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

发布时间:2020-08-05
1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这里面满满都是他对成功和名声的渴望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
战国

战国史料虽然匮乏,可是像张仪、苏秦等纵横家的事迹,还是颇有流传的。说到当时的纵横家,除了前面提到的张、苏二人之外,还有一个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在当时的知名度不亚于前二者,他就是公孙衍。

此人出生于魏国的阴晋,从国籍归属来看,当属魏国人。可是早年的他,却在为秦国效力,被当做商鞅接班人培养,甚至还担任了“大良造”一职。这个职位,是当时秦国官场的最高职位,等同于他国的相位。能够在秦国身居如此高位,就足以看出公孙衍的过人之处,也可以看出他对秦国的功劳之大。

为秦效力时期的公孙衍,其政见更偏向于连横,这不奇怪,他既然是秦国的大良造,必然也会站在秦国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连横,则是对秦国最有利的政策。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又一个魏国人来到了秦国,他的名字叫张仪。

此人与公孙衍一样,都是当世闻名的纵横家,而且口才更在公孙衍之上。他一来到秦国,就立刻抓住了公孙衍“重私利”的缺点,在秦王面前说他的坏话,并成功地让秦王不再信任对方而改为信任他。

失去秦王信任之后,公孙衍就知道自己在秦国混不下去了,于是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也就是他的出生之国魏国。由于公孙衍当过秦国的大良造,名气已经很大,来到魏国后,很快就被拜为魏相。

当上魏相的他,政见自然也就有了转变,成为了“合纵”的积极倡导者。与之相对的,则是秦国的张仪,他是“连横”政策的积极倡导者以及主要实施者。这样一来,公孙衍与张仪,就成了公开场面的政敌,二人争峰相对,一为秦,一为魏以及其余诸国。

公孙衍的转变,以今人眼光来看,确实有些值得指摘的地方。比如秦国曾是他的东家,就算后来不再为这个东家效力了,也不至于铁着心去反对原东家嘛。再比如,一个原本偏向连横政策的人,怎么突然就转而支持合纵了呢?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极右突然转变立场,变成极左,

如果今天哪个政治家有这样的表现,相信没有人会觉得他是可靠的。

然而公孙衍却不一样,他得到了魏王的信任,对方甚至还让他来当国相。这实际上与纵横家特殊的立场有关,对于这些人来说,采取哪种政见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哪个国家能够为他提供舞台,好让他发挥才能。

这就是为什么,秦王赏识他的时候,他就可以一心一意地为秦国效力,等到秦王排斥他,他又可以转投魏国,并一心一意地为魏国效力,甚至站在魏国的立场上来反对自己的原东家秦国。无论是之前效力于秦也好,还是后来为魏国做事,这里面,只有利益考量以及公孙衍对成功和名望的追求,而不存在对秦国或者魏国的感情。

否则的话,如果公孙衍是一个对国家有感情的人,早年就不会去为秦国效力了,毕竟魏国才是他的出生之国,更何况,秦魏还是敌对的。所以从一开始,公孙衍就是不对任何国家报有感情的人,这样的人,当然就可以很自然地完成从效秦到反秦甚至抗秦的转变了。

这种解释,也可以同样用于张仪身上,他也是魏国人,甚至还是魏国贵族的后裔。可是他就毫无顾忌地为秦国效力,在他的眼里,魏国就是敌国,而不是母国。只顾利益而不顾国家情感,...

查看更多
2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原来是他脑袋里出来了这个想法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
战国

在人们的印象中,与张仪作为政治对手的人是苏秦。还有人说,苏秦和张仪是同学,都曾一起就读于鬼谷子的门下。不过,据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也就是说,张仪已经在战国政坛叱咤风云了,苏秦还是个一文不名的年轻人。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可能做对手了。

而真正作为张仪政治对手,又同样是出色纵横家的人,是公孙衍。

作为纵横家的张仪,一生努力奋斗的事业,是连横。也就是让秦国与东方六国中的某一国或者某几国联合起来,攻打别的国家。同样作为纵横家的公孙衍,一生做的事情,则是合纵,也就是让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朝。

