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个求贤若渴的人,他广纳天下贤才为其所用,最终建立了霸业,建立了不朽功业。下面,就来细数其手下十大超级谋士。
10.钟繇。钟繇字元常,颍川郡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东汉末年任黄门侍郎,他曾用自己在朝廷中的有利地位,帮助曹操控制中央政权机构,所以很得曹操的信任。他原来在曹操身边参与机要,后来出守关中,招纳流散百姓,恢复农业生产,功绩很大。曹操征讨关中时,他是曹操的前军师。
9.董昭。董昭字公仁,济阴郡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人。原来是袁绍的部下袁绍听信谗言猜忌他,他就离袁归曹。以后,或跟随曹操出征,或出守地方,在政治上、军事上提出过很多建议,是曹操很信任的人。
8.刘晔。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今安徽合肥西北)人。此中与人系扬州名士,有“佐世之才”。曹操征伐淮南时,归曹操。曹操把他留在身边当顾问,碰到疑难问题就找他询问,刘晔是个大军师,水平很高,有时曹操一夜要找他好多次。他是曹操智囊团中、后期的重要人物。
7.蒋济。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今安徽风台东北)人,也是扬州名士,同刘晔同时归曹操。开始时在地方工作,后来任丞相主簿西曹属,是曹操智囊团后期的重要人物。
6.荀攸。荀攸字公达,是荀彧的同里同族。东汉末年以海内名士的声望被朝廷征召到首都,任黄门侍郎,后来因为参与谋刺董卓案系狱。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归曹操,被任命为军师,经常跟从曹操南征北战,“谋谟帷幄”,屡建奇功。
5.贾诩。贾诩字文和,武威郡姑臧(今甘肃武威)人。青年时代有“良平之奇”的称誉。他原来在董卓的军队里任职,后来给张绣当军师。官渡之战时,劝说张绣归降曹操,得到曹操的重用,要他参谋军事,是曹操智囊团中、后期的重要人物。
4.程昱。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人。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应兖州牧曹操的征聘出任,在曹操与吕布等人的战争中,为曹操坚守鄄城、范城、东阿(均在今山东省)三座孤城,大得曹操信任。此后或参谋中枢,或出守外郡,对曹操帮助很大。
3.荀彧。荀彧字文若,颍川郡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士族出身,是跟随曹操最早的知识分子。这个人成名较早,青少年时代即有“王佐才”的称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占据冀州,用上宾之礼来招揽他,他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不肯依从,反而去东郡(治今河南濮阳市西南)投奔势力较小的曹操。曹操听说他来了,喜出望外,高兴地说:“此吾子房也。”他在曹操那里先当司马,后来官拜尚书令,参与策划曹氏集团的所有的军政大事,是曹操智囊团划与策早、中期的核心人物。
2.郭嘉。郭嘉字奉孝,颍川郡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来在袁绍那里,后来看到袁绍才干不济,又离开了袁绍。曹操在他甚为器重的谋土戏志才死后,感到身边的谋士太少,要荀彧给他推荐汝、颍奇士,荀彧推若了郭嘉。曹操接见郭嘉,两个人谈论天下大事,对各种问题的看法竟不谋而合,曹操大为高兴,从此郭嘉成为曹操言听计从的重要谋士。可惜他英年早逝,曹操在赤壁...
