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发布时间:2020-08-18
1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因为忙 司马迁一语道破真相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夏朝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指大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了家乡,踏上治理水患的道路,但为了竭尽全力治理洪水,尽快解除民众所受的水患之苦,大禹争分夺秒,三次路过家门口而不回家探望家人,颂扬大禹一生为公的崇高行为,与大禹治水典故一样为我们所熟知。

大禹治水的故事是怎样的

“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同样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神话传说,话说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不但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更淹没了房屋,导致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对于水患给百姓带来无边的灾难,尧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开始寻访能治理洪水的人,起初使用了鲧,但是鲧治水九年而无果,等到舜即位之后,任用了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接到这个任务,禹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掉以轻心。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带领着伯益、后稷以及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其间,更是“三过家门而不入”,此后,经过十三年的艰苦疏导,终于治水成功,让天下百姓重新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

公元前24-21世纪,北半球水患,从尧帝到舜都找治水人才。期初大禹的父亲鲧受命治水,但治水失败被杀。大禹子承父业,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改堵为疏,终于治好了水患。

大禹治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吗

“大禹治水”究竟是神话还是真实的历史呢?如果翻看先秦时代的众多典籍就会发现,上面都记载有“大禹治水”的故事,《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孟子膝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等等。

而经过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们的不懈研究,如今已经可以确定,在大禹生活的那个时代,确实曾经发生过一场足以毁灭华夏大部分聚落的大洪水,既然证明了大洪水存在的真实性,那么,治水一说就并非只是无稽之谈了。

无独有偶,在一九九八年,曾经也发生一场特大洪水,虽然已经过去了二 十年,至今依旧令很多人刻骨铭心,毫不夸张的说,当时几乎是倾全国之力,才艰苦的挺过了这场天大的难关。

而这样一场洪水今天治理起来都困难重重,放在上古时期会如何呢?当时的先人们应付得了吗?这样高的水位,可能漫过大运河一带底矮的平原吗?这个平原,是一个冲积平原,也就是说,洪水的水面,应该远远高出这个平原。

所以,当发生洪水的时候,即使没有大运河,河水也一样会漫过这个区域,进入太湖流域的,因此,太湖是个洪泛区,底部是不可能有大量文化遗存的,然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大量的文化遗存却明明存在。

这就说明一件事,在文明诞生的那个时代,并没有如此大的洪水,所以,如果不是大禹拓宽了三峡,那就一定是气候变化了的原因,但是,不管气候怎样变化,只要有冲击平原存在,就证明曾经有过无数次漫过平原的大洪水。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得出一...

查看更多
2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是因为没有时间吗 大禹治水真有那么忙吗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夏朝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在尧帝时代,中原发洪水,当时百姓受灾,尧帝叫鲧去治水。

鲧受命之后呢,用“堵”的办法,就是垒起河堤、土堆等障碍物,去阻挡洪水,可是呢,这个办法刚开始可以,但是越往后,就越不行,因为后来水位涨得越来越高,最终还是淹过了河堤、继续漫延四方。

所呢,鲧治水,治理了9年都没有治好,后来呢,鲧的儿子禹,接过父亲的任务,继续治水。

禹的看法和他父亲不同,禹认为:对于洪水这种东西,堵是堵不住的,要疏导,所以呢,禹带领老百姓,挖土,挖开各种大大小小的河道,把洪水往低处引流。

不过,这个办法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所以,以禹为的首的治水大军,忙得不得了,说一共治了13年,最终才把洪水给疏导出去了。

这,其实就是汉语“洪水宜疏不宜堵”说法的来历。

禹带领老百姓治水,功劳巨大,所以,人们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个“大”字,伟大的禹,简称“大禹”,所以我们说“大禹治水”,就是这么来的。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大禹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这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可是,大家想过没有?大禹治水真有那么忙吗?路过家门口,闪进家门,和妻子儿女抱一抱,说几句话,两三分钟,就这两三分钟,都抽不出来?

其实,这就是老百姓和政治家处理问题的不同之处:

老百姓路过家门,必然要进门,再忙也要和家人小聚一下,这是老百姓的的想法,这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你要知道,大禹是谁?大禹是大政治家,大禹在当时的一举一动,都是被人盯着的,大禹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政治影响和政治后果的。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其实是做给世人看的,他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向世人做出一个表率,他要向外界发出一个信号:现在治水很紧迫,大家要抓紧时间,努力挖河道,你看,我大禹作为大领导,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你们要以我大禹为榜样,卖力干活啊!这其实就是大禹心里面的潜台词。

而且要知道,在灾患的时候,老百姓容易造反,当时大禹作为统治阶层的一员,要向老百姓发出一个“统治者和老百姓同甘共苦”的信号,以安抚民心,所以要“三过家门而不入”。

你要这样理解,就能恍然大悟了。你想想,大禹是不是高人?绝对是个高人。这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分析政治家的行为,是不能以老百姓的视角去分析的。

政治家之所以能成为政治家,思维,就是和老百姓不一样,三过家门而不入,故意做给下面的人看,给世人做了表率、树立了榜样,鼓舞了当时所有参与治水的人员的斗志。

而且更重要的是:三过家门而不入,使大禹流芳百世。什么叫做“品牌营销”?这个就是!大家看明白了吗?那么读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要问,当年大禹所治理的那场大洪水,到底存不存在呢?