奇怪的是,公孙衍虽然一生都在致力于做合纵的事情,但是,他曾经是在秦国发迹的,曾被秦王任命为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中的第十六级,算得上是高级军官,白起就曾担任过这样的军官。而曾率军攻打赵国的王陵是九级五大夫、王龁是十级左庶长。可见,公孙衍这样一个爵位实在是不小的。

而且,公孙衍是作为商鞅变法事业的接班人,存在于秦国的。

那么,公孙衍已经当上了秦国的高级军官,又是商鞅变法事业的接班人,为什么后来却背叛秦国,一生致力于反秦抗秦呢?

我们先来看看公孙衍做过哪些反秦抗秦的事情。

公孙衍做的第一件著名的抗秦的事情,就是“五国相王”。当时魏国早已称王,韩国也已经称王,公孙衍便让魏国拉拢韩国,以及赵国、燕国、中山国四个国家一起称王。这样也就抬高了赵国、燕国、中山国的地位。这件事,最终由于秦国、楚国、齐国都反对,虽然最后失败了。不过,公孙衍却打出了自己的国际名声,为他后来提倡东方六国合纵,打下了基础。

当时张仪为了实现连横,在担任秦国宰相的同时,又回魏国担任宰相。当他担任魏国宰相后,秦国便想借道魏国与韩国,攻打齐国。不过秦军最终被齐威王的军队打败。于是,公孙衍便奔走呼吁,促成东方国家驱逐张仪。最终魏国把张仪驱逐,公孙衍担任了魏国宰相。

公孙衍担任了魏国宰相以后,就让魏国联合赵国、韩国、燕国、楚国合纵,组成五国抗秦。不过,由于当时的国家对合纵的概念不深,因此,实际参加抗秦的只有韩、赵、魏三个国家,而且最终也被打败了。

由于在魏国失败,公孙衍只好逃到韩国,担任韩国宰相。他在韩国依然积极地联合魏国、楚国合纵抗秦。

这时候,秦国已经发现了公孙衍主张的危险性,因此出面攻打韩国。虽然楚王出面救援,但是在秦国的强力攻击下,韩国打败。公孙衍的那些政敌,于是主张割地求和,最后韩王同意此做法。公孙衍在韩国呆不下去,只好逃走。

公孙衍虽然连韩国宰相都不能当了,不过,他依然不放弃抗秦的做法。又撺掇秦国西边小国义渠趁秦国与东方国家作战的时候,从背后偷袭秦国。由于秦国国内空虚,义渠竟然打败了秦国。

公孙衍在韩国失败逃走后,又回到魏国。最终被魏国宰相田需嫁祸而被杀掉。

那么,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当初公孙衍在秦国的时候,曾帮助秦国打败魏国。后来,由于魏王割让...

查看更多
3 魏国人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他其实之前在秦国当过官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
战国

公孙衍是魏国人,因刺杀秦王失败,遭到魏王派兵灭口,魏国大将龙贾念及往日情义,放了他,公孙衍在魏国无立身之地,秦王爱其才,再三邀请公孙衍入秦,于是,公孙衍来到了秦国。

后来,魏国进攻秦国河西,魏军主帅龙贾领兵。秦君嬴驷以公孙衍为主将,嬴疾、嬴华为副将。河西一战,犀首屠军八万,龙贾被俘自杀。因此功劳,公孙衍被秦君拜为大良造,委以重任,以前只有商鞅得此殊荣。

后来,因为赢辛借国仇动以私情并使一魏人在群殴中致死,再加上魏国质秦公子魏嗣陷害,导致犀首深陷其中。犀首也因此事感到愧对母国,所以推荐了张仪,提出了离秦,秦君应允。

按理说,不管公孙衍有没有离秦,需不需要离秦,秦国也并没有亏待与他,可公孙衍为什么离开秦国以后,一直主张伐秦呢,难道是公孙衍那么憎恨秦国吗?