查看更多与“曹操手下超级谋士排名前十的有哪些?第一名差点让曹操丢了命”相关的文章
曹操五大谋士各自的特点。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你认为曹操最厉害的谋士是谁?探究一下五大谋士各自的特点,找出他们的区别。提到五大谋士,咱们一般是说“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这个顺序显然是以曹操的心理亲善度来排列的,没什么逻辑上的意义。在《三国志》中,陈寿将荀彧、荀攸、贾诩归为一传,而将程昱、郭嘉与董昭、刘晔、蒋济、刘放孙资这些第二梯队的谋士放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陈寿在郭嘉那搓人的结语中给出了答案:
“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程昱郭嘉神马的,他们都是当世奇才,尽管他们品德举止的风评不太好,与荀攸相比差得很多,但是在军事谋划这方面,跟荀攸还是一个水平的。
熟读三国的人应该知道,荀彧和贾诩,不仅智略过人,而且他们在为人处事上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而荀攸比之更是有过之无不及,他在品行和智略方面都得到过曹操最高的评价,因此在这段结语中,陈寿将荀攸作为标杆,让程昱郭嘉等人与之比较,得出结论。综上所述,荀彧、荀攸、贾诩,是属于“德才兼备”,而程昱郭嘉,在品行方面,至少是在风评方面就不及那三人了。
品行的评价,是前三者与后两者的第一道分水岭,下面来看看他们各自的特点。
荀彧,关键词:体大思精,总统后盾
荀彧被冠以“王佐之才”的称号。所谓王佐之才,就是“辅佐君主成就王业的人”。这里的“王”,恐怕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君主”、“君王”,它的内涵更偏指“王道”,即依靠“圣王仁义教化”治理国家的方式。当然,我个人认为纯粹的“王道”是不可取的,乱世治世都不可以,尤其是在乱世。
他年轻时曾经预言,家乡颍川由于处在版图的中心地带,早晚会遭到掳掠,应该尽早迁到外地。这样的论断,综合了他对地理、人情、时事的了解和推断。
张邈与陈宫在兖州叛乱的时候,豫州刺史郭贡领兵来到荀彧镇守的城下,说要求见荀彧。夏侯惇劝阻荀彧,认为非常危险。荀彧却认为,郭贡和张邈关系一般,他仓促来到城下,显然没有成熟的打算。这个时候前往说服他,即便不能为我所用,也可以让他保持中立。如果这个时候怠慢他,郭贡一定会怒而攻城。结果荀彧轻身入敌营,郭贡见荀彧没有惧意,认为城池一定难以攻打,于是引兵退走。显然,基于对人情、时事的精准掌握,荀彧再一次建功。
在之后辅佐曹操攻略吕布、袁绍、刘表,迎奉天子的过程中,荀彧每每进谏,往往会从大势角度,撷取影响战争胜败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那些部分,对曹操进行劝谏。
比如建议曹操先攻吕布,后取徐州的时候,荀彧就从人心、粮饷、战略、战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再比如建议攻打袁绍时,荀彧引用楚汉相争的故事,从用人气度、决策、治军、德行四个方面论述了战胜的可能性。对时局一贯全面客观精准的论述,在其他谋士那里是找不到的。
正是由于荀彧智能的全面和细致,所以我们看到他不仅能提出正确的战略战术、给予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正确...
查看更多与“曹操五大谋士有何特点?来分析一下他们每个人的形象”相关的文章
赤壁之战是三国乱世的一个转折点。正因为此战,刘备才迅速崛起,成为三国霸主之一,由此才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大幕。如果曹操打赢此战,那么就是一统中国,没有三国鼎立的故事了。
然而,这里有一个诡异的情况,赤壁之战中,曹操有四大顶级谋士,为何没有一人能扭转战局?是周瑜太厉害,是这四大谋士名不副实,还是另有蹊跷?
曹操手下有五大顶级谋士,分别是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可以说,正因为拥有这五大谋士,所以曹操才能击败董卓、吕布、袁绍、袁术、张绣等势力,进而一统北方。
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四大谋士在做什么,为何没能扭转战局!需要说明的是,赤壁之战前一年,郭嘉去世,所以本文就不谈郭嘉了,只谈其他四大谋士。
第一,荀彧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和统一北方的战略,几乎都出自荀彧之手。可以说,荀彧是被低估的三国人才。从战略水平上说,诸葛亮和他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208年,曹操就南下进攻刘备和孙权,而问计荀彧!对此,《三国志·魏书》记载,荀彧表示同意,并给出战略路线图,即:“今华夏己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
当然,由于遭到赤壁之战的重大失利,导致这一战略破产。但不口否认的是,荀彧真是才华横溢。既然如此,为何荀彧看不出周瑜毒计?其实,这一战和荀彧无关,因为荀彧没有随军出征,他坐镇后方确保后勤!
