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荀子性恶论

发布时间:2020-08-11
1 用心分析荀子性恶论,就会发现荀子在人性上的深刻思虑
战国
荀子人性本恶
荀子性恶论

荀子是继孟子之后又一位儒家的集大成者,和孟子一样,荀子也十分尊崇孔子思想。但与孟子不同的是,荀子提出了“人性本恶”一说,并且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即便“人性本恶”,但每个人都有成为“禹”这样圣人的潜质。

本质是“恶”的,为何还能成为“圣人”?这一说法看似荒谬,但只要用心体悟荀子“性恶说”,就能理解其背后深远的逻辑关系。

一、荀子之人性本恶:道德是后天形成的,属“伪”,可以掩盖人的先天之“恶”

我们先来看看荀子人性恶指的是什么,《荀子》一书中说: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矣。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矣。”

也就是说,荀子所谓的恶之性,指的是人生来就好利,好耳目声色之欲等。说得直白一些,人饿了,就有想吃饭的念头,看见好东西,就想据为己有等等,这些先天就没谁教过我们。比如,吃梨子,当然挑大的,没有经过后天教化的我们自然不会有孔融让梨那般“善”之举动。为什么会这样做?利己天性使然,荀子便是大抵把这利己之天性看成恶。

所以,荀子从人的自然天性出发,提出“人性本恶”一说,指明人生来就有的,即大自然赋予人的自然本性是“真”。而自然本性中没有“道德原理”,道德礼仪则是人后天在社会中习得的,可看成“伪”。

《荀子》一书有云: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人之性恶,其善伪也。”

也就是说,那些不用学习,不用通过后天努力而生来就有的,是人的天性;经过后天学习而努力做到的,便是后天人为的结果。因此,荀子总结:“天性”因其生来就有,属“真”,而后天习得的道德,有后天人为因素,便是“伪”了。

《荀子》一书还记载: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礼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亦为了人之身心健康,人生来就有的耳目口舌等“逐利”之欲便不能肆意发展,否者便会造成争端不断,甚至天下大乱等严重后果。于是,基于抑制人“利己”之性,“道德”孕育而生。

后天习得的“道德”可以帮助人们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说,“道德”可以帮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逐利”天性发展,人继而不会盲目求利,继而在有所不为间表现出“善”的一面。

这就是说,如果人没有“恶”之天性,那么“道德”将不复存在。如果没有后天之“道德”来帮助人们压抑天性中的“恶”,且放任耳目口舌等“逐利”之欲,那么人的本性也将难以完美,人会趋于成为如“野兽”一般只知掠夺的存在。

基于此,我们不难看出,荀子“人性本恶”思想里面的“善”和“恶”是不带感情色彩的“善”和“恶”。荀子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站在“善恶”之外,从“自然”的客观视角出发,对人之本性和道德作出了“真”与“伪”的区分。

所以,要理解荀子“人性本恶”思想,就不要把“人性本恶”之“恶”理解为“贬低批评”的意思。荀子不过是将人的天性与后...

查看更多
2 荀子性恶论:“善”是合乎礼仪,所有的善是维持道德与和谐
战国
荀子人性本恶
荀子性恶论

荀子从秦国回到齐国后,重新踏上了稷下学宫的讲堂。看着台下众多学生热切的目光,荀子开口说道:“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此言一出,台下顿时是一片哗然。学生们交头接耳地说道:“哎,这奇怪了,儒家不是一直在讲善吗?怎么夫子今天一反常态,开始讲恶了呢?

只听荀子接着说道:

人生来就有贪财图利之心,于是会因为争夺财产而丧失谦让;人生来就有嫉妒和仇恨之心,于是就会因为相互仇杀而丧失忠诚和信用;人生来就有酒色财气诸多欲望,于是就会因为淫乱奢靡而丧失了礼义。当今天下,诸侯纷争,随处可见人欲的泛滥,所及之处,奸淫掳掠,尸骸遍野。血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极恶的。”

听到这里,台下有人坐不住了,一个年轻的学士站起来大声地问道:“夫子,学生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站起来的这位年轻学士名叫淳于越,在齐国当时任职是博士,也是后来非常有名气的一位学者。

见淳于越提问,荀子示意他讲下去。

淳于越说道:“孟子曾经讲过,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为仁,羞恶之心为义,恭敬之心为礼,是非之心为智。此四端是人生俱而有之的,先生怎么能说人性是恶呢?”