公孙衍离开秦国之后,一直被魏国太子魏嗣看中,替魏国效力。公孙衍效力魏国以后,一直以张仪之前提出的合纵之策伐秦。

第一次是公孙衍代表魏国,说动五国伐秦,最后因燕国半途退出,魏国随后退出,剩下三国攻秦,损兵8万,失败告终。后来说动魏齐韩三国伐秦,又因齐国退出,靠韩一国之力,惨败而终,从此隐退。

魏国人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

一、公孙衍离开秦国后,也没想着为母国魏国出力,反而想隐退江湖,可后来因为魏国太子魏嗣设计,才让公孙衍有了想为国出力的机会。公孙衍在秦国呆过一段时间,知道秦君的野心,秦国要想东出,首先对付的就是魏国,所以,魏国最大的威胁就是秦国,所以,公孙衍要想为母国出力,必须对付秦国。

二、公孙衍第一次帮秦国领兵,就屠魏军8万,而且自己的救命恩人龙贾在他面前自杀,对他刺激很大,所以,公孙衍感到愧对母国,而且也心系母国,所以一心想为魏国做些什么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三、张仪效力秦国后,主张“连横”,而公孙衍为破张仪的“连横”之策,主张“合纵”,后来的合纵伐秦,公孙衍一方面为了母国,另一方面也为了和张仪一绝高下,可最终败在张仪的“连横”和秦国的势力之下,不得不隐退。

其实,公孙衍后来合纵抗秦,并不是憎恨秦国,相反,对秦国还要一些佩服之情,只是,心不由己罢了!

查看更多
4 战国人才公孙衍为什么反秦?他反秦后才有一纵一横的故事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
战国

秦惠文王五年,公孙衍离间齐魏联盟,拖延了魏军救援齐军的行动,间接导致齐魏联盟第一次中原争霸战争的失败。公孙衍因功升任秦国大良造,执掌秦国军政大权。

秦惠文王六年,魏国割让公孙衍家乡阴晋,以此讨好公孙衍,意欲稳定秦魏关系。

秦惠文王七年,犀首率兵驻扎河西,与魏将龙贾对峙。

秦惠文王八年,犀首在河西围歼魏军,擒龙贾,斩首八万,为秦国夺回百年失地。

秦惠文王九年,率领秦军一万精兵,战车百乘,助魏攻楚,战胜,魏割上洛酬谢秦国。

秦惠文王十年,离秦。

犯罪经过:秦惠文王十年,收受魏国贿赂后,修改国策,即放弃东出攻魏、称霸中原,而是向西进攻义渠、称霸西戎。

战国人才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犯罪动机难以成立

但凡犯受贿罪,一定会考虑性价比,公孙衍作为秦国军政一把手,有必要贪图魏国的一点财物吗?在白色收入和黑色收入之间还存在着灰色地带,公孙衍如果想为自己创收,依靠广阔的灰色地带就够了,根本就没要必要触犯严苛的秦法,去拿魏国的这笔黑钱。

就算公孙衍真顺手牵羊收了魏国的孝敬,也不一定为魏国办事儿,上文提到的秦惠文王六年,魏国将公孙衍的家乡赠送给秦国,向公孙衍示好。可公孙衍在次年照样领兵在河西与魏军对峙,礼虽然收了,但一点儿面子都没给魏国。

国策变更和收受贿赂毫无关系

国策变更和收受贿赂其实是两个孤立的事件,将两者强行联系起来并不合理。秦国的国策变更是出于秦国的需求,不论此时谁担任大良造,都会这样做。

秦献公与魏国死磕沙场殒命,秦孝公赌上国运支持商鞅变法,秦惠文王不遗余力的对付齐魏联盟,都是奔着收复河西,洗刷秦国百年国耻这个目标去的。

可在秦惠文王八年,秦国打赢了第五次河西之战,收复了河西,三代国君奋斗一甲子,到此刻目标实现。秦国这辆战车,突然间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身为军政一把手的公孙衍此时必须站出来为秦国指明一个新的方向。

所以变更国策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必须做的一件事情,与其它事情无关。

可仍有人会说:放弃东出打击魏国,选择向西进攻义渠,这是一件对魏国有利而对秦国无利的决定,这足以说明公孙衍的用心不纯!事实真是如此吗?