第二,荀攸
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征战吕布、官渡之战、平定河北等,荀攸都立下了大功,属于主谋。有人统计,荀攸一生为曹操献奇策十二计,计计成功。
在曹操手下,荀攸的地位仅次于荀彧,多次使曹军绝处逢生或出奇制胜,成为曹操行必求计的重要谋士。然而,为何荀攸在赤壁之战中,没能发觉周瑜的奸计呢?
其实,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正史中,都没有记载荀攸在赤壁之战有表现,因此荀攸可能和荀彧一样,此战没有随军。但《三国演义》中记载,他建议曹操防备火攻,但曹操没有采纳!
第三,程昱
程昱此人一点都不简单,此人有两个特点,即:有谋,有胆!史书记载,程昱“有谋略,能断大事”!更为重要的是,曹操评价:“程昱之胆,过于贲、育”。所谓贲、育,即战国时勇士孟贲和夏育的并称!
刘备夸赞赵云是“子龙一身是胆”,其实程昱胆量不输于赵云!当然,对于程昱来说,为何没能指点江山,帮助曹操度过赤壁难关呢?奇怪的是,史书上也没有记载程昱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
然而,《三国演义》中却提到了程昱两个过人之处,(1)冬天,天干物燥,劝谏曹操注意火攻,(2)从黄盖乘船前来投降,发现了问题!然而,对这两点,曹操都没有采纳。
第四,贾诩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这句话评价非常高,说贾诩荀攸,算无遗策,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变化,才能不在张良陈平之下!
可以确认的是,贾诩当时跟随曹操南征,参加了赤壁之战。但在《三国志》中...
查看更多与“赤壁之战中曹操谋士为何没有献策?难道谋士名不副实吗”相关的文章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一首《短歌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自己爱才心切、求贤若渴的心情。作为一代枭雄,曹操身边也确实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谋臣武将。其中,以郭嘉、荀彧为代表的10大谋士更是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不朽功勋。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一下曹操身边的10大谋士。
1、“三国第一鬼才”郭嘉
郭嘉(公元170年-公元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有天纵之才,是曹操身边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谋士,最为曹操器重,被曹操当成自己的“奇佐”,赤壁之战时曹操曾感慨:“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史书上对郭嘉的评价也非常高,认为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三国演义》中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对郭嘉的评价更高,他曾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由此可见,“鬼才”郭嘉确实是个惊世奇才。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郭嘉被荀彧推荐给曹操,两人一见面就惺惺相惜:一个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另一个回“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此后,郭嘉忠心耿耿在曹操身边出谋划策长达11年,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赫赫功勋。
可惜的是,公元207年,郭嘉病死在征伐乌桓的途中,年仅38岁。郭嘉死后,曹操终其一生也无法一统天下。
2.“王佐之才”荀彧
荀彧(公元163年-公元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曾是袁绍身边的谋士,后投奔曹操,是曹操身边另外一位谋士荀攸的叔父。
荀彧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早年曾被认为有“王佐之才”,因而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除了为曹操出谋划策外,荀彧还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后来,荀彧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到猜忌,被调离了曹魏政权的中枢,最后在寿春忧郁成病(一说“自杀”)而亡,享年五十。
3.“筹画士”戏志才
戏志才(?-公元196年),和郭嘉一样,都是颍川人,并且也是被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在郭嘉之前,他是曹操身边最厉害、最著名,也是最为曹操器重的谋士。但是历史上关于戏志才的记载并不多,只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有零星几处记载。
那么,戏志才有多牛呢?在《三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戏志才死后,曹操竟然感慨没人能与之商议大事,由此可见戏志才之谋略确实过人。
4.“毒士”贾诩
贾诩(公元147年-公元223年),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原为董卓部将,后成为张绣的谋士,之后与张绣一起转投曹操,并成为曹操手下重要谋士。贾诩曾试图劝阻曹操发动赤壁之战,但曹操不听,结果大败而归。之后,贾诩献计离间马超、韩遂,帮助曹操一举平定关中。
在继承人问题上,贾诩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为曹丕即位立下大功。果然,曹丕即位后,贾诩胜利升任太尉。黄初四年(公元223年),贾诩病逝,享年77岁,谥曰“肃侯”。
5.“曹操之谋...