听完淳于越的问题,荀子开口道:“想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得弄清楚一个前提,那就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天下所谓的善,是合乎礼义。所谓的恶,是逾越规矩。

人不学礼就不知礼,不知礼怎么能知道规矩呢?而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来学的。经过人为地改造后的善,不就是‘伪’善吗?好比我用泥土制造了陶器,这泥土就是本性,而仁义礼智就是我们用这泥土做出来的杯盘。泥土是自然天成的,而杯盘是加工出来的,这就是‘本性’和‘人为’的区别。”

淳于越沉思半晌后,说道:“夫子,难道人不是因为丧失了本性才变恶的吗?”

“当然不是这样。人饿了想吃饭,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就是本性。明明饿了,仍然让长辈先吃,这是礼。明明累了,但不敢休息,这便是为了赡养父母。这些行为符合礼仪道德的规则,但却是违背人性的。”

淳于越想了想,又问道:“夫子,如果按照您所讲的,那天下人永远都要陷入相互争斗,相互残杀的局面了吗!”

荀子回答道:“这才是我们要推行儒学的真正理由啊!人的本性,经过礼义的引导,是可以改恶而从善的。正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只有在礼义制度和道德约束下,人性中的恶才会被祛除,天下才会真正的太平。”

淳于越似乎没有太明白荀子所说的,于是又问道:“那既然人性本恶,那么劝人向善的礼义又是从哪来的呢?”

荀子肯定地回答道:“礼义法规不是原来就有的,而是由圣人制造出来的。”

而此时,台下有人则喊道:“那圣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呢?”

荀子从容地回答道:“凡是人,其本性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尧舜或是桀纣,君子与小人,豪杰与强盗,君王与平民,其本性都是一样的。”

此言一出,台下又是一片哗然,古往今来,敢如此评价圣人的,恐怕只有荀子一人了。

只听荀子又接着说道:“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禽兽,是何缘故呢?原因就在于人是有智慧的...

查看更多
3 荀子性恶论:“伪”是为人处世的必学之法,礼仪是圣人之伪
战国
荀子人性本恶
荀子性恶论

要说荀子的“性恶论”就不得不从荀子著名的文章《劝学》说起,成语“青出于蓝”就出自这篇《劝学》。《劝学》第一句话就代表了荀子所有学说的总纲:“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翻译成今天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终生学习。

荀子提倡学习的目的绝对不像我们今天老师说的那么单纯,这是他一切学术的根源。人性本恶,所以需要学习,我们天生都是大坏蛋,如果不学习就会一坏到底。

学习是抑制我们沉沦的一剂良药,所以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说,我们天生就是坏蛋 ,善良不过是伪装出来的而已。

荀子的这个观念很伤害人们的情感,所以在历朝历代只要有人心里不平衡就大骂荀子,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后世的儒家都在走荀子的“法儒家”的路线,表面宣扬“人性本善”,暗地里却以“人性本恶”作为执政基础。

其实只要我们稍加推导也会站在荀子的一方,您真的喜欢和耿直的人相处吗?他们说话、做事毫不掩饰,也不会弄虚作假,更不会故意讨好,想什么就说什么,这类人生活得其实很尴尬,我们管他们叫做“情商低”,所以我们必须要“伪”。

“善”也是“伪”的结果,我们来看看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人为”为“伪”,也就是人刻意为之的事情都是“伪”,他不一定是欺骗与狡猾,而是为人处世的必学之法。它是“性恶论”的解决方法,我们要压制自己的“恶”,就必须持续的“伪”,想要持续的“伪”就必须终生学习。

根据荀子的理论,我们也就不难推导出“礼仪”的本质为何?荀子说:“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这句话非常有震撼力,在荀子看来所谓的“善”,就是符合礼仪标准,反面就是“恶”。人性是不太喜欢受到社会规范控制的,所以圣人不得不制定“礼仪”来约束众人。