依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地质学研究,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时期,也就差不多是大禹生活的那个年代,黄河原本是从山东流入大海的,到了大禹那个年代,当时的黄河发生了一次大改道。

什么叫做大改道呢?就是说,黄河由于某些原因(通常是由于持续的暴雨,或者决堤),突然泛滥了,溢...

查看更多
3 大禹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 不是不想而是吸取了父亲的教训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夏朝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关于夏朝是否存在的问题呢,我们上篇文章做了详细论述。夏朝仅仅存在于后世的文献中,如《史记》、《竹书记年》,至今也没有当代考古资料的发现。

因此,对于夏朝,我们了解的并不多,最耳熟能详的故事,那就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具体的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们来说说,真实的大禹不入家门的原因,真的是因为大禹兢兢业业治水,没有时间回家吗?原因并不是那么简单,这就要从失败的英雄说起了。

鲧被舜以治水失败的理由流放致死

鲧其实是个失败的英雄,而且是个非常有群众基础的英雄。他的“失败”其实并不在于治水的失败,严格地说起来,鲧的治水根本说不上是失败。

那样的大洪水,谁规定必须九年要治理好?大禹不是在鲧已经治理的基础上又用了十三年吗?为什么没有人在大禹治水的第九年说他治水已经失败了呢?

所以,鲧被舜以治水失败的理由流放致死,其中的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在治水中的威望和影响,已经威胁到了作为接班人的舜的地位。说治水失败,只是为处理他找个理由,他实际上应该是政治权力斗争的失败者。

从史籍记载来看,不仅善于治水,还善于建城。《吕氏春秋》《淮南子》都有“鲧作城”的记载,《吴越春秋》更具体地说: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看来,是中国城郭的创始人。在古代,之所以“城”,应该是起源于古人防治洪水的活动。相传在尧、舜、禹的时代,黄河流域连续出现特大洪水,古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千方百计与洪水抗争。

而最初的办法就是“堙高坠庳,壅防百川”,即用泥土石块将氏族成员居住的地方筑起一道道堤埂式的土围子,以拦阻洪水,让氏族成员的居所和耕地、财产不受洪水的侵袭。

这种用以防水的土围子就是“城”的雏形。正因为如此,史书上才有“作八仞之城”和“洪水”[8] 的记载。

在传统的历史评价中,说治水只“陻”不“导”,就是说他只会堵不会疏。说鲧治水只“陻”不“导”是不客观的。

治水就只能“疏”而不能“堵”吗?必须要看具体情况。历史上的治水,堵与疏都是必要的,黄河、长江,以及大大小小的河流,不是都有“堤”吗。所谓“修堤”,就是堵水;年年“修堤”,造成有的河流都成了“悬河”,这不正说明“堵”的必须吗?

所以,是因为政治斗争原因被舜流放死的,而氏族也都明白鲧是怎么失势的。

但死了,洪水还得继续治,而在鲧之后,除了禹,似乎也没有更合适之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舜不得不“举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大禹不是不想入家门,而是不敢

《史记》对这一点的描述非常精当:“禹伤先人父鲧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司马迁的描述非常细致:大禹之所以悲痛,因为“父之不成受诛”,而不是“父鲧之不成”,这里的重点是“受诛”。

禹为什么“过家门不敢入”,而不是过家门不入?一个“敢”字,包含了多少意思。因为,禹如果治水不成,的下场就在那里等着他。《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禹不敢怨,而反事之,官为司空。以通水潦,颜色。步不相过...

查看更多
4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不敢进家门是有原因的
夏朝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故事

上古时期洪水肆虐,大禹接受帝舜的任命前去治水。由于灾情紧急,所以大禹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期间他有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但却没有进去探望家人。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这个“大禹治水”以及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早已被大家所熟知。这个故事很有正能量,倡导大家在工作中要学习大禹的献身精神,具备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不过,根据《史记》中的记载,大禹之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真相并非是没时间,而是另有隐情。

《史记·夏本纪》中写道:“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於鲧者,原帝试之。於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於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说:帝尧时期,洪水肆虐。大家推荐让有崇部落首领鲧前去治水。结果鲧折腾了九年时间,治水行动却以失败告终。舜继承了尧的帝位后,到地方去巡视,看到鲧在治水方面没有取得成果,于是对其进行问责,命人将鲧诛杀于羽山。之后,舜又任命鲧的儿子禹承袭父业,继续治理洪水。杀其父而用其子,由此可见舜对大禹的德行和能力都是非常看好的。

禹在接受了任命后,立即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接下来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那个“大禹治水”的故事了。不过,这里面有一段却道出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相。

《史记·夏本纪》中写道:“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在我们的印象中,大禹是因为工作忙碌,所以即便路过家门口也没时间进去和家人团聚一下。但太史公司马迁在对这件事情的描写上用了“不敢入”这三个字,却让我们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

上面已经提到过,大禹的父亲鲧是因为治水失败遭到问责而被诛杀的。大禹虽然又被委以重任前去治水,但他作为罪人之子,自然是诚惶诚恐。所以,大禹不仅在工作方面全力以赴,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小心翼翼。他在负责治水的十三年时间里,虽然数次因工作原因路过家门口,但却不敢进去和家人团聚,深怕给其他人落下话柄。

最终,大禹花费十三年时间,耗尽心力,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大禹也因此声名鹊起,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护和爱戴。

在以往的印象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虽然可歌可泣,但总感觉不近人情,甚至有点夸大其词。但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大禹不进家门的原因并非是不想入、不能入,而是不敢入。虽然这样的描述并没有传说故事中那么正能量,但这样却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情实感、有血有肉的大禹,而不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大禹。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