查看更多与“曹操身边的十大谋士,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赫赫战功”相关的文章
曹操身边有五大谋士,荀彧、荀攸、贾诩、程昱和郭嘉,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战术大师,既然有这五位谋士的帮助,为什么曹操还会在赤壁之战上惨败呢?
而且在赤壁之战时,这些军师就像集体失声一般,感觉不到任何存在感,按理说曹操还是非常喜欢听取别人给他的建议的,但在赤壁之战上,曹操却犯下了几个非常严重又很低级的错误,导致最后惨败给吴蜀联军。其实这些军师也都有难言之隐,因为当时的曹操已经不是官渡之战时的曹操了,他们的进言似乎变的不那么重要,甚至是到了被冷落的地步。
五大谋士中,郭嘉算是最可惜的一位,他在赤壁之战前一年不幸病逝了。后来曹操也是痛哭称,如果奉孝还在的话,自己定不会输这么惨。郭嘉是当时曹操最看重的谋士,也是曹操最信任的人,所以郭嘉的离开对曹操产生的影响最大,导致曹操在赤壁之战时还真找不到能填补郭嘉的位置人。荀彧虽然也有才,但他和曹操之间已经出现了理念上的不和,而且还跟曹操发生了冷战。以曹操的性格肯定不是会主动道歉的那一方,而荀彧的自尊心也很强,所以便没有帮曹操在赤壁之战上出谋划策。
贾诩则是根本就不同意曹操南下,同吴蜀发生正面冲突。他认为当前曹操应该做好安抚百姓的准备,然后在等待时机顺江东下。但是曹操并没有听取贾诩的建议,而是执意南下占领荆州,所以贾诩也就没跟着曹操一起去。当然最后的结果肯定也是让曹操很没面子,如果当时是孔融提出的建议,估计看到灰头土脸的曹操还要讽刺几句,不过贾诩经权达变,不像孔融一根筋,惹怒了曹操可是连命都保不住的。所以曹操也是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代价,算是今后长了个记性。
最惨的就是荀攸和程昱了。官渡之战后基本上就处于一个本放养的状态,不仅话语权不如郭嘉、贾诩,就连和曹操见面的机会也少了很多,所以他们二人是最被动的。当时的曹操根本就不会询问荀攸和程昱意见,要么问别人或者自己就做出决定了。所以身处被动的境地下,是很难第一时间给出曹操意见的,换句话说他们想帮曹操都帮不上忙。所以赤壁之战势力也怪不到他们头上。
这样分析下来,好像明白为什么在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身边五大谋士都集体沉默了。一个没办法帮忙、一个不想帮忙、一个帮了忙曹操不听、剩下两个帮不上忙。所以说曹操此次失利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统一北方后让曹操的自信心急速膨胀,所以身边人的意见他根本就听不进去,而且更是小看了孙权和刘备联手的威力。如果曹操能够谦逊一点,说不定在赤壁之战上的胜负将会改写,那完成统一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有生之年登上皇位也是名正言顺了。
与“曹操谋士有哪些?赤壁之战的时候为什么他们不献策”相关的文章
曹操在三国那个乱世能灭掉吕布,并以弱小的兵力在官渡之战中战胜强在的袁绍,迅速的统一中国北方,除了有一帮厉害的武将外,更重要的是曹操手下还有一批能力出众的谋士,这些谋士中更是以郭嘉最多曹操器重,将其比之曹操的诸葛也不为过,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曹操手下的十大谋士排名。
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这五人是曹操手下最为重要的五大谋士。
1. 郭嘉