这个道理是说得通的,如果“人性本善”也确实不需要礼仪的存在,就是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需要圣人“作伪”,能够“伪”的人成为了君子,不愿意“伪”的人就成为了小人。

荀子说的似乎很有道理,让儒学很尴尬,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直到朱熹的出现才将荀子的内容给彻底驳斥开来,不过朱熹的理论充满了“形而上”的想当然,希望您还记得之前《孟子》的内容。

朱熹将人性分为了天性抽象的“理”与后天的看见的事物“气”,也就是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浅显一点说就是:人的天性都是善的,但是因为“气”的影响,“性本善”被压制了,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


查看更多
4 荀子为什么说“人性本恶”?所谓的“善”是“伪”吗
战国
荀子人性本恶
荀子性恶论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是中国哲学的两个非常要紧的命题,我们现在一般人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的六字真言,这是儒家启蒙教材《三字经》持续推广几千年的结果,战国时期有一位曾经提出过“性本恶”的观念,这位思想家就是荀子

荀子虽然名气不大,但是可以说是一个跨时代的人物,从他开始儒家彻底变得外儒内法。荀子本身是儒家但是他两个非常有名的弟子都以法家自称一位是韩非子,一位是李斯。我们对荀子的了解或许还没有对他的两个弟子多,但是只要我们受过中学教育就必然学习过荀子的一篇文章叫做《劝学》他倡导学习并且是终生学习,《劝学》开篇第一句就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性恶论;人性本恶,需终身学习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意思就是说:“人的天性是恶的,真善美都是人类自己伪装出来的。”那么要如何伪装出善良呢?荀子的答案也很简单:“学习”,这就是荀子倡导终身学习的逻辑依据了。

其实我们反观自身而言,《荀子》性恶论其实蛮有道理的,这里声明我并不赞成人性本恶,也不赞成人性本善,我觉得的是佛陀的“缘起性空”更能解释人性,当然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其实都摸到了“缘起性空”的门把手,只差一点点就能推开这道大门了。

可惜的是中国人太喜欢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是非判断而少有因果判断。荀子、孟子其实都是一样的,荀子非常讨厌孟子的性善论,曾经指名道姓地批判过孟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荀子的学说在后世逐渐不被人们所知。

《荀子》把“善”定义为了“伪”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个观点虽然被冷嘲热讽了几千年,但是只要是个明白人暗地里想想,你也会赞成荀子的观点。

性恶论:虚伪更受欢迎

唐朝杨倞曾经专门针对《荀子》中的伪做出过解释,他认为凡是不出于天性而出于认为的行为就是“伪”。的确,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伸手不打笑脸人”“笑”是真心还是假意,这都不重要,关键是有了“笑”这个动作和行为,因为我们人类的进化根本无法去判断“真心、假意”只能以行为和动作来辨别。

荀子说的“伪”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是天生就懂礼貌,爱文明,遵守社会规范,这些行为全部都是反人性的,如果是庄子他会说:“这些都是扯淡不理就好了。”,到了荀子他会说:“这些确实反人性,但是人能够和猪狗牛羊区分,关键就是人懂得克制自己的恶,通过学习来掩饰自己,让自己能够被社会和大众接受。”

性恶论:我们可以放飞自我吗

现在人们都喜欢用耿直、直率来褒奖一个人;用虚伪、爱装来贬低一个人,表面上大家都喜欢耿直的人,但是你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与一个耿直的人真能够相处下去吗?讲话,做事从不掩饰,为了满足自己的感受为所欲为,毫无考虑结果,这样的人如果是小孩...