向西进攻义渠,并不是卖国行为

东出函谷还是西戎争霸,这道选择题,在秦国历史上不只出现过一次。

最为人知的就是身为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秦穆公面对一个统一且实力强劲的晋国,东出争霸的国策屡次遭到挫败,不得已才向西发展,最终“并国二十,遂霸西戎”。这极大的拓展了秦国的战略纵深,增强了秦国国力。

如果按照公孙衍所说,吞并义渠,那秦国的国土面积会拓展三分之一,综合国力会大幅度上升。积蓄国力,等待时机,这是公孙衍为秦国开的一副“固本培元”的药,并不能说公孙衍卖国。

面对同样的形式,公孙衍的竞争对手张仪开出的是另一幅药,按照张仪做相国后所实施的政策来看,张仪主张秦国应该抓住魏国衰弱的时机,展开连横战,积极的向东扩展。张仪提出的国策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对秦国的崛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是否能说明张仪的国策更加高明呢?未必...

查看更多
5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除了报复我也想不出其他原因了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
战国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公孙衍乃是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人。师从诸子百家之纵横一派。虽然公孙衍是魏国人。但公孙衍最早出仕效力的国家却是秦国。最初公孙衍效力秦国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受到重用。因为当时秦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商鞅变法。秦国所有的目光和压力都在商鞅身上。由于商鞅的变法,秦国的国力开始迅速强大起来。但商鞅也因为变法触及了很大一部分旧权贵的利益。所以在秦惠文王继位之后,商鞅就成了安抚守旧派和其他诸国的工具。商鞅死后,秦惠文王并没有废除商鞅的改革。与此同时公孙衍作为预备人才也成功上位当上了秦国的大良造。当时大良造属于秦国最高官职了,该职位掌管了全国的军政大权。比后来的宰相权利都要高。

公孙衍掌权之后立刻就对周边的国家露出来獠牙。首先遭罪的就是公孙衍的故乡魏国。当时魏国缺兵少将粮草又缺乏。所以面对强大的秦国只能割地赔款认输投降。公孙衍之所以率先攻打魏国并不是因为和魏国有什么仇恨。公孙衍只是单纯的从秦国利益出发点考虑才决定攻打的魏国。因为魏国的河西之地是秦国和中原交流的交通要道。一直以来魏国都以河西要道来钳制秦国的发展。公孙衍就因为明白河西之地对于秦国的重要性。所以公孙衍才会率先拿魏国开刀。所以在魏国兵败割让阴晋之地后,魏国对于秦国的钳制力度大大的降低了。并且在此后不久公孙衍再次攻打魏国河西之地的要塞。并且完全的夺取了河西之地。魏国无奈再次把河西之地割据给了秦国。秦国正式开始和中原加强了交流沟通合作。

魏国连续两次战败后,魏王开始害怕秦国继续攻打魏国了。所以魏王花费重金贿赂了公孙衍。公孙衍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所以公孙衍游说秦惠文王劝他别再攻打魏国。而选择去侵略其他国家。原本秦惠文王对于公孙衍十分的信任。对于公孙衍的计划也言听计从。但就在这个时候,公孙衍的同门师兄弟张仪来到了秦国。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张仪来到秦国后,秦惠文王把张仪聘为了参谋。并且想听听张仪对于公孙衍建议的看法。张仪很清楚的告诉秦惠文王,魏国现在正是最虚弱的时候,不继续攻打魏国反而去攻打其他国家是不明智的。“趁他病要他命”。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能让魏国缓过气来重新壮大起来。而并不是贸然的再去树立其他敌人。秦惠文王幡然醒悟后立刻贬斥了公孙衍,而开始重用了张仪。本来拥有大好前途的公孙衍就因为接受了魏王的贿赂被贬斥,任意胡为,最后在秦国混不下去了,所以公孙衍回到了魏国为魏王效力。

公孙衍回到魏国后,开始恨起了张仪,也恨上了秦国。他并没有检讨自己的过失,反而处处想和张仪再比较一次。张仪宣扬连横,他就主张合纵。回到魏国的公孙衍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开始想方设法重新壮大魏国。首先公孙衍就联合齐国一同攻打赵国,然后共同瓜分利益壮大魏国。公孙衍初次合纵成功后,公孙衍又想把联盟搞大一些。所以为了对抗秦国,公孙衍又开始积极联合齐国和楚国约定三国共进退。但公孙衍搞得三国联合让张仪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张仪一方面威逼利诱,使得三国联盟出现分...