郭嘉可以说是曹操最器重和痛惜的谋士,郭嘉天众奇才,最善于出奇制胜。
197年,郭嘉二十七岁时,成为曹操的“军师祭酒”。就如周瑜专门任大都督,诸葛亮专门任军师中郎将一样。
在刘备依附曹操其间,曹操询问他是否杀刘备时,郭嘉认为:“的确。但曹公举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出诚信用以招揽英雄俊杰,恐怕仍未做到。现今刘备有英雄名声,他在穷途末路时投靠我们而我们将他杀害,这是杀害贤士的恶名,那智者、将士都会自疑,再次想选择谁作主人,那曹公要和谁平定天下?所以除掉一人之患,而危害到四海的声望,安危的选择,不可以不察觉!”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担必势力不及袁绍,郭嘉与荀彧便分析出曹袁间的十胜十败,令曹操信心大增。正当两军官渡对峙时,江东之主孙策有意北上,众人大惊,而郭嘉研判孙策喜欢轻骑单出,必为刺客所害。果然,孙策在一次狩猎中被仇敌许贡的食客所杀。
200年,袁绍死后,曹操出兵讨伐袁绍儿子袁谭、袁熙、袁尚,正在高歌猛进之时,郭嘉则认为应退兵,令其自相残杀,曹操从计,南击刘备。
袁尚逃到乌桓,郭嘉又力排众议,说法曹操发兵攻打乌桓。
曹营中都怕荆州的刘表会派刘备偷击许都,但郭嘉又认为刘表与刘备实是不和,所以应尽快解决北方事宜,更建言要兵贵神速,宜留辎重,轻骑兼程,出其不意。207年,曹操继续北上,讨伐袁尚及外族乌桓,果然大破敌军,斩杀蹋顿,一路追杀袁尚。袁熙、袁尚前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将他们杀死,表示归附曹操,曹操成功统一北方。
而郭嘉随同曹操征讨乌桓的途中,已经身染重病。最后郭嘉回天乏术,死时三十八岁。
208年,曹操于赤壁之战大败,大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而后也经常怀念起他,如“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262年,因功而受到曹奂于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
从以上可见,郭嘉在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说他是曹操最喜爱的第一谋士也点也不为过。
2. 贾诩
贾诩一生可谓算无遗策,而且也是最后不多的知道功成身退,得以善终的几人之一,就聪明来说,可为第一。
那为什么将贾诩排在郭嘉之后了,这是因为郭嘉的性格更符合曹操的脾气,所以很得曹操喜欢,曹操也愿意听取郭嘉的意见,比如在赤壁之战前,贾诩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
张绣曾用贾诩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贾诩劝张绣归降曹操。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曹军军粮用尽,曹操问计于贾诩,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
查看更多与“曹操谋士排名:曹操最喜爱的第一谋士是谁?你最欣赏哪一位”相关的文章
三国大家都是熟的不能再熟了,三国之中最数曹魏的实力最为强大。而且不仅仅是作为君主的曹操厉害,他身边的五大谋士更是一个比一个厉害。五大谋士分工明确各有各的特点是很难分个高下的。但他们五人中谁最厉害呢?司马懿居然不在其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第一?