查看更多
5 性恶论是荀子学说的中心,除此之外他还展开了哪些观点?
战国
荀子人性本恶
荀子性恶论

荀子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郭沫若称之为“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集了百家的大成”。

人性论是中国历史上一直探讨和争论的问题。在诸多人性论中,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最为出名,对后世影响也最大。学术界对荀子人性论的认识和研究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以往对荀子人性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性恶论,当前多数学者倾向于荀子性恶论并非荀子人性论学说的全部内容,性恶观是荀子学说的中心。

第一种是荀子人性本恶说。这是历史上一种影响最大的成说。当今仍有不少学者认为,荀子“人之性恶”即是“人性本恶”。这种说法也是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备受诟议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宋明儒者对荀子极力贬低,致使荀子学说湮没不彰。路德斌认为,荀子所谓“性”并不具有“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其所谓“人之性恶”并非谓人的本性是恶的,围绕荀子的“性恶”论有不少误读和误解。荀子所谓“人之性恶”,既不是言“人的本性是恶”,也不是谓“情欲本身是恶”(路德斌《荀子与儒家哲学》,齐鲁书社,2010年)。

第二种是荀子人性向恶说。美国汉学家德效骞认为,荀子性恶学说并非意味着人性完全邪恶、无望成善的;恰恰相反,荀子意指人性倾向于恶,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格外努力去发展本性以趋向于善;人性仅是趋向于恶,并且具有无限的能力朝着善的方向发展(homer h. dubs, hsuntze: the moulder of ancient confucianism, london: arthur probsthain, 1927)。陈大齐也认为,荀子仅主张性本趋向于恶,并不否认其有改趋于善之可能,将他的观点称为性恶说不免言过其实(陈大齐《荀子学说》,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1年)。

第三种是荀子人性中性说。持该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徐复观、鲍国顺、韦政通、李哲贤等。徐复观认为,荀子所谓性包括官能之能力和由官能所发生之欲望,荀子所界定的人性与告子所说的“生之谓性”为近。荀子发挥告子“食色,性也”这方面的意义,补充了“目聪耳明”这方面的意义,较告子更为周密。荀子主张性恶,盖是从官能欲望之流弊来说明性恶。荀子性恶之主张,仅从官能欲望方面立论,官能欲望本身不可谓恶,然恶却由欲望所引发而来。问题全出在“顺是”二字(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韦政通也认为,荀子所说的自然之性本身并不含价值判断的意味,即无所谓善恶,只是自然而已;荀子主张性恶,由自然之性导生恶之关键,全由“顺是”见之。鲍国顺也表示,荀子所说之性原是纯然而无善恶的一种心理活动,是“自然之性”,并无善恶之价值成分,与告子所言之性意义相同。人性原本含有欲之作用(好利、疾恶、耳目声色之欲等),由“自然之性”变为“恶性”之原因,即因顺此自然之欲(顺是)而不加以节导所产生(鲍国顺《荀子学说析论》,华正书局,1982年)。

第四种...

查看更多
6 现实主义者荀子为什么说人性本恶?这个理论为什么行不通
战国
荀子人性本恶
荀子性恶论

荀子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他所有的思考和行动都是围绕“现实”来展开,他提出来的解决现实问题的“礼仪、法规”等思想,为中国“法家”描摹了法治思想的远山,使得其弟子李斯、韩非子等人以此建造了“法家”的堡垒。

但也正是他执著于为人类设计遏制人性的条条框框,从而抛弃“形而上学、神秘主义”对人性教化和管束的作用,反而将他的哲学层次拉低了。

本来,按照他的出生背景,前面有诸子百家的思想已经成形,站在这些伟人的肩膀上,他有更多的可能集成和超越这些前辈们的思想,但他却舍本求末,从中摘取了一个不那么核心的东西来单独雕刻,而又因为在雕刻中丢弃了重要的部分,从而错失了本该属于他的更高远、更广阔、更璀璨、更壮丽的哲学境界。

与孟子恰恰相反,同是儒家弟子的荀子却认为孟子的“性善说”不靠谱。

“性善论”是什么

荀子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荀子进一步强调,如果说人性本善,那孔子还提出“礼乐”干嘛,就没有必要,所以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并着重发展了孔子的礼教,强调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因此,荀子提出只有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或说约束人性的方法,“其礼义,制法度”,转化人的“恶”性,则“涂之人可以为禹”。

也就是说,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人人可为尧舜”,但荀子的方法不是发扬“善”,而是遏制“恶”。