查看更多
6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他反秦的原因其实跟这位人物有关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
战国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更是著名的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一生都在用实践践行自己的理论,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所以,在他做秦朝的大良造时,自然是为秦国所服务,之后,到别的国家任了职,肯定就要为别的国家所服务,而秦国恰恰是他实现战略的目标。

一、公孙衍在公元前333年位秦国的大良造,官职还是比较高的,他就进行了自己战略上的改造。比较著名的就是公孙衍指挥了与魏国的战争,取得了胜利,成功夺回了河西这个战略要地,魏国被迫求和。

关键是公孙衍这个人爱财,魏国人用金钱贿赂他,他就向秦惠王建议放弃继续攻打魏国,转而去进攻西面的少数民。这件事本来也没啥,关键是公孙衍一生的对手张仪此时也在秦国,向秦王举报了公孙衍的不良行为,导致公孙衍在秦国混不下去了,这才转投魏国。

二、公孙衍到魏国,受到魏王的重用,为了挽救当时魏国不利的局面,公孙衍就向魏王提出了合纵的战略,就是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对抗秦国。而此时在秦国的是张仪,他就提出了连横,以此来破解公孙衍的合纵,并在第一次的交锋中取得了胜利。

第一次失败后,公孙衍并没有放弃,他看牢笼齐、楚不行,就转而向韩、赵、中山、燕寻求联合,也就是著名的“五国相王”的历史事件,结果秦国从中破坏,又因为齐楚的搅局,导致失败。

三、棋逢对手,只能选择一生为敌。

不难看出,公孙衍在与张仪的交锋中败下阵来。是张仪把公孙衍从秦国赶了出来,也就决定了这两个人必然站在不同的立场之下。前几次交锋,也都是张仪取得了胜利,那公孙衍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

所以如果张仪代表的是秦国的利益,那公孙衍必然是反秦的斗士。这也就有了公元前319年,公孙衍再次联合五个国家伐秦,结果由于每个国家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又导致了这次合纵的失败。

公孙衍在魏国待不下去了,到了韩国任了相,公元前314年,秦国攻打韩国,韩国无力抵抗,就这样与张仪的第四次较量也失败了。

纵观公孙衍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他是一个有抱负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之所以与秦国为敌,我觉得一是因为他是合纵的支持者,而秦国是强国,为实现其抱负,必然以对抗秦国为目标;二是因为他和张仪是政敌,是不同战略的践行者,必然会站在不同的国家利益前。

查看更多
7 战国时期的公孙衍为什么反秦?他这一生都在反秦的路上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
战国

大良造取名自“主上造之士”,是商鞅变法期间所推行的二十级军功爵制中的第十六级;在大良造之上就只有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这四等了,而这四等,只授予秦国王族成员,而且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基本等同于荣誉头衔;所以大良造的实际权力反而是最大的,掌握军政大权。

这一官职在秦国历史上只有三人被授予“大良造”一职,分别是商鞅变法的商鞅、犀首公孙衍、以及大家熟知的战神白起,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良造”是秦国的旗帜和象征!这三人中商鞅和白起自不用多说一生忠于秦国,为秦国六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犀首公孙衍可以说是秦国、秦惠文王成就他,而其后半生终其一生反秦抗秦,让人大跌眼镜!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秦国的大良造公孙衍出秦、反秦、抗秦呢?