有着众多郭吹的郭奉孝
他本来是袁绍手下的谋士后来投到了曹操的麾下。此人在史书上评价也是极高的,被曹操称为自己的“奇佐”极其信任。在众多谋士中曹操与郭嘉关系是最好的,曹操曾说且奉孝乃知孤者: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两人是知己。且郭嘉可谓是算无遗策,曹操是对郭嘉有着很大的希望的,郭嘉对曹操的重要性自然不用说,在官渡之战中还有平定后方的一系列战争中都有着郭嘉的功劳,且郭因为谋略异常的出其不意和大胆又被称为鬼才。可惜郭嘉好色嗜酒英年早逝。在很多人眼中郭嘉是曹操手下第一谋士其实这么说是不对的。
号称有“王佐之才”的荀彧
曹操更是说荀彧为“吾之子房”将其比作张良,可见其的重要性。其实荀彧不能说是曹操的谋士而是曹操的合伙人,同时也是大汉最后的一个臣子。荀彧给曹操举荐了很多的人才,且将中央的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身为汉献帝的秘书其实荀彧就是天子和曹操一个沟通的渠道。且给曹操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颍川还给曹操举荐了一个颍川士族集团。曹操平定后方以后许昌仍然是荀彧在管事而且冀州也是荀家在管理。曹操想来不会高兴,荀彧之死可以看得出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平衡已经不成立了,自然要去除这个自己的掣肘。
荀彧的侄子——荀攸
荀攸其实很多人不太了解他觉得他不厉害但其实荀攸可是曹操手下谋主,是首席谋士。这就得怪罗贯中了,把他的戏份直接剪了很多。而且·很多的功劳都被罗贯中分给了其他人,真的是荀攸的委屈给谁说呀。荀攸劝说曹操别打张绣,曹操没有听得进去最后曹操给荀攸道了歉,还有水淹下邳,荀攸计杀颜良,收降许攸等等都木有了。而且荀攸为人低调,声名不显。所以才导致没有什么人知道他。
弃笔从戎堪称地位最高的程昱
我觉得程昱才是曹操最为重要的谋士,曹操手下有很多鹰,程昱是蹲在曹操肩上俯视大地最为凶残的那个。其它功绩自不用说,先说兖州之乱吧,曹操的父亲被陶谦所杀曹操引兵复仇,但是战事陷入僵局,而且后院起火吕布打进了兖州。整个兖州只剩下了三座城,这时程昱挺身而出在他的努力下给曹操保下了三座城池。如果没有这三座城池曹操连吕布都收拾不了历史就是另一个局面了。程昱为人做事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阴狠至极。在曹操准备投靠袁绍时也是程昱劝说曹操才让曹操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为人太过于直不会揣摩曹操的意思,且与其他人不和但正因如此更为曹操看重,但是官位不高。
毒士贾诩,洞悉人心
贾诩鼓动西凉兵为董卓报仇最终导致长安被攻陷,汉朝中央朝廷的合法性就这样丧失了。他才是真正称得上算无遗策而且他的计策都对三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才是三国最自信的人他总是从一个将军到另一个君主每条计谋都有运筹帷幄的效果。他不像其他谋士...
查看更多与“曹操五大谋士优势互补,谁才是你心目中你的第一?”相关的文章
在曹魏的众多谋士中,董昭的知名度其实并不大,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作用却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可以说,之后的曹魏建国,他在其中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董昭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就任瘿陶长、柏人县县令。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董昭形象与正史相似。原为袁绍、张杨的从事,后朝见汉献帝,被拜为议郎,因擅长养生之道而引起曹操的注意。董昭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昌,从此成为曹操的谋士,深受曹操信赖。后来,在董昭的建议下,曹操加九锡,成为魏公,董昭在魏官至司徒。胡三省曾对其评价道:“昭人品不足称,其谋略妙,不下二荀。”
其实,就像是在曹操手下为他出谋划策的众多人士一样,董昭原本为袁绍效力,也为他出了很多力,也立下了许多功绩。但在之后,由于他跟一位小人有矛盾,所以,那位小人记恨上了他,并且,在袁绍面前说了他的坏话,想要害董昭获罪。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袁绍竟然相信了这个小人的话,因此,想要处置他,于是,他只能连夜逃走,打算去拜见汉献帝,却在半路上被张杨留下了,为张杨出谋划策。