如果只是到这个层面,我认为,荀子与孟子不相上下,一个提出来发扬人性中的“善”的方法,一个提出来遏制人性中的“恶”的方法,那么再来一个儒学大师,将两者有机结合,就能够将儒家推到更广阔的地域。

但荀子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画蛇添足地抛弃了先验(形而上学)的道德内涵,企图用纯粹的“礼仪、制度”来教化人性。换句话说,在荀子那里,人们遵循某个法则,仅仅是因为这个法则的条例,而不是这个法则背后的无形掌控(超自然的力量或神)。这就是彻底的现实主义、唯物主义观。

用一句简单的话说,荀子是用一种可以“量化”的方式来管理人性。这是一种建立在经验主义上的智慧,在现代企业管理里,“量化”是一个常见的概念。

在此我们略为分析一下“性善论”和“性恶论”,我们不做对错的分析,只对两者对人类社会的建设性分析。

“性恶论”更有益于人类整体身心健康发展

我认为,相对于“性恶论”,“性善论”更有益于人类整体身心健康发展。

试想,假如人类整天处在互相防范、互相恶看的环境中,其心灵无疑是很容易扭曲、变态的。当我们知道了人性本恶,我们就无可避免的处处去揣测别人的心机,不仅会让我们丧失了判断力,还会让我们心累。那么,这样的生活有还什么幸福和快乐可言?

此外,如果我们回到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感受,一定是友善、互爱、柔和、亲昵的感受。如果人的本性就是恶的,无论用什么样的教育和环境,都难以将这种感受注入到人的内在之中。

但其实,...

查看更多
7 荀子对人性是怎样定义的?如何理解荀子的性恶论
战国
荀子人性本恶
荀子性恶论

在荀子,性的最基本的含义即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其最大的特点即“本始材朴”。

据此,荀子乃性朴论者。

路德斌先生认为:性朴说乃荀子“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石”,并从“‘性朴’观念与荀子‘礼学’之建立”“‘性朴’观念与荀学义利观之取向”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非但如此,性朴说还是荀子自然天道观的延续。荀子天论最重要的特点即阐发了天的“自然义和规律义”,这种天当然“不具有宗教的神性”,自然而然、无善无恶是其基本特色:“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由于性是“天之就也”,是“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也就是说,性的根据在天,因此,性的最基本特色也是自然而然、无善无恶。

与性恶相比,主张性朴是荀子对人性的基本认定,在逻辑上更为自洽。

其一,性恶说在面临“化性起伪”是“改变不能改变的东西”的诘问时,虽然可以勉强自圆其说,但不符合思维经济原则。

性朴说则不然。据郝懿行的考证,“朴”应作“檏”,其本义即未经加工的木材。如此,“化性起伪”即对“朴之性”进行加工和改造,这在逻辑上十分顺畅。

其二,如果性恶是荀子对人性的基本认定,那么“恶之性中何以包含质、能等非恶而向善的种子”?

反之,将性朴作为荀子对人性的基本认定,则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朴之性自然而然、无所谓善恶,既包括可能下堕的“情欲”,也包括可以向善的“质能”。其三,荀子对欲的基本态度是“以礼节欲”、“以礼养欲”,其中“养欲”比“节欲”更为重要,所谓“礼者,养也”。

若荀子对性的基本认定为恶,则对恶之性为何要养?

性朴说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作为“性”内容之一的“欲”乃与生俱来的,因此荀子并不提倡禁欲:“欲不可去,性之具也。”但放纵欲望则可能导致恶的结果,所以荀子提倡以礼节之、以礼养之。其四,在荀子看来,性的最终依据是天。性恶说必然意味着天有恶,这不仅违背了儒家对天的基本认定,而且与荀子天道自然的观点相抵牾。性朴说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既然性朴乃荀子对人性的基本认定,那为什么几千年来,人们会对对此视而不见?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荀子“人之性恶”的论断太显眼,从而掩盖了性朴的论断。