扬名河西之战:秦国第二位大良造

商鞅死后秦国大良造的位置暂时空缺,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胜任, 秦惠文王把目光投向人才济济魏国。恰巧当时因魏国东进中原,穷兵黩武,损耗国力,在与齐国争霸中落败,人才们四散飘零,有不少人才便西出秦国,其中便有这位公孙衍。秦惠文王慧眼识英雄,很快就将公孙衍提拔为大良造,替代商鞅成为秦国第一重臣。

公孙衍上任不久,便率领秦军进攻魏国,欲将国力渐衰、最为熟悉的母国魏国作为自己建立功勋的垫脚石。公元前333年,公孙衍带领秦军与魏国在河西交战,大败魏军,迫使魏军割让阴晋。而后,再次领兵对魏军发起河西之战,俘虏魏军将领龙贾,斩首8万,迫使魏国撤出河西之地。一时间公孙衍在诸侯列国中声名大噪,在秦国朝野也被奉极其重要人物,扛起了大秦统一六国的大旗!

损毁于河西之战:收受魏国贿赂离秦

公孙衍人生之第一战,就赢得如此殊荣,可以说这一切都是秦国、秦惠文王成就,作为异国之人,以客卿身份成为秦国重臣“大良造”,于情于理公孙衍都应该绝对忠诚秦国。未曾想这时候的公孙衍应心生漂浮之意,犯了其人生中一次至关重要的错误,这个错误将决定其后半生的归宿!

河西之战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暂时和好之机,进攻别的国家。就在这时,张仪来到了秦国。他告诉秦惠王,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实属误国之举。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秦惠王被说得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公孙衍遭到排斥,不得不离开秦国,回到魏国做了将军。

首倡合纵:五国相王

公孙衍进入魏国,被任命为将军,这时公孙衍提倡合纵政策,并得到了魏相惠施的支持,再加上秦国咄咄逼人的东进政策,令东方各国生畏,纷纷支持公孙衍的"合纵"。山东各国,只靠本国的力量是不能抗拒秦国进攻的,于是有公孙衍发动的"五国相王"之举,"五国相王"可称为公孙衍的一次"合纵"运动,公孙衍开始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quo...

查看更多
8 “犀首”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其实这都跟他的母国有关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
战国

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二部名为纵横,除了秦相张仪的横强以弱他国的外交策略,针锋相对的就是犀首公孙衍的合纵抗秦。且说公孙衍原为魏国名将,后因刺杀秦惠文王嬴驷不成,被魏军追杀,无奈之下入秦为大良造,河西之战中斩首魏军八万。最后却又离秦归魏,联合山东诸国合纵抗秦,主张合众攻秦,败。离魏投韩,誓死攻秦。

“犀首”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

使其执意反秦,虽九死其犹未悔。犀首在魏国无立身之地时,是在嬴驷的再三邀请下,来到了秦国。魏国进攻秦国河西,魏军主帅龙贾领兵。嬴驷以犀首为主将,嬴疾、嬴华为副将。河西一战,犀首屠军八万,龙贾被俘。赢驷亲迎犀首,册封犀首为秦国大良造,委以重任,以前只有商鞅得此殊荣。

按说,此时的公孙衍在秦国已经算是位极人臣,足可以慰籍平生之志了。然而,就在此时,他却已经萌生了离秦的念头,并为达成这一目的向秦惠文王推荐张仪。既然犀首公孙衍在秦国受秦王这么看重,可为什么在张仪入秦之后很快就离开了呢?

正如嬴驷在重用犀首之前就曾说过:“犀首统领大军是大才,然而此人太过重情重义,魏军主帅龙贾待其有恩,怕他顾念这些。”所以,一开始嬴驷虽然欣赏犀首的大才,但对犀首能否专心事秦感到怀疑。事实也是如此,河西之战后,公孙衍来到魏国人在咸阳开的酒肆,观满桌魏食,闻满室魏音,徒增悲伤之情。后在魏公子魏嗣与秦国士兵的争执中,更是出手相助公子嗣,杀死秦国士兵。