此时天下大乱,曹操想要与朝廷联系,但是,奈何距离遥远,信件也无法到达朝廷。于是,他写信求助张杨,想要借助张扬完成送信任务。张杨最开始并不同意,这时,董昭劝说张杨:“曹操虽然暂时还依附于袁绍,势力十分薄弱,但肯定是天下的一位英雄,早晚会成就他的大业。”同时,他也劝张杨与曹操结交,并说:“如果成功了,一定会对以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好处。”于是,张杨同意曹操的请求,并与他顺利结盟。
之后,董昭借用曹操的名义,给当时在都城很有权势的各个将领写信、并分别给他们派送了礼物,根据他们权力大小分别表示友好。可以说,在他的帮助下,曹操与张杨以及朝廷的各位把控者有了很密切的联系,也因此,随时能知晓朝廷的消息。虽然,董曹二人到现在还未曾见过面,但是,董昭就已经开始死心塌地为曹操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了,随时为曹操的利益着想。
后来,多名大将护送汉献帝回到洛阳,董昭也来到了皇帝身边,这时的皇帝处于这几个将领的控制之下,所以,他便想着让皇帝转移到曹操的根据地去。之后,他仔细分析了这几名将领的特点,发现在这几个将领之中,有一位名叫杨奉的将领其兵马最强,但是,缺乏外援,是一个可以利用为曹操服务的人。于是,他又一次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信,信中他言辞恳切,诚意满满,想要跟杨奉结盟。
杨奉虽然有着强大的军队,但是,却没有半点谋略,当他看到是“曹操”给他写信的时候,十分高兴,并且,拿出去四处炫耀。“曹操”在信中所说的话让他感觉到自己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于是 答应“曹操”的结盟,并且,在之后跟其他将领一起上奏朝廷,向朝廷夸奖曹操的忠心,就这样,朝廷封赏了曹操。
之后,曹操来到洛阳,董昭第一次见到了曹操。曹操也询问董昭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他告诉曹操:“一定要想办法把皇帝转移到他的根据地。”他也同时劝曹操继续跟杨奉交好,以此安定他的躁动的内心。然后,董昭还告诉...
查看更多与“他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没有他的出谋划策就没有曹操的成就”相关的文章
曹操在创业时期,从青州军到之后的曹袁对决,再到后期的统一北方,期间有诸多的谋士为其出谋划策,其中最著名的五个人,被后世誉为曹操的五大 谋士,那么大家都知道他们是谁吗?
1、 郭嘉,鞠躬尽瘁,呕血漠北
字奉孝,颍川人士,官封军师祭酒,为亭侯。贡献为为曹操献上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不仅鼓舞了军心,还确立了曹操那段时间的军事战略。在攻打吕布期间,曹操曾因为久攻不下想要退兵,仍然是郭嘉定下曹操继续攻打的决心并且不日攻下。官渡之战之后,郭嘉献计趁袁家内部自相残杀方才出兵平复袁绍地盘。并且随军击杀远在辽东的公孙,不料死在军中。史书上称“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也称他为自己的奇佐。
2、 荀彧,后方谋士,堪比萧何
字文若,颍川人士,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战略家。在曹操身边屡有功勋,被任命为侍中,令尚书令,封亭侯。此人一直固守曹家后方,为曹操前线作战时的后方稳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曾经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等。政治方面为曹操推荐了荀攸、陈群、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3、 贾诩,自保神将,智谋之士
字文和,凉州人,东汉末年到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原在董卓麾下,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拿下长安,再之后投靠张绣,依靠他的计谋两次战败曹操,随后劝降张绣投靠曹操,之后一直在曹操麾下任职。其任职期间,为曹操出谋划策不计其数,他所说的与袁绍主战,赤壁之战前劝曹操先稳定自身内部,离间马超联军等方面均被视为正确的计谋,同时借用刘表袁绍故事让曹操下定决心立曹丕为接班人。更换诸多谋主是一件非常危险的行为,可能会引起别人的猜疑以及追杀,但贾诩通过其计谋一次次化险为夷,让自己可以自保一时,后世称其为自保之谋士。