其二,以孟子之性判断荀子之性,没有认识到两者乃名同而实异。

孟子所说之性乃人之异于禽兽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而非指人生来即具有的一切本能”,或者说是人的本质,因此只能有性善之论;而荀子所说的性,并不排斥人禽之同者,以孟子为标准判定荀子,只能得出荀子为歧出乃至异端的结论,至于其性朴之说也就无关紧要了。

其三,对“伪”的误解。

《说文解字》云:“伪,诈也。”这一负面的解释十分流行,以至于很多人并没有认真思考荀子所说“伪”之含义,进而强化了性恶说而遮蔽了性朴说。其实,荀子所说之“伪”并未“诈”。杨倞云“伪,为也”,意为“作为”。梁涛先生指出“伪”的本字即心在思虑后的选择、行为。无论是释“伪”为“人为”还是“心为”,都比以“诈”释...

查看更多
8 荀子除了“性恶论”之外,他的一生还有这些贡献
战国
荀子人性本恶
荀子性恶论

荀子生活的年代处于战国后期,据考证他活了90多岁,是一个非常长寿的人。

法家起源于三晋(赵魏韩),道家发起于南方的楚地,儒家学说发端于山东齐鲁。而荀子身为赵国人,在齐国三为祭酒,最后安家并葬于楚国。从赵到齐到楚,这三个有着非常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的地方,对他的思想有着深远影响。孔子的思想比较通达,但不乏道家思想的逍遥理论,孟子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非常纯粹,到了荀子,他学术贯通法、儒、道,成为“先秦学术思想集大成者”。

孔子的先祖是商朝的王族,而他是儒学的创建者和传播者。孟子的先祖曾是鲁国的贵族,孟子成为王者之师。荀子则是平民、学者,儒学的推销者,帝王的幕僚。

身份的不同,他们三人的人格也差异甚大。孔子的人格是贵族式的君子人格,“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推崇“温良恭俭让”。孟子的人格是有着“浩然之气的大丈夫人格”。而荀子的人格虽是君子人格,却是职业式的,可总结为忠、顺、勤、谨。荀子的人格特征可以归类为五大块:一,懂得君臣之分,有贵贱。二,恪守本分,尽职责。三,持宠处位。四,顺从听话。五,利君为上。

从儒家到法家的桥梁

在孔子之前,士的社会地位不高,儒的地位更低。但孔子坚持“君子不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认为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最高境界,他拒绝降低自己的道义标准。孟子则认为,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便会跟从他学。

那么荀子呢?秦昭王曾问荀子说:儒者对于人世间的国家有什么益处啊?”荀子说:儒者,是效法古代的圣明帝王、崇尚礼义、要使臣子谨慎守职而极其敬重他们君主的人。君主用他们,就在朝廷合宜地处理政事;不用他们,就谨慎老实地做老百姓;总之,他们一定做一个顺从的臣民。

荀子曾在《性恶》篇中曾说,秦地的百姓不懂礼仪,不及齐国、鲁国人孝顺恭敬、严肃有礼。后来秦国的应侯范雎问荀子:“入秦何见?”在荀子的眼中,他只看到秦国民风淳朴,古风盎然,宛若桃花源,却没有看到人民的苦难。法家思想产生于战国时代,儒家注重人民的幸福感,而法家更强调国家要强大,因为法家的学术思想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弱肉强食的战国”,百姓是否幸福不在法家的考虑范围。因此,晚年荀子的思想立足点已经不是儒家,而是法家,荀子成为从儒家到法家的桥梁。

荀子求礼君贵民轻的幕僚心态

孔子是至圣,推崇人人平等;孟子是亚圣,王者师,认为民贵君轻;荀子是做事的人才,幕僚的心态,认为君贵民轻。

荀子要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要顺从,要分贵贱。从上古开始,尧舜重道,老子尚德,孔子重仁,孟子崇义,荀子求礼。讲礼一方面是因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欲多而物少;二是僧多粥少,所以要分贵贱,

荀子崇尚的“礼”是对社会外在行为的规范,到其晚年,荀子又把礼与法结合成为“礼法”。后来汉朝的刘向在其《校书序录》中这样评价荀子“如人君能用孙卿,庶几于王”。

人性论说人性本恶,天生好利

先秦时代,关于人性善恶有四种理论。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告子认...