由此可见,公孙衍此人重视母国亲情,对自己在秦魏战争中屠魏军八万心生愧疚,也因此心灰意冷,开始有了离秦的念头。但是,他对秦国尤其是对秦惠文王嬴驷还是有感情的,所以在离开之前极力推荐张仪,在张仪向魏国讨要河西之地成功后,才决然离秦而去。在咸阳城与张仪话别之时,公孙衍更是言辞恳切,嬴驷重用张仪,张仪主张“邦交为先,伐战为辅”,而犀首是领军之人,更重“伐战”,嬴驷也是赞成张仪的主张,他表明离去的原因是不愿和张仪同槽争食,心生龌龊。

公孙衍离开秦国之后,一直被魏国太子魏嗣看中,替魏国效力。公元前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带动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其目的是贯彻合纵的策略,试图以此联合五国的力量与秦、齐、楚等大国对抗。后来说动五国伐秦,最后因燕国半途退出,魏国随后退出,剩下三国攻秦,损兵8万,失败告终。后来说动魏齐韩三国伐秦,又因齐国退出,靠韩一国之力,惨败而终,从此隐退。

查看更多
9 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他铁了心都要一生反秦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
战国

公孙衍是秦国崛起的关键人物,他本是魏人,后来因为受到秦惠文王的赏识,来到秦国担任大良造,位极人臣。再后来又因为为秦国夺取河西之地、打残魏国而震动天下,但此后不久,他便离开秦国,后半生都在组织反秦,创立合纵之术。为什么在他夺取河西之地后不久就离开秦国、坚定反秦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梳理一下公孙衍的个人履历:出生在魏国-任魏国“犀首”-被秦惠文王挖去秦国任秦国大良造,为秦国夺取河西之地-受猜忌和排挤,去魏国任魏相,开始合纵攻秦-五国攻秦失败,去韩国任韩相,再次谋划合纵攻秦,惹怒秦国出兵韩国,韩国大败-逃回魏国,受奸臣排挤被魏王所杀。可以看到,公孙衍的一生够坎坷,也够精彩,兜兜转转最后悲剧落幕,但这不是公孙衍的失败,而是时势的无奈。

对于公孙衍的频繁跳槽,一点也不要惊讶,这在战国时期很正常,那时候的人才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和抱负,可以效力任何国家,频繁跳槽再正常不过了,所以像屈原那样一颗赤忱之心全在自己的母国的人才显得弥足珍贵。

公孙衍去秦国,成为秦国大良造,为秦国夺取河西之地

最开始,公孙衍在自己的母国魏国担任犀首一职,后来怀才不遇的公孙衍被爱惜人才的秦惠文王挖走,跳槽去了秦国。由于公孙衍是个大才,很快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任秦国的大良造。这是秦孝公为商鞅特设的秦国最高官职,可见公孙衍深受宠爱。受宠的公孙衍肯定是感激涕零的,于是他发誓要为知遇之恩的明主夺回秦国丢失已久的战略要地-河西之地。

公孙衍确实是个大才,他首次率军就轻松的为秦国夺取了魏国的阴晋之地,这也是他的家乡。之后,公孙衍继续向东,大败魏军,俘虏魏军统帅,斩杀八万余人,为秦国夺取了丢失了近百年的河西之地,拔取了魏国悬在秦国喉咙的利剑,打开了秦国东进的大门。

秦国生涯的巅峰时期,离秦去魏,开始了反秦之路

就在公孙衍为秦国立下不世之功的时候,公孙衍犯了一个看似小错的错误,但在多重因素之下,最终导致自己不得不离开秦国,开始了后半生的反秦之路

夺下河西之地后,秦军只要继续向东,一鼓作气,有可能会灭了魏国,这个时候,魏惠王派人用重金贿赂公孙衍,劝说他不要继续攻打魏国,公孙衍居然答应了。

公孙衍为什么会答应?第一个是因为不忍心,魏国毕竟是自己的母国,自己刚刚斩杀了魏军八万余人,对母国下手已然过重,现在如果要赶尽杀绝,未免太过无情。

第二个则是因为自己的私心,也许是觉得灭了魏国对自己没有太大好处,作为敌国的人,现在秦国能给自己的已经够多了,灭了魏国也不会得到太大的恩赐,不如留着魏国,自己也有用武之地,对自己的地位和优待更有保障。公孙衍明白,如果真的要继续攻打楚国,以自己的能力必定得让魏国付出惨痛代价,才能显得合乎情理,才能满足秦王的期许。

这就容易造成鱼死网破的斗争,魏国真的拼起命来,秦国得付出什么代价,很难预料,自己会不会成为背锅侠,也很难预料。毕竟两国僵持不下,主攻大将成为谈判的牺牲品这种事一点也不稀奇。魏国被打狠了把怨恨全...