4、 荀攸,十二奇策,魏之敬侯
字公达,颍川人,荀彧之侄,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被曹操誉为“谋主”。在官渡之战期间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烧乌巢粮草;在日后又坚决主张消灭袁绍诸子,立下大功。他一生共拥有奇策十二,至今有许多游戏用这十二奇策作为荀攸的技能,足见其伟大。
5、 程昱,尚书定文,中郎定武
东阿人,字仲德。在曹操讨伐徐州期间,与荀彧一同镇守后方,抵抗住了吕布军队的进攻,使得曹操的大后方得以保留。仓亭之战期间,献上十面埋伏之计,击败袁绍。这之后程昱一直担任要职,为曹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程昱去世时,曹丕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为肃侯。
与“曹操五大谋士跟着曹操出生入死,为曹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相关的文章
身为曹操手下的谋士,一方面要自身才能过硬,一方面要深受曹操信任,曹操手下的这几位谋士智慧过人,他们最后的结局怎么样了?有的一直没有被重用,有的英年早逝。
荀彧:字文若,生于公元163年,卒于212,家住豫州]颍川颍阴,也就是如今河南许昌。荀彧被称作有王佐之才,由于不愿在董卓手下做事,当时董卓一进朝,他便辞官回乡。再后来投靠曹操,曹操非常赏识荀彧,立刻封他为司马。有一次战争,吕布袭取了兖州,荀彧只身前往,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退郭贡的几万人马,并与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结果导致吕布大败,荀彧因此被封为尚书令。当时,袁绍势力最大,曹操一直无法确定是否攻打袁绍,荀彧为曹操分析当下时局,使他终下决心攻打袁绍。经过官渡之战,由于荀彧出谋划策,最后才击败袁绍,曹操最终统一中原。在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劝曹操即公位,荀彧私下表示反对,因此曹操非常忌恨,后来一直没有被重用,在寿最终春病亡,死后被封为太尉。
程昱:三国时魏国谋臣。本名程立,因做梦梦见泰山捧着太阳,改名程昱。曾经率领民众在东阿抵抗黄巾起义军。接着跟随曹操来到兖州,封寿张令。曹操攻打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专门负责阻挡吕布、陈宫大军,这才保住三座城池。因此被曹操受封为东平相。程昱经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汉献帝当时在许昌定都后,特封程昱为东中郎将,主管兖州相关事宜。黄初元年逝世,曹丕痛哭流涕,特追赠车骑将军。
荀攸:字公达,生于157,卒于214,籍贯是豫州,颍川颍阴人,今河南许昌。荀攸,是荀彧的侄子。荀攸小时候就在当地很有名气,,被朝廷任为黄门侍郎,他曾与人密谋诛杀董卓,后来刺杀失败。荀攸就回家上,不愿做官。不久被曹操看中,去当军师。一次,当曹操攻打张绣、吕布、袁绍等强敌时,荀攸一直为曹操献计策,并且每次取得成功。荀攸因此备受曹操,曹丕也非常敬重他。记得有一次他生病,曹丕竟拜倒在他的床边非常难过。他还与钟繇是关系紧密,钟繇为荀攸整理撰写他的妙计。可惜,还没写完钟繇就去世了,因此妙计就失传于后世。曹操称魏王之际,荀攸表示反对,得罪了曹操,荀攸忧愤成疾,不久便生病去世荀攸死后被封为敬侯。
郭嘉: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对大的战局观分析透彻,对时事人物评判敏锐而准确。他一直考虑问题从大局出发,关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在曹操击败袁绍、吕布等诸侯,成为北方最大的诸侯国。郭嘉对人情世故非常了解,和曹操的相互欣赏。郭嘉很有智慧,通达事理,十余年为曹操出谋划策,动无遗失,过绝于人。
贾诩:是三国时期的魏国谋士,原是李傕的手下,贾诩极有智慧,是当时公认的智谋之士。为了自己,曾经建议李傕等人攻打长安。当李傕和郭汜在争斗之际,贾诩为了保住汉献帝不停地周旋。后因为和李傕争执离开了朝廷。贾诩后来在张绣底下做事,劝张绣降于曹操,而当张绣起心造反时,又设计协助,成功偷袭了曹军,此后又多次设计抵挡了曹操的进攻。在官渡之战前,...
查看更多与“曹操手下的谋士有哪些?他们最后的结局怎么样了”相关的文章