了刘禅的帝位,可他早已经将自己的权力凌驾于刘禅之上了,因此说刘备的这种担心不无道理,白帝城托孤可算得上一种先见之明。
与“白帝城托孤背后藏着阴谋:刘备忌惮诸葛亮的实力”相关的文章
在三国风云际会的那个时代,刘备最终能成为三足鼎立势力之一,其能力毋庸置疑。刘备年少时家境贫寒,最终能成为一代枭雄式的人物,离不开一个强悍的能力,识人能力。刘备的一生充分将自己知人、识人、用人、待人发挥到极致。这里面最经典的就是,刘备临死前告诉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宜察之。”
对于刘备的告诫,诸葛亮不以为然,结果导致了街亭失守,挥泪斩马谡。
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刘备识人用人能力方面的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大家就能直观感受刘备究竟为何能成功,它就是家喻户晓的“白帝城托孤”。
公元233年,刘备被陆逊打的打败,被迫退守到白帝城且身患重病。眼看自己时日不多,刘备开始了筹划自己身后事,“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刘备先是召见了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里有着详细的记载,“‘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备把诸葛亮安稳好了之后,又找来尚书令李严,语重心长的对李严说,“正方(李严字正方)啊,四十年来我阅人无数,你与黄权等人都是蜀中俊杰。尤其是你,在朕入川后得到了最出色的大臣,而且在蜀中颇具影响。可你为何要与丞相不和呀?”
李严回答,“臣不敢。”刘备洞若观火,接着又说道,“丞相之才十倍于朕,你绝非是他的对手。我若不在了,你们这些蜀中旧臣一定要与丞相同心协力,这样蜀汉就能兴盛,你也能名垂青史。”刘备对李严说的这些话,意思很容易理解,李严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让他低调点。
刘备之所以挑选李严为顾命大臣之一,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稳定蜀汉并制衡下诸葛亮的权力。尽管刘备临死前一直提醒,李严最终还是被诸葛亮废掉了。公元231年,诸葛亮北伐,李严负责押运粮草因下雨道路泥泞延期,结果为推卸责任反而责怪诸葛亮北伐,因而获罪,最终被废掉成为平民。
与“刘备白帝城托孤,临死前说的几句话一一应验”相关的文章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秋,甫登帝位的刘备先后遭遇关羽被杀、荆州沦陷和张飞被害,盛怒之下亲自统领大军征伐东吴,联营七百余里,却在猇亭遭到陆逊火攻而大败,蜀军节节败退,刘备退守白帝城。
次年春,刘备病重,丞相诸葛亮奔赴永安宫受命。《三国志》记载,刘备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定下了政治遗嘱,给后主刘禅抛下元气大伤、疲弱不堪的蜀汉烂摊子,带着未竟之志溘然长逝。
在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刘备主动对总揽朝政的诸葛亮许下“君可自取”的政治诺言,出人意料,匪夷所思。历来帝王托孤,都着眼于稳定新君的法统实力,岂有传位新君又另许大臣之理?这既招致新君不满,又使大臣生窥窃神器之心,相互掣肘,后患无穷。刘备如此安排的用意何在呢?
对白帝城托孤之举,历来不乏赞美讴歌和险恶忖度。或以为这是君臣鱼水之情,甘以天下相托,或以为此乃帝王心术,病榻后其实暗藏着刀光剑影。表面上看,白帝城托孤是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对手戏,实际上,舞台的黑暗中还站着一个人,“君可自取”的惊天之语,其实是对他说的。他是谁?
原来,在白帝城托孤中隐而不彰的那个人,是刚刚从地方被召到刘备病榻前加封为尚书令的蜀中干才李严。正是他和他背后的政治势力,支撑起了整个蜀汉政局,也可能成为蜀汉最大的危险。
历来最高权力交接之所以凶险异常,关键就在于权力交接时极易引发内外各方势力的干预。章武二年(222年)夏,猇亭大战后,蜀军节节败退,刘备次年二月托孤,四月病逝,此时三国斗争的主线已转为吴魏交战。战胜的吴国山越不宁,濡须、江陵面临魏军极大压力,自保不暇,已无余力攻取蜀国。而战败的刘备对此也是洞若观火,于是两国在战后当年冬便互相遣使议和,两国对立实际上已经平息。
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即指出,蜀汉此时之危,不在东吴,而在萧墙之内。这其实是三国政权共有的问题。魏蜀吴三国均是由一个突出的军事政治集团在博得地方大族的认可和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曹魏之于中原,孙吴之于江东,蜀汉之于四川,莫不如此。在蜀汉内部,长期以来便潜伏着蜀汉本土势力和刘备荆州集团的对抗和摩擦,这构成了蜀汉政治的基本主题。
早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已经为刘备规划了基本的战略路线,那就是“跨有荆益”,等待变局便北上逐鹿中原,恢复汉室。随着荆州丢失、关羽殒命、张飞被害,刘备集团的根本就只剩下益州。然而,对于益州,刘备及其部属却是“新人”,是外来者,不得不尊崇并重用本地名士法正、许靖、董和、黄权和李严等“旧人”,以安定蜀地百姓将士之心。
然而蜀地本土士人对外来的刘备集团积怨已久,两方冲突不断。刘备的义子刘封仗势欺人,导致了蜀地“旧人”孟达的不满,叛蜀降魏。为了平息将士的怨恨,诸葛亮劝刘备杀刘封,以谢蜀中“旧人”。
刘备称帝后所立的皇后,也是蜀地旧主刘璋之兄刘瑁的遗孀吴氏,吴氏之兄吴懿也得到重用,可见刘备为了安稳蜀中人心所做的努力,也反映出来刘备称帝的基...
查看更多与“刘备白帝城托孤真相不为人知,蜀汉最大的危险竟然是他”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