查看更多
10 战国纵横家公孙衍为什么反秦?他在秦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
战国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一个代表人物,他主张合纵抗秦。他一生曾在秦,魏,韩三国为官,他秦国时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被任命为大良造,掌握军政大权。

后来,他却去了魏国,韩国,这又是为什么呢?他在秦国发生了什么事?战国纵横家公孙衍为什么反秦?回答这些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客观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第一个提出合纵主张的人,但他有一个政敌张仪,张仪提出连横的策略,正好是与合纵相对的。

那么这和公孙衍后来合纵抗秦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而且有直接关系。因为公孙衍侍奉的第一个国家就是秦国,当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惠文王。

商鞅去世后,秦惠文王就任命公孙衍为大良造,公孙衍此时就开始筹划攻打魏国。很快公孙衍就率军打败了魏国,魏惠王就割地求和。

公孙衍就提出来魏国既然求和,秦国就可以去攻打别的国家。正好此时张仪来到秦国,他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时正是攻打魏国的好时机。

秦惠文王听了张仪的分析后,非常高兴就任命张仪为客卿,接受了张仪的建议。公孙衍就被冷落了,公孙衍觉得自己不会再受重用,就离开秦国去了魏国。

公孙衍的政敌张仪来到秦国后,公孙衍的思想被秦惠文王抛弃了,那么公孙衍在秦国就不受重用了也不可能再待下去了。

那么公孙衍去了别的国家肯定要为这些国家服务,而秦国当时很强大很霸道,所以公孙衍就提出来合纵的策略来抗秦了。

2.主观

公孙衍主观上对秦国是不满的,因为公孙衍是魏国人,所以他对魏国是有感情的,所以他在对秦国攻打魏国并不是很赞同,但是他在秦国为官,当然要为秦国考虑,如果有机会为魏国讲话,那他也会为魏国着想,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公孙衍在率军攻打魏国时,魏惠王拿重金贿赂公孙衍,公孙衍拿了人家的手段,于是就替魏国说好话,叫秦惠文王与魏国讲和。

此时,张仪提出攻打魏国,秦惠文王同意了张仪的建议,并重用张仪,那么公孙衍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公孙衍被迫离开了秦国。

那么公孙衍离开秦国后,肯定会对秦国不满,视张仪为敌人,公孙衍当然就会发起合纵来对抗秦国。

此后,公孙衍多次发动合纵攻秦,但由于诸侯国之间不团结,不齐心,各怀异心,导致合纵失败。

公孙衍带着对魏国的感情,对秦国的不满以及对张仪的仇恨,这些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使得公孙衍最后决定合纵来抗秦。

于公可以削弱秦国的实力,于私可以为他自己报仇,可见是一箭双雕。所以从主观上来讲公孙衍提出合纵抗秦也是有理由的。

从主客观两方面来看,公孙衍好像是应该发起合纵抗秦。客观上,张仪来到秦国抢了公孙衍的风头,使公孙衍在秦国失去了作用不得不离开秦国,去其他诸侯国。

所以公孙衍来到魏国后,提出合纵抗秦的想法,为什么会提出合纵的想法呢?因为秦国当时很强大了,一个诸侯国是没有实力与之抗衡的,只有诸侯国们联合起来才能有实力抗击秦国。

主观上,公孙衍是很记恨张仪的,同时也对秦国不满,那么怎样才能发泄自己心中不愉快的心情呢?

当然就是报仇,换句话说就是要打败秦国,使张仪的连横破产,所以他希望借助于诸侯国们的共同力量...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