查看更多
9 荀子性恶论是正确的吗?荀子提出人要靠强权来制约
战国
荀子人性本恶
荀子性恶论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要理解荀子的不同以往的人性观,需要结合当时的大环境。战国末期,周天子式微,群雄争霸,礼崩乐坏,尔虞我诈,以儒家的传统礼仪道德已经无法约束人心的堕落。

战国伊始,三家分晋,对权力的贪婪已令人疯狂;春秋时期的泓水之战、依礼进军已成为过去,动辄几万几十万的伤亡成为常态;长平之战,白起不顾仁义,一举埋没四十万赵国降军;各国君主考虑的不是百姓的安危和富足,他们不是想方设法更多地搜刮民脂民膏,就是一门心思地搞军备竞赛;各国百姓既患寡又患不均,饿殍遍地,富门余臭。

这一切都让荀子开始反省人性是否确如孔子所言善才是本?而他最后得出的结论则是人性并非天然善良,若任由人性自由发展,则处弱时则贱,处强时则淫。人性本恶,只有在后天利用强权予以制约,人才能走上正轨。荀子在不知不觉中开启法家之先河

被罢官之后,荀子开始讲学,他最有名的弟子我们都知道,韩非和李斯,他们继承了荀子的人性恶的主张,并将其用于秦国的治理,历史似乎很讽刺地告诉我们荀子是对的,凭借着严刑峻法,秦国励精图治,国力不断强盛,终于灭六国而一统天下。

然而偌大的秦王朝二世而亡,同样是由于严刑峻法,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知荀子若是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查看更多
10 唯物主义的荀子为何说人性本恶?人都是“好利而恶害”的吗
战国
荀子人性本恶
荀子性恶论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论,这是他哲学思想的基础。他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生而有之。仁、义、礼、智就是从性善发端的,恻隐之心是“仁之端",羞恶之心是“义之端",恭敬之心是“礼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简而言之,仁、 义、 礼、 智,不是后天形成的,而是本性所固有的。

孟子还对子思的“诚”作进一步的发挥,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认为诚来自天道,又是人心所固有。“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有了“诚”,一切事物可以知道,可以掌握。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信”(诚信)。

孟子还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说: “莫之为而为之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没有人去做而自然做出来的,就是天意;没有人去招致而自然到来的,就是命运。他说,只要充分扩张善良的本性,就懂得了人的本性;懂得 了人的本性,就懂得天命了。这样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也就能够顺“天命”了。

孟子还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500年左右出一个明君、 圣人,周而复始地循环。他又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也是逢“五”就起了变化。

后世称孟子为“亚圣”,视之为儒家学派的正统传人及宗师。

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荀子。韩非说“儒分八派”,孟子、荀子是最重要的两派。孟子的哲学思想是“人性本善论”,荀子的与之相反,是“人性本恶论”,认为人本性“好利而恶害”。他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逸”。人为了满足这些欲望则必争,这就是性恶的原因。

不过,荀子的人性恶又认为后天可以改造,能由原来的性恶改变成性善。他认为礼义、法、刑可以改变人性。他说“涂(途)之人可以为禹”,普通的人也可以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

荀子的天道观是唯物主义的。对于自然界的变异,人们感到奇怪、害怕。荀子说凡是像日月食、风雨不调、 怪星出现等自然现象,哪一代都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国家太平,即使自然界常有怪异出现,也无伤;国家险恶,即使这种现象一次也没有,也无益。

不仅如此,荀子还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就是说与其尊天的大而思慕它,不如把天当作物而畜养制服它;与其对天歌颂,不如掌握自然变化而利用它。这在当时很是难能可贵的。

荀子既重“礼义”,也重“刑法”,他说“治之经,礼与刑”,把礼与刑作为治国的根本。又把礼赋予法的含义:“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者也”。还说“庆赏刑罚,欲必以信” 。可以看到荀子具有许多法家思想,他实是儒法杂糅的人物。

他还提出了敬、孝、悌、慈、惠的封建伦理。荀子对后来的“三纲五常”封建伦理道德有相当的影